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什么是降头术,降头术是真的吗存在吗?

什么是降头术,降头术是真的吗存在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870 更新时间:2024/3/8 20:45:57

南洋十大降头术

降头术(tamehead)(降:jiàng头:tou术:shu)是流传于东南亚地区的一种巫术。相传,即是中国四川、云南一带苗疆的蛊术流传到东南亚地区后,结合当地的巫术所演变而成。它能救人于生死,亦可害人于无形南洋巫术-降头术。也有称泰国的“降头术”和湘西的“蛊术”被称为东南亚两大邪术。

降头术是一种神奇的巫术,邪术。它会使一个人离奇地死亡。在菲律宾、夏威夷和澳洲及国外等各地,中了降头术而离奇死亡的人很多,医生在检查这些人致死的原因时,大都感到莫明其妙,因为这些中降而死的人,都是健康的,而事前也没有什么疾病的病征。

各地的降头术种类

台湾:灵降、蛊降、混合降。

(1)灵降---精神术降头师可以用自己的意志力,令受害人产生幻觉,或迷失意识,做出匪夷所思的怪事来。这类的降头术,必须配合大量的符咒来进行,和我们所称的「符仔仙」所使用的符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功效十分快速,能在瞬间控制住一个人的意志,做出他原本不想做的事情。

使用灵降的降头师,通常是降头师里功力较为高强的一群;但,一旦降头被破,也是被其降头反噬得最厉害的降头师。因此,使用灵降的降头师绝不轻易出手下降,一下降,对方必然逃生无门,只能任降头师予取予求,直至降头师解降,或有高人出手破降,才能逃出生天,脱离对方的掌控。

(2)蛊降---细菌降降头师利用蜈蚣、蜘蛛、毒蛇……之类的毒物,培养出毒菌,再透过食物、饮水或直接附着在受害人的身上,即可达到下降的目的。这类降头的潜伏期不定,快则数分钟,慢则数年,全凭下降者企图而定。中降者,身体会产生异变,若不能及时解降,肯定会死得很难看。一般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降头术,均属这类的蛊降。下降的降头师,毋需有多高的功力,便可使用这类的降头,但也最容易被破。目前台湾的茅山派传人,最会解这类的蛊降;万一阁下楣运当头,遭人下了蛊降,找茅山派传人救命肯定不会错。

(3)混合降---即蛊降及灵降两者混合使用施降的降头师功力中等,以蛊降为主,辅以符咒之术,双管齐下,减低被破的可能性,并可藉此加强蛊降的威力。在台湾,能破蛊降的法师,多如牛,能破混合降的法师,在二、三十位之数;至于能一口气破灵降的法师,恐怕数数手指头,就可以数完了。

香港:声降、药降、符降

(1)声降---这类降头乍听起来,还挺抽象的!该不会是降头师突然开口叫你去死,你就真的去死了?当然不是,也没这么厉害,若有这号人物,恐怕我们都得敬畏得五体投地,称颂对方为神了!所谓声降,其实是降头师运用大量咒语,集中意志下降,和台湾的灵降有点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声降仍须藉由各种古怪的道具,才能成功下降。目前在香港较为人熟悉的声降,为爱情降、飞针降及迷魂降三种。

(2)药降---类似台湾的蛊降;降头师利用各种不同的药物,如尸油、蛊卵、头发……来达到其下降的目的。这类的降头,十分阴毒,中降者会于十分痛苦的情况下,辗转哀号而死。施降者,多半是用来报仇,决意置对方于死地;然一旦降头被破,施降者的身上会出现同样的症状,而且会加倍痛苦而死。目前在香港较为流行的药降,一共有五种;即奇幻降、花降、金宁降、散发降及逢迎降。

(3)符降---这类的降头术,只有学习多年的降头师,方能施降,和其它降头术可交由雇主自行下降大为不同。然这类符降的适用范围也比较广,不同的符会产生不同的症状,简单而有效。不过,降头师并不轻易下此降--他类降头被破,自有倒霉的下降雇主遭殃;符降被破,倒霉的可是降头师本人呵!

马来西亚:药降、飞降

(1)药降---这是马来西亚降头师的入门降术;虽说市入门降术,却因各门各派所使用的药物不同,而有不同的解法,若解法不对,反而会令受降者加速死亡。就像中国的蛊毒,解蛊之人必须先辨识出该蛊毒的主要药引为,才能对症下药;万一对方中的是金蚕蛊,却用解蛇蛊的药来服用,反而会使金蚕蛊提前发作,提早结束中蛊者的性命。因此,马来西亚降头师的入门功课,除了要熟悉各类药降的下降方法之外,还要学着辨识其它门派的降头术。否则,他永远只能当个下降师,而不能帮人解降!

(2)飞降---比药降更为厉害,更具杀伤力,也更具危险性的降头术,只有十二种。其中包括了诡异无比的玻璃降,及轰动全世界的飞头降。其它则是电影常见的蛇降、蜈蚣降……等。各位可以运用无比的想象力想想看--什么样的降头术,可以让一个人的肚子里,无端端长出一大堆玻璃或镜子呢?又有什么样的降头术,可以让一个人的头离体飞行呢?请特别注意,这颗头的下方,可还是串悬着一大串累累的肠胃脏哦!

