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达多次放走元朝皇帝,朱元璋为什么不怪罪他?

徐达多次放走元朝皇帝,朱元璋为什么不怪罪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291 更新时间:2024/1/11 2:33:05

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本期的精彩内容,今天分享给大家是关于朱元璋身边大臣徐达的历史故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在中国数千年历史岁月中,有着无数位开国皇帝的出现,当时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割据一方之后,下一个目标自然就是要进行夺取天下。那个时候朱元璋选择制定 夺取天下的总方针就是先陈友谅,在张士诚,最后进行北伐元庭。在进行北伐战争的时候,朱元璋身边的大将徐达却多次放走元朝皇帝,而朱元璋一点也不怪罪他,这究竟是为何呢?

当初在朱元璋进行夺取天下的总战略中,为何会选择将元朝廷给放到最后呢?其实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强,反而是因为他实在是太弱了,属于是即将崩塌的大厦,不用外力就会自倒的类型,所以才将其给放到最后攻打。当时在消灭掉张士诚之后,朱元璋便派遣自己的大将徐达进行北伐战争,而在进行北伐的进程中也是非常简单的,并没有遇到什么抵抗,甚至徐达还有两次直接活捉了元顺帝,但却都被徐达给放走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带大家来看看第一放元顺帝,当时在1368年的时候,徐达率领着大部队来到河北通州。此时距离元朝廷的首都是非常接近了,而那个时候的元朝廷早就已经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抵挡徐达大军了,但这个时候徐达却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很不明白的决定,那就是选择原地待命,休养生息。而这一休息就是七天之久,这对当时的徐达部队是根本就不需要的,而元顺帝也就是利用这段时间慌忙逃跑了。

随后就是第二放,在当时不久,也不知道是不是元顺帝舍不得中原地区,很快又被徐达的大部队给包围在了开平地区。此地是当时元朝廷的上都,就在所有人都感觉马上就要活捉元顺帝的时候,大将徐达却又发出了一个令人诧异的命令,那就是命人打开了一个明显的缺口。而元顺帝见状,似乎也是明白了什么,马上就带着自己的家眷和财宝,直接跑到了自己的老家塞外。

那现在就来看看徐达放走元顺帝的主要原因吧。其一就是,元顺帝是一个十分昏庸的皇帝,这是大家都清楚的,而到了元朝末期,元顺帝几乎就已经彻底失去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再加上元顺帝逃到了塞外,这个时候的元顺帝的话语权更是降到了冰点。但不管怎样元顺帝还是理论上的帝王,有他在其他的王爷诸侯也不敢轻举妄动,这样依赖元顺帝就可以用来限制敌人的发展。如果元顺帝不在了,那么蒙古族必定会重新进行洗牌,还可能会再诞生出一个伟大的君主,那明朝的麻烦也会不断,必然会阻碍明朝的发展。

其次就是,虽然当时元朝气数已尽,但那个时候元顺帝依然还是明面上的天下公主,而此时的朱元璋还是属于是贼的。如果当时朱元璋抓到了元顺帝并且还杀死了他,那岂不是相当于有人造反杀掉了皇帝,而自己便成为了皇帝。那如果在之后朱元璋称帝之后,也有人进行造反,并且也成功了,杀死了朱元璋,这也不就是理所应当的事了嘛。显然,朱元璋是不想这样的,至少要让自己的名声好听一些,因此选择放走了元顺帝。

其实小编认为,徐达两次放走元顺帝,而朱元璋却不怪罪他,主要原因就是虽然是徐达放走了元顺帝,其实这也是朱元璋的意思。当时在徐达的大部队出征之前,就曾经亲自找过朱元璋来商量此事,便问道朱元璋说:元顺帝如果想要逃跑,要不要乘胜追击。而朱元璋回答说:“将他给赶到塞外就可以了”。所以,放走元顺帝,这其实也是朱元璋的意思,因此朱元璋才丝毫不会怪罪徐达的行为。

如果当时朱元璋选择让自己的大将徐达,在将元顺帝给俘获之后,就将元顺帝给杀死,那么也许明朝的开创也不会如此的顺利。更是朱元璋的统治也不会如此的顺利,明朝的发展更是会面临诸多的坎坷和阻碍,所以,选择放走元顺帝是最正确的选择。这样也为自己能够顺利坐上皇位,建立自己的大明王朝坐下了铺垫,这其实也是朱元璋大智慧的表现。

综上所述,小编认为,朱元璋是一位真正的千古一帝,能够从一位普通的贫民百姓能够坐上皇位,自然是有着属于他的大智慧。而处在这样的高位,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他的因由,大家认为呢?好了,本期的文章到此就要结束了,如果大家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就请在下面的评论区进行留言吧,小编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查看和回复的,谢谢大家本期的收看!

