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秦提出合纵策略时没有把握,六国却愿意把指挥权交给他

苏秦提出合纵策略时没有把握,六国却愿意把指挥权交给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575 更新时间:2023/12/26 10:29:50

合纵联横策略在战国后期非常吃香,提出这个设想的两人,一个苏秦一个张仪,虽然史书上对他俩先后出山的顺序有些疑问,但不管谁前谁后,他俩都是把这个理论发挥得最好的。

从历史上讲,合纵联横是两个相对立的概念,实际上,随着战场环境的延伸和战争条件的不同,现在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所谓合纵,就是集中兵力联合作战,分割包围;所谓连横就是以少胜多、各个击破,突出重围。

苏秦和张仪都是鬼谷子的弟子,他俩专门研究鬼谷子的谋略和攻防计策,从一定程度上讲,他俩师承一门学的一样。苏秦下山之前,他走了不少冤枉路,先是到周室谋取功名,结果被人冷眼相看,撵出门外。后又投奔秦赵,原以为凭自己的本事找份工作非常容易,没成想两国的大门都没进去。等他周游列国一事无成回到家中,兄嫂又嫌他不会种田对农业一窍不通,天天没给他好脸色。

苏秦也是要脸面的人,总呆在家里吃白食也难受。他看到战国七雄中,时值燕国势力正在衰弱,于是本着试试看的心态和最后一搏的心情来到燕国,但还是没有引起重视,正当苏秦心灰意冷在燕国流浪了一年的时候,燕文侯召见了他,从此苏秦步入人生辉煌。

本来,苏秦当初投奔西秦,是准备使用连横策略的,当时秦国和齐国正相互吹捧,而且都有称帝的野心,秦国在西齐国在东,一个西帝一个东帝。受到燕王重视后,苏秦决定改变套路,利用中原六国对秦国的称霸作文章,于是他提出了六国合纵攻秦的策略。

那么,苏秦的合纵理论如何能让诸侯信服呢?尤其是后来六国都把指挥权交给了他,苏秦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苏秦利用了六国都害怕秦国强大的心理,他提出集中六国兵力抵抗秦国,避免了六国兵力分散,容易被各个击破的危险。

其次,苏秦为了让燕国相信他的实力,刚开始并没有动员六国,而是从赵国游说开始,让赵燕联合起来。

再次,有了燕赵合纵的基础,苏秦进一步游说赵国跟其它五国合纵攻秦,苏秦认为,只要赵国答应,其它各国就好办了。

但张仪的出现差一点坏了苏秦的大事。看到苏秦受到六国重视,张仪也出山找到他,苏秦心想一山不容二虎啊,只要张仪在旁边,六国合纵这事就要黄了,于是他故意冷落张仪,并暗中资助他投奔秦国,当张仪知道苏秦的心思后,也就建议秦国暂时不能攻打六国。从这上面看,苏秦看似六国合纵成功,实际上私下也做了一些小动作,致使秦国十五年没有东出函谷关。

苏秦不费吹灰之力游说六国把相印挂在了腰上,秦国碍于六国合并势力强大,也就给了苏秦成名的机会。但合纵之术终究还是被张仪所破。这个时候,苏秦又找到了为燕国建功的机会,他主动要求去齐国充当间谍,因为齐国对燕国构成的威胁最大。

苏秦到了齐国后,很快取得了齐湣王的信任,于是,苏秦建议齐国趁热打铁攻打其它诸侯都忌惮的宋国,由于宋国的地理位置特殊,秦赵魏韩四国都想吞并,但谁都不想先动手,生怕其它诸侯国联合打击。齐湣王听了苏秦的建议后,不计后果的就占领了宋国,结果惹得其它诸侯联合声讨。苏秦见计谋成功,就迅速通知燕国联合其它五国合纵攻齐。

五国联军在燕国大将乐毅带领下南下攻城掠地,苏秦的间谍身份也被齐湣王揭穿,他被车裂而死。

反观苏秦坎坷的一生,奔波一生最终还落得五马分尸的结局,他的一生就做了两件大事,联合六国攻秦,到齐国做卧底帮助燕国壮大。合纵理论有没有实际意义?这要看当时的环境条件和诸侯国的智慧了。作为创造价值,苏秦的合纵理论并不是纸面上说的那么容易,有它存在的土壤,也有它存在的局限性,实际上就是诸侯国们相互帮助抱团取暖。

标签: 苏秦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司马懿是怎么死的?熬死曹家三代落得如此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可以说是诸葛亮的第一对手,狡猾如司马懿,在其漫长的隐忍中,不仅熬死了老对手诸葛亮,还耐心的等待曹操曹丕和曹睿的死亡,并在长期的隐忍中积累了实力,导致最后司马氏成功夺取政权,完成了三国后历史上短暂的统一。这样的一个牛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呢?要讲到司马懿,当然先要提到的他的生平。

