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和究竟为什么下西洋,郑和到底肩负着什么样的使命

郑和究竟为什么下西洋,郑和到底肩负着什么样的使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750 更新时间:2024/2/29 15:45:43

明朝永乐、宣德年间曾发生过一场规模极大的海上远航活动,即郑和下西洋。

明成祖篡位成功后,赐封宦官郑和为钦差大臣,命其率领众人踏上西洋之旅。郑和从刘家港出发,带领水手、翻译、医务人员、海军等,共2.7万人,62艘船,开始了海上的长途跋涉。先后7次西洋远行,历经了几十个国家,成为了当时的一大壮举,可惜远航资料被毁,众多的问题成为了历史谜团。那么,郑和究竟为什么下西洋?众多说法中,哪些说法比较靠谱?

如果大规模的航海行动,背后道理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郑和到底肩负着什么样的使命呢?后世对其说法,众多纷纭,很难得到一个一致的意见。但是,最流行的说法是,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逃离宫中的建文帝。因为,朱棣篡位之后,认为建文帝极有可能逃出海外,怕日后回来复辟,所以不惜劳民伤财,远征海洋去寻找建文帝。

但是,这种说法小编认为有失公允,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嫌疑,成祖朱棣手握几千士兵的时候,就敢公开叫板建文帝,现如今手握重兵,怎么可能怕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头小子呢?所以说,郑和下西洋是另有目的,很有可能是明太祖实施对外关系的一个开端,也有可能开展对外贸易。

另外一种说法是,朱棣为了耀武扬威,彰显大国实力,宣扬朱棣对天下治理的人生观,毕竟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所以说法也算是靠谱。明成祖心傲气高,一度想成为傲立帝之巅的存在。所以说,通过大规模的下西洋来展现国力,不但起到了对周边国家的震慑,更是满足了自身的虚荣心,可谓是一举两得。

而最具深度分析的说法是这种,朱棣为了向世界推行“天朝礼制体系”。这一点通过朱棣对周边国家所下的诏书中可以得知。而朱棣的天下观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众生平等,以和为贵。所以,朱棣的目的是为了统一国际的公共秩序,国与国之间需要友善相待,共享天下太平盛世。但是,这个可能性也不大,劳民伤财就为了这个目的,恐怕反对的人会多之又多。

还有人说为了国与国之间的海外贸易,因为中国的邻国中,大部分分布在东南亚一带,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与邻国之间的交通出现了不便利的现象。所以,通过下西洋,发展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让中国成为整个周边地区的枢纽。但是这种说法很快就遭到了否定,因为当时郑和带去的基本上是朝廷的礼品,属于有去无回的东西,几乎没有金钱往来,很明显,这种说法的可靠性并不是很大。

当然,期间也有“和事佬”的说法,他们认为郑和下西洋不仅具有明确的政治意图,而且也具有一定的经济意图。朱棣造反后,自知名声不佳,所以出兵海外,给人家一种万朝荣盛的繁荣景象。这样的做法,可以彰显出自己对王位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最终达到巩固政治稳定的目的。此外,还可以扩大多边贸易,用中国传统的物品去换取新奇的东西,满足王孙贵胄的奢侈心。

总而言之,后人对郑和下西洋的说法众口铄金,甚至有的将郑和数次下西洋的每一次的目的,都讲述的头头是道。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人们对郑和下西洋的认知广度也越来越大,甚至将其赋予了时代的色彩。但是,到底哪种说法比较真实呢,哪种说法更符合历史条件呢,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希望某一天能发掘出郑和下西洋的史料,给谜团一个揭开的钥匙。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允炆为什么败给了朱棣?朱允炆的失败有哪些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朱允炆,即建文帝,明朝第二位皇帝,在位仅四年就被朱棣夺权。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强盛朝代,其国祚的两百多年时间中,威镇寰宇。也正因如此,对于明朝,史学界始终都有“远迈汉唐”的说法。但是,在宏观的历史背景下,明王朝还是有着很多的历史细节值得我们去探究。在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撒

  • 扬州瘦马是什么,古代扬州瘦马怎么训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在明清时期,扬州地区有着养瘦马的习惯,这也在后世非常出名,不少人都知道扬州瘦马,那么瘦马这到底是什么?其实,所谓的瘦马并不是真的马匹,而是女子。古代就经常拿马匹来称呼女人,在那个时代,女性也是男性的附属品,像妾室,丫鬟这类的,就是主人的私产,随意打死都不违背法律。苏轼还曾打算拿小妾换宝马,古代也有胭

  • 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谁,额尔金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末年腐败不堪,国力衰退,西方各国列强先后入侵清朝。1860年10月18日,举世闻名的大水法在西方列强的枪炮之中留干了最后一滴眼泪,同时12兽首也流亡在了海外,就连圆明园这座极其奢华尊贵的皇家园林也被化为了灰烬。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英国对华全权专使额尔金。可能就会有人问了,此次灾难不是英法联

  • 伏羲与女娲是什么关系,伏羲与女娲的神话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伏羲与女娲的神话传说相信大家都有听说过了,这是咱们中国古代神话当中非常重要的两种人物,而且一直被中国人视为人文始祖。伏羲与女娲不仅仅创造了人类,同时也创建了华夏文明。在神话故事当中,女娲补天,拯救天下万民于水火之中。伏羲则是创建八卦,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以及自然奥秘的新征程。可以说也正是因为伏羲与女娲

  • 袁崇焕凌迟挨了多少刀,袁崇焕守墓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袁崇焕,很多人对于袁崇焕抗清这件事表示怀疑,不过今天咱们不说这件事。袁崇焕这个人胆大妄为,排斥异己,到死都还心怀天下。虽然说不是很完美,但也算的上是一条好汉了,铁骨铮铮的汉子。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当时袁崇焕被处以凌迟刑的那些事情。古代的凌迟刑一般是割36刀或是360刀这两种情况,但是明末时期

  • 什么是腐刑,司马迁为什么被处宫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刑法也是令人讶异。什么稀奇古怪的刑罚也是令人难以理解,尽管在现代看来古代的那些刑罚大多数都显得很不人道,但是毕竟那是真实的存在过。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从最初的形态到现在都是巨大的进步,今天的小编来跟大家讲解一下什么是古代的“腐刑”1、腐刑又叫宫刑,它是中国

  • 成语背水一战的故事,背水一战讲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成语背水一战的故事,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背水一战”比喻处于绝境之中,为求生路而决一死战。相关典故《史记·淮

  • 依法治国是十几大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的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党的第几大报告首次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方略提出的历程: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指出,到下世纪初要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7年10月,中共十五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白蛇传民间故事缩写400字,白蛇传完整版民间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时,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识,并嫁与他。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不得不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白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翻译,这句话出自哪篇文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这句话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