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表手握十万甲兵,为何不能再那个时代干成大事?

刘表手握十万甲兵,为何不能再那个时代干成大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103 更新时间:2023/12/10 14:09:24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刘备说:荆州是个用武之地,西部益州的刘璋暗弱,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取之不难。如果跨有荆、益两州,再实行一个好的内外政策,则霸业可成。鲁肃在劝孙权时也说:为将军计,应该是立足江东,然后进伐荆州的黄祖和刘表。如果得到了整个江南再加荆州,就可以建国称帝图天下,成就汉高祖刘邦的事业。对于荆州来说,别人都认为这是一块英雄有用武之地的好地方,刘表守在这儿为什么却无所作为,最终不能像曹、刘、孙权一样成就大事呢?

(刘表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刘表也曾经有过开疆拓土的豪壮

刘表字景升,汉灵帝时期从大将军掾升为北军中侯。汉灵帝去世后,刘表做了荆州刺史。刘表初到荆州,可以说是单人匹马来到了宜城(襄阳所辖)。初到荆州的刘表,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荆州各地乡间宗族土豪结伙为寇,且势力强盛,他们根本就不会把一个外来的刺史当回事。袁术驻扎在鲁阳,整个南阳郡已经归袁术所有。长沙太守苏代、华容县的贝羽也在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还有据守襄阳城里的张虎、陈生,也都不是刘表能指挥得了的。刘表请来了蒯良、蒯越和蔡瑁,向他们请教良策。蒯良向刘表建议,对普通百姓要施行仁义,这样老百姓就会像流水一样前来归附。蒯越告诉刘表,要先解决宗贼问题。这些人的头领都贪婪暴虐,人们都非常害怕他们。如果以利益诱惑他们前来,将作恶多端者除掉,将一般的人安抚任用,就必然会得到全州人的拥护。有了兵众,得到了民心,然后南据江陵,北守襄阳,那么,荆州八个郡,发一道命令就可以平定了。刘表听从了两人的建议,收编了宗贼兵,招降了襄阳的张虎、陈生,结果是江南很快得到了平定。而这时候,崤山以东的义军纷纷兴起,刘表也集合荆州兵驻扎在襄阳。

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董卓才会说,刘表是他的强敌之一。

(孙坚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初平三年(公元192),驻扎在南阳的袁术和孙坚联合起来,想夺取荆州。袁术让孙坚进攻刘表,结果孙坚被流箭射死,袁术的企图落空。等到董卓被杀,他的部将李傕郭汜进入长安,想连结刘表作为外援,就上表封了刘表一个镇南将军,封他为成武侯,还授予他符节。在这时,刘表已经成为一个很有势力的诸侯了。

建安二年(公元197),张济带领部众来到穰城(今河南邓州),在攻城时,被流箭射中而死。这时候,荆州的官员都来向刘表道贺,刘表说:“张济因走投无路前来,主人对他无礼,导致了兵戎相见,这不是我的本意。我只接受吊唁,不接受祝贺。”张济死后,他的部众都归了侄子张绣,正是有了刘表的这番内心的表露,张绣才率众归附了刘表,而他的这些部众也乐于归附。

刘表从几乎是“单马入宜城”,到拥有“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不过是十几年时间,能有这番业绩,应该说也不失为一时豪杰。再看他在对待张济的态度上,也可以看出是一个明事理之人。张济作为董卓旧部,已经是一个成名将军,他带着部众前来,刘表不能接纳,和他刀兵相见,也是那个时期诸侯的通常做法。张济战死,刘表并没有表现出喜形于色,而是还有些惺惺相惜,可以看出做人并不那么轻狂,这恐怕要比袁绍要厚重得多,由此也可以看出其为人。

然而,当时的人贾诩说,刘表只是一个和平之世的人才,乱世是没有作为的;郭嘉说,刘表只是一个“座谈客”;甘宁说,刘表思虑不远。然而,如上所说,刘表也曾打破了袁术和孙坚的联合进攻、打败了张济而收编了其队伍,向南收复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可以说,荆州的地盘也是刘表一郡一县打下来的。那么,拓地千里,带甲十万的刘表,在有了一个强大的荆州后,为什么反而碌碌无为了呢?

