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买臣发达后把前妻接来享福,前妻为什么却自杀了?

朱买臣发达后把前妻接来享福,前妻为什么却自杀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691 更新时间:2024/1/22 14:54:33

历史上有很多典故,通过前人的故事来激励后人,有的典故真实的还原了事件的本身,而有的典故在后人的流传过程中,为了宣传某一种精神,而恶意丑化了典故中的当事人。

朱买臣休妻”是大家非熟悉的一个典故,这个典故多次被后人搬上戏剧舞台,主要是赞扬朱买臣心胸开阔,对抛弃自己的糟糠之妻,不计前嫌,善待她,而妻子因羞愧难当而上吊自尽。

这是事情的真相吗?其实朱买臣妻子自尽另有原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朱买臣的妻子,并不像戏里说的那样嫌贫爱富,见异思迁,水性花,相反朱买臣的妻子是一位踏踏实实,老实本分,肯跟朱买臣过苦日子的人,否则的话她不可能跟朱买臣过了那么多年。

朱买臣是50岁才发达的,他的妻子是在朱买臣40多岁的时候才离开他,妻子离开朱买臣的原因并不是嫌朱买臣穷,而是朱买臣的所作所为让妻子无法容忍。

妻子希望朱买臣跟普通人一样老老实实工作,稳稳当当地过日子,可是朱买臣总想着富贵荣华,一直发奋读书,可古代男人不干活赚钱养家,日子会过得很艰难,全靠朱买臣的妻子抛头露面赚钱养家。

可是朱买臣的做法让妻子无法接受,她觉得很羞,朱买臣砍柴的时候也会大声朗读经书,对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来说,肯定会很低调的,因而朱买臣的这种做法引起周围人的嘲讽,这一点让妻子无法忍受。于是就让朱买臣休了自己。

由此可见,妻子是一个有能力、很独立、有见识的女人,过去只有男人休妻,没有女人休夫的,朱买臣的妻子敢这么做,说明她很有底气。

忍了朱买臣这么多年,也没有看到他有丝毫要改的意思,才不想忍下去了,只能说明两个人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三观不合,无法再在一起继续生活下去了。

从哪里看出朱买臣的前妻有远见有眼光呢?从她不希望朱买臣当官儿,希望朱买臣跟自己一起过平常人的生活,这一点就能看出来。

作为一个女人,她这样的要求并不过分,“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女人嫁人就是希望能过安慰的日子,她并不希望朱买臣好高骛远,老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汉武帝时期,能做官的人必须有三个条件,一是饱读诗书的儒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这只是其中一个条件,第二,还得有人举荐。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还被汉武帝看中才行,这三条缺一不可。

如果说前两条都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做到,可是最后一条给人感觉虚无缥缈,毕竟谁能猜中汉武帝的心思呢?

当年东方朔也算是才学很高的人,为了能见汉武帝一面,他写下了三千篇竹简做奏折,也没有见到汉武帝,可想而知想见汉武帝一面是很有难度的,就算见到汉武帝被封了官,伴君如伴虎,都知道汉武帝阴晴不定,万一有什么事情惹怒了他,就有可能掉脑袋。

从朱买臣最后的结局也印证了这一点,朱买臣通过自己的好朋友严助引荐,当了官发达了,可最后也因为严助的事情受到牵连被杀了。

如果他当初不执意要当官,跟妻子过普通人的日子,虽然不能在发达的时候,在乡亲们面前趾高气扬,至少可以岁月静好,得一个善终,从这一点来看,朱买臣的妻子要比朱买臣活得更明白,更实在。

朱买臣的妻子不光有见识,而且心地善良,有一次她跟自己的丈夫上坟时,遇到了又又饿的朱买臣,便好酒好菜的招待他,为了照顾朱买臣的面子,自己并没有露面,而是托自己现在的老公去招待朱买臣。

事后朱买臣才发现是前妻所为,从这一点上看,朱买臣的妻子很善良,她是真心帮助朱买臣,而且还顾及到他的脸面和自尊。

朱买臣发达后把妻子接进衙门,表面上是好酒好肉地报答她,其实是变相杀了她,逼着她自杀。朱买臣如果真的想报答前妻,就应该暗中的帮助她,而不是当面羞辱她。

朱买臣之所以要用这个办法逼前妻自杀,就是因为朱买臣对她太了解,她是一个要强而且有自尊的女人,如果换了别人肯定会就这样厚颜无耻的白吃,白住在太守府,这样朱买臣也无可奈。朱买臣是一个心胸狭隘,冷漠无情,得志便猖狂的人,在没有发达之前,他受尽了邻居的白眼嘲讽,发达之后,他回到自己所在的家乡做太守,自然要一雪前耻。

他故意穿的破破烂烂回到家乡,邻里看见他的装束还跟原来一样对待他,对他不理不睬,而他故意不经意的露出了自己太守的印绶,那些不搭理他的人立刻变得非常惶恐,好酒好菜的招待他。

朱买臣看到他们的这副诚惶诚恐的样子,觉得特别过瘾,满足他那自卑又自尊的心理。对前妻,朱买臣也是一样,前妻当初抛下他离去,对一个男人来说,这是莫大的耻辱,朱买臣怎么能够放弃羞辱前妻的机会呢?