  • 康熙遗诏能证明雍正继位的合法性吗 为什么当初没有人相信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康熙,历史解密

    前些时,辽宁档案馆公布了两份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的《康熙遗诏》。这两份遗诏,明明白白写明了康熙把皇位传给了雍正。于是有网友不免会有疑惑:既然遗诏写得这么明白,当时雍正继位以后,为了以正视听,堵住天下人的口,为什么不把遗诏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呢?(康熙帝)其实,雍正并不是没有把遗诏拿出来以正视听,雍正是把遗

  • 杨贵妃墓为什么要用青砖块包起来?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贵妃墓,唐朝,历史解密

    杨贵妃的墓用青砖包起来,肯定不符合唐代墓葬风格,看似有点不伦不类,其实这是个无奈之举,它的起因是这样的。杨贵妃墓位于咸阳市兴平市马嵬办西500米处,距西安63公里。墓呈半球形,冢高3米 ,整座墓冢都用青砖包砌,墓后有一座高约6米的杨贵妃大理石塑像。历代文人曾留下了大量的关于唐明皇的爱情故事,比如杨贵

  • 南宋在消灭金国之后 究竟是怎么报复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宋,金国,历史解密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战乱不断,尤其是在朝代交替的时候,各方势力会纷纷起兵,希望自己可以一统天下。五代十国也就是那样的局面,即使最后北宋实现了统一,但是边境依然是会受到周围势力的侵犯,但这些势力也并没有给北宋造成多大威胁。直到女真部落的迅速崛起,他们快速的将辽国消灭。而国号就是大金,那时金国的气势一往无前

  • 隋朝为何如此短命?给唐朝留下了多少好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隋朝,隋朝,历史解密

    隋朝的杨坚与唐朝的李渊他们本质上是一伙的,从北周到隋唐他们就是一个集团,历史上有个名词叫“关陇集团”,而且杨建和李渊是亲戚!李渊只是把隋改成了唐,政治、经济、文化他们都是一脉相承的!先来说说隋文帝杨坚,那可算的上不世出的人才!隋朝初年,北方突厥势力强大,面对来自突厥的侵犯,杨建进行坚决的反击!并使突

  • 揭秘:刘邦知道他死后戚夫人会被吕后报复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汉朝,刘邦,吕后,历史解密

    刘邦因为喜爱戚夫人,讨厌吕后,因此,生前准备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把太子之位转给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他给出的理由是刘盈“不类我”,刘如意“类似”。但是,变更太子这件事,在朝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最后,连已经归隐的张良,也在吕后的极力恳求下,出山推荐“商山四皓”站出来帮刘盈抬桩。这样一来,刘邦知道刘盈

  • 方天画戟的伤害有多高?有多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方天画戟,汉朝,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根据三国时期的乱世,创作的一部铁血军事小说,其中七分真,还原了那段精彩纷呈的历史;三分假,又为那段历史添加了几分魅力。而那三分假中,最主要的成分,便是武将单挑——两军对垒之时,双方主将纵马出列,刀来枪往,其精彩程度,比起武侠小说中的华山论剑,也不差什么。不过,《三国演义》还是明显

  • 蜀汉灭亡后,为什么只有关羽全家被灭?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关羽,三国,历史解密

    蜀汉被灭的时候,关羽家族不但没有靠山,而且还有个世仇来到了成都,又恰逢姜维怂恿钟会反魏,蜀中大乱,庞德之子庞会趁机把关羽一家给灭了门,报杀父之仇。公元262年,司马昭对蜀汉进行全面的灭国战争,兵分两路,经汉中进攻蜀汉,一路钟会与姜维对峙与剑阁,一路邓艾领三万大军,走阴平小道偷袭了绵竹,一马平川攻到了

  • 西瓦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印度人会勒紧腰带为他建造雕像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印度,海军,历史解密

    雕像在生活中式非常常见的,我们每到一个旅游景点都会选择和雕像进行合影留念。但是你见过世界上最大的雕像吗?这个雕像到底是为了纪念谁?它有着什么意义?是谁会拥有这样高的待遇呢?他就是被誉为印度海军之父的贾特帕拉蒂·西瓦吉。受到印度人民的尊敬。贾特帕拉蒂·西瓦吉是一位被公认为民族英雄的人物,他从小受到穆斯

  • 马克思主义有着哪些理论?这些理论的来源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历史解密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曾经接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1841年下半年起转向 L.A.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他们吸取G.W.F.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