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用土把大臣门堵上,这唱的是哪一出?

孙权用土把大臣门堵上,这唱的是哪一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860 更新时间:2023/12/12 11:45:52

江东英雄孙策被仇人刺杀,在临终之前,把江东基业托付给弟弟孙权,并且告诉他“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张昭传》则记载,孙策担心孙权不能胜任,把孙权托付给张昭,并嘱托张昭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无独有偶,刘备在白帝城临终前托孤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两相比较,历史背景和托孤场景几乎一模一样。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少年时勤奋好学。成年后,被推举为孝廉,他推辞不受;稍后,徐州刺史陶谦慕名又举他为茂才,他仍就推辞拒绝。孝廉和茂才都是当时通往仕途的最佳途径,张昭却不屑一顾。陶谦以为他看不起自己,一怒之下把张昭关了监狱,幸得朋友多方施以援手,才把张昭从监狱里捞了出来。

后来,张昭避难来到江南,孙策听闻张昭来到江南,便亲自登门拜访,且恭恭敬敬向张昭母亲行跪拜大礼,请求张昭出山辅佐。孙策没有看走眼,张昭任长史后,将所有的事务都打理得妥妥贴贴,被孙策比作自己的“管仲”。孙策遭遇不测后,临死前把弟弟孙权和江东基业一起托付给张昭。后来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仿佛照搬了这套经典程式,演绎出一段千古佳话。

张昭的年龄比孙权的父亲孙坚只小一岁,君臣两人都是有个性的人,都十分刚烈倔强。在现实生活中,张昭和孙权像极了倔强老头和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儿子的对决,只不过,孙权握有生杀予夺大权,使得这一矛盾更加冲突,更有看点。

孙权是个性情中人,经常设宴招呼大臣喝酒作乐,如果酒宴上不喝倒几个,他就觉得不尽兴。有一次,孙权在亭榭里设宴乐饮,对众宾客说:今天大家放开喝,一醉方休,只有醉后掉入水中才能停止。孙权嫌掉水里湿身的人太少,就自己用水泼洒到群臣身上,开心得不亦乐乎。

张昭看着孙权这样胡闹,板着脸子出门坐在车里生闷气。孙权让人请他回来,笑着说:“今日宴聚,不过是让大家乐一乐,公又何必生气呢?”张昭硬倔倔地答道:“当初商纣王肉林酒池宴饮众臣,他无非也是让大家乐一乐!”此话很重,竟噎得孙权一时语塞,沉吟半晌,命撤酒罢宴。

张昭虽贵为托孤大臣和孙吴政权第一重臣,但奇怪的是,他从来没担任过最有实权的丞相一职。孙权称帝后设立丞相,很多大臣都提名让张昭担任,可孙权推托说:“现在事多,丞相责任太繁重,让张公当丞相,不利于他的身心健康。”孙邵去世后,大家又推荐张昭,但孙权弃张昭而选择了顾雍。面对大臣们的疑惑,孙权才说出了理由:我怎么会对张公吝啬呢?他性格太刚烈,不会圆通,建议如果得不到批准,就怨恨不已,这样对他没好处。

张昭每次朝见,都声色俱厉,直言逆旨,屡屡让孙权下不了台,孙权一直隐而不发,有时就干脆躲着不让他进见。后来,张昭称老退位,被孙权改拜为辅吴将军。

当时,辽东割据势力公孙渊因与曹魏交恶,派人远道跑到吴国奉表称臣,愿为内应。孙权十分高兴,派遣太常张弥等人,带着大批金玉货物,要到辽东去,封公孙渊为燕王。张昭认为此事不可,劝谏孙权:“公孙渊背叛魏国,惧怕曹操征讨,所以才远来求援。公孙渊本无诚意,如果再投靠魏国,我们的使团和船队必然被扣,这难道不会让天下取笑吴国吗?”

孙权和张昭就这样你来我往地当众争执起来,张昭据理不让。孙权实现忍耐不住,拔出佩刀怒吼:“吴国上下入宫拜我,出宫拜你。朕对你的敬重,已经到了极点了,但你数次在众人中折辱朕,朕害怕自己失手伤害到你。”孙权言外之意是:小心朕杀了你。一般人听到这话,早已吓得屁滚尿流,磕头认错了。但张昭老而弥辣,不肯退让。

君臣相争不下,火药味十足。孙权还是固执己见,派出了使团。张昭看到自己的意见没被采用,干脆称病不朝。君臣两人都是个性鲜明刚烈果敢之人,孙权见张昭不尿自己,又恼又恨,盛怒之下,命令士兵用土封住张昭的家门,其意表示张昭你就老死在家中,永远不要出门了。但张昭这个倔老头针锋相对,让家人挑来土,从里面也将大门堵死,以表示他这辈子不打算出门去见孙权了。一时间,君臣两人成为吴国议论的焦点,大家都不知道这场戏该怎样收场。

正在这时,辽东传来消息,公孙渊反复无常,出卖孙吴,竟斩了张弥等人首级,传送给魏国,并将吴国的珍宝和士兵尽数没收。孙权气急败坏,下令准备船队,要亲自带队远征辽东。吴国大臣将领们拚了命地劝谏,好不容易才劝住孙权。

孙权这时才知道张昭以前的判断是精准的,他十分后悔,数次派人请张昭上朝商议军国大事,张昭却不理睬。孙权不愿向臣下道歉示弱,又见张昭听宣不诏,二杆子劲上来了,于是下令用火烧张昭的家门,以此逼他出门。但这个方法也没吓倒张昭,张昭仍是不予理睬,放言就是烧死这把老骨头也不出门。孙权冷静下来,只好下令将大火扑熄。最后孙权在张昭家门前久站不去,表示示弱之意。张昭在儿子们连搀带抬几乎有绑架意味的挟持下,出大门口与孙权见面。孙权赶忙上前,将张昭搀上自己的专车,一起回到宫中,诚恳地向张昭反省认错。

