《红与黑》作者是:法国作家司汤达。
司汤达(Stendhal,一译“斯丹达尔”)是马利-亨利·贝尔(Marie-HenriBeyle,1783年1月23日-1842年3月23日)的笔名,他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著作为《阿尔芒斯》、《红与黑》(1830年)、《帕尔马修道院》(1839年)。
他一生不到六十岁,并且在文学上的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作品。然而,他却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包括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作品讲述主人公于连是小业主的儿子,凭着聪明才智,在当地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时与市长夫人勾搭成奸,事情败露后逃离市长家,进了神学院。
经神学院院长举荐,到巴黎给极端保王党中坚人物拉莫尔侯爵当私人秘书,很快得到侯爵的赏识和重用。与此同时,于连又与侯爵的女儿有了私情。
最后在教会的策划下,市长夫人被逼写了一封告密信揭发他,使他的飞黄腾达毁于一旦。他在气愤之下,开枪击伤市长夫人,被判处死刑,上了断头台。
掩卷沉思,我觉得斯汤达通过《红与黑》这本书不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病态爱情的悲剧,也为我们展示了在红道势力和黑道势力统治下的法国社会的黑暗和丑恶。
《红与黑》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是如下:
感悟:
一个作家要取得创作的成功,必须有先进的文学观念和艺术家的勇气,必须以艺术所应有的深度对生活材料进行点化与熔铸,充分发挥自己主体性的作用。
只要倾向性是从艺术家内心的热情中产生,和艺术家的心灵、经验融合在一起,并写出时代中人的灵魂,那么无论倾向性或政治都不会影响作品的艺术价值。
真正有出息的作家应有胆识和自信,不要怕一时的冷遇。相反,那些缺乏艺术眼光、庸俗趋时的人,他的作品可能会流行一时,但终究经不起岁月的考验。
摘抄:
1、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座坟墓,是用来埋葬所爱的人的。
2、我的梦想,值得我本人去争取,我今天的生活,绝不是我昨天生活的冷淡抄袭。
3、在错误面前,个性是那么渺小和无力。
4、我从地狱来,要到天堂去,正路过人间。
5、上帝之所以被人原谅,是因为上帝是不存在的。
6、用事实来证实,是最好的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