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内务府总管什么人都可以进吗 有什么条件需求

清朝内务府总管什么人都可以进吗 有什么条件需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144 更新时间:2023/12/6 1:07:18

官员的起用都要受两个前提条件的约束:一是机构的性质,二是官缺(即编制)。

内务府机构的性质决定了内务府官员主要由内务府包衣(包衣是满语音译,意即“家奴”)充任,而将内务府包衣缺设置为内务府包衣的专缺,也为这种需要创造了条件,这就是,“本府人员惟充本府差使”。

但是从内务府官员的实际任用情况来看,则表现为一种交叉互任的状态:

一是内务府包衣出任内务府官,这符合内务府包衣缺规定的要求,自然不用多言;

二是非包衣出身的官员出任内务府官,这一点在内务府高层官员中尤为显著,比如珅、穆彰阿荣禄;

三是内务府包衣出任其他部院、省份的官职或在出任内务府官时兼任其他非内务府官职。

而这些情况有时又集中表现在某一官员身上,情况比较复杂。然而,说到底,在清朝,官员起用的实质是由统治者的需要决定的。同时又由于当时满族社会固有的主仆意识的影响,在官员的起用上,特别是内务府官员的起用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受其主子对仆人惯有的信任和忠实程度的影响。正因为这样,才使内务府官员的组成和内务府包衣的身份呈现出可变性和多样性。

提到过,“官缺”是起用官员的一个重要条件。尤其是清朝统治者作为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的统治集团,为维护本民族统治集团的利益,确保他们在国家统治机构中的地位,对官制中具有划分“权力”意义的“官缺”的分配十分重视。

根据与统治者亲疏关系的不同,清代的官缺被划分为六种,即宗室缺、满洲缺、蒙古缺、汉军缺、内务府包衣缺、汉缺。

因为缺分就意味着职位,职位就是权力、地位和金钱的保证。所以,清统治者又规定除了“宗室缺”和“内务府包衣缺”这两个具有特殊身份人群的“官缺”不得他人“借用占补”外,还规定允许排在前面的“官缺”上的人可以“借用占补”它后面的官缺,于是所有汉缺之外的“官缺”上的人都可以补“汉缺”。显然,这是统治者在保证旗人(宗室缺、满洲缺、汉军缺)、蒙古人充实官僚阶层的前提下,才给汉人为官当差的机会。由此可以看出清统治者在维护本民族统治集团利益上所作的努力。

“内务府包衣缺”是指内务府衙门所属的各项职位以及内奏事处等不可借用、占补的内务府包衣的专缺。也就是说,凡是内务府包衣缺上的职位,都由内务府包衣出任。这个缺分的设置,是由内务府这一皇室内部服务性机构性质的特殊性决定的,同时也是皇帝给自己的“奴仆”集团创造的一个独有的升官发财的机会和空间,使他们更加忠实、努力地为自已效力。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内务府包衣缺并不是内务府全部的官缺,即在内务府高级官员中有些缺分并不属于内务府包衣缺;同时在内务府为官的人,也并不都是包衣人。

执掌内务府的内务府大臣都由哪些人来担任呢?

内务府大臣的全称是总管内务府大臣,满语为“包衣按班”( booi amban)或“包衣大”(booi da),上图满汉对照,笔者自己写的。内务府大臣作为内务府的最高长官,其来源据《清史稿》载:“总管大臣,无员限。满洲大臣内特简(特简,意指皇帝对官吏的破格选用)。初制从二品。乾隆十四年定正二品。“

另据《清代中央国家机关概述》的记述:“总管内务府大臣......为正二品官,无定额,由满洲侍卫、本府郎中、上驷院、武备院、奉宸苑卿中升补或根据需要由公、领侍卫内大臣、满尚书、侍郎甲特简。”·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内务府大臣没有定额,或者说不受额缺的限制,也不受内务府包衣缺的限制;二是内务府大臣的来源,可以是包衣人,如本府郎中等,可以是宗室王公,也可以是满洲旗人,如侍卫、侍郎等。

更多文章

  • 皇帝为何喜欢释放罪犯?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1、显示统治者仁义的胸怀在太子登基和皇帝继承皇位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就要大赦天下。因为这些事情代表着,皇权的更替,是一件于国家有关的大事情。选择在这个时候大赦天下,是为了显示皇帝宽广的胸怀,和仁义的治国理念。他们希望那些罪犯们,可以好好的珍惜难得的机会,好好的改过,做对国家有用的人。皇帝和太子有了权

  • 揭秘:为什么弘光政权仅存在了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崇祯皇帝,明朝,历史解密