《三国志》里的张昭竟然如此之倔。每次看到这段情节,小编都忍禁不住莞尔要笑,原来皇帝和大臣也有呕气斗嘴之桥段,分明就是两个倔脾气的平头老百姓在村头口斗奸耍溜、怄气扯蛋。

公元236年,张昭以81岁高龄谢世,谥号“文”。

标签: 孙权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诸葛亮为什么没有选择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历来为人所称道,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给了他极大的信任,而诸葛亮也不负刘备厚望,先取荆州,后取益州,东和孙权,北抗曹操,帮刘备打下了大半壁江山,功莫大焉。但是,因蜀汉的实力还是太过弱小,诸葛亮最终累死在五丈原,没能一统中原,让人扼腕长叹!很多人都做过这样一个假设

  • 揭秘:北魏政权和慕容诸燕发生过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魏,历史解密

    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386——534年)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承汉魏晋的制度文化,下启隋唐盛世。在北魏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各项制度逐步完善,并推行汉化改革,使北方的各民族逐渐融合,为隋唐大一统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而北魏之所以能够长期统治北方,是与北魏统治者对降臣的重用密

  • 揭秘:古代的“铜镜”是怎么制作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南北朝的《木兰辞》中有这样一句诗——“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讲的是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卸甲归乡后,恢复女装对镜打扮的场景。说起镜子大家都不陌生,特别是我们女性,每天出门前都要照一照看一看穿着打扮是否合适,爱美的小姑娘们化妆打扮更是离不开镜子。想必大家看过不少电视剧,剧中美人在镜前梳妆,模模糊糊的暗黄

  • 揭秘:3万打20万这场战役打出了历史以少胜多的最好例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我国古代朝代更迭,不断的涌现出很多的智囊、大将,他们熟悉兵法知晓地利人和,能以想象不到的方式不断让人们刷新对战神的认知,我们今天的主角就是一个以少胜多的例子。楚汉时期,就有一位杰出的将领,用兵如神,世所罕有,随刘邦征战多年,屡立奇功。此非别人,正是淮阴侯——韩信。韩信征战一生,打过胜仗无数,其中最为

  • 历史上的唐朝,不修长城为何也能抵御边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公主,历史解密

    史的长河之中,唐王朝一直都是众多朝代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朝代。因为,在那个时代里,唐王朝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帝国。更为夸张的是,当时唐都长安的常住人口,甚至超过了当时世界诸多国家的总人口。并且,作为人口优势的衍生品,唐王朝的影响力甚至一度辐射整个中亚地区。然而,这些都不算什么,作为中国历史上

  • 清朝和金朝有什么联系 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金朝,历史解密

    清朝与金朝都是女真族所建立的,只不过清朝前身是后金政权,为努尔哈赤所立,国号与金朝是一样的为“大金”,后世为了加以区分称之为后金,努尔哈赤儿子皇太极继位后于1635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大金国号为大清。金朝与清朝都是女真族建立的,只不过金朝之后女真族在清太宗皇太极时期被改名,而且还改了国号

  • 楚成王弑兄夺位却死于儿子手上,临终前想吃一道菜被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楚成王,春秋,历史解密

    说起春秋时期,那就必须说起齐楚争霸。在这场长达十余年的战争中,楚成王笑到了最后,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一代枭雄楚成王因为看错了接班人,最后被儿子逼死,真是让人唏嘘不已。楚成王,芈姓,熊氏,名恽,楚文王少子。楚文王十五年,楚文王去世,熊恽的哥哥熊艰继位,史称楚堵敖。熊艰继位后,对熊恽赶尽杀绝。熊恽逃到了

  • 南朝齐皇帝列表介绍,哪个最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朝齐,南北朝,历史解密

    南齐(479年—502年),又称萧齐,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朝代,为萧道成(子姓萧国后代)所建。史称南齐或南朝齐(以与北朝的北齐相区别)或萧齐。高帝萧道成是南朝宋将领,在宋明帝在位期间担任右军将军。宋元徽二年(474年),萧道成平定江州刺史桂阳王刘休范的反叛,进爵为公,迁中领军将军,掌握了禁卫

  • 辛者库里的人真的干又累又苦的活吗?很多人都被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辛者库,清朝,历史解密

    随着几年前《甄嬛传》的成功,近年来的清宫剧非常火爆。清朝的十几位皇帝,感情生活几乎被编剧们扒了个遍。而在各类清宫剧中,我们都会听到一个机构名字,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辛者库。许多影视剧女主角都是辛者库出身,然后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像前段时间的《延禧攻略》,女主角魏璎珞就是辛者库出身,最后成为了乾隆帝最宠爱

  • 蜀国十分憋屈的一仗,被两千人围城刘禅就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蜀国,三国,历史解密

    蜀国兴于刘备而亡于刘禅,刘备花了几十年建立的蜀国并没有一统天下就亡在刘禅的手上,说起蜀国的灭亡都有一点可笑。因为蜀国并不是魏国大军攻打下来的,而是刘禅面对着魏军的围城,几乎是没做抵抗就缴枪投降了。这场战斗对于蜀国来说是十分憋屈的,因为仅仅只有两千敌人围城,刘禅却选择不战而降。公元263年,司马昭为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