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孟母为孟子三迁的故事,有关孟子的名言有哪些

孟母为孟子三迁的故事,有关孟子的名言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089 更新时间:2024/1/13 3:17:39

孟母孟子三迁的故事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有关孟子的名言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的历史任务交给这个人,一定要首先磨难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络骨骼,饥饿他的肉体皮肤,空匮疲乏他的身体,所作所为总是被干扰搅乱,借以撼动他的心志使他性情更加坚韧,以增加他原来不具备的能力。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译: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变小了。

3、独乐(yüè)乐(lè),与人乐乐,孰乐?

译:一个人独自欣赏乐音快乐,和别人一道欣赏音乐也快乐,到底哪一个更快乐呢?

4、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译:您老人家这么一说,使我的思想豁然开朗也。(戚戚:感动的样子)

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译:贫穷时就搞好品德的修养,得志时就帮助天下人民都走善道。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尊敬自己的父母,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父母身上,爱护自己的儿女,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儿女身上。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得到天时还不如得到地形便利好,得了地形便利还不如得到和顺的人心好。(要得天下,必先得人心)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获得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人民是最重要的,江山国土次于人民,而君主应该在最次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在忧患中生存,在安乐中死亡。

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富贵不能使我放纵享乐,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威武不能使我卑躬屈膝,这样的人才够叫大丈夫。

1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译:完全相信《书》(指《尚书》),那就还不如没有《书》为好。

1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4、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译:如果想要让天下太平,在当今的世上,除了我能做到还有谁呢?

15、子取为我,拔一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译:杨子主张为我(自己),尽管只要拨掉一根汗毛而有利天下,他也不肯干。墨子主张兼爱,即使磨光秃头顶走破脚跟只要有利天下,他也愿做。(用儒家的中庸之道批驳杨、墨二家“执一”的片面主张)

16、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一个人应当对某些事放弃不做,才能够集中力量有所作为。(做事应当有所选择)

17、尽信书,《孟子尽心下》

18、以其昏昏,《孟子尽心下》

19、不以规矩,《孟子离娄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人怎么离婚的,孟子为啥要和妻子离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离婚对于现在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其实在中国古代的离婚者中,名气最大的当属孔子,但其离婚的是非、真假,一直到现代仍存在争论。据《孔子家语·本姓解》所记,孔子19岁时,娶了宋国的丌官氏为妻,一年后生了儿子,孔子是当时鲁国的文化名人,国王鲁昭公听说后,送来了鲤鱼,以示祝贺。孔子觉得这是家门

  • 孔子后代现今在何处,孔子现在的后代有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及上古文化之大成,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这样一位圣人的后代现今在何处呢?孔子嫡亲后裔是最高级别的世袭官员,一边教书一边做官,还两次让蒋介石帮忙走了“后门”

  • 孔子父亲是谁? 孔子的母亲叫什么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母亲颜征在一直到死,都没有给孔子说过,他父亲到底是谁。颜征在死后,孔子才从邻居一车夫口中,得知父亲是曾经做过陬邑大夫的叔梁纥。这让孔子既震惊更兴奋不已,原来自己具有贵族血统!孔子的贵族血统并不假,从叔梁纥上溯,可以追述到殷纣王庶出兄长微子启。周朝建立后,在“兴灭国,继绝世”组

  • 周朝的周公是谁?周公辅成王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周公的资料中文名:周公英文名:ZhouGong别名:周公旦出生地:不详,封地于宝鸡岐山性别:男民族:汉国籍:中国出生年月:公元前1122年去世年月:公元前1116年代表作品:《康诰》,《酒诰》、《梓材》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信仰:礼仪主要成就:儒学奠基人代表作品:言论散见于《尚书》等著作,相传

  • 周公东征影响有哪些,周公东征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周公东征,是约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1040年周公姬旦(周公旦)为巩固周朝统治,平定“三监”及武庚叛乱,征服东方诸方国的战争。为了彻底消除商朝残余势力对周朝的隐患,周公在洛水北岸营建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阳),作为周的东都,以便于加强对东方的统治。同时封投降周朝的商朝贵族微子

  • 晋祠为什么又称唐叔虞祠?唐叔虞为何失去了在晋祠的主神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晋祠其实现在已经不能把它统称为唐叔虞祠,唐叔虞祠依然还在,在晋祠的北侧,晋祠就是唐姓总祠堂。晋祠是晋水的发源地,晋祠在北魏前就已经开始修建了,是为了纪念周武王第二个儿子唐叔虞,而修建供奉他的。唐叔虞是唐姓的一位始祖,唐叔虞死后,他的儿子燮继位,因为有晋水,所以把唐国改名为晋国,所以叫晋祠,也可以叫唐

  • 唐叔虞人物生平事迹,如何评价唐叔虞的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唐叔虞,亦称叔虞、太叔,姬姓,名虞,字子于,因封在唐国,史称唐叔虞。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同母弟,母王后邑姜(齐太公吕尚之女),周朝诸侯国晋国始祖。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继位,由叔虞的叔父周公旦摄政。周公旦灭亡唐国后,把唐地封给叔虞,唐叔虞死后,其子燮(燮父)继位。燮继位后迁居晋水之旁,

  • 唐叔虞后裔有多少姓氏,哪些姓氏是唐叔虞的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家庭成员父母父亲:周武王姬发。母亲:王后邑姜,齐太公吕尚之女。兄弟姐妹兄弟周成王姬诵,唐叔虞同母兄。邘叔,邘国始封君主。应侯,应国始封君主。韩侯,韩国始封君主。姐妹太姬,周武王长女,陈国君主陈胡公之妻。子孙儿子晋侯燮,谥号不详,名燮(一作燮父)。贾共公,名公明,叔虞少子,贾国始封君。孙子晋武侯,名宁

  • 郭沫若的代表作品,郭沫若的原名是什么号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郭沫若是非常优秀的现代文学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郭沫若图片而身为作者,在发表文章的时候自然需要用到笔名,所以今天我们所熟知并且广为流传的“郭沫若”其实并不是郭沫若的原名,而是当时的笔名。郭沫若的乳名叫做文豹,而之所以会取名为文豹,是因为据郭沫若的母亲杜邀贞所说。在杜邀

  • 地仙之祖是谁,谁被称作地仙之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镇元子的师傅:地仙之祖,道号镇元子,住在西牛贺洲的五庄观上,道术深厚精深。那么他有没有师傅呢?有书云:镇元子问道:“师兄可还记得我道号由来?”元始道:“当年鸿蒙初分之时,你初拜在老师门下。老师便着你看守人参果园。你当时不肯,只道:师父骗我来修行时,只说无穷受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