不能胸怀天下,只想占地为王

荆州是个英雄可用武之地,刘表的后期荆州周边环境也不错。荆州的南部东有孙权、西有刘璋;北部较大的诸侯就是曹操和袁绍,而袁绍早就和刘表结盟,并且还在中间隔着曹操。刘璋这个人暗弱无能,这在当时天下的有识之士都认识到了,不可能对刘表形成威胁。孙权倒是雄才大略,可因为早期忙于经营江东,后来染指荆州,却被刘表的属下黄祖挡在江夏。这时候,刘表如果有曹操或者刘备的志向,无论是向北或者向南,都应该是有所作为的。在南部,他可以趁着曹操和袁绍交战的机会向东全力打败孙权,或者是向西进攻刘璋。在北部,可以应袁绍之约夹击曹操,也可以助曹操共击袁绍。说到底,他就是想当一个占地为王的诸侯,根本就没有曹操、刘备一般的胸怀大志,在这个方面,甚至连袁绍也不如。

袁绍和曹操在官渡相持时,曾经派人联络刘表,想南北夹击曹操。刘表同意了,但并没有付诸行动,当然了,他也没有帮助曹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应该说这是刘表在观望等待。在两家大打出手时,另一方(或多方)坐山观虎斗是当时通常的做法。曹操曾经说自己是拿着兖州和豫州来对付天下的六分之五,但曹操并没有和四方的诸侯同时开战。为什么?就是诸侯都在观望等待,都在幻想着渔翁得利,战事离自己远一点的,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所以是真帮他人者少,倒是不乏背后下黑手、过河拆桥者,比如说刘备和袁术相争,吕布趁机夺取了刘备的徐州。刘表不帮助任何一方,正是想坐享“渔翁之利”,这就是要“观天下变”。但这种“袖手旁观”的做派不是一个胸怀大志之人的做法。刘表的从事中郎将韩嵩就说:“豪杰相争,两雄相持,天下的重任就在于将军(刘表)了。将军如果想有所作为,起兵利用他们的弊端就可以成功。如果不这样,那就一定要选择好您要追随的人。将军您拥有十万大军,安坐在那里观望,看到贤人不能帮助,人家请求调节又不做,这两家的怨气必定集中在将军身上,将军不可能保持中立。”可惜刘表只是观望,并没有有所作为,就这样错失良机,等到曹操打败了袁绍,平定了冀州,回过头来就对付他了。

荆州决策集团都是胸无大志之人

除了本人胸无大志,刘表在官渡之战时犹豫观望还有一个原因,决策集团都在考虑着要不要依附曹操,而眼光并没有放眼四方。而在替曹操说话的这些人,并不是被曹操收买了,而是看出了曹操的“明哲”,刘表不是他的对手!如从事中郎将韩嵩、别驾刘先虽然对刘表说了“天下的重任就在于将军”的话,接下来却落脚在曹操身上,说:“凭曹操的明哲,天下的贤能都归依他,看那趋势一定会攻下袁绍,然后举兵进攻江汉,恐怕将军不能抗击。因此替将军打算,不如帅全州归顺曹公,曹公必定会深深地感谢将军。将军由此会永远享受福祚,并流传给后代,这是万全之策。”刘表的大将军蒯越也这样劝刘表。刘表犹豫不决,就派韩嵩到曹操那儿去探个虚实。韩嵩回来后,不但尽力述说曹操的威望恩德,还劝刘表派儿子去做人质。

