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2世纪的蒙古帝国史:成吉思汗征服克烈部

12世纪的蒙古帝国史:成吉思汗征服克烈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54 更新时间:2024/1/10 5:47:56

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12世纪的蒙古帝国史。尽管罕曾背叛过成吉思汗,但直到此时,成吉思汗仍效忠于他。他认为,他作为属臣应该恪尽职守,他还代他的儿子术赤向王罕的女儿察兀儿别吉公主求婚。但是王罕拒绝了成吉思汗,这一做法深深刺痛了这位英雄。克烈王从没有想到成吉思汗会成为自己的劲敌,所以没有在1196年铁木真称汗时就打倒他。等到王罕感觉到这一点时已为时过晚。正如正史中所载,他对此进行了反思,然而此时的他已经垂垂老矣。所以他只希望能在平静中安享晚年。但是他的儿子桑昆怂恿父亲,让他与成吉思汗决裂。等到札木合那个短暂的王权分崩离析后,他把札木合邀请到克烈部的王宫避难。札木合配合桑昆的行动,煽动王罕不要轻信成吉思汗,还诋毁成吉思汗意图谋反。

他向王罕表白说:“我于君是白翎雀,他人是鸿雁耳。白翎雀寒暑常在北方,鸿雁遇寒则南飞就暖耳。”与此同时,古代蒙古汗系的合法后裔阿勒坦也在拉拢王罕—他很后悔将王位交到了一个暴发户手中—他鼓动王罕,让他向从前的盟友发起战争。1203年,成吉思汗与克烈人彻底决裂,这是蒙古历史的又一转折点。此前,成吉思汗一直充当着王罕最为杰出的左膀右臂,而现在他要为自己而战,为夺取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战。经过桑昆的再三鼓动,克烈人以讲和为借口,想骗成吉思汗到指定的地点,然后将他一举消灭。然而,不慎走漏了风声。于是,他们又计划突然向成吉思汗发难。然而,在克烈部将军通报部下时,两位牧马人也听到了消息,他们匆匆忙忙赶去给成吉思汗通报了消息。后来,成吉思汗册封二人为贵族。

形势紧急,成吉思汗加紧备战。他先是撤退到了卯温都儿高地附近,并留下了一小支警戒部队。第二天,他在卯温都儿后方较远的沙丘附近安营扎寨。《元史》中将这些沙丘称为“阿兰塞”。该位置在兴安岭山嘴一带,合勒卡河源附近。尽管阿勒赤歹那颜的巡逻骑兵及时向他通报了王罕的军队正在逼近的消息,但成吉思汗依旧在这里遭遇了他人生中最为严峻的一次考验,毕竟要打败实力强于自己的克烈人并不容易。后来,双方于合兰真附近展开激战,战况一度十分激烈,战争中成吉思汗的副将—乌鲁尔德部首领老主儿扯歹那颜和忙古惕部的忽亦勒答儿薛禅十分骁勇。忽亦勒答儿立下誓言,要将牦牛或马尾制成的旗帜插到敌军后方的小土坡上去。他冲入敌军阵营,践行了他的承诺。

主儿扯歹射中了克烈部桑昆的脸,但是克烈部人数众多,到了夜间,成吉思汗从战场上撤下来清点人数,结果发现三子窝阔台和他最信任的两个将领博尔术和博罗浑失踪了。过了很久,他们才回到营地。博罗浑坐在马背上,怀中抱着颈部受了箭伤的窝阔台。《蒙古秘史》记载,眼见这幅场景,成吉思汗这位钢铁铸就般的英雄也流下了热泪。劣势已定,成吉思汗不得不沿着合勒卡河向董哥泽一带撤退。合勒卡河河口一带是成吉思汗的妻子原来的部落,即弘吉剌惕部。成吉思汗以亲戚的名义向他们求援,并得到了援助。之后,在贝加尔湖和达赉诺尔地区,成吉思汗想方设法给王罕带去了口信,回忆了他与王罕之间的美好岁月,并细数了自己为王罕所做的每一件事,试图借此打动王罕,重新获得他的信任。