标签: 徐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寿寂之:南朝宋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寿寂之,南北朝,历史解密

    寿寂之,南朝宋臣。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前废帝刘子业凡的主衣(为皇帝或亲王管理服装的近侍),以与阮佃夫等杀前废帝,拥立湘东王刘彧称帝,封应城县侯。历羽林监、太子屯骑校尉、南泰山太守。为官酷暴,广纳贿赂。明帝泰始七年(471)免官流放越州,行至豫章欲逃亡,被杀。前废帝刘子业无道,前朝重臣柳元景、沈庆之

  • 揭秘:明朝时期的鞑靼,后来去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朝对蒙古的称谓有两种,一个是瓦剌,一个是鞑靼。那么,鞑靼后来去哪了?他们是不是今日俄罗斯境内的鞑靼族?我们先说说,明朝时期的瓦剌和鞑靼分别指蒙古帝国的哪个部分。1368年,朱元璋革命成功,元朝退守蒙古本部,因为地处塞北,中国历史上称为北元。虽然败退,但是蒙古还自称是大元,认

  • 仪嫔无儿无女却位列众嫔之首,深得乾隆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仪嫔,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后宫的每一个女人都想得到皇帝的宠爱,都想成为皇帝心中最重要的女人,可是,皇帝的心只有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所有的女人呢?对于后宫的女人来讲,能够得到皇帝短暂的宠爱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了。史上最多情的帝王非乾隆皇帝莫属,他的一生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他的祖辈为他打下了一个稳固的江山,他在位期间不用像爷爷康熙帝

  • 明朝最惨状元,当状元20天就被车裂冤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科举考试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在当今社会,一年当中最热闹的一段时间可以说是在每年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全国各个省份都津津乐道的话题都是每个省的高考状元花落谁家,可以说高考状元在当今社会也是一份无上的荣耀。其实不仅仅是在当今社会,在古代,学子十年寒窗苦读,为的

  • 独孤信成人生赢家:长女是明敬皇后,四女是元贞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敬皇后,北周,独孤信,历史解密

    独孤信的长女独孤氏是北周明帝明敬皇后,也就是北周明帝宇文毓之妻,在北周建立之后,宇文毓就接替他的弟弟成为了北周的第二个统治者,而独孤氏成为了王后,但是不久之后便去世了。在宇文毓被称为皇帝之后,就将她追封为了皇后,后来宇文毓去世,加谥为明敬皇后。独孤信的四女儿,她嫁给了唐国公李昞。后来,她给唐国公李昞

  • 历史上真的出现有男妓吗 他们需要出卖色相讨好主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青楼女子,历史解密

    对于青楼女子,我们都是有所了解的。可是对于男妓大家了解多少,在中国历史当中男妓都一直存在。只不过当时主流社会,对于男妓的存在非常的抵触,这就是得在正史当中很少有男妓的出现。因为男妓的出现,使得男性的尊严遭到重大的打击,是让众多男性非常厌恶的。那么男妓是怎么来的?男妓的出现最主要便是权贵的需要。子安南

  • 6岁李季兰因写了一首诗,却被父亲逼迫出家,最后在道观中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季兰,历史解密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很多人家都不希望自己的女儿读书识字,但是在大户人家中却更希望自己的女儿知书达理,所以一般都会让他们读书识字的,而李季兰就是这样的一位女神童。今天要给大家说的就是6岁女神童写了一首诗,却被父亲逼迫出家,最后在道观中声名鹊起!那么这位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李季兰,

  • 朱珪:嘉庆帝的老师,也是和珅惹不起的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珪,清朝,和珅,历史解密

    他是嘉庆帝的老师,虽名气不高没留下名声,却是和珅惹不起的大臣。或许小编今天给你们所讲的这位历史人物,大家听到的话可能会觉得特别陌生,不过事实上虽然说他的知名度确实不怎么高,一直以来在大清时期的贡献也比较小,但就是这样一位没什么名气的大臣,却是和珅等要臣都惹不起的大臣,他正是嘉庆帝的指导老师——朱珪!

  • 袁曹官渡大战的时候,各地的大军阀为何按兵不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官渡之战,三国,历史解密

    公元200年,北方的军阀曹操和袁绍为了争夺整个北方的控制区,开始了著名了官渡大战。袁绍的实力雄厚,集结了10余万军队南下。地处中原地区的曹操,则只能集结3万多军队迎战。对于这场战役的结果,大家都非常熟悉,那就是曹操阵营大获全胜。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出现了,在袁曹两家大决战的时候,其他的诸侯就这么干看

  • 欲与李唐争夺天下,备受武皇恩宠的武三思为什么最终却错失了太子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武三思,历史解密

    "三思性倾谀,善迎谐主意,钩探隐微"北宋时期的史学家宋祁曾这样点评武三思。武三思,是武侧天同父异母的亲哥哥家的儿子,因着本身做的这些事情,在历史上对他的点评可以说是非常不友好,可架不住别人有一个张巧嘴,特别是在是在武侧天后半生,常常是在帝位继承者上犹豫不定的那时候,经常是哄得武侧天笑容满面的,要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