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官渡之战袁绍输在哪儿,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败了

官渡之战袁绍输在哪儿,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败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018 更新时间:2024/1/24 13:52:08

官渡之战中曹操杀了袁绍多少人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的三大战役之一,也是古代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交战双方是曹操和袁绍,战争结果众所周知,曹操大获全胜,袁绍带着几百人溃散而去,之后不久郁郁而终。那官渡之战中曹操杀了袁绍多少人?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双方开站,战争起初对曹操极为不利,袁绍参加此场战役的兵力达10多万之众,其中光骑兵就有1万多,而曹操二万人左右,骑兵只有一千,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却以曹操的大获全胜而告终。其中袁绍的谋士许攸有着巨大的功劳,他投降曹操,建议曹操奇袭乌巢粮草辎重。

当时袁绍听说曹操袭击乌巢,反而十分高兴,觉得曹操袭击乌巢,官渡兵力肯定不足,倒是只要拿下官渡,曹操必败,所以只派一部分兵力救援乌巢,用主力猛攻官渡曹军,哪知曹营攻打不下。曹操却烧毁了袁绍的全部粮草,乌巢粮草被烧传到袁军前线,袁军军心动摇,曹军乘势出击,大败袁军,袁绍降军达七万之众。

这些人之后被曹操命令坑杀,所以官渡之战曹操杀了袁绍7万多人,有人不解了,为什么曹操要杀了这些人,不扩编成自己的人马呢?其中粮草是关键,曹军本已缺粮,现在又有7万降军,哪有这么多粮食,如果不让这些人吃饱,必然叛乱,更不可能放回去养成后患。另外如果不坑杀了这些将士,如若那七万将士心中不服,倒戈一击,曹操可就危险了,因此不能怪曹操心狠手辣,作为一个统治者,军事家这是必然要做的,不但是曹操,历史上很多战将,在俘虏了降军后,都是将其坑杀,以绝后患。官渡之战是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上统一并巩固了北方,之后曹操便率军南下,意欲一统天下。

“官渡之战”袁绍输在哪儿?

当袁绍南下,曹操曾聚集文武商议对策,孔融和荀彧之间的一段论辩特别引人注目。孔融:“袁绍势大,不可与战,只可与和。”荀彧曰:“袁绍无用之人,何必议和?”孔融:“袁绍士广民强。其部下如许攸、郭图、审配、逢纪皆智谋之士;田丰沮授皆忠臣也……何谓绍为无用之人乎?”荀彧笑曰:“……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纵有百万,何足道哉!”孔融默然。

实际上,战事相持到十月,曹营已经绝粮,必须向后方的许昌紧急求援。但许攸一反叛,向曹操献计火烧乌巢,整个战局随之翻盘,急转直下。这是官渡之战胜败的关键所在。袁绍的军事失败,显然是权术的作用目标出错了,人事上出了问题。拿曹操与袁绍在沟通方式上做个比较。曹操会将一个议题透过众议的方式让大家相互讨论辩解、分享智慧,以便得到最周详的思考。也就是能沉住气、静下心、深藏于心,反复掂量与权衡。此外,曹操颇有容人的雅量,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容纳“刚而犯上”的人才。所以,曹操手下的荀彧、荀攸、程昱、郭嘉、满宠刘晔吕虔毛玠等人,都能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从无相互谗害。

袁绍的沟通模式是随机性的个别征询,而不是众议。在这种模式的暗示下,部属只会个别向他反映意见,类似于打小报告,使得部属之间少有坦诚的横向沟通。而袁绍本人既是个“有选择的倾听者”(只听他喜欢听的),又是个容易混淆是非,用一时结果来加罪于人的冲动型领导。

这种权术风格和沟通模式造成的直接后果非常坏。使得部属产生了“我只向老板负责”、“只要老板满意就行,别人无所谓”的意识和心理契约。

久而久之,由于资源的排挤效应,大家都要想办法逢迎老板,以便得到赏识和信用的机会。当意见被采纳,就要想尽办法让自己的意见(而非团体的决策)成功,或谎报成功。万一失败,就想法子嫁祸于人。如果老板采纳了别人的意见,便千方百计暗中阻挠,等着看别人出洋相。如此陈陈相因、恶性循环,自然形成了袁氏虚矫不实的政治生态,以至败局无可挽救。权术中的激励机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一句话可以动人心,让人死心塌地效命驱驰。而善于包容,则是领导权术里的德行体现(注意,并非个人德行),舍人小过,图己大业,鼓掌之中,才有南面之尊。

在官渡之战桥段里,有几个情节值得提出来说说。关羽杀了颜良,沮授稍加挑拨,袁绍便迁怒于刘备:“汝弟斩吾爱将,汝必通谋,留尔何用?”待刘备一番巧言解释,袁绍反过来又责备沮授:“误听汝言,险杀好人。”作为一个领导人,批评下属不该是这样的,刘备到底是个外人,怎么可以当着外人的面让下属难看?权术不是冷冰冰的东西,其中的理智与情感因素很重要的。也难怪沮授一出来就叹曰:“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济乎!”遂托疾不出议事。

等到关羽杀了文丑,郭图、审配又站出来质疑刘备的“佯推不知”,袁绍又大怒要杀刘备。当刘备为活命提出愿意让关羽来辅佐袁绍时,袁绍的表现再次让我大跌眼镜。他先喝退左右(郭图、审配等人):“玄德之言是也,汝等几使我受害贤之名”,后又大喜曰:“吾得云长,胜颜良、文丑十倍矣!”这两句话,前者伤谋士之心,后者失将士之心,权术使用之想当然、领导德行彰显之凉薄,已然到了极致。可以说,袁绍的领导形象,此时轰然倒塌。