    明末崇祯时期,祖大寿和吴三桂麾下的关宁铁骑、洪承畴麾下的洪兵、卢象升麾下的天雄军、孙传庭麾下的秦军、左良玉麾下的湖广军在严重的内忧外患中锻炼出了强悍的战斗力。凭借这些军队,皇帝朱由检才勉强稳定了局面,甚至在崇祯十一年还一度出现了中兴的景象。但是由于崇祯皇帝在内忧上剿抚失策、在外患上战和两难,最终导致

  • 赵光义用了什么阴暗手段?赵元佐竟气得发了疯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元佐,明朝,历史解密

    晋王赵光义欺世盗名地开创了“金匮之盟”,成功地挤掉赵匡胤的儿子们,如愿以偿地做了宋太宗。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们莫名其妙地接连死去,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弟弟赵廷美经受不住屈辱和打击也随之而去。现在宋太宗环顾四周,没有任何阻挡他的子孙继承皇位的阻碍了。虽然手段阴暗了些,但前途却是一片光明,赵光义觉得一切都是值

  • 历史上最仁慈的皇帝是谁?五虎将享尽荣华富贵全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匡胤,北宋,历史解密

    与很多开国皇帝都比较血腥、比较残暴不同的是,尽管也是武将出身,但赵匡胤在当上皇帝后,却从来没有干过杀功臣这种无聊的事儿,也被称为史上第一温情皇帝。其实看一下他当时的处境,就不难明白,他下这个决心有多难。要知道在他建立宋朝之前的五代十国,不仅江湖上是打打杀杀,就连朝堂上也一直是腥风血雨。然而对于和他一

  • 伯禽的三年,姜子牙的五个月,他们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伯禽,周朝,历史解密

    《史记》载:“太公亦封於齐,五月而报政周公……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後报政周公。”姜子牙刚刚分封到齐国,治理齐国只是花了五个月时间,就回到镐京城中述职。周公的儿子伯禽受封到鲁国,却花了三年的时间,才回到镐京城中述职,齐鲁两国地界相邻,都靠近东海之滨,距离镐京城的距离也相差无几,当时也都处于东夷

  • 赵姬:秦始皇的生母,私生活却放任自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姬,春秋,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赵姬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她是秦始皇的生母,私生活放任自由却能安享晚年!秦始皇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他是秦国的开国皇帝,但也是一代昏君,秦始皇的生母赵姬和秦始皇的作为只能说有过之而无不及,赵姬是秦始皇的生母,也是秦王

  • 嘉庆皇帝查办和珅,官员腐败还是那么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嘉庆,清朝,和珅,历史解密

    嘉庆皇帝登基的时候,大清王朝已经如同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社会上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官员们也是整日懒散、贪腐成性。面对种种问题,嘉庆皇帝肯定是不会坐视不理,登基之初,他大刀阔斧的整治,结果并不是他所想的那样,反而问题还越来越严重。最让嘉庆皇帝头痛甚至是无奈的就是贪腐问题,迟迟不能解决,嘉庆皇帝为何还从反

  • 卫青勇猛无敌战功赫赫,司马迁为何还要贬低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卫青,汉朝,卫青,历史解密

    卫青是汉武帝时期非常厉害的一名武将,自身本领非常强大,在带兵打仗方面更是天赋异禀,他的姐姐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卫青的出身非常低,只是公主府上的一个下人,后来汉武帝喜欢上了卫青的姐姐,而卫青本身也非常有才能,所以才得到了汉武帝的青睐。汉武帝的与之前汉朝的皇帝不太一样,他们生活的朝代虽然看似平静,但实

  • 皇太极为什么废除大金国号改为大清呢 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努尔哈赤,历史解密

    女真人一直居住在东北地区,后分为三部,其中一部最为强大,该部明代时称为建州女真。明朝后期,内有党争倾轧不已,外有东南沿海的倭寇侵扰,北部有蒙元余部的侵扰搞,建州女真族在长白山西麓,松花江和辽河流域一带统一强大起来。1603年努尔哈赤迁都到赫图阿拉。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清天命元年),努尔哈赤在

  • 宋景公在位时有哪些举措?遵守周礼,恢复旧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景公,春秋,历史解密

    宋元公时期的华氏和向氏叛乱,彻底破坏了宋国传统中的所谓仁义,以臣子之身,与君主交换人质,还杀害了诸公子。应该说在这个时候的宋国公族子弟,就已经非常凋零,朝臣之心,已经没有偏向宋国君主。当年华向之乱时,两大家族率领吴国大军杀到宋国都城,为宋元公抵御的朝臣中,有个叫乐大心的人,这个人继华氏向氏而后,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