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文王、韩非子都是近视眼,没眼镜他们怎么办?

周文王、韩非子都是近视眼,没眼镜他们怎么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854 更新时间:2023/12/9 12:44:31

读过两本书的人都知道,近视眼有多大的危害,特别是高度近视,但凡摘掉眼镜,那就跟瞎子似的,古时候就有一首嘲笑近视眼的打油诗,曰:

笑君双眼太稀奇,子立身旁问谁是?日透窗棂拿弹子,月移花影拾柴枝。因看画壁磨伤鼻,为锁书箱夹着眉。更有一般堪笑处,吹灯烧破嘴唇皮。

什么意思?

人站在跟前,也看不清他是谁;阳光从窗缝里透进来,还以为地方不干净,赶紧找掸子,想把它掸掉;看个壁画,能把鼻子碰伤;锁个书箱,能夹住眉毛等等,说的就是这么形象。

那么,近视眼是怎么来的?看书看久了,又不注意休息眼睛,这一点,不但现代人有,古人也有,而且,古书上就有记载。

古时候都有哪些有名的近视眼,说出来大家都知道,电影电视剧里常见,一个个风度翩翩,仪态万千的,可谁能想到,他们居然是近视眼呢。

周文王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

一:历史上有名的近视眼

这些人有“眼如望羊”的周文王,老先生还喜欢八卦,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看清楚卦象的,宝贝拿起来贴着鼻尖仔细欣赏,想一想都有些滑稽。

“目不丧明”的韩非子,谁能想到,这位先秦法家代表人物,不但口吃,而且近视,条件这么困难,还喜欢游说诸侯,还喜欢著书立说,这份精神,实在是后人学习的典范啊。

除了他们,还有“簿书销眼力”唐朝诗人姚合,宋朝喜欢以“水精承目照之”的是非婆子史沆,“素有眼疾,不能远视”的司马光,“读书甚艰,惟使人读而听之”的欧阳修,“少年嗜书谒目力,老去观书涩如棘”的陆游,以及患有“怯远症”的明朝大才子祝枝山,清朝大学士纪晓岚等。

由此可知,近视眼,从周文王到纪晓岚,从古到今就没断过,好像是文化人的通病,可问题是,古代没有眼镜,他们得了近视眼之后会怎么办?

忍着?抱有这种想法的人显然小看了古人的智慧,历来矛和盾都是统一的整体,只有矛没有盾,只出现问题,没想出解决的办法,古人能那么被动吗?方法自然有,而且还很高明,不信您瞧瞧,不过在这之前,咱们先得介绍一下“回”字的四种写法。

二:古人怎么称呼近视眼

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这套程序,才是负责任的态度,从这个层面出发,可以得知,要想治疗近视眼,解决近视眼的困惑,首先的认识什么是近视眼,以及探讨近视眼产生的原理。

关于这个问题,古人是怎么认识的?

关于近视眼,夏朝怎么说不知道,因为那时候有没有文字,还在讨论,商朝呢,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当中,就有“目”、“疾目”等方面的记载。

到了周朝,将周文王称之为“眼如望羊”,什么意思?《释名》中解释,“望羊”就是“远视茫茫”的意思,远一点就看不见,可不就是近视眼吗。

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书经》等,将之称为“瞽”、“蒙”、“瞍”,西汉医学家假托黄帝伪作的《黄帝内经》,称之为“目不明”、“目盲”、“视歧”,等于已经有了弱视、近视、散光的记载,将一个近视更加细化,这自然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从此,关于近视眼,古人的认识就越来越是细化。

到了隋朝,杨坚手下的太医令、太医博士,也就是当时著名的大医家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一书当中,除了记载已知的各种眼疾之外,还对近视眼的形成,首次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唐朝的一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明确的提出,爱食生,爱食五辛(蒜、葱、兴渠、韭、薤),夜读细书等都是容易引发眼疾,容易引发近视眼的原因,基于上述因素,就提出了约81种治疗眼疾、治疗近视眼的方法。

除此之外,还首次提出“老人目昏”,对老花眼也有所触及。

到了唐朝,人们对近视眼的认识,就已经达到这个高度,到了唐朝以后,有关近视眼的理论,预防以及应对的方法倒越来越是完备,但叫法吗,无非“眼疾”、“目盲”、“远视不清”等等,倒没多大的变化,至于现在,“近视”,“四眼”等等,叫法是越来越调皮,但文化含义,总觉得少了那么一层意思。