而曹操恰恰相反,他不光依“事功”来奖罚,且能重赏提反对意见的人。207年,曹操不理曹洪等人的劝谏,出塞远征乌桓部族。结果虽取胜,却也吃了不少苦头。回到基地后,他便赏赐曾劝阻过他的人,承认自己只是侥幸成功,不足为法,希望大家不要因意见不被采纳而不敢建言。

意见不被采纳都能得到奖赏,因此大家都能勇于提案,也不必相互妒忌。久而久之,曹营中一旦形成决议,就再没有第二种声音或阳奉阴违,而能向一致的目标去努力。不能不承认,曹操是个能让追随者愉悦工作的领导人,靠的正是激励机制与领导德行,这是驭人最基本的两个要素。

而袁绍则差得远了,假设一下,如果他能认识到这一点,稍加实践,那么官渡之战的结局,乃至整个中国的历史,可能都要改写了。权术如用兵,兵无常势,贵在应变。要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才能够成就大业。领导人对待下属或民众,要适时酌情的予以安抚,在讲明原则、制度和法律之后,不妨推己及人,多重民情,情真意切,民心必归。

不是吗?官爱民,民桓爱之。这才是维稳致胜的大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的老婆是谁,诸葛亮与老婆黄月英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的老婆及其简介: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要说的就是刘备曾“三顾茅庐”城访诸葛亮之事。而诸葛亮究竟何德何能让一代君主为他三顾茅庐?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诸葛亮以及他的老婆黄月英。诸葛亮简介

  • 诸葛亮为什么一直坚持北伐,诸葛亮北伐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蜀汉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最终以诸葛亮病死军中而宣告失败。那为何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三国蜀后主刘惮即位后,诸葛亮蜀国主政,屡次兴兵北伐,但劳而无功,心力交瘁,最终身陨征途,常使人慨叹不己!其时,蜀地,国小力弱,易守难攻。为何以诸葛经天纬地之大才,竟不顾现实,以短击长,不自量力,坚持北伐?后世史

  • 历史上的诸葛亮厉害吗,三国演义把诸葛亮神化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生卒于公元181年公元234年,出生于山东临沂市沂南县,是三国时期蜀汉国的丞相。诸葛亮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诸葛亮的一生被人们传颂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也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接下来就由小编来揭秘下历史上

  • 魏明帝曹叡是个怎样的人,怎么评价魏明帝曹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曹叡是三国时期魏国第二位皇帝,是曹丕与甄氏之子,也是一个颇有能力有作为的君主,但他奢侈荒淫是最大的缺点,后宫妃嫔众多,耽于享乐,最终英年早逝,让司马家夺了权。曹叡的才智不输给曹丕,而且曹氏宗族势力也很庞大,关键在于,司马懿打仗给他兵权,打完就收走。司马懿压根就没办法顽抗。曹叡是很有能力的君主,如果不

  • 杨坚之死是怎么回事,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自周静帝七岁即位,杨坚担任宰相,通过一系列手段铲除异己,最终逼得周静帝禅让皇位,成为隋朝开国皇帝,只是天道轮回,在他莫名身死,隋炀帝杨广登基称帝后,又被宇文化及兵变篡夺了皇位,同秦朝一般二世而亡,而杨坚之死,则成了一个千古谜团。关于杨坚的死法,古往今来正史与野史记载颇多,但大方向上就只有两种主要的版

  • 神医华佗是怎么死的,曹操为什么杀华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华佗是神医啊,在当时那个年代很多人遇到疑难杂症都争着想让华佗看病,不过很可惜却被曹操给杀死了,让人特别惋惜,但是根据历史的相关记载,好像是华佗自己利用给曹操看病的机会谋求官职,最后惹怒曹操才招致杀身之祸。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今天的许多史学家也大都认为,华佗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时刻心系天下百

  • 三国关羽是怎么死的,被潘璋部将马忠活捉并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武将关羽,一生勇猛无双,又非常的忠肝义胆,后人提到关羽,总会被他的忠君爱国形象所折服。遥想关羽当年,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威震荆州等英雄事迹,那件都可以让他青史留名。但关羽作为智勇双全的名将代表,最后也免不了遭遇偷袭,被无名小将所杀害。但是关羽死后,他那杆名震天下的青龙偃月刀又落入了何

  • 曹操喜欢人妻是真的吗,曹操为什么喜欢抢别人的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是一代枭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曹操才更应该是主角才对,不过曹操有个习惯不是很好,老喜欢抢别人的老婆,虽然在古代是一夫多妻制度,可是抢人妻这种事情就不太地道了吧,而且还抢过好多,那些被抢过的人还有的当他的下属,厉害了……曹操其人,是颇喜欢女色的。年轻时,他同袁绍一起持刀

  • 孔融之死是怎么原因,孔融是被谁杀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孔融这个人大家不会陌生,小时候就听到过孔融让梨的故事,以孝道留存在我们的心中,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这对很多人来说是并不公平,因为这个人在长大之后的所有言论都没有和孝有关的东西,最后因为言论过激被处死。在我们小的时候,语文课本中有这样一则典故孔融让梨,这是我们家喻户晓的故事。在股市之中,年仅四岁的

  • 诸葛亮是哪里人,诸葛亮南阳在今天的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一部精彩的《三国演义》形象的刻画了一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物---诸葛亮,也引起后代世人关于诸葛亮躬耕之地的千年争议。南阳人拿着出师表说诸葛亮“躬耕于南阳”,襄阳人说南阳在汉代叫宛,诸葛亮说的南阳指的是南阳郡;襄阳人说有襄阳有古隆中,南阳人说隆中不属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