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孟母是如何教育孟子的?孟母教导儿子的四桩轶事

孟母是如何教育孟子的?孟母教导儿子的四桩轶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963 更新时间:2024/1/4 11:32:18

孟母是如教育孟子的?

古今中外,“虎妈”实在很多如果对虎妈的定义是高度重视孩子教育,严格管教孩子,并且在这些方面处于强势主导地位的话。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虎妈可能要数孟母,为让独生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她把家从墓地旁搬到集市,再搬到肉铺附近,最后搬到化氛围浓厚的学宫边上,虽然居处湫隘,低洼狭小,却心满意足。

热播电视剧《虎妈猫爸》中,赵薇饰演的虎妈发现家门口小学口碑差,学生素质不高,上学还得穿过拥挤的菜市场,于是千方百计给女儿择校,为上名校折腾了一溜够。这思路,先不说好道坏,和孟母择邻的想法在本质上究竟有多大差别呢?

虎妈训孩子的桥段,就更眼熟了。小孟轲放学回家,孟母问今天学到哪儿了,答说和以前差不多。正在织布的孟母当即“以刀断其织”,疾言厉色好一顿教训,效果奇佳从此“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遂成天下之大儒”。这就是代代流传的“断机劝学”故事,孟母那些不好好学习下场就会如何如何的话,很典型地诠释了中国人的教育观。

其实,伍子胥有可能一夜白头,但指望小孩子挨顿骂就“旦夕勤学不息”,那真是白天盼月亮甭想、休想、莫想。中国教育的一个怪现象,就是大人都做不到勤学不息,却苛求孩子去做。更奇怪的是很多家长心里挺明白,但犯糊涂的时候照样犯糊涂。“别人家小孩”带来的焦虑症,简直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魔怔。

所以,比照今天的情况,孟母其实算得上幸运。因为把时针拨回大约两千五百年前,像她这样重视子女教育的虎妈恐怕不多。要知道,孟轲的父亲孟激只是一个不得志的读书人,长年在外,早早去世。孟母青春守寡,靠织布维持孤儿寡母的生活,经济状况可想而知。如果那时候也有择校热、名校热,学宫边的房子肯定涨成天价,孟母就算再想搬家估计也有心无力,只能徒唤奈何。

孟母事迹,主要见于西汉时期的《列女传》。其实,《列女传》一共记载了孟母教导儿子的四桩轶事,而后世广为传扬的只剩下择邻、断机这两件。但光凭这两件事情来定义孟母或者“虎妈”,恐怕太过狭隘,容易误导。

《列女传》记载的另两件孟母事迹,发生在孟子成年后。第一件涉及夫妻关系。话说孟子有一次回家,撞见妻子田氏光着身子待在两人卧室里。搁现在可能是情趣,但笃于礼义之学的孟子立刻勃然大怒,两口子闹得很僵。这时候,孟母发话了,她没有半个字责备儿媳妇轻浮孟浪,反而批评儿子说,卧室本来就是私密场所,你自己不声不响地进门,还怪别人不穿衣服,没礼貌的是你不是你媳妇。一席话把孟子说得转口道歉。此事《韩诗外传》另有一版本,除了孟妻被丈夫撞见的姿势,其他内容相似,兹不赘。

比照今天,就算受过高等教育的公婆,多少人能这般开明?知书容易达理难,儿子能够“旦夕勤学不息”,孟母当年必然还有其他高招,决不仅仅靠“举刀断织”吓唬吓唬,把不读书后果说得严重无比就能奏效的。

中年的孟子,既渴望周游列国以展所学,又碍于“母在,不远游”的孝道,内心冲突,长吁短叹。孟母这时已风烛残年,但她没有“愈老愈自私”,而是鼓励儿子离家远行以实现人生抱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义,吾行乎吾礼。”这时候,“虎妈”俨然变身“猫妈”,她对儿子的爱,不是占有,而是放飞。

自古评定“贤良之母”,孟母总是高居第一。顺便说一下,孟母姓仉,读音如“掌”。和那时候绝大多数女性一样,她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孟母为孟子三迁的故事,有关孟子的名言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

