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阴山之战:唐朝最重要的一战,消灭了东突厥

阴山之战:唐朝最重要的一战,消灭了东突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597 更新时间:2023/12/6 5:20:55

在我国的历史上,说到最为人所熟知、实力最强盛的毫无疑问就是唐朝了。唐朝无论在经济、政治还是军事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即使到现在,很多外国人仍然把我们中国人称之为唐人,就是因为在他们心目中认为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朝代。唐朝的武力也非常强悍,在对外战争当中很少处于弱势的地位,它最后的灭亡也主要是因为自己内部本身的原因。造成这样的局面有很多种因素,但是在这其中影响最为重要的却是因为一场战争,唐朝时期朝廷对外发动战争的次数并不少,通常来说战争对于国家肯定是一个极大的消耗,但是唐朝却几乎没有看到由于战争所受到的损耗,相反它的强大却是与日俱增。当然,这和唐朝特殊的兵役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唐朝真正走顶峰则是开始于一场和东突厥之间的战役,那就是著名的阴山之战。

唐朝在建国之初也曾经面临着和其他朝代同样的问题,周围强敌环伺,所以对外征战也是经常的事情。但是在和突厥的这次战斗中,意义却显得非比寻常,这次战役不但让当时唐朝北面面临的威胁彻底解决,而且也让北面的军事防线得到了巩固和加强,正是这次战役让唐朝在周边的少数民族当中威名远扬,从此之后来自于少数民族的干扰也减少了很多。这次战役的意义就在于它把突厥这个一直以来困扰着中原朝的少数民族彻底打压下去,让它的实力被大大削弱,从此之后中原地区几乎没有再面临大规模的战乱,才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发展经济方面。唐朝也从此开始了繁荣昌盛的大好局面,统治区域也因为这次战役而大大扩展,为以后拿下西突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唐朝和东西突厥之间的恩怨已经有很长的时间,双方征战的持续过程也是旷日持久,首先就要说到当时东突厥在河西地区的大肆侵扰,而且对唐朝持续施压,看到他们如此猖狂而肆无忌惮,肃州的守将坐不住了,马上开始进行军事部署,巩固防御的同时结合地形进行有效的反攻。突厥在唐朝手里占不到任何便宜,只能无可奈何地撤军了,但是这个举动却给唐朝在将来反攻留下了充分的理由。当时有一员叫做张公瑾的大将就专门跑去见皇帝,呈报了攻打突厥的6个理由,皇帝看完之后也认为合情合理,所以唐朝后来就以突厥侵扰河西作为理由向他们发动了进攻。

这次战争的主将就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李靖,担任副将的就是提出建议的张公瑾,这两个人的能量非常强大,不论是上阵杀敌还是排兵布阵方面的谋略都很有两下子。当时李靖率领3000人马向襄城行军,原计划就是狠狠的收拾突厥人一次,可是还没等开战,突厥看到唐朝只有这么点兵力就过来了,预知到后面一定还有大队伍就没有冒险,直接撤离了襄城。可是他们的这个决定却完全在李靖的预料之内,李靖非常懂得兵不厌诈的道理,等到敌军按照他预想的撤军之后,他们按兵不动使用反间计,专门派出奸细去挑拨敌军,让对方的主将和部下产生不和。

计划成功之后,一部分的敌军就被诱导向唐朝投降,突厥可汗因此而乱了阵脚,准备逃亡。他带着剩余的手下向阴山逃窜而去,走投无路的突厥可汗最后只带着1万多人马跑进沙漠,他还想要垂死挣扎一下,但是唐朝的一支军队却已经早早在此拦截,之后他手下的大酋长带着很多部下投降。这下子突厥可以算是把老底都输光了,逃亡的时候他很多手下就已经存了叛逃的心思,他也和自己的儿子走散了,最后身边只剩下了不到100人,没过多长时间就被唐朝的军队活捉了。虽然这位可汗被捉住了,但是唐朝皇帝并没有对他下杀手,还给他封了一个官职,然后软禁起来。由于这次突厥可汗的投降,再加上当时突厥内部大部分的贵族也已经被收服了,所以东突厥再也不复往日的荣光,变得支离破碎,到最后就消散在历史的长河当中了。

标签: 阴山之战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常洛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他为国家做出了什么贡献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朱常洛,朱常洛,历史解密

    朱常洛是一个好皇帝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大家知道,到了明朝末年的时候,其实社会已经有点混乱了,稳定对于当时的社会现状而言,看来是坚持不了多久了。而到了万历48年以后,那社会形势更为严竣了。可以说这个朝代已经差不多要灭亡了,在如此危险的现状下,

