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举的鼎有多重,项羽举鼎历史故事是真的吗

项羽举的鼎有多重,项羽举鼎历史故事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910 更新时间:2023/12/30 11:43:40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体质也变得越来越不同了,与古人的差距也是越来越大了。我们会发现,古人在农业社会中,基本都是以耕田种地为主。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似的很多人的力气都是非常大的,身体的素质也都很不错。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初,中国农村的老百姓都是非常强壮有力的,非常彪悍。

这其实就是源自于生活对人们环境的影响。当年的人能够很轻松的肩扛手提几百斤的东西,可是放到如今人身上却是很难做到。远一点就像项羽楚霸王举起的鼎号称有800斤之重,那么现代举重冠军能够举得起来吗?

1、西楚霸王项羽的传说

项羽是秦朝末年楚汉争霸的主要人物,虽然他在最后的楚汉战争之中受到了韩信十面埋伏自杀而死,可是他的故事却并没有因此而断绝,反而在民间传的越来越神,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神话。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以胜败论英雄的论调之中十分少见。

作为失败者的项羽,人气依旧十分高昂。在不同朝代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心目中,她依旧是那个倔强的英雄。像中国古代著名的女文学家李晚芳先生曾经评价项羽的神勇,在中国历史上没有第2个人能够超过他。从这种评价中就已经看出项羽的地位,在她的心目中可以说是超然的存在。

项羽虽然是秦朝末年的人物,可是他身上的血液却是源自于南方楚国地区。他是楚国贵族项燕的后代,身上一直背负着复国的仇恨,而他所居住的淮河地区,距离刘邦的小沛县也是十分的近。古代项羽居住的淮河地区变成了如今的宿迁市。在宿迁市有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就是楚霸王项羽举鼎的铜像。

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2000多年,可是当地的人们并没有忘记项羽,反而越发的怀念项羽。在老弱妇孺之中一直流传着项羽的故事。秦朝末年时期的项羽就是出生在如今的宿迁市。他从天下逐鹿的大军之中崛起,最后在公元前206年年攻陷秦朝都城咸阳城,成为天下诸侯之首,并封刘邦为汉王。

虽然项羽当时的权利和地位已经达到了皇帝的地步,可是他本人却不愿意做皇帝,依旧想回到战国春秋那种分封时代,所以他只是自称西楚霸王,而这种霸气的称号,也随着他的威名在百姓之间被口口称道。所以今天的人们提到项羽,一般都是叫他西楚霸王。在如今的宿迁市流传着西楚霸王绝顶的传说一共有两个版本。但两个版本之中的项羽都是力大无比,那到底是一副什么样的情况才足以让一个人被后代人记住了长达2000年之久呢?

2、项羽举鼎的第1种说法

关于项羽举鼎的第1种说法情况是秦朝末年时期的江南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迫于秦始皇强大的军威又没人敢起兵反抗,直到秦二世继位的时候,陈胜吴广拉开了起义大军的序幕,各个地方才开始暗流涌动。

那个时候的项羽还是一个年轻小伙子,他虽然力大无比,但依旧见识短浅。跟着自己叔父项梁后面做事情,而他们也是清秦朝末年起义之中第二阶段的人士,和刘邦差不多同一时间在江南地区起兵。那个时候的项梁在听到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之后,就觉得大事可期,恢复楚国的机会到了,便和项羽杀掉了当地的县令和郡守,自称要扶起楚王的后代。

那个时候的项梁和项羽势单力薄,他们为了要扩大自己的势力,便在江湖和山野之中邀请一些隐居之人和名望十分高昂的读书人。在淮河一带名望最高的当时是一个叫做桓楚的人,项梁为了联系到恒楚,特地让项羽走了数百里路去找他,但是恒楚见到项羽只是一个毛头小的便趾高气扬的说:你如果能够成为万人敌,或者是将院子之中的千斤鼎举起来,那我就服你,跟着你一起反抗暴秦。

为了表示自己不是欺负项羽一个人,恒楚先让自己手下的几名壮士去举鼎,可是合他们4个人之力都没有撼动这千斤鼎分毫。项羽看了看他们并没有说什么,而是稳步的走在千斤鼎前面,双手合抱大喊了一声起,结果就被举起来了,恒楚看到项羽有如此神力之后,也答应和项梁合兵一处反抗暴秦。