东南亚降头术的重镇马来西亚,它的降头术比较简单,只分为这两种。

关于飞头降

飞头降是所有降头术里,最为神秘莫测,也最为恐怖诡异的首席降头。所谓的飞头降,就是降头师利用符咒、自身下降,让自己的头颅能离身飞行,达到提升自己功力的降头术。降头师刚开始练飞头降的时候,必须先找好一座隐密的地方,确定不会突遭干扰,才会在半夜十二点整,开始下飞头降。飞头降总共分七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必须持续七七四十九天,才算功德圆满。换句话说,降头师练飞头降,就像张无忌练乾坤大挪移,每练成一层,他的功力就会为之大增;七个阶段练成之后,降头师便能长生不死。

当然啦!练飞头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之前的七个阶段里,降头师并不是只有头颅飞出去吸血而已,而是连着自己的消化器官---肠胃一起飞出去。遇猫吸猫血;遇狗吸狗血,遇人呢?自然也把血吸得干干净净,直到肠胃装满鲜血,或在天将亮时,才会返回降头师的身上。等过了这七个阶段,降头师便算练成了飞头降。之后,当他施展飞头降,那些零零落落的胃肠,就不会随头飞行,变得轻巧俐落,不易被发现,也就比较容易达到自己的目的。飞头降练成之后,降头师便不用再吸食鲜血,但每隔七七四十九天,他却必须吸食孕妇腹中的胎儿。这个阶段的飞头降,简直已成为孕妇最恐怖的梦魇。

幸好练至这阶段的降头师寥寥无几,为什么呢?因为飞头降本身是个极具危险性的降头术,除非降头师对自己有无比的信心,或身怀血海深仇,想藉此报仇,否则一般降头师绝不轻易练飞头降!

(1)一旦开始练飞头降,每次都必须练足七七四十九天,不得间断;如果有一天没练,或有一天没吸到血,那就全功尽弃,再也不能练飞头降。严重点的,该降头师可能会因此功力尽失,再也无法施降。

(2)在前面七个阶段中,头颅拖着肠胃而行,其飞行高度绝不能超过三公尺,很容易被东西勾绊住。万一降头师很倒霉遇到这种情形,又未能及时在天亮前脱困,返回降头师身上,那么,只要阳光照到飞头,降头师便会连人带头化成一摊血水,永不超生。

(3)由于马来人对飞头降怀有非常恐惧的心理,一般居民都会在围墙及屋顶上,种植有刺植物,以防飞头来袭;同时,只要一发生人畜惨遭吸血而死的事件,一定会全体出动,找寻降头师的下落。在这种情况下,被村民找着的降头师,通常只有被村民乱棒打死的下场;想长生不死?那就不必了!

正因为有如此多的危险性,许多降头师都将飞头降视为一生最大的挑战,却又没有人敢轻易尝试---试练飞头降太过伤天害理,又随时会有生命的危险,那又怎么样?难道能拿自己的头来打保龄球吗?

分辨是否中降

看看自己的上眼白,就可以知道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青白色微带血丝】一般健康的情况。【满布血丝】那可能是你前一晚熬夜、喝酒过度,刚哭过或得了结膜炎,可以不用担心。【血丝深红,而且血丝的末端有血球】身体的某个部位有问题,最好赶快进医院检查治疗,等到病发就太迟了【上眼白的中间部份,竖着一条直线】那你就要小心了---暗灰色的直线,表示你中了符术。深黑色的直线,表示你中了降头术。【上眼白布满了黑色小点】表示你被下了蛊毒。

如果你能确定有段时间不曾出国,尤其是到东南亚一带,那就快茅山派传人求救,最好是大师级的师父,十之八九可以解降。万一你最近正好曾到东南亚一带,又和当地人有些不寻常的接触(至于什么是不寻常的接触,请自行想象!),那就尽快回东南亚找当地的人帮忙;要不然越往南北极等酷寒的地方走越安全,最好就在当地定居,不要回来了!因为谁也不晓得,你身上所中的降头术,到底有多长的潜伏期?它或许会因严寒的气候,暂时停止活动。

南洋降头术

流传南洋一带的降头术,家传户晓,不论层次、阶级、仕女,无不惊奇其术其事的。因此,举凡孩子啼笑反常,夫妇口角反目,丈夫别恋,家庭骨肉不睦,老幼奇异病痛,精神病狂,财运停滞,事业不振等,无不显降头扯上关系,甚至要求降头师作法医治。

网主(司徒法正师傅)近十年多次往返南洋,印尼,越南,暹逻,马来西亚等地,亲自观看到的奇绩及经历更是难能可贵。

南洋的降头术,据民间传统,是从印度教传来,当唐朝三藏法师到印度天竺国拜佛求经,当取经回国时,路过安南境内的通天河,即流入暹逻的湄江河上游,为乌龟精化渡船至半边潜入河底,想害死唐僧,后唐僧虽不死,但所求的经书都沉入河底,幸得徒弟入水捞起,但仅取回一部份大乘的「经」,另部份小乘的「谶」,被水流入暹逻,为暹人献与暹僧皇,听说这部「谶」,就是现在的降头术。