  • 古代有一官职不发俸禄,人们打破脑袋争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朝,历史解密

    我现在要来谈论发生在秦帝国的怪事。众所周知,秦始皇在灭掉六国之后,为了维持统治,收缴了民间所有的铜质兵器,将它们熔解之后,浇铸为十二座巨大的铜像,放在自己的皇宫门口。这些铜人每座高约16米,按另一种算法则是13.6米,重量有30吨,可谓气势宏大,令人叹为观止,几乎就是秦帝国的一个超级形象工程。《汉书

  • 关于李希霍芬的评价是怎样的?他对中国的地质研究学有什么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希霍芬,地理学家,历史解密

    他在《中国》第1卷里,以专门的章节论述了中国的黄土,最早提出了中国黄土的“风成论”。他也采集了大量各门类化石,收集了很多各时代地层资料。德国古生物学家弗莱希、施瓦格、凯塞尔等对李希霍芬所采化石的研究论文也发表在《中国》各卷中。李希霍芬在辽宁、山东、山西和河北北部建立了3条系统剖面。他首先提出了“五台

  • 北地三才之一:邢邵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邢邵,南北朝,历史解密

    邢邵(496─561),北朝魏、齐时无神论者、文学家,"邵"一作"劭",字子才,河间鄚(今河北任丘北)人,代表作《冬日伤志篇》。曾经在北魏、北齐做官,官至中书监(官名,与中书令职务相等而位置略高,同掌机要,为事实上的宰相),摄国子祭酒,授特进。邢邵,字子才,小字吉少,河间郑人。生于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

  • 富察·傅恒:7年升5级,28岁就官至一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富察·傅恒,清朝,历史解密

    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20岁的富察·傅恒凭借着高贵出身和皇帝小舅子的身份,初入仕途便被任命为正六品的蓝翎侍卫;乾隆十二年,傅恒被任命为户部尚书、议政大臣,官职一品。短短7年时间内,傅恒连升5级,足以看出乾隆皇帝对其的恩宠和厚爱。乾隆十一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举兵造反,清廷派兵镇压,但被朝廷派去平乱

  • 清朝时期的特色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清朝时期从未断绝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明朝,历史解密

    在明朝和民国时期,基本上就没有人造反会打着复元和复清的旗号,至少说明,汉人心中对这两个王朝没有多少认同。这也是历史上清朝的一个特色,终其一朝,反清复明之声从未断绝。元灭宋、清灭明都是当时的外族侵入原有政权,所以叫复,民国相当于清朝人推翻清朝建立民国,所以基本没有人会提复清,而复明也只是清初流行的提法

  • 冷兵器时代士兵会不死不休吗?战损百分之五就开始溃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战争,历史解密

    说道古代冷兵器战争时,大家脑子中第一印象一定是,几十万大军在一个空旷的场地上开始白刃血战,不死不休,看起来十分的壮观。大家可能是被电影场景骗了,其实真实的冷兵器战争绝对不是这样的。今天就为大家解密,还原一个真实的冷兵器战争,当对战的双方有一方战损达到百分之五,士兵就会逃跑,这是真事。古代率领军队,几

  • 揭秘:为什么李自成无法成为刘邦、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自成,明朝,刘邦,朱元璋,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真正实现从社会最底层走向皇位的,也只有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而更多的农民起义军,则都失败了。他们或者大事未成,只充当了王朝灭亡的引线一如陈胜、吴广起义;或者如王莽时期的绿林赤眉起义、隋末的瓦岗寨起义,都被贵族攫取了胜利的果实;亦或者如洪秀全、李自成一般最后却没有抵挡住金钱美色诱惑

  • 范进中举为何会高兴的发疯 他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举人,范进,历史解密

    范进中举为何会高兴的发疯,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国粹大师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刻画了一个60岁中举人的范进,这范进家境贫寒,却一心求圣贤书,导致年迈的母亲和妻子跟着自己吃了不少苦头。范进有一个做屠夫的霸道老丈人,虽然眼见女儿女婿生活落魄潦倒,但屠

  • 黑旋风李逵沂岭杀四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沂岭杀四虎,历史解密

    宋江道:“第一,不许吃酒;第二,悄悄地接了娘就回来第三,不准带板斧。”李逵爽快地答应了,当下就只持了腰刀,提一把朴刀,带一大锭银子,三五块小、银子,辞别众人去了。李逵走后,晁盖、宋江与众头领回到大寨里聚义厅上坐定。宋江放心不下李逵,对众人说道:“李逵这个兄弟此去必然有失!不知众兄弟中,有谁是他同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