关于“回”字的四种写法就介绍到这里,那么,古人既然认识近视眼,又是怎么对付近视眼,现在最好的方法,眼镜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三:眼镜的出现

人们普遍认为,现在具有实用功能的这种眼镜,发明于公元1268年至公元1289年之间的意大利弗洛伦萨,大约南宋时期。约1413年,也就是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传到中国,从此,近视眼就有眼镜戴了。

但是,还有人认为眼镜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东汉,因为1976年左右,在山东的东汉墓葬当中,就发现了由天然水晶打磨而成的镜片。

这种说法有没有依据,暂且不论,但,近视眼明朝以后才戴上眼镜倒是真的,但问题是,近视眼产生的比眼镜早,没有眼镜之前,古人是怎么对付近视眼的呢?

据有关专家分析,诞生于战国中后期以后的《山海经》,这一部被视为荒诞不经的奇书,上面就有7种防治近视眼的方法,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对于治疗近视眼,已经用上了针灸疗法。

成书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上面就记载了70余种治疗近视眼的药物。

唐朝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就记载了一些治疗近视眼的偏方,北宋的《苏沈良方》,更是详细的说明:

盛热汤满器,铜器尤佳,以手掬熨眼,眼紧闭勿开,亦勿以手揉眼,但掬汤沃,汤冷即已。若有疾,一日可三四为之,无疾一日两次,沃令眼明,此最治赤眼,及睑毗痒。

用热水敷眼,可以缓解眼疲劳,预防近视,清朝的《冷庐医话》更是认为:

服小黑豆勿辍,凡二十余年,迄今目光如旧,灯下可作细字,未始非此方之力。

有一个得了近视的病人,专服黑豆,并佐以洗目法,至今已经全部治愈,晚上,灯底下读个细书,看个小字什么的,莫不清清楚楚。

等等等等,方法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例举,(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只是就事论事,文中出现的偏方到底有用没用,有没有科学依据,本人没试过,没研究过,不知道)。

古人就是这么聪明,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出现问题,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有很多种方法供你选择。

有眼镜之前,周文王、韩非子她们对付近视眼,大致如此,视之为一种眼疾,用各种方法 ,想把它治好。

可要实在治不好呢?除了药物和偏方外,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工具,什么工具?

叆叇,这个词可能大家都很熟,但究竟什么玩意,就会有很多人不知道,北宋刘跂在《暇日记》称:

史沆断狱,取水精十数种以入,初不喻,既而知案牍故暗者,以水精承目照之,则见。

什么意思?

是非婆子史沆是个近视眼,断案文书看不清怎么办?他有办法,取水晶,磨成镜,放到眼睛前面,就能看的清清楚楚了。

而这个水晶磨成的镜子,古书当中,就称之为叆叇,而且还流传甚广,南宋时,就有人夸这宝贝说:

叆叇,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

的确是个很好的工具啊,总结下来,殷商时就有近视眼,战国时就有了详细的预防治疗方法,北宋时有了类似于放大镜的叆叇,明朝有了眼镜,但自从有眼镜之后,近视眼好像越来越多了。

时至今日,走到大街上,特别中小学门口,十个人当中,倒有五六个戴着眼镜。

为什么会这样呢?

大约都是非常刻苦,夜读细书的缘故,然而不管怎么说?保护好眼睛,才是最重要的,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窗户不干净,还怎么观赏大千世界呢。

有诗云:少年不尽风流态,叆叇斜窥红粉妆。

什么意思?戴上眼镜才能看清楚美女,这得有多么麻烦的,哪里比得上双眼1.5,想看哪儿就看哪儿呢。

标签: 韩非子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王审琦杯酒释兵权之后的命运如何 他最后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宋,赵匡胤,历史解密

    开宝二年(公元969年),王审琦将军奉旨从征太原任禁卫军御营四面都巡检。第二年,皇帝赵匡胤他改镇许州,赐赏豪华甲第,留在京师。赵匡胤很赏识王审琦将军常召他到御苑宴饮射猎,每射中的,获赐御马和黄金鞍勒。开宝七年(公元974年),解除兵权后12年,王审琦将军离开人世,终年50岁。王审琦将军病重时,皇帝赵

