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庸武侠小说有哪些,金庸武侠小说十五部作品介绍

金庸武侠小说有哪些,金庸武侠小说十五部作品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471 更新时间:2024/1/16 20:14:12

金庸武侠小说是指金庸在其创作生涯中所创作出的十五部小说,人们一般以一句话作为概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这话说的分别是:

1960年《飞狐外传》、1959年《雪山飞狐》、1963年《连城诀》

1963年《天龙八部》、1957年《射雕英雄传》、1961年《白马啸西风》

1969年《鹿鼎记》、1967年《笑傲江湖》、1961年《书剑恩仇录》

1959年《神雕侠侣》、1965年《侠客行》、1961年《倚天屠龙记》

1956年《碧血剑》、1961年《鸳鸯刀》、1970年短篇小说《越女剑》

金庸武侠小说作品介绍:

1960年《飞狐外传》:《飞狐外传》是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1960年1961年首次连载于《武侠与历史》杂志。

《飞狐外传》主要讲述《雪山飞狐》主人公胡斐的成长历程,可以看作是《雪山飞狐》的前传。小说以主人公胡斐除暴安良为故事的中心,讲述了胡斐为追杀凤天南在路上所发生的一切,特别是与程灵素、袁紫衣所发生的爱情。

该书是《雪山飞狐》的前传,却写于其后,二者互相关联,却不完全统一。此书之中人物更为增多,人物性格更为丰满。该书在金庸作品中有比较重要地位,在艺术成就上属中乘之作。

1959年《雪山飞狐》:《雪山飞狐》是当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该作品共十回,1959年始连载于香港《新晚报》。

小说以苗人凤和胡一刀夫妇为主角,通过宝树、苗人凤之女苗若兰、平阿四及陶百岁之口讲述了数年前与此相关的武林风波,用倒叙的手法讲述了江湖恩怨、藏宝寻宝、美女爱英雄的故事。这部小说有两个重大的线索,属双线结构,真正的人物也在前台表演甚少。

1963年《连城诀》:《连城诀》是当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最初在1963年刊载于《明报》和新加坡《南洋商报》合办送的《东南亚周刊》,书名本做《素心剑》。

《连城诀》讲述农家子弟狄云因为生性质朴,屡被冤枉欺骗,在历经磨难之后,终于看穿人世险恶,回归自然的故事。该书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人物性格鲜明。

1963年《天龙八部》:《天龙八部》是中国香港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从1963年开始,历时4年创作完成。前后共有三版,并在2005年第三版中经历6稿修订,结局改动较大。

小说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其故事之离奇曲折、涉及人物之众多、历史背景之广泛、武侠战役之庞大、想象力之丰富当属“金书”之最。

“天龙八部”书名出于佛经,有“世间众生”的意思,寓意象征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背后笼罩着佛法的无边与超脱。全书主旨“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作品风格宏伟悲壮,是一部写尽人性、悲剧色彩浓厚的史诗巨著。

1957年《射雕英雄传》《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最初连载于1957~1959年的《香港商报》,后收录在《金庸作品集》中,是金庸“射雕三部曲”的第一部。

《射雕英雄传》以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至成吉思汗逝世(1227年)这段历史为背景,反映了南宋抵抗金国与蒙古两大强敌的斗争,充满爱国的民族主义情愫。

该小说历史背景突出,场景纷繁,气势宏伟,具有鲜明的“英雄史诗”风格;在人物创造与情节安排上,它打破了传统武侠小说一味传奇,将人物作为情节附庸的模式,坚持以创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为中心,坚持人物统帅故事,按照人物性格的发展需要及其内在可能性、必然性来设置情节,从而使这部小说达到了事虽奇人却真的妙境。

1961年《书剑恩仇录》:《书剑恩仇录》是金庸创作的首部长篇武侠小说,1955年连载于香港《新晚报》,1980年出版单行本。

该小说以清乾隆年间汉人反满斗争为背景,围绕乾隆皇帝与陈家洛二人间奇特的矛盾纠葛而展开,他俩即是有手足之情的兄弟,又是不共戴天的仇敌,一个是满族皇帝,一个是反清组织红花会的总会主。

该小说将历史与传奇融为一体、虚实相间,史笔与诗情相结合,绘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作品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写出了许多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的人物,虽然比金庸后期的作品尚有不足,但与以前的武侠小说比,已不可同日而语。在语言风格及武功艺术的描写上也都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为作者后期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1年《白马啸西风》:《白马啸西风》是作家金庸创作的中篇武侠小说,1961年10月11月连载于香港《明报》。

《白马啸西风》是一篇着力写“情”的小说。这篇小说以金银小剑三娘子上官虹和白马李三先后遇害拉开序幕,通过“吕梁三杰”追寻高昌迷宫的地图,展开了李文秀与苏普、马家骏、瓦耳拉齐等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同时穿插了苏鲁克与盗贼汉人、瓦耳拉齐与车尔库之间的纠葛。全篇紧扣“高昌迷宫”这一情节焦点,展开了一场场汉人同哈萨克人之间的情与欲的角逐。