那么,韩嵩等人说的有没有道理呢?应该说,事情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曹操手里有一个汉献帝,归依了他,等于是表面上回到了朝廷。另外就是,早期诸侯哪一个遇到曹操不是以失败告终?从韩嵩等人这方面看问题,是有道理的。另一方面,诸侯依附于人,会有一个好结果吗?袁绍曾经是韩馥的属下,韩馥将冀州让给了他,他却并没有好好地安置韩馥。韩馥还是无奈出走。张邈曾经是曹操最好的兄弟,但曹操一度和袁绍结盟时,袁绍就要求曹操杀了他。还有刘备,归降了曹操,在京城里只是当了一个闲官。所以,从刘表来说,他又不得不考虑,如果投降曹操,自己的境况会不会和这些人一样?鲁肃在劝说孙权时说过,别人投降都可以得到个一官半职,日后可以逐步升迁,唯独他孙权不行。事实也是这样,刘表死后,蒯越等十五人都封了列侯。可能有人要说,刘表的儿子刘琮不是也被任命为青州刺史了吗?关键是,第二代和第一代的创业者是不一样的,更何况,这时候荆州有一个刘备,刘琮才会有这样的待遇,即便如此,刘琮也是不能够在荆州继续任职的。

但不管怎么说,最不应该的就是消极等待,没有丝毫动作。一个人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往往容易志得意满,产生小富即安的思想,正是这种思想状况,让刘表在这一时期无所作为,此后在南北两线被动挨打。

不能任用新人也是他的最大缺陷

刘表在荆州,重用当地豪族,如蒯良的蒯氏家族、蔡瑁的蔡氏家族以及江夏的黄氏家族等等,这在早期为他的立足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同时限制了一些优秀人才的使用和才能的发挥。如江淮一带的优秀人才,很多都跑到东吴那儿去了,来到刘表手下的却很少。相反地,荆州大量的人才,不是埋没在当地,就是跑到别的地方去了。这当中有文武代表性的三人,诸葛亮、庞统和黄忠。诸葛亮和庞统并称为卧龙和雏凤,有人说得两人当中的一个可以得天下,刘表不应该没有听说过这两人,可是他一个都没有用。如果说诸葛亮“不求闻达于诸侯”,是在有意识地等待明主的出现,那庞统呢?他可是在周瑜手下做事的。即便是诸葛亮的有意“蛰伏”,也是看透了刘表的无所作为。正因为如此,黄忠在荆州默默无闻,到了刘备手下才会成为大将。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人,不思进取是不会有作为的,而不作为想在乱世中立足都很难,更不用说是成就什么大事。所以说,刘表的碌碌无为,正是他安于现状,只想看住眼前这点儿既得利益所致。问题在于,在这个诸侯纷争的年代,刘表与南北两大枭雄孙权和曹操相邻,荆州在他人眼里又是这么大一块肥肉,一个不作为的人,想相安无事可能吗?

想在乱世中安身立民本就不是一个容易的事儿,再加上自身的政治素养不高,如何能服众,即使拥有强大的兵力要取胜也是不可能的。

标签: 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丁戌奇荒的情况有多严重?死伤百姓达一千多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丁戌奇荒,清朝,历史解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丁戌奇荒"丁戌奇荒发生在1876至1878年,整个华北地区遭遇了几百年未见的旱灾持续三年的旱灾死了一千多万人口,可谓是震惊世界。1876年,南方诸省遭遇到了特大暴雨,广东、福建尤其明显。在北方自长江以北到则出现了大范围的干旱,地区农作物是颗粒无收。没过多久,蝗虫之灾覆盖了直隶省

  • 宁古塔在什么地方,它为什么被称为人间地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宁古塔,清朝,历史解密

    宁古塔,在今天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图们江以北的乌苏里江东西两岸地区都称宁古塔。宁古塔是由满语音译过来,与佛堂塔寺并无关联。曾经清太祖努尔哈赤在此驻军,后来成为西北重镇。清朝时,每遇俄罗斯哥萨克骚扰,朝廷便会从此地发兵,前往镇压。巴图任此地的第一任将军。每年六月,此地都承担着向朝廷运输贡貂的任务。