  • 他是唐朝大将,却一心梦寐长生吃仙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抱,唐朝,历史解密

    说起中国古代历朝的帝王,不缺少梦寐长生不死,寻仙炼药的人。但是读者朋友们要知道,寻求长生不老可不是皇帝一个人的专利,应该说有钱有权的达官贵人们他们也都是非常渴望着长生不老的。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主人公是唐代名将李抱真,古代凡能成为大将者必将是身手不凡或者器宇不凡,可是再不凡也是凡人之身呀,就也

  • 古代女子生活中不能说的秘密 令人难以启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女子生活和现代的相比物质条件没有那么的丰富,很多生活上麻烦的事情都没由现在这样便利。大多数的女子都想知道古代的女子如何保养自己,古代的女子来了月经怎么解决,古代的女子有现代女这样的整容丰胸意识吗?现在跟着KK历史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揭秘古代女子那些私密的生活。1、古代女人上衣是肚兜,那她们穿内裤

  • 壬寅宫变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宫女会冒着危险的暗杀皇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壬寅宫变,嘉靖,历史解密

    壬寅宫变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嘉靖皇帝晚年迷信道教,为了长生不老,征召大量少女采集她们的处女经血,还命令她们不准进食,只能喝露水吃桑叶,嘉靖帝的暴虐无道,让她们忍无可忍,便发动了“壬寅宫变”。于是以杨金英为首等十几位宫女,商量着如

  • 西欧封建制度:一种政治、经济合一的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欧封建制度,君主制,历史解密

    西欧的封建制度是一种政治、经济合一的制度。封建领主在其封土内首先明确拥有的是土地的所有权,进而在王权衰落后,又逐步取得了王权在地方的权力并将其转化为同封土一并世袭的私人权力,其中包括行政、司法、税收、铸币等权力。追究西欧封建制度的产生根源,则包括了三个主要的因素:罗马文明、日尔曼传统以及基督教的影响

  • 君主专制政体的国家有哪些?都有着怎样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君主专制政体,君主制,历史解密

    说明严格上现代罕见真正的君主专制国家,但仍然有一些君主立宪国家,宪法徒具形式或君主权责不明,可以称为二元君主制。独裁国王文莱达鲁萨兰国 苏丹:哈吉·哈桑纳尔·博尔基亚王储:穆赫塔迪·比拉(君主专制)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君主专制)阿曼苏丹国苏丹:卡布斯·本·赛义德(君

  • 历史上韩信的真实性格是怎样的?劝服了齐国都还要进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韩信,汉朝,历史解密

    在影视作品中,韩信这个人的角色定位非常的复杂,有一些影视作品中,韩信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人,他给予刘邦的耻辱和荣耀都是并存的,一方面带来了胜利的凯旋之音,同时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傲慢的骄狂,但也有的作品认为,韩信是一个敦厚老实的大将军,他是一个很无辜的存在,因此我们面对韩信的时候也觉得有些迷糊,不知道他

  • 本是破落户子弟的高俅,他是怎么走上高位的?多亏这些“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他的岗位,就是说在日本东京城里城外帮闲。要是慢慢下来,高俅今生的真谛也就是说做个豪門清客,最少人生境界是老财的奴才,不容易有很大的前途。可是,他之后还简直玩大了,它是1个坎坷因而寓意的全过程。高俅最开始也仅仅帮王员外的大儿子使钱。王员外看见自个的大儿子被高俅这一泼皮带著四处吃喝嫖赌,便一纸状子告到开

  • 明朝进士:范文若的生平及作品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范文若,明朝,历史解密

    范文若,原名景文,字更生,号香令,又号吴侬、荀鸭。上海籍邑人。生于万历十五年(1587),卒于崇祯七年(1634)。万历三十四年(1406)举于乡,万历四十七年(1619)考中三甲第二百四十七名进士。文若少年时,即颇有文名,为上海县学教谕黄居中所赏识。黄居中《千顷斋初集》卷十四"文部"《范文若十三篇

  • 秦桧到底是不是金兵的内奸,他为什么要对岳飞动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实情是,建炎三年,金兵南侵时,秦桧作为挞懒的随军转运使同行。临行前,秦桧不想把老婆丢下,又怕挞懒不同意,于是两口子故意争吵,挞懒也是同情达理之人,所以王氏也被一同放回。而秦桧此番南下的重要任务就是诱使宋朝与金达成和议,并监视宋朝的所有动向。从金人那里也能找到秦桧投降金人的确凿证据。宋嘉定七年(金贞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