3、项羽举鼎的第2种说法

对于项羽举鼎的第2种说法则是充满了一些浪漫主义色彩,和项羽后面的宠妃虞姬有着莫大的关系。据说那还是项羽少年的时候路过沐阳一个叫做虞家沟的地方。他在村中恶霸手中救下一名女子,名字叫做虞姬。可是在他救人之后就悄然离开了,谁知这位姑娘心中却一直惦记着自己的英雄项羽。

为了找到自己心上人的下落,虞姬便派自己的哥哥四处打听项羽的下落,要找到他并报答当年的恩情。有时候专门去找人反而找不到,在你没有去找的时候,他们却会意外出现。虞姬和项羽的第2次相遇便是如此。那一年正是江苏宿迁地区举办盛大的庙会,庙宇之中有一个重达千斤的青铜大鼎,很多年轻小伙子上前去试都没有举起来。

后面直到项羽的出场,他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把青铜大鼎举过了自己的头顶,在场的百姓没有一个不为他欢呼的,而虞姬看见这个人之后,也正是当年救下他性命的恩人。她便和他的兄长商量着,便将项羽请到了自己家中做客。虞姬见到项羽之后十分腼腆,并叙述了当年自己早已经倾慕于他,愿意以身相许报答他救命之恩,而在父母和得到项羽的同意之下,两个人也完成了大婚。

宿迁市地区百姓心目之中流传的关于项羽举鼎的两个故事版本明显前一个版本是符合历史传统性质的。后一个版本则是出于对项羽和虞姬爱情故事的加工,有一些夸张情景。如果历史故事真的如当年记载的,项羽能够将重达1000斤的巨鼎举过头顶,那他到底又是什么样的一种存在?项羽举鼎的历史故事又是否和我们今天的计量单位相符?

4、项羽举鼎故事真实性的考证

首先对于项羽举鼎历史故事真实性考证,我们就要看司马迁的史记。在司马迁的史记之中记载项羽这个人身高八尺,力气巨大,能够扛起大鼎。少年时期的项羽在吴中地区便已经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俨然一副老大的样子。但司马迁的史书之中,其实记载了项羽举鼎的真实性,并没有记载举鼎的重量到底是多少。

因为项羽生活于秦朝末年和汉朝初年之间的楚汉战争时期。根据秦朝当年的计量单位来看,秦武王举起千斤鼎的时候,那个时期的青铜鼎智相当于今天的200多斤左右。从周朝出土的文物鼎上面来看,最大的也没有超过商朝的司母戊鼎800多公斤。西周时代出土的大克鼎也只有201公斤。秦始皇陵百姓陪葬俑坑之中的大鼎也只有212公斤左右。

所以根据我们今天的计量单位和出土材料来看,项羽举起的青铜大鼎,重量不可能超过1000斤。而根据司马迁的记载,项羽的确也举起过两三百斤中的大鼎。秦代时期的8尺相当于今天身高1米85左右。因为古人常常从事于农业活动,身体素质十分好,所以项羽能够举起两三百斤重的大鼎并超过头顶是10分正常的事情。

为什么说项羽举鼎只有两三百斤,总是因为秦朝时期封建等级制度十分严格,秦始皇大墓之中都只有400斤左右的鼎,民间鼎的规模和重量不可能超过400斤,除非是古代或者前朝留下来的才行。那么当年项羽能够轻松举起400斤以下的青铜大鼎,今天的举重冠军能够做到吗?

5、现代社会之中的举重冠军

在现代社会之中,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民的生活的方式越来越便捷,很多人对于自己的体力和素质锻炼并开始下降,但仍然有一批人以自己的职业而从事于这种运动,使得自己的身体依然保持着十分野性的本质。

这些人他们生来就拥有自己巨大的力气和后天的培养,使得他们成为了职业运动员,专门就以举重和挑战更高为生。就连在奥运会和运动会之中,举重都被纳入到了考验人类力量的重要不可废除项目之中。

目前来说,世界举重运动员记录之中的保持者是来自于伊朗的举重者拉扎扎德。他个人最好的成绩抓举是210公斤,挺举是263公斤。这些是在公共场合和同等规则下面进行比赛所获得的成绩,他私人上面的力量可不止于此。