他解释说,他唯一的希望就是修复与王罕的关系。在信中,成吉思汗称王罕为父亲,即“艾奇吉汗”,并表示一直恪守属臣的职责。在信中,他尤其强调了自己忠诚的性格和始终将自己摆放在正确位置上的态度。此外,他还刻意提及了阿勒坦,此人是原蒙古王室的后裔,现在是成吉思汗的敌人。成吉思汗表明,如果自己得到了汗位,也是阿勒坦拱手奉上的,因为是阿勒坦和长支的其他代表将这一荣誉拒之门外的。这其实是一篇正式声明,借此向昔日的宗主表白,还特别强调了成吉思汗的为人,以及作为盟友的正确态度。就政治角度而言,王罕在没有任何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中断了联盟,并攻击成吉思汗,是种背叛行为,所以在此战过程中,克烈王显得有些犹豫不决、摇摆不定。合兰真战败后,一些追随者相继离开了成吉思汗,这使成吉思汗陷入了最苦难的境地。

因为人数锐减,他只能向西伯利亚方向撤离,最终来到了蒙古的边界,也就是今天的外贝加尔地区。后来,他又来到了今天的满洲里北部,离额尔古纳河不远的班朱尼河附近,但这时他身边只剩下一小群最忠诚的追随者。迫于无奈,这位英雄只能饮用浑浊的河水。在这里,他度过了1203年的夏天。那些与他共患难的人们被称之为“同饮班朱尼河水者”,后来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然而,反对成吉思汗的联盟自动瓦解了。据拉施特记载,几位蒙古首领包括答力台、火察儿、阿勒坦、札木合,他们出于对成吉思汗的仇恨与王罕联盟,后来他们又联合策划了一出谋杀王罕的阴谋。王罕及时得到通报,突袭了他们,并在他们逃亡时掠走了他们的辎重。这几位蒙古首领除了答力台向成吉思汗投诚外,其他的都逃到了乃蛮部。后来,形势开始向成吉思汗有利的方向发展。

1203年秋天,成吉思汗从班朱尼河向斡难河进军。战争中,成吉思汗以哈撒儿的名义传口信给王罕,以打消王罕的顾虑。王罕信以为真,同意和谈,并派人前往成吉思汗处,立下“牛角盛血”之盟誓。同时,成吉思汗仍在秘密行军,并突袭了克烈军队,克烈军队猝不及防,四处溃散。此战发生在杰杰儿·乌都儿,也就是土兀剌河和克鲁伦河之间。这次战斗为后来成吉思汗大获全胜奠定了基础。王罕和桑昆一路向西逃亡,来到了乃蛮境内,后来,王罕被一位名为火力速八赤的乃蛮部将杀死。而桑昆则穿越了戈壁,在额济纳河附近的西夏边境上徘徊,后来他又辗转来到柴达木盆地一带,最后混在库车的回鹘人中,于悄然无声之中被杀。于是,克烈人因无人统领而向成吉思汗投诚,从此效忠于他。然而成吉思汗生性谨慎,为了将他们的势力彻底瓦解,他将克烈人分散到蒙古的各个氏族中去。

标签: 克烈部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春秋霸主齐恒公为称霸,“秀”起来的齐桓公?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春秋霸主齐桓公不仅胸襟宽广,敢于任用昔日的仇人管仲为相,而且在政治舞台上很有“秀”的天分,这在当初和公子纠争位时就已经显露出来了。管仲射中他的带钩时,他竟然咬破舌尖,假装吐血身亡,连鲍叔牙都给骗了。在他当国君的日子里,他又在管仲的辅佐下,在天下这个舞台上,尽情表演自己的政治“秀”。因为长勺之战败于鲁

  • 吠舍:印度四姓之第三阶级,属于普通雅利安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吠舍,种姓制度,历史解密

    旧译“吠舍、吠奢、毗舍、毗奢”,新译“外夏”,意译作居士、田家、商贾。是印度四姓之第三阶级,指从事农业、畜牧、手工业、商业等生产事业之一般平民阶级,属于普通雅利安人。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的古代印度,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手工业和商业非常发达,促进了城市的繁荣。此时印度的社会财富,有相当大的一部分