小说并不侧重武功的描写,而似乎在表达一种意念:人人追求的东西,往往并不一定珍贵;而把握住自己所有的幸福,才是人世间难得的境界。

1969年《鹿鼎记》:《鹿鼎记》是香港作家金庸创作的一部长篇武侠小说。这部小说创作于1969年-1972年间,背景设置在明末清初(1644年-1689年),讲的是一个从小在扬州妓院长大的韦小宝,以不会任何武功之姿态闯江湖各大帮会、周旋于皇帝朝臣之间并奉旨远征云南、俄罗斯之故事,塑造了一个与传统的侠客完全不同的小人物形象,并借这个形象讽刺了一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和迂腐顽固的思想,表现了民族统一的思想。

1967年《笑傲江湖》:《笑傲江湖》是作家金庸创作的一部长篇武侠小说,于1967年开始创作并连载于《明报》,1969年完成,属于金庸后期作品。小说没有时代背景,“类似的情景可以发生在任何朝代”,其所折射中国人独特的政治斗争,同时也表露对斗争的哀叹,具有一定的政治寓意。

1959年《神雕侠侣》:《神雕侠侣》是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19591961年连载于香港《明报》,共四十回,是金庸“射雕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

小说的主脉写的是“叛国贼”杨康之遗孤杨过与其师小龙女之间的爱情故事。杨过从小师从小龙女于古墓之中苦练武功,师徒二人情深义重,却无奈于江湖阴鸷险恶、金兵铁蹄来犯使得有情之人难成眷属。历经一番坎坷与磨难的考验,杨过冲破封建礼教之禁锢,最终与小龙女由师徒变为“侠侣”。同时,在这段磨难经历中,杨过也消除了对郭靖、黄蓉夫妇的误会,在家仇与国难间作出抉择,成为真正的“侠之大者”。

金庸在该作品中将武功与性格结合起来写。在武功中写个性,成功地塑造了多种鲜活的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性格鲜明,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1965年《侠客行》:《侠客行》是当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1965年首次连载于《东南亚周刊》。

《侠客行》主要叙述一个懵懂少年石破天的江湖经历。该书有许多耐人寻思之处,潜隐着许多“玄机”,体现着金庸对于人生、人性、生命和宇宙的新的体验。

1961年《倚天屠龙记》:《倚天屠龙记》是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连载于19611962年的香港《明报》,是“射雕三部曲”系列第三部。

《倚天屠龙记》以安徽农民朱元璋揭竿而起建立明朝天下为背景,以张无忌的成长为线索,叙写江湖上的各帮各派、各种人物的恩怨情仇,它把中国历史上元朝的兴衰和江湖道义、恩仇平行交叉起来。

《倚天屠龙记》把《明报》自《神雕侠侣》以来所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把读者的眼光和注意力牢牢吸引和固定在了《明报》上。

1956年《碧血剑》:《碧血剑》是当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发表于1956年,收录在《金庸作品集》中。《碧血剑》的主线故事是明末被冤杀的大将袁崇焕之子袁承志及其师门华山派义助闯王,夺取大明江山所引起的一系列江湖恩怨。袁承志的家仇、师仇构成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动力,他的复仇之路与天下江山的争夺交织在一起。

在艺术形式方面,金庸在写作时就寻求着突破。他吸取外国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第一次在武侠小说中运用倒叙形式来展示波澜起伏的故事。主要人物“金蛇郎君”夏雪宜自始至终没有出场,他的身世、性格特点、故事,全都通过温仪与何红药两个女人动情的回叙和追忆展现出来。而这种倒叙、插叙的写作手法,也正是新派武侠小说与旧派武侠小说的一个重要区别,它的运用,为以后武侠小说情节的跌宕起伏开了一个先例。

1961年《鸳鸯刀》:《鸳鸯刀》是作家金庸创作的中篇武侠小说,最初连载于1961年5月1日28日的香港《明报》。

《鸳鸯刀》叙述了江湖上盛传的鸳鸯宝刀的秘密以及围绕它发生的故事。该小说情节曲折,语言诙谐,在不长的篇幅中展示了人物性格,塑造出几个不同的江湖侠士形象,可读性强。

1970年《越女剑》:《越女剑》是作家金庸创作的短篇武侠小说,发表于1970年1月《明报晚报》上。

小说写越女阿青剑术精妙,被范蠡引荐到宫中教授士兵,最终帮助了越王勾践雪耻复仇。阿青暗暗爱上了范蠡,而范蠡早与西施有白头之约。阿青见到西施的美貌后,不忍伤害,飘然离去。

