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驿之祸的背景
白马驿之祸的背景是唐末的时候,唐朝末年,藩镇割据,中央政府已经名存实亡,各藩镇都是自己做主,并不听从中央指挥。朱温是藩镇中势力较大的一位,他控制了京城,并且掌控了皇帝。
后梁太祖朱温剧照
朱温的势力是在中原地区,是当时最强大的藩镇。他控制着中央政府,朝廷中有很多旧臣背地里议论他,说他是乱臣贼子。朱温当时已经有了称帝的心思,想要称帝,就要得到朝中大臣的支持,如果他们不支持,就需要将他们杀死。
白马驿之祸的背景也可以说是五代十国的前奏,白马驿之祸发生后的第二年,朱温自己当了皇帝,唐朝正式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在白马驿之祸中,朱温杀了很多的朝廷大臣,并在之后杀死了皇帝。
朱温为五代十国开了个头,在五代十国时期,忠孝节义已经成为了没有用的东西,有用的只是武力。很多起来争霸的诸侯都杀过自己的上司和同僚。白马驿之祸不仅仅是杀了大臣,而且是为五代十国时期的随意叛变提供了先例。
白马驿之祸的背景发生在唐末,唐末时期,藩镇割据,各诸侯以武力说话,一些世家大族并不受到重视。加上一些诸侯都是武将出身,从心理上就瞧不起文人。朱温就是武将出身,他非常看不起唐朝的旧官僚。白马驿之祸中,他杀了朝廷中的大部分旧官僚,任命他的亲信作为新官僚。
白马驿之祸的结果
朱温在野心的驱使下,制造了白马驿之祸,白马驿的结果是唐朝的众多旧臣被杀,唐朝的朝廷中全部换上了朱温的亲信。白马驿之祸为唐朝灭亡拉开了序幕。在白马驿之祸后的第二年,朱温自立为帝,并杀死了唐哀帝。
朱温剧照
朱温是一个野心家,在唐末的乱世中,他依靠自己的能力,成为了当时诸侯中的翘楚,加之他的势力是中原一带,京城就在他的势力范围以内。朱温称帝的条件都具备了,唯一缺乏的是大臣的支持。
唐朝的旧臣并不支持朱温这位野心家,在他们眼里,朱温就是曹操那样的乱臣贼子。这些旧臣与朱温表面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实际上有着很大的矛盾。朱温和他的手下都是低层出身,对于朝臣中达官显贵本身有着排斥性。
朱温在众人的怂恿下制造了白马驿之祸,使得当时的白马驿血流成河,朝臣们的尸体都被抛入了黄河中。白马驿之祸的结果就是唐朝的中央政权只剩下了一个光杆皇帝,连大臣都没有了。
白马驿之祸的结果让很多的人震惊,当时的很多诸侯都是心向唐朝的,在得知白马驿之祸的消息后,这些诸侯纷纷传檄文讨伐朱温,但由于朱温兵强马壮,最后并没有实施。朱温在白马驿之祸后更加放肆,在第二年的时候称帝,并且杀死了唐哀帝,唐朝结束在朱温手上。白马驿之祸是唐朝灭亡的前兆,白马驿之祸一发生,唐朝离灭亡也不远了。
白马驿之祸的影响
白马之祸的影响,特别是对唐朝的影响很大。白马之祸使得支持唐朝的旧贵族纷纷灭亡,唐朝没有了这些旧贵族的支持,自然离灭亡不远了。唐朝的中央政权是由旧贵族支持的,而朱温是草莽出身,因此他和旧贵族之间有着很深的恩怨。
朱温画像
白马之祸发生后不久,朱温篡夺了皇位。朱温对唐朝皇族进行斩草除根式打击,朱温先杀掉了唐昭宗的几个皇子,又杀掉了唐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唐哀帝。白马之祸对唐朝的影响是致命的打击。
朱温之所以要制造白马驿之祸,是因为他觉得必须要除掉旧贵族才能篡位。在当时的唐朝,旧贵族在中央掌握着朝廷大权,虽然唐朝对各藩镇没有了控制了,但旧贵族还是名义上的朝廷官员。
朱温手下的武将和文官都出身低微,对朝廷中的达官贵人有着敌视态度。而朝廷中的旧贵族也嫉恨这些乱政的新贵族。朱温代表着新贵族,虽然他们出身低微,但是他们手里有兵权,新旧贵族之间的矛盾最终在白马驿出现冲突。
白马驿之祸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它开启了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经常改朝换代,一个朝代很难长命。而且武将们没有忠孝节义概念,背叛自己的主公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白马驿之祸就是开启了这种风气。朱温是唐朝的藩镇长官,朝廷中的百官是他的同僚,他将自己的同僚全部杀死,为五代十国时期其他篡位之人提供了先例,这也是白马驿之祸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