于是就把前妻夫妻俩接到太守府好吃好喝地招待,前妻现在的丈夫看见太守自然也是一副卑躬屈膝的样子,对前妻来说,自己丈夫的表现,她无法容忍,而朱买臣小人得志的猖狂嘴脸,她更无法忍受。

可前妻又没有办法离开太守府,就只能采用这种自杀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态度,自己想活得有尊严,如果不能活得有尊严,那就死得有尊严,宁愿死也不想满足朱买臣这种变态的心理。

前妻的结局,正是朱买臣想要达到的目的,他可以不用亲自动手,就要了自己前妻的命,足见朱买臣这人够毒辣的。

后人把这出搬上戏曲舞台的时候,为了警示女人不要嫌贫爱富,嫁人后就要守妇道,跟自己老公踏踏实实过日子,才这样丑化了朱买臣的妻子。

标签: 朱买臣汉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托洛茨基为什么没有撤下斯大林 他是怎么败给斯大林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苏联,斯大林,历史解密

    政治斗争从来都是丑陋的,比如岳飞和赵构,李斯和赵高,对于那些身居高位的人来说,这种斗争成为了他们生活甚至生命的一部分。当权力平稳时,大家相安无事,当权力过渡时,平静的水面下则是万丈深渊,1924年的苏联,就是如此。国家的领袖列宁深知,自己的身体已经到了需要“交代后事”的时候了,除去列宁,在苏联威望最

  • 揭秘:三国名将有几位死于乱箭中?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刘备,曹操,历史解密

    了解《三国演义》的读者都知道,罗贯中在撰写人物结局之时,总是对一样结局比较感兴趣。五虎上将之一的黄忠,死于马忠的暗箭;江东虎臣甘宁,被蛮王沙摩柯一箭射杀。孟达在起兵谋反之时,也一箭射死了名将徐晃,包括威震东吴的张辽,亦是同样结局。但根据相关史料记载,以上提到的这些名将,都并非是死于箭伤。而张辽、黄忠

  • 第三次印巴战争简介 第三次印巴战争背景及双方兵力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印度,巴基斯坦,历史解密

    第三次印巴战争是指1971年11月21日-12月17日期间,印度、巴基斯坦关于克什米尔地区分治问题而引发的战争。该次战争以东巴基斯坦从巴基斯坦独立出去成为孟加拉国结束。1971年11月21日,印度利用东巴基斯坦发生动乱的局势,利用和苏联结盟来牵制巴基斯坦的盟友美国和中国,向孟加拉地区发动大规模突然袭

  • 美莱村惨案的真相是什么?500个无辜村民被残忍屠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美莱村惨案,美国,越南,历史解密

    在战争的年代,无数无辜的平民受到牵连,惨遭虐杀。美莱村惨案就是越南战争中极为惨痛的一幕,美军残忍的屠杀了一个村子里手无寸铁的居民,全都是老弱妇孺,其罪恶的行径最后被曝光,可是美莱村惨案的主犯最后却并没有受到任何实质性的惩罚,实在是可悲。在1968年的越南战争时期,一位美国陆军上尉通知他属下,向美莱村

  • 赵献可有着怎样的医学理论?主要阐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献可,明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赵献可认为命门为人身之大主,强调了命门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人的发育过程,先有命门,而后生成五脏六腑,命门为十二脏腑之根,为生命之原。命门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者,乃命门内具之相火,他把相火比喻人体的命门,认为人体五脏六腑之所以能发挥正常作用,同样依赖于命门相火的作用,充分反

  • 戚家军鸳鸯阵有多少个人?鸳鸯阵是怎么摆怎么操作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戚家军,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倭寇猖獗,长期进犯沿岸村庄,肆无忌惮地抢劫财物,掳我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倭寇过处,村毁人亡,瓦砾遍地,一片狼藉,大明百姓避之如瘟疫。后来,明朝也曾组织军队征剿倭寇。但面对日本人锋利的倭刀和强悍的战力,明军鲜有胜绩,老百姓依然屡遭蹂躏。期间,也有勇敢的百姓奋起反抗,但在装备

  • 这才是真正的历史:大玉儿、小玉儿和海兰珠3人竟是这种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小玉儿,历史解密

    在清宫剧中,她们是“三支姐妹花”,大姐海兰珠,二姐大玉儿,最小的是小玉儿。三支姐妹花,都是清一色的蒙古的格格,来自蒙古大草原科尔沁部的博尔济吉特氏家族。海兰珠、大玉儿,都嫁给了皇太极为妃。而小玉儿,则是嫁给了多尔衮成为正妻福晋,与多尔衮关系剑拔弩张,为多尔衮所讨厌冷落......电视剧中的“三枝花”

  • 唐朝的藩镇之祸为什么得不到根治?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藩镇之祸,唐朝,历史解密

    唐王朝的藩镇之祸,为何始终都没有办法得到根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802年,大唐元和十五年。这一年一位正值壮年的君主离开了人世,这位君主就是唐宪宗李纯。后世人对于唐宪宗的离世,一直都是众说纷纭。其中传播最广的说法,就是唐宪宗命丧于宦官的手中

  • 朱常洛,当了近四十年太子,为何死在了两颗药丸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朱常洛,历史解密

    谁是明朝最悲剧的皇帝?被皇叔夺了龙椅的朱允炆?身死国破的朱由检?笔者认为:这些人与明光宗朱常洛相比,他们则幸运得多。朱常洛虽被立为东宫太子,但从小便不被父亲赏识,盼星星盼月亮地等了近四十年,终于熬死先皇登基上位。随着朱常洛坐上龙椅,他的生命也进入了三十天倒计时。在这三十天里朱常洛还没想好怎么发挥理想

  • 金帐汗国:13世纪上半叶蒙古人建立的封建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金帐汗国,宋朝,历史解密

    金帐汗国(Qipchaq ulisi),(1242年—1502年),又称钦察汗国、克普恰克汗国、术赤兀鲁思。大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 以突厥民族为主,13世纪上半叶蒙古人建立的封建国家,因占统治地位的蒙古人人数很少,所以不久当地蒙古完全突厥化。 由1242年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第二子拔都结束西征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