小说借助历史上的传说和事实,不但抒发了历史情怀,还表现出人性的悲歌,把家国之仇与个人的爱结合在一起,使小说增加了厚重感和无限的余味。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象棋是谁发明的,象棋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象棋发明者说法有很多种,有人说是舜发明的,也有人说是韩信发明的,还有说起源于传说时代的黄帝,北宋晃补之《广象戏格·序》记载:“象戏兵戏也,黄帝之战,驱猛兽以为阵,象,兽之雄也。故戏兵以象戏名之。”根据史书记载象棋最早起源于三王(尧舜禹)时期,是舜帝的弟弟象发

  • 杨家七子死后顺口溜,杨家七子分别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1、杨家七子死后顺口溜大郎替了宋太宗二郎替了南清宫三郎马踏如齑粉四郎失落在辽邦五郎出家破红尘六郎执着保家邦最堪七郎结局惨乱箭之下把命殇故事虽然是故事醒世还需醒今世我愿今人多努力不复涯山无中国2、杨家七子分别是怎么死的大郎的死是自己先枪挑了辽国十八员大将之后,最近精疲力竭而死的,死之前还杀了对方十八员

  • 岳飞墓前跪五个人是谁,他们为什么跪在岳飞墓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1、岳飞墓前跪五个人是谁分别是:秦桧、王氏(秦桧之妻)、张俊、万俟卨、罗汝辑。2、他们为什么跪在岳飞墓前他们五个人让一代忠臣良将岳飞冤死,让他们跪在岳飞面前赎罪,是罪有应得。3、岳飞墓前五个人是怎么陷害岳飞的3.1、秦桧他向来与岳飞不和,因为他主张求和,割地赔款,向金人俯首称臣。而岳飞是主战派,主张

  • 秦二世胡亥是怎么死的,胡亥当了几年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胡亥(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07年),嬴姓,赵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即秦二世,亦称二世皇帝,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在位。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赵高的心腹阎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时年二十四岁。秦二世胡亥当了3年的皇帝。胡亥(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07年),

  • 刘彻的皇后有几个,汉武帝刘彻的皇后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汉武帝刘彻一生有三位皇后,第一位皇后陈阿娇因巫蛊被废,幽禁冷宫。第二位皇后卫子夫,因支持儿子刘据起兵反抗,在刘据兵败后绝望自杀。第三位皇后李夫人,是汉武帝在她死后才追封她为皇后的,她是患病去世的,应该是汉武帝三位皇后里面,结局最好的了。汉武帝刘彻,中国历史上的一大雄主,依靠父辈数十年的力量积累,他征

  • 马岱怎么死的,斩杀魏延后马岱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马岱最终是自然死(老死或病死)的,马岱是马超仅存的血亲,承了马超的爵位,延续了马家的香火。正史以及演义都没有提及马岱的后事。在蜀汉的后期征战中马岱在也没有出现,所以可以排除战死的可能。马岱是蜀汉中后期的重要将领。早年他曾经从曹操手中死里逃生,后跟随马超大战曹操。建安十九年,马岱随马超归附刘备,马超临

  • 魏延是谁杀死的,魏延到底有没有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魏延是被谁杀死的魏延是在诸葛亮死后,在与杨仪的争夺中失败,被马岱追斩而死的,并不是诸葛亮所杀。三国志评价魏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魏延之前在刘备的手下职务是镇北将军。刘备死后,诸葛亮在汉中,让魏延总督前部。魏延手中有实权,作战勇猛,但性格孤傲,与同

  • 黄埔三杰是哪三位,黄埔三杰人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黄埔三杰就是黄埔军校表现最出众的三个人,他们分别是蒋先云、陈赓和贺忠寒。起初三人都是共产党人,但贺忠寒后期加入了国民党,成为共产党的死对头。1、蒋先云蒋先云是“黄埔三杰”之首,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了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生。他是湖南省新田大坪塘人,在校期间任职了诸多重要职位,同时他

  • 中统和军统是什么意思,中统和军统哪个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从暗杀和搞情报方面来看,军统比中统要厉害些。但军统毕竟还是“干脏活的”蓝领,其地位一直不高,戴笠到死也不过是个少将(死后追赠为中将),可见蒋介石从来只是把戴笠和军统当成听话的狗来对待。而中统则不一样,它更侧重于国民党的重要人员的“管理”,虽然没有军统轰

  • 洪秀全死得有多惨,身体被剁碎放入大炮灰飞烟灭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洪秀全(1814年-1864年),族名仁坤,曾用名火秀,他是太平天国天王,清末农民起义领袖,因为信仰的是拜上帝教,所以为了避上帝名讳而改为秀全。洪秀全是广东客家人,在清道光皇帝时期曾撰写《原道救世歌》等作品,后来因为清政府的腐败,致使洪秀全在咸丰元年(1851年)1月11日发动起义,并自封为天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