据说他在自己私下生活之中,曾经将一个重达350斤的重物连续举起放下超过10次。所以说中国古代西楚霸王项羽当年举起的青铜鼎在他面前也是能够举起来的。同时他在身体数据方面都是优于项羽,他身高1米9以上,体重超过了180公斤,堪称现实版的巨无霸!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车船店脚牙什么意思,古代的牙行是干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车船店脚牙的“牙”是什么意思?从字面上的理解就是指人的牙齿,说的是伶牙俐齿,指那些能说会道的人。不过“牙”也是对过去历史上一种职业的称呼,这就是三百六十行中的“牙行”。说到这个牙行,可能很多人会觉着非常的陌生,但是若要换成经纪人

  • 斩首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斩首这种刑罚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斩首是古代死刑的一种,它是随着法律的建立而出现。但它作为军队中的一种刑罚始于何时?至今仍是个谜。有人说斩首是春秋时期开始的。那时曾流传过孙武斩吴王宠姬的故事。据《史记·孙武吴起列传》载,孙武献《兵法》于吴王阖庐,吴王为考验孙武的用兵才能,当即命他训练宫女。孙武受命后,将180名宫女编成

  • 中国梦是什么,中国梦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

  • 古代最早的间谍是谁,间谍最早的作用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间谍,是国家情报机关派出或指使进行窃取、刺探、传送机密情报或进行颠覆、破坏活动的人员。在中国的历史上,各朝的封建帝王都十分重视间谍的使用。他们遴选了各种人才,设置了专门机构,投入了大量金钱,使用了各种手段,为他们进行向外扩张或巩固政权服务。春秋末期的孙武,在著述的《孙子》兵法中阐述了间谍的作用和间谍

  • 玄奘大师取经用了多少年,玄奘取经回来后做了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玄奘大师历经磨难取得真经,前后共用了17年。他不顾禁令,偷偷出国,回来又是一种什么情景呢?回国后又做了些什么工作呢?玄奘645年回到祖国,受到了唐太宗的隆重欢迎,朝廷在慈恩寺举行了空前盛大的欢迎仪式,出动了1500多辆轩车、200多幅刺绣佛像、500多幅以金线绣出的经幡,入寺和送行的高僧分坐500辆

  • 盔甲是什么时候发明的,盔甲究竟何时产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参观过秦皇陵兵马涌的人,都会对一个个盔甲整齐,威武雄壮的兵马俑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穿在这些武士身上的盔甲,究竟何时产生的?看来还是一个不易解开的谜。盔甲是一种古代将士防护身体的装备。盔在古代叫做胄、兜鍪、头鍪,形状像帽,用以防护头部;甲又叫介、函、铠,形状类似衣服,用以防护身体。据古代传说,盔甲是

  • 程咬金历史原型是谁,程咬金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通俗小说《说唐》《隋唐演义》中,有一位外号为“混世魔王”的福将,名叫程咬金。他使一柄八卦宣花斧,在梦中学得天罡三十六斧的武功,却因尤俊达撞破他的好梦,只记得凶猛的前三斧,后面就软巴巴的了。但是,他就是凭着这虎头蛇尾的三脚猫功夫,油腔滑调地驰骋沙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常

  • 柳毅传书的故事,柳毅传书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故事发生在唐高宗仪凤年间。书生柳毅参加科举落榜后,到泾阳与老乡辞别。马在途中受了惊,跑上了岔路。忽见一位女子在路边牧羊,她长得十分美丽,却满面忧伤,神情憔悴,衣裳也很破旧。柳毅觉得很奇怪,停下问她为何这般模样。女子抽泣着告诉柳毅,她是洞庭湖龙王的小女儿,受父母之命,嫁给泾水龙王的小儿子。本以为门当户

  • 孙思邈尊称是药王吗,孙思邈有哪些著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隋唐时期的孙思邈是一位伟大的医药学家,后人尊称他为“药王”。他是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生卒年不详。孙思邈不但擅长治病救人,而且勤于写作,给后世留下了很有价值的医学著作,所以流芳百世,受人尊敬。孙思邈从小就聪明好学,记忆力惊人。他七岁时每天能背诵一千字的文章,是远近

  • 历史上的匈奴是什么人,匈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匈奴在早期历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是第一个真正被历史记载下来的草原霸主,并同中原的汉帝国发生了长时间的各种冲突。但关于匈奴的真实风貌问题,其实留下的叙述并不详尽。那么,匈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民族?匈奴根本就不是一个民族,或者说匈奴根本上就不是单一化的群体。如果一定要以近现代的民族概念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