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禹铸九鼎的传说,大禹九鼎的下落之谜

大禹铸九鼎的传说,大禹九鼎的下落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770 更新时间:2024/2/29 15:02:26

大禹铸九鼎的传说

大禹铸造的九鼎究竟哪去了

鼎在古代最初只是一种盛煮食物的陶制或铜制的普通容器。后来由于我们的祖先用它盛放祭祀天地神灵的牲肉,因而被赋上了神圣的含意。

并从日用器皿中分化出来。到了阶级社会,鼎进一步又成为标志国家统治权力的重器。

本文要说的“九鼎”(即九个青铜制造的大鼎。)便是我国夏、商、周三个朝代的王权象征和传国之宝。

就其工艺水平和价值而言,无疑要大大超过今天已经出土的任何青铜器。

但使人深为痛惜的是,如此珍贵的国宝竟在二千多年前就下落不明了!“九鼎”究竟是怎样不见的呢?

这实在是一个使人困惑不解的历史之谜。

早在夏朝建立之初,夏王为了铸造九鼎,曾命令他统治下的九个州的地方长官“九收”负责征敛青铜。

贡献于夏王室,并把能代表九个州的物象铸造在鼎上,以象征天下九个州都荟聚于夏朝中央。

所谓“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史记·武帝纪》)讲的就是这件事。

夏朝由禹开始,传位到莱时,由于昏乱无道被成汤所灭。

成汤便是商朝的第一个君王,相传他灭夏后,把夏的九鼎迁移到了商邑。

商朝传到封王时,因暴虐而失民心。周武王乘机起兵伐封,灭商之后带着商朝的九鼎凯旋西归。

不久,武王之子成王又把九鼎迁到镐京(今西安市郊),并举行了隆玉的“定鼎”仪式,意味着新王权的确立。

由此,后人才有把建立政权称为“定鼎”之说。

到了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力量的日渐衰落,强大的诸侯便对九鼎产生了凯靓之心。

公元前六0六年,楚庄王乘北伐陆浑之戎的机会,陈兵东周边境,炫耀武力。

周定王急忙派遣大夫王孙满为使者前去慰问。楚庄王别有用心地向王孙满打听周之九鼎“大小轻重”。

暗示准备夺取周的统治权。王孙满见对方野心勃勃,便针锋相对地回答说:“在德不在鼎”。

“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左传》宣公三年。)意思是。

周王室虽然有所衰落,但还可以维持下去,仍是天下的共主,警告楚庄王不可有非分的想法。

所以,后来入们就把“问鼎”比喻为欲夺政权或图谋王位等等。

到了战国后期,周王室已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秦、齐等大国常为争夺周室约九鼎而兵戎相见。

公元前二五四年,秦灭周。《史记·秦本纪》说:秦昭王时,“周民东亡,共器九鼎入秦”,落入秦王之手。

但是《史记·封禅书》却说:“秦灭周,周之九鼎入于秦,或曰宋太丘社亡,而鼎没于泗水彭城下”。

显然,关于九鼎的去向这里提出了两说,一说秦灭周时把九鼎取走了,一说早在秦灭周前九鼎就沉没于洒水了。

《史记·秦始皇本纪》又记载了这样一件事: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二一九年),为了寻找周鼎。

秦始皇在出巡路过彭城时,“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洒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

秦始皇的这一举动,说明鼎入泗水的传闻当时一定较为流行,以致连秦始皇都信以为真了。

但结果却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看来,从《史记》的有关记载中已无法搜寻鼎的确切下落了。

《史记》之后的一些古籍虽然也有涉及鼎的去向的记载,但基本上还是对《史记》巾两种说法的解释或补充。

如《<史记>秦本纪正义》说:“周叔王十九年(公元前二九六年),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飞入泗水,余八入于秦中。”

《汉书补注·郊祀志》说:周王室为了防止强国夺鼎和解决自身的经济困难便毁鼎而铸钱。

对外则诡称九鼎不知去向等等。这些说法虽能发人深思,但由于不合情理或根据不足,就很难使人相信。

秦汉时期出现过寻找“周鼎”之风。秦始皇寻找周鼎的事前文已有所述。到了汉代,汉文帝、汉武帝都继续寻找过周鼎。

据说,汉武帝时在汾阳找到了“飞入泗水”的那个周鼎。但“鼎文镂无款识”。

究竟是不是周鼎呢?实在难以断定。那么,九鼎到底到哪里去了呢?今后还有没有找到它的可能呢?