另一说法,这部「谶」的正本,流入云南道教的道士手中,遂创立一派「茅山道」,茅山的法术和降头术因此而来,而手段比较高强,所以有人说,暹逻的降头术,是从中国的云南传来的。

又有人说,暹逻的降头术,是「谶」的膺本,或手抄副本,其中缺少许多正术,所以工夫比较茅山为弱。

中国古书记载:「茅山」是中国江苏省,句容县东南的一个山名,原名是「曲山」,汉朝的茅盈和他的两个弟弟茅里,茅固来此山居住,世人称他为「三茅君」,并称这山为「茅山」,茅山术就是三茅君所创的,又名「玉女喜神术」。

又有人说:茅山术是张天师「五雷正法」以外的道家另一支派,亦即是「南法」的一种。那个「圆光术」「祝由科」等术,都是这茅山的术法。

到了朝,宋人笔记中,颇多关于茅山邪术的记载,可知当时茅山术是相当流行民间。此后华侨南渡日多,就利用它来抵御「降头术」的侵害。

根据中国历史记载,茅山法术是发明在汉朝,依传说:降头术是唐三藏西天取经,取回沉遗的「谶」。不管它是否属实,可见降头术的发现,较之茅山术为后,由此,我们可断定茅山术必较降头术为高明,是理所当然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吕不韦是怎么死的,吕不韦是服毒自杀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吕不韦的简介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秦孝文王,立一年而卒,储君嬴子楚继位,即秦庄襄王,前249年以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

  • 千湖之国是哪个国家,芬兰国内湖泊有多少个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北与挪威接壤,西北接瑞典,西临波的尼亚湾,南濒芬兰湾,东接苏联。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沿海地区为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境内多湖泊和森林。有大小湖泊6万多个,占全国面积的10%左右,素以“千湖之国”著称。水力资源丰富,有激流和瀑布1962处。海岸线曲折,全长110

  • 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指鹿为马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指鹿为马一词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

  • 中国的毛笔是谁发明的,蒙恬为毛笔制造者的祖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毛笔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书写工具,在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说到毛笔的起源,就不能不说到蒙恬,因为他被尊奉为毛笔制造者的祖师。蒙恬是2200多年前的秦朝大将,曾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保卫国土,在毛笔发明前,中国的文字是用刀契刻的。传说蒙恬率军驻扎在边疆,需要经常向秦始皇奏报军情,由于边关战

  • 李白之死是怎么回事,诗仙的李白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一生写下了无数的诗歌,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李白所写的诗歌,寥寥几字就表现出了无尽了意境,飘逸而灵动,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那么,被后世尊称为诗仙的李白又是怎么死的呢?李白影视形象欣赏关于李白之死,一直没有一种统一的说法,众说纷纭。可信度较大的有三种:一是病死,二是醉死,

  • 白马驿之祸是谁制造的,白马驿之祸的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白马驿之祸的背景是唐末的时候,唐朝末年,藩镇割据,中央政府已经名存实亡,各藩镇都是自己做主,并不听从中央指挥。朱温是藩镇中势力较大的一位,他控制了京城,并且掌控了皇帝。后梁太祖朱温剧照朱温的势力是在中原地区,是当时最强大的藩镇。他控制着中央政府,朝廷中有很多旧臣背地里议论他,说他是乱臣贼子。朱温当时

  • 三国荀攸是一个怎样的人,历史上关于荀攸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荀攸(157年-214年),表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侄,杰出战术家,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曹操征伐吕布时

  • 三国马超怎么死的,三国马超是病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志.彭漾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恃才傲物,狂妄自大的彭漾被刘备贬官到外地,便满腹牢骚来找马超发泄。一开始,郁郁不得志的马超也随口附和了几句。彭漾以为遇到知己,便不知天高地厚地“煽动”马超:“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这句话可以有两种解释,

  • 夏侯渊是被谁杀了,名将夏侯渊为何死于黄忠手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定军山下,老将黄忠已是观察多日。此刻,法正就在他的身边。法正原本是刘璋手下的谋士,因为看到刘璋不是英明的君主,就和张松一起准备着投奔刘备。刘备拿下成都,法正出过不少力。他熟读兵书,深知用兵之道。前些时候,他建议刘备把大营建在天荡山半山腰,居高临下,能够看到曹军的一草一木。这天晚上,刘备派干儿子刘封出

  • 三国里郭嘉的儿子是谁,鬼才郭嘉的后代子孙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郭奕,字伯益,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据《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及裴松之注记载,郭奕,魏太子文学、郭嘉之子。三国演义第34回中提及,郭嘉去世后被曹操收养于府中。《魏书》:“奕通达见理。”王昶《家诫》:“颍川郭伯益,好尚通达,敏而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