  • 古人怎么离婚的,孟子为啥要和妻子离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离婚对于现在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其实在中国古代的离婚者中,名气最大的当属孔子,但其离婚的是非、真假,一直到现代仍存在争论。据《孔子家语·本姓解》所记,孔子19岁时,娶了宋国的丌官氏为妻,一年后生了儿子,孔子是当时鲁国的文化名人,国王鲁昭公听说后,送来了鲤鱼,以示祝贺。孔子觉得这是家门

  • 孔子后代现今在何处,孔子现在的后代有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及上古文化之大成,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这样一位圣人的后代现今在何处呢?孔子嫡亲后裔是最高级别的世袭官员,一边教书一边做官,还两次让蒋介石帮忙走了“后门”

  • 孔子父亲是谁? 孔子的母亲叫什么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母亲颜征在一直到死,都没有给孔子说过,他父亲到底是谁。颜征在死后,孔子才从邻居一车夫口中,得知父亲是曾经做过陬邑大夫的叔梁纥。这让孔子既震惊更兴奋不已,原来自己具有贵族血统!孔子的贵族血统并不假,从叔梁纥上溯,可以追述到殷纣王庶出兄长微子启。周朝建立后,在“兴灭国,继绝世”组

  • 周朝的周公是谁?周公辅成王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周公的资料中文名:周公英文名:ZhouGong别名:周公旦出生地:不详,封地于宝鸡岐山性别:男民族:汉国籍:中国出生年月:公元前1122年去世年月:公元前1116年代表作品:《康诰》,《酒诰》、《梓材》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信仰:礼仪主要成就:儒学奠基人代表作品:言论散见于《尚书》等著作,相传

  • 周公东征影响有哪些,周公东征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周公东征,是约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1040年周公姬旦(周公旦)为巩固周朝统治,平定“三监”及武庚叛乱,征服东方诸方国的战争。为了彻底消除商朝残余势力对周朝的隐患,周公在洛水北岸营建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阳),作为周的东都,以便于加强对东方的统治。同时封投降周朝的商朝贵族微子

  • 晋祠为什么又称唐叔虞祠?唐叔虞为何失去了在晋祠的主神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晋祠其实现在已经不能把它统称为唐叔虞祠,唐叔虞祠依然还在,在晋祠的北侧,晋祠就是唐姓总祠堂。晋祠是晋水的发源地,晋祠在北魏前就已经开始修建了,是为了纪念周武王第二个儿子唐叔虞,而修建供奉他的。唐叔虞是唐姓的一位始祖,唐叔虞死后,他的儿子燮继位,因为有晋水,所以把唐国改名为晋国,所以叫晋祠,也可以叫唐

  • 唐叔虞人物生平事迹,如何评价唐叔虞的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唐叔虞,亦称叔虞、太叔,姬姓,名虞,字子于,因封在唐国,史称唐叔虞。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同母弟,母王后邑姜(齐太公吕尚之女),周朝诸侯国晋国始祖。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继位,由叔虞的叔父周公旦摄政。周公旦灭亡唐国后,把唐地封给叔虞,唐叔虞死后,其子燮(燮父)继位。燮继位后迁居晋水之旁,

  • 唐叔虞后裔有多少姓氏,哪些姓氏是唐叔虞的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家庭成员父母父亲:周武王姬发。母亲:王后邑姜,齐太公吕尚之女。兄弟姐妹兄弟周成王姬诵,唐叔虞同母兄。邘叔,邘国始封君主。应侯,应国始封君主。韩侯,韩国始封君主。姐妹太姬,周武王长女,陈国君主陈胡公之妻。子孙儿子晋侯燮,谥号不详,名燮(一作燮父)。贾共公,名公明,叔虞少子,贾国始封君。孙子晋武侯,名宁

  • 郭沫若的代表作品,郭沫若的原名是什么号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郭沫若是非常优秀的现代文学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郭沫若图片而身为作者,在发表文章的时候自然需要用到笔名,所以今天我们所熟知并且广为流传的“郭沫若”其实并不是郭沫若的原名,而是当时的笔名。郭沫若的乳名叫做文豹,而之所以会取名为文豹,是因为据郭沫若的母亲杜邀贞所说。在杜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