  • 罗常培有着哪些著作理论?有着怎样的学术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罗常培,语言学家,历史解密

    汉语韵学在汉语韵学方面,他著有《汉语音韵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49年初版,1956年再版)、《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第一分册》(合作,科学出版社,1958年)等专著及一些论文。《汉语音韵学导论》是普及汉语音韵学的入门书。重点在音理方面,将汉语音韵学里的声、韵、调、切4个概念讲清楚,并据语音

  • 刘关张三英战吕布,刘备为什么要上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三国,吕布,刘备,历史解密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刘宏病死,洛阳宫城旋即风云骤起。少帝刘辨的母舅何进欲一举翦除久祸内帷的十常侍,不期两败俱亡,东汉最后一线生机落入西凉董卓之手。董卓擅行废立生杀,一时势强无两。袁绍、袁术等有志之士先后逃出洛阳,曹操亦在其列。曹操逃出洛阳城之后,于陈留募集人马,号天下英雄共讨董卓。公元190

  •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梁子翁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参仙老怪,梁子翁,历史解密

    梁子翁,完颜洪烈手下五大高手之一,长白山武学的一派宗师,江湖人称参仙老怪。梁子翁擅长的武功是模仿雪中狐狸捕食动作的野狐拳,他的轻功上乘,而腿法更是武林中的一绝。他既精于关外的大擒拿手,又会发射一种见血封喉的暗器——子午透骨钉。梁子翁虽然在《射雕》后期已经沦落为了渣渣,但此老在前期也曾叱咤风云,否则完

  • 努尔哈赤死后,为何由皇太极继位?并非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1626年,即后金天命十一年,农历八月十一,清朝的奠基人努尔哈赤走到了生命的终点,享年68岁。在努尔哈赤死后,他的汗位由第八子皇太极继承,即清太宗。其实努尔哈赤子嗣众多,一共有16个儿子,那么为何由皇太极即位呢?一直以来,许多人都认为皇太极是篡位者,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人们认为努尔哈赤在生前已经确

  • 揭秘:西汉为什么不对外扩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西汉,历史解密

    清朝灭亡之后,汉朝建立起来,汉朝算是中国历史上国力最强盛的朝代,甚至比唐朝还要强盛,然而汉朝分为西汉、东汉,又属西汉最为强盛,至从刘邦去世,吕雉专政一段时间,最终皇位落入刘恒手中,也就是汉文帝,从此汉朝便开启了休养生息的政策,经历了汉景帝、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时间,汉朝国力达到空前的强盛,于是汉武帝刘

  • 为什么吕雉和武则天干政国家能日益强大 而慈禧干政却亡国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慈禧,清朝,历史解密

    为何慈禧干政却亡国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很久以前,女人的才华可丝毫不比男人要弱,而历史上也确实出了三位对当时朝廷的影响非常大的女人,不过这三位在干政之后的结果却有不同,前两位上位期间也遭人诟病,也让大臣们不满,但她们的做法最终还是推动了国家

  • 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皇族内耗:八王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八王之乱,晋朝,历史解密

    公元二百九十一年到公元三百零六年,西晋王朝爆发了一场长达十六年的皇室内耗,这一场皇室内耗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因为皇室内耗的主要参与者是以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等八王,所以后世将这场皇室内耗称之为“八王之乱”。这一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皇族内耗,使得西晋王朝国力一落千丈,从此一蹶不振,直接酿

  • 西夏崇宗李乾顺皇后:成安公主的历史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安公主,辽朝,历史解密

    耶律南仙(?--1125年),西夏崇宗李乾顺皇后。辽天祚帝族女,父母不详。公元1100年,西夏崇宗向辽朝请婚。1102年,派汉官殿前太尉李至忠、秘书监梁世显去辽朝入贡,再次请婚。辽天祚帝耶律延禧问崇宗为人如何。李至忠回答说:"秉性英明,处事谨慎,是守成的好皇帝。"1103年,辽天祚帝许婚。11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