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爱玲简介及生平事迹,张爱玲感情史和人生经历

张爱玲简介及生平事迹,张爱玲感情史和人生经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773 更新时间:2024/2/7 14:07:05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本名张瑛,原籍河北丰润,1920年(一说为1921年)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

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学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张爱玲结识作家胡兰成与之交往。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9月8日,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终年75岁,死因为动脉硬化心血管病。

1920年~1930年

1920年9月30日(一说为1921年),张爱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今静安区康定东路87弄,临近苏州河,周边是鸿章纺织染厂)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住宅中。

她的父母给她取名叫做张煐。张爱玲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是晚清洋务派领袖朝廷重臣李鸿章的女儿。父亲张廷重是典型的遗少,母亲黄素琼则是留过洋的新女性。

1922年,张爱玲2岁时,全家搬家到天津英租界。在那里,张爱玲四岁进入私塾学习。同年,母亲黄素琼出国留学。1928年,张家又搬回了上海。

1930年,张煐被改名为张爱玲,这是为了上中学报名方便。“爱玲”为英文“Eileen”的译音。同年,张爱玲的父母离婚,张爱玲跟随父亲生活。

1931年~1940年

1931年,张爱玲开始在上海白利南路美国圣公会所办的贵族学校圣玛利亚女中就读。

1932年,张爱玲在该校的校刊上发表了她的短篇小说处女作《不幸的她》。1933年,在该校刊发表她的第一篇散文《迟暮》。1937年,在一些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小说,并在这一年从中学毕业。

1934年,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与民国政府前总理孙宝琦之女孙用番在国际饭店举行婚礼。1938年,张爱玲与继母发生冲突后,离家出走。1939年,考入香港大学文学院。成绩优异,连获奖学金,并考取英国伦敦大学,却因为战事激烈无法前往。

1939年考进香港大学专攻文学。

1940年四月十六日,《西风》月刊三周年征文揭晓,张爱玲的《天才梦》获第十三名。

1941年~1950年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香港沦陷,未毕业即回上海,从事文学创作为生,租住赫德路爱丁顿公寓65室(常德公寓),与姑母为邻。回沪后给英文《泰晤士报》写剧评、影评,例如《婆媳之间》《鸦片战争》《秋歌》《乌云盖月》《万紫千红》《燕迎春》《借银灯》等。也替德国人办的英文杂志《二十世纪》写《中国的生活与服装(ChineselifeandFashions)》。

1943年,张爱玲发表几篇重要著作,包括《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心经》等。

1943年,张爱玲结识胡兰成,并于1944年8月秘密结婚(婚礼上只有炎樱和胡兰成的侄女胡青芸在场)。

1945年8月,日本投降,胡兰成匿名逃亡。

1947年,与胡兰成离婚。

1948年,发表《十八春》(后来改名为《半生缘》)。

1949年上海解放后,以梁京笔名在上海《亦报》上发表小说。

1950年七月参加上海第一届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

1951年~1960年

1952年,张爱玲离开上海,迁居到香港,香港大学申请复学获准。赴港后到香港美国新闻处工作。

1955年,张爱玲乘“克利夫兰总统号”离港赴美。

1956年,她得到了EdwardMacDowellColony的写作奖金。同年8月,36岁的张爱玲与65岁的赖雅结婚,并开始创作小说《秧歌》与《赤地之恋》,小说的故事背景是“三反、五反”时期。由于作品与当时中共的主流格调不合,被作为“毒草”而批判。在大陆文学界,张爱玲也因此长期被作为反面典型,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有所改观。

1958年为香港电懋电影公司编《情场如战场》、《桃花运》、《人才两得》等剧本。

1960年成为美国公民。

1961年~1970年

1961年,张爱玲曾到台湾,是她有生之年唯一一次造访台湾。张爱玲先到台北,由名画家席德进带她四处看访,又在作家祯和的陪同下到花莲观光。本世纪初,张爱玲一篇描写台湾游记的《重访边城》中文手稿曝光,这是目前仅见的张爱玲唯一一篇描写台湾的文章。

1967年,改编短篇小说《金锁记》为《怨女》,又名《北地胭脂》。同年,赖雅去世。这一年,张爱玲获邀担任美国纽约雷德克里芙学校驻校作家,并且开始将清朝的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翻译成为英文。