这就要看考古发掘事业的进展了,如果九鼎未被销毁。

但是《史记·封禅书》却说:“秦灭周,周之九鼎入于秦,或曰宋太丘社亡,而鼎没于泗水彭城下”。

或许某天,我们或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有幸从出土文物中一睹这千年宝鼎的光彩和“姿容”。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徽宗赵佶简介,宋徽宗赵佶的皇后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宋徽宗赵佶是宋朝的第八任皇帝,是宋神宗赵顼的第11个儿子,宋哲宗赵煦的弟弟,因赵煦后继无人才被向太后扶持登上帝位。宋徽宗赵佶宋徽宗赵佶接手的北宋朝廷看似繁华,然而内在却是有着极大的隐患,冗官制度严重,朝廷内也有很严重的拉帮结派的不良风气。虽然神宗和哲宗都有意识到这些问题,并进行改革,但最后都以失败而

  • 曹操杀华佗的历史真相,曹操为什么杀华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华佗(约公元2世纪~3世纪初),字元化,沛国谯(即今安徽省毫县)人。他在年轻时,曾到徐州一带访师求学,"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沛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请他去做官,都被他一一谢绝,遂专志于医药学和养生保健术。他行医四方,足迹与声誉遍及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省。曹操闻听华佗医术精湛,征召他到许

  • 战神秦琼的成名经历,秦琼为何成了门神?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秦琼,生年不详,卒于公元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唐代建国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元勋之一。在传说中,秦琼与尉迟敬德为传统门神。秦琼的出名显得偶尔,但实在也是必定。良多时辰,平易近间都称号秦琼为秦叔宝,传奇小说也都把秦叔宝当做了秦琼的别号。实在,叔宝是秦琼的字,只是他的字太清脆了,以致于

  • 瓦窑堡会议召开的时间,瓦窑堡会议召开的目的和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在79年前的今天,1935年12月25日(农历冬月三十),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邓发、凯丰、李维汉、张浩、杨尚昆、郭洪涛等十多人。讨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决定采取建立抗日民族统

  • 南宋的高宠是怎么死的,高宠的武功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手下第一猛将高宠高宠原型据说是高思继的后代:高宠,小说《说岳全传》中虚构的人物。因知宋高宗牛头山被困,特奉母亲之命,前去保驾。路上遇上正押运粮草的牛皋,郑怀,张奎,高宠用一杆碗口粗的虎头枪,大战三人并处于不败之地,受三人的邀请,结拜为异姓兄弟。高宠是岳飞手下的一员虎将,历史上高宠与陆文龙为岳飞帐

  • 上古十大洪荒神兽图,中国上古十大神兽排名曝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上古十大神兽排名曝光:看你认识几个?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动物的传说,更伴随着许多神奇的故事,动物自古就被许多人类当做图腾或吉祥物,《山海经》这部古籍里更记述了现代已经看不到的神奇动物,被称为神兽,它们被相信具有巨大的法力和能力。那么这些动物真的存在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可关键问题是:它们的

  • 水工郑国是哪个国家的,水工郑国修渠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人才辈出,这里小编就来和大家说一下郑国。这里说的郑国可不是那个国家的郑国,而是战国时期有名的水利工程大师郑国,他一手督造的郑国渠是中国古代有名的水利建筑,和都江堰、灵渠并成为三大水利工程。水工郑国郑国是战国时期的韩国人,他是韩国的水工,负责管理当时韩国本地的水利工程,处理一下水患防治,

  • 白起坑杀40万赵军真相,白起真的坑杀了40万降兵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长平之战秦坑杀赵国的人数虽不一定有40万之众,但是也不会差很多,同时秦军也在此战中损失了四五十万的兵力。当时坑杀赵军是在现在上党范围内的多个地方,并非以前很多人认为只在永禄一地。坑杀的方式并非活埋,而是先击杀,然后随意埋葬。坑杀的人中,并非全都是赵国士兵(早期史料也没有说都是赵国士兵),而是赵国的士

  • 唐玄宗怎么死的?安史之乱后唐玄宗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后的唐玄宗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

  • 揭秘陈圆圆风流艳史,名妓陈圆圆被多少人轮番占有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揭秘陈圆圆风流艳史:被多少人轮番占有过一代名妓陈圆圆出身于货郎之家,少女时便艳惊乡里。她的一生与数个男人纠缠,更因与吴三桂的艳事而留名历史。在此,本文为你揭秘陈圆圆的风流艳史。色美艺绝名倾吴下陈圆圆(1623―1695),原姓邢,名沅,字畹芬。明末清初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出身于货郎之家,少女时便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