  • 巴基斯坦和印度原来是一个国家吗?最后为什么分裂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巴基斯坦,印度,历史解密

    熟悉亚洲历史的人都知道,巴基斯坦和印度原来是一个国家。那么,为啥分开了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有人从中作梗!巴布尔本来,巴基斯坦和印度都是莫卧儿帝国的土地。莫卧儿帝国的建立者叫做巴布尔,他是帖木尔帝国开国国君帖木尔的六世孙。巴布尔出生后,正处于帖木尔帝国的末期,政治混乱,民不聊生。因为国家没有一个强有力

  • 战国时期秦始皇在横扫六国之际 为何会放过这个诸侯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卫国,历史解密

    秦始皇为何没有动卫国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卫国虽然是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也是当时最不起眼的一个诸侯国。这也是为什么卫国延续时间最长的原因。卫国一共延续了整整9个世纪,穿了41代君主。这也和卫国的人才辈出脱不了关系,像商鞅、吴起、吕不韦、聂政

  •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为什么没有带上诸葛亮和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三国,赵云,刘备,历史解密

    刘备为何会发动夷陵之战?夷陵之战是刘备一生之中,参加的最后一次战役。这也就是说,正是这一战之后,刘备战死了,他再也没法实现自己的统一大业了。那么,刘备为何要发动夷陵之战呢?原因有如下两个:1、夷陵之战前的襄樊之战,因为曹操和孙权联合杀了关羽,让刘备丢掉了整个荆州之地。刘备觉得自己被盟友孙权背地里捅了

  • 李渊有二十二个儿子,名留青史的却少之又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渊,唐朝,历史解密

    后宫之中能有多少人?皇帝后宫里的妃嫔们,一般也就是二三十个人,这二三十个的数量一般也是皇帝一生遇到的所有妃嫔的总和。皇帝在位几十年的话,后宫之人难免会有离世的,也难免会有新人进来,这样前前后后加起来就能够几十人了。这些女子一共会为皇帝生下多少孩子呢?有的皇帝子嗣稀薄,要么宫中难有怀孕的消息,要么生产

  • 清朝后宫为何要求太监每天杀4头猪?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皇宫有很多特殊的规定,清朝的后宫就要一个特殊规定。妃子们住的坤宁宫每天都要杀猪,而且还不止杀一头。本应该是妃子居住的地方,怎么会在这个杀猪呢?要知道杀猪并不是什么干净的活,猪的粪便臭味漫天弥漫着,换做任何人都是忍不了的!这个和习俗其实和和清朝的老祖宗的有关,清朝老祖宗留下的这个规定,自从皇上修

  • 锡克教有着怎样的宗教特色?他们的教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锡克教,佛教,历史解密

    锡克教徒的着装和服饰一直以来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在许多国家的一些影视作品中,头裹长巾、胡子很长,一副英伟的男子气概的锡克教徒打扮成了人们心中典型的“印度人”扮相。1699年,戈宾德·辛格制定了锡克教徒必须遵守的为正义而进行圣战的五条“卡尔萨戒律”称为“5k“标志:kesh(终生蓄长须发),k

  • 古代有没有快递呢 这个“快递”到底有多快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快递,历史解密

    和古代中国一样,现在中国也有所谓的新“四大发明”,分别是“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其中网购产生了一个古老而新颖的行业——快递。之所以说它古老,那是因为这个行业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说它新颖,那是因为不同于古代的驿站传递的“龟速”,现在快递业几乎可以做到5天内拿到商品,个别优质的快递公司,更

  • 孙权用土把大臣门堵上,这唱的是哪一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权,三国,历史解密

    江东英雄孙策被仇人刺杀,在临终之前,把江东基业托付给弟弟孙权,并且告诉他“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张昭传》则记载,孙策担心孙权不能胜任,把孙权托付给张昭,并嘱托张昭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无独有偶,刘备在白帝城临终前托孤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