1968年,《十八春》的内容经过修改以后重新定名为《半生缘》,在《皇冠》杂志、香港《星岛晚报》进行连载。

1969年,转入学术研究,任职加州柏克莱大学“中国研究中心”。

1971年~1980年

1972年自“中国研究中心”离职。

1973年,定居洛杉矶。

1975年完成英译《海上花列传》。

1976年《张看》由皇冠出版社出版。

1981年~2009年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逝世于洛杉矶寓所,享年74岁。同年9月19日,林式同遵照其遗愿,同将她的遗体在洛杉机惠提尔玫瑰岗墓园火化。同年张之忌辰日(9月30日),林式同与几位文友将其骨灰撒在太平洋。遗物则由友人宋淇、邝文美夫妇处理,其中大部分交由皇冠出版社收藏。

1997年,旅美学者张错在美国南加大成立“张爱玲文物特藏中心”,得到宋淇遗孀邝文美的同意,送了南加州大学图书馆两箱张爱玲的遗稿,发现《海上花》英译稿竟就在其中。

2009年,曾被张爱玲在遗嘱中要求销毁的小说《小团圆》,由台湾皇冠出版社于2月26日“违规”出版了。

2009年4月小说《小团圆》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在大陆出版。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希尔顿酒店是谁创立的,希尔顿是谁的酒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康拉德·希尔顿(ConradHilton)出生于1887年12月25日,是世界旅馆业大王,一个精力充沛而能干的实业家,又是个实实在在的乐天派。他所创立的国际希尔顿旅馆有限公司,现在全球已拥有200多家旅馆,资产总额达数十亿美元,每天接待数十万计的各国旅客,年利润达数亿美元,雄踞全世界最

  • 双星伴月什么意思,双星伴月是什么样的的奇观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双星伴月又称“金木合月”,是指金星、木星和月球同时出现在夜空中。出现“双星伴月”,是由于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在运行中由西向东追赶木星。先是金星追上木星,两者相距最近,然后月亮追上木星。当三者距离最近时,呈现出既是“双星伴月”,

  • 罗斯柴尔德家族有多少钱,罗斯柴尔德家族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我根本不在乎什么样的人被放在这个王位上来统治这个强大的日不落帝国,谁控制了大英帝国的货币供应,谁就控制了大英帝国,这个人就是我内森·罗斯柴尔德。”这个名叫内森·罗斯柴尔德的人已经够嚣张的了吧,可是,他只是梅耶·罗斯柴尔德五个儿子当中

  • 战国七雄指哪七个国家,战国七雄的疆域位置对应地图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七雄指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七个最强的诸侯国。早在西周时期,周朝分封的诸侯国至少在100个以上,这些诸侯国遍布各地,很多甚至在史料中几乎没有详细的记载。不过,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

  • 当局者迷是什么意思,当局者迷有什么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如何解释成语“当局者迷”?有什么典故?【成语】:当局者迷【拼音】:dāngjúzhěmí【解释】:迷:糊涂,迷惑。指当事人反而糊涂。【成语故事】:唐朝的大臣羹光上书唐玄宗要求把唐初名相魏征整理修订过的《类礼》(即《礼记》)列为经书,也就是作为儒家的

  • 当头棒喝是什么意思,当头棒喝有什么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如何解释成语“当头棒喝”?有什么典故?【成语】:当头棒喝【拼音】:dāngtóubànghè【解释】: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成语故事】:黄檗禅师是古代一个有名的高僧,

  • 当务之急是什么意思,当务之急有什么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如何解释成语“当务之急”?有什么典故?【成语】:当务之急【拼音】:dāngwùzhījí【解释】: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成语故事】:有一次,孟子的弟子问起,现在要知道和要去干的事情很多,究竟应该先知道和干些什么。孟子回答

  • 杨坚是如何建立隋朝的,杨坚是如何铲除北周宗室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杨坚,即隋文帝,接受北周静帝的禅位,建立隋朝。大象二年(580)五月,宣帝暴病而亡。早在大象元年(579)二月,宣帝就传位于长子静帝宇文阐,成为太上皇,自称“天元皇帝”,依然总揽大权。宣帝去世时,静帝年仅八岁,无法亲理政事,刘昉、郑译等人遂矫诏推杨坚辅政,杨坚由此得以入总朝政

  • 十恶不赦是哪十恶,十恶不赦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十恶不赦”,常用来形容恶贯满盈、罪无可恕之人。那其中的“十恶”指的是什么呢?有不少人以为是“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大错特错了。在现代汉语中,成语“十恶不赦”中的“十恶”并非实

  • 曹丕的儿子哪个当皇帝了,魏明帝曹叡轶事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即魏明帝,字元仲,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任皇帝(226年至239年在位)。魏文帝曹丕长子,母为文昭甄皇后。黄初三年(222年),曹叡封平原王,黄初七年(226年)五月,魏文帝病重,立曹叡为皇太子,即位于洛阳。曹叡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