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迁腐刑什么意思,司马迁为何主动要求宫刑

司马迁腐刑什么意思,司马迁为何主动要求宫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552 更新时间:2023/12/29 23:25:12

很多人可能都以为,司马迁所遭受的宫刑,其实是汉武帝下的命令,当司马迁提出对李陵事件的异议之后,就被处以宫刑了。但是实际上,司马迁的宫刑其实是司马迁自己提出来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司马迁为什么会主动要求要宫刑,汉武帝当时是想要如何惩治司马迁呢?这背后到底还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事情?

1.司马迁为何主动要求宫刑

公元前99年,汉朝和匈奴之间战争不断。最后李陵向匈奴投降。汉武帝对李陵投降之事异常愤怒,但内心深处可能又有些认同李陵是迫于无奈才投降,抱着这个矛盾心理,所以他反复点名询问大小臣工,也问到司马迁头上,让其说说对此事看法。

司马迁的性格非常正直,丝毫不会做恭维保全自身之言,他站在事实的角度,客观公正的分析李陵投降的原因,认为李他原本就不是贪生怕死之辈,没有选择战死成仁,而投降于匈奴,其心中肯定有计划,希望汉武帝能给他一些时间。汉武帝听了大怒,认为司马迁乃是一个小吏,却胆敢包庇李陵,所以将司马迁打入监狱,被判了死刑。

其实西汉被判死刑,并不就意味着一定会被处死,一般的被判死刑之罪是有缓和的余地:其一,凭先祖之功免除死刑;其二,花钱买命,只要出足够的钱就可以免死;其三,申请宫刑代替死刑,当然,接受宫刑需要有一定的心里准备,受刑人会终身抬不起头,也会有受刑后感染而死的风险。

司马迁祖上无殊荣,家中又无钱,前两种免死方法都达不成,但他认为自己修史的使命未完,还不能死,所以他请求以宫刑代替死刑,救了自己一命。

司马迁被处以宫刑之后,忍受常人所不能体会之苦楚,坚韧不拔,写下千古绝唱之《史记》。所以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李陵事件

事件背景

这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李陵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然后投降,司马迁为其说情,被判宫刑。

事件经过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后听说他却投了降,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却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的风范。司马迁痛恨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他们如今见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夸大其罪名。

司马迁对汉武帝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了赫赫功劳。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之中,而他杀伤匈奴之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

司马迁的意思似乎是贰师将军李广利没有尽到他的责任。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讽刺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李广利,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

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

事件结果

据汉朝的刑法,死刑有两种减免办法: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司马迁官小家贫,当然拿不出这么多钱赎罪。腐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人格。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司马迁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他毅然选择了腐刑。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3.对司马迁的评价

鲁迅在《汉文学史纳要》一书中有专篇介绍司马迁。鲁迅认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司马迁写文章“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因而《史记》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的评价成为《史记》评论中的不朽名言。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文中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毛泽东对司马迁很佩服,认为“司马迁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

郭沫若特别赞赏司马迁的文学才华。他说:“司马迁这位史学大师实在值得我们夸耀,他的一部《史记》不啻是我们中国的一部古代的史诗,或者说它是一部历史小说集也可以。”1958年郭沫若在为司马祠题写的碑文中对司马迁有“文章旷代雄”、“功业追尼父”的赞语。由此可见,郭沫若认为《史记》的文学成就是极高的。

翦伯赞认为司马迁是中国历史学的开山祖师,《史记》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他说:“中国的历史学之成为一种独立的学问,是从西汉起,这种学问之开山祖师是大史学家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历史学出发点上一座不朽的纪念碑。”他还说:“《史记》虽系纪传体,却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司马迁“几乎注意到历史上社会之每一个阶层,每一个角落,每一方面的动态,而皆予以具体生动的描写。所以我以为,《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社会史”。

郑振铎认为:自司马迁以来,便视历史为时代的百科全书,所以司马迁取的材料,范围极广,自政治以至经济,自战争以至学术,无不包括在内,其所网络的范围是极其广大的。所谓“文学史”也常常被网络在这个无所不包的“时代的百科全书”之中。

杜鹏程在《韩城市志》序中说:“韩城素称文史之乡,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的故里,一向文化较为发达。历朝各代,名人辈出,其中以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最为著名,其宏伟巨著《史记》闻名中外,影响深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叶挺简介生平事迹,后人对叶挺的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第四军独立团叶挺有着怎么样的事迹故事?叶挺最后结局是什么?后人对叶挺的历史评价是怎么样的?本文来说说关于叶挺的故事。叶挺简介叶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叶为询,字希夷,号西平,广东惠州客家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新四军重要领导者之一,著名军事家。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

  • 清明上河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清明上河图中有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所作的名画。那么清明上河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清明上河图的历史有多久了呢?我们来看下文。清明上河图简介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

  • 历史上的皖南事变怎么回事?皖南事变是怎么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皖南事变怎么回事?皖南事变是怎么发生的?历史真相究竟是什么?皖南事变最后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我们来看下文。皖南事变简介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名义致电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和新四军叶挺、项英,强令将在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1个月内开

  • 傅作义是个怎么样的人,怎么评价傅作义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傅作义是个怎么样的人?傅作义生平发生了哪些故事?怎么来评价傅作义的一生呢?我们来看下文。傅作义简介傅作义(1895年6月27日-1974年4月19日),字宜生,山西荣河(今山西省临猗县孙吉镇安昌村)人,国民革命军将领。是一位抗日名将、追求进步的国民党员。1910年入太原陆军小学。1911年参加

  • 魏征的故事是怎样的?魏征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魏征生平简介:魏征的故事是怎样的?魏征是个怎样的人?本文这就为你介绍:魏征生平简介魏征(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贞观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曲阳县(现晋州市)。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

  • 石达开是怎么死的,石达开的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石达开生平简介:石达开的故事是怎样的?石达开是怎么死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石达开生平简介石达开(1831年3月1863年6月27日),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市港北区奇石乡)客家人,祖籍地在今广东省和平县。石达开是太平天国主要将领之一,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革命家、战略家,武学

  • 聂耳创作国歌的过程是怎样的,聂耳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聂耳生平故事简介:聂耳创作国歌的过程是怎样的?聂耳是怎么死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聂耳生平简介聂耳(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中国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曾用笔名有黑天使、噪森、浣玉、王达平等。191

  • 丁汝昌是英雄还是罪人,丁汝昌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丁汝昌生平简介:丁汝昌的故事是怎样的?丁汝昌是英雄还是罪人?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丁汝昌生平简介丁汝昌(18361895年),原名丁先达,字禹亭,号次章,安徽合肥石头镇人。清朝晚期将领,官至北洋水师提督。明朝初年,祖先从凤阳迁居庐江。同治四年(1865年),迁居巢县汪郎中村。早年参加太平军,随队归顺湘军

  • 元朝皇帝列表有多少位皇帝,元朝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短的朝代之一,那么元朝历史上一共有多少位皇帝呢?一起来看看吧。元朝皇帝列表1、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1227),在位时间:1206-1227,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 田汉简介生平故事,田汉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田汉生平简介:田汉的故事是怎样的?田汉是怎么死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田汉生平简介田汉(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乳名:和儿,学名:寿昌,笔名:田汉、陈瑜、伯鸿、汉儿倚声、首甲、绍伯、漱人、陈哲生、明高、嘉陵、张坤等。男,汉族,湖南省长沙县人。田汉,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编剧、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