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价,战时共产主义具体内容措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价,战时共产主义具体内容措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826 更新时间:2024/2/29 15:45:29

苏俄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内战爆发后,苏俄的粮食、煤炭、石油钢铁的主要产地陷入敌手,苏维埃国家处境十分困难。

为了把仅有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用于战胜敌人,苏维埃政府实行一些临时性政策,这些政策统称为战时共产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苏俄在苏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的一种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1918年夏,协约国帝国主义与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联合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起进攻,很快占领了苏俄大约3/4的国土,致使国内最重要的粮食和燃料来源被切断,40%的工厂因缺乏燃料而停工、停产,交通运输几近瘫痪,人民忍饥挨饿,苏维埃政权抵御侵略的物质后盾极其匮乏、脆弱,形势岌岌可危。

在这种情况下,苏维埃政府决定把国内一切工作都纳入战时轨道,制定并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具体包括以下措施:

1、国内贸易国有化。1918年11月21日,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组织一切产品、个人消费品及日用品的居民供应》的法令,规定:一切食品、个人消费品和家用物品均由国家和合作社组织供应,取代私商。国家继粮食垄断制之后,这时开始对糖、茶、盐、火柴、布匹、鞋、肥皂等实行国家垄断。

2、粮收集制。/1919年1月11日,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国家在出产谷物的省份征粮办法》的命令,在全国各地实行了谷物和饲料的余粮收集制。征收数额由粮食部根据收成情况规定,原则是富农多征,中农少征,贫农不征。不按期完成的,其储粮一经发现,当即没收。

3、产品配给制。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一度称消费公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但其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1920年开始逐渐改为免费供应,使工资实物化,货币工资失去实际意义。

4、劳动义务制。要求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劳动,并强迫剥削阶级分子参加体力劳动。强制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政府可以招募公民完成不同的社会工作,而不论其担任种经性工作。

5、全部工业国有化。大工业国有化是内战前就开始的,1918年6月正式颁布法令,加快了国有化速度。1920年11月29日,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决定,将拥有机械动力,工人在5人以上的,或没有机械动力,工人超过10人的私营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政策的实质至今仍有争议,包括部分布尔什维克主义者在内一些人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唯一目即为夺取国内革命的胜利。但另有观点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领导人直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一项尝试,并冀希望于通过的该政策实施使经济产量大幅攀升。

“战时共产主义”是苏维埃政权迫于战争和经济严重困难而实行的政策,它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经阶段。但在当时条件下,它保证了军民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对于击败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卫军起了巨大作用。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帮助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挺过了国内战争的危机。鉴于该政策取得的成功,在1920年底俄国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但没有收缩,却反而被被加强。

而此时的俄国已因多年的战争而民穷财尽,1921年的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1918年至1920年,彼得格勒失去的75%的人口,莫斯科减少了50%。7年的战争加之严重的干旱造成了巨大的灾荒,全俄约300万人至1000万人饿死。

发挥了重大威力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和平时期再也无法推行,农民们普遍抗粮不交,粮食的征收不得不动用军队才能完成。农民与工人的罢工活动甚至矛头指向了苏维埃政权。发生在坦波夫的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共产党的苏维埃”参与叛乱。

苏维埃政权的出现政治危机震惊了革命的领导人列宁,他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1921年3月21日的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通过了新经济政策,代替了先前施行的战时共产主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姓赵的名人有哪些,姓赵的古代名人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1、赵公明赵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称赵玄坛,赵公元帅。"玄坛"是指道教的斋坛,也有护法之意,为道教四大元帅之一。同时为阴间雷部将帅和五方瘟神之一,又相传为正财神,司掌世间财源。赵公明是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是主管财源的神明.财神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道教赐封,二是中国民间信仰。道教赐封为天官上神,中国民间

  • 古代掖庭是什么意思,唐朝掖庭是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武帝太初元年更名考工室为考工,左弋为饮飞,居室为保宫,甘泉居室为昆台,永巷为掖廷。”这是《汉书》中的一段记载,在这段记载中提到了一个概念,那就是掖庭,这是一个很独特的宫廷制度。虽然这个制度历史悠久,但是在唐朝时期却戛然而止,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上官婉儿就崛起于此。可能很多人看到

  • 张作霖是被谁炸死的,军阀张作霖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汉族,奉天省海城县小洼村人。此地后又改称大洼县东风镇叶家村张家甸屯,现改称大洼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其实,这里现在只有一片房屋遗址,已经根本没有村落了。他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辽宁海城人,自小出身贫苦农家。张作霖后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是

  • 九一八事变简介,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

  • 吴刚伐桂的故事,吴刚伐桂简单概括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吴刚伐桂,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之一。相传吴刚受天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但桂树随砍随合。天帝把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作为对吴刚的惩罚。吴刚伐桂神话故事一传在月亮上有一棵高500丈的月桂树。汉朝的时候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并说:“如果

  • 礼乐文明是什么,礼乐文化产生于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礼和乐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完整有序的社会政治文化制度。礼乐文明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其强大的生命

  • 卢旺达种族清洗事件,卢旺达种族大屠杀死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卢旺达种族大屠杀(英文:RwandanGenocide)又称卢旺达内战,发生于1994年4月7日至1994年6月中旬,是胡图族对图西族及胡图族温和派有组织的种族灭绝大屠杀,共造成80-100万人死亡,死亡人数占当时世界总人口1/5000以上,大屠杀得到了卢旺达政府、军队、官员和大量当地媒体的支持。除

  • 郑和下西洋简介,朱棣为什么让郑和下西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故名。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

  • 梁红玉击鼓退金兵,梁红玉金山击鼓退金兵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韩世忠与梁红玉夫妻二人同心协力为抗金效力。宋高宗软弱无能,又受到卖国贼的蛊惑,使得金兵更加肆无忌惮。建炎四年,金人再度南侵,兵分两路,一路由黄州渡江,一路由采石矶渡江,其主帅是金兀术。此时韩世忠率领着部队驻扎在江阴以下的长江沿线一带,可没过多久金军就打来了。韩世忠的部队提前做好准备,想在此截住金兀术

  • 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叫什么名字,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是第一颗原子弹是在1964年的时候成功试爆,该消息一出便立刻惊动了整个世界。因为这代表着我国军事实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再也不用承受其他国家核武器的威胁了。而这颗原子弹也有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名字,那就是“邱小姐”。1964年10月16日,随着罗布泊上的一声巨响,新中国第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