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没有床,古人晚上是怎么休息的?

古代没有床,古人晚上是怎么休息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802 更新时间:2024/1/13 23:51:15

汉代以前,地处中原的汉人家庭是没有床的,现代意义上的床,直到汉代以后才由北方流传进来的。上古时期的中国家庭是没有桌椅、床榻这些家具的,上自天子,下至庶人,人们都是席地而坐,席地而卧,吃饭、工作、歌舞、祭祀、睡觉……一切活动,都在地上进行。中国古人这种席地而坐、择地而卧的生活方式称为“席居”。

所谓“席地而坐”,就是将草席铺在地上以供坐卧。中原地区的草资源丰富,所以,聪明的古人就以草织“席”,以草席为坐卧之具,是谓“席居”。

而中国南方盛产竹子,所以,他们又因地制宜地发明了“竹席”。竹席又称“筵”,富裕讲究的人家,“筵”上再铺“席”,故“席居”又被称为“筵席”。现在有个用字语叫“筵席”,就是脱胎于此的。

席居化起源于先秦时期,是一种以“地面”为重心的平面起居方式形成的生活文化制度,是中国的原生文化;而现代与以椅、凳作为支撑工具的“立体”起居方式,如稍后的榻与现代的床,则是西方的起居方式,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

中国的席居文化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据有据可考的文献资料说明,西周时已有详尽的席居制度体系。这种文化一直延续两汉时期,席居制度发展到巅峰。其后,由于“五胡乱华”、南北对峙,再到唐两家胡化汉人相继为帝,席居才逐渐没落。

但是,这种在中国逐渐消失的文化,却在此后的几千年间继续影响着包括朝鲜、日本乃至澳洲等地的文明。

比如,现在被日本人称之为自己起居文化的榻榻米,其实就是源自中国的席居制度,只是它们在日本保留的相当完整罢了——直到现代,日本住宅也保留着一间“室”,只是,席居则由筵(竹制)上铺席变化成日本现今的榻榻米。

另外,韩国也长期保存了席居制度,直到中国朝,几乎原封未动,相当完整。 随着时代变迁,韩国的席居制度在局部进行了细微调整,在保留总体席居大框架的基础上具备了民族的特殊性。直到现代,韩国仍将其传统房屋称之为“韩室”。

再者,因为远离中原的文化中心,在我们云南等地的一些少数民族家庭,在保留大量干栏建筑的基础上,现在仍可寻觅到席居文化的痕迹。

标签: 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在自己墓里放置含剧毒的水银,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秦朝,历史解密

    我们大家都是知道的,秦始皇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中影响最大的皇帝之一,他的墓地也是中国古时候范围最大的皇帝墓地。自从他离开人世以后,社会上有关于这位始皇帝的墓地记载和传说慢慢的开始展现出来了,对于秦始皇墓地的说法是五花八门的,怎么说的都有,在民间是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版本,以至于一直到了现在依然始皇帝墓

  • 刘邦出身泗水亭长 那么这个职业到底是什么官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泗水亭长是什么样的官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常说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出身低微,是一个从底层经过一番努力才当上皇帝的人,可是我们明明记得刘邦出身泗水亭长啊,难道这不是秦朝时期的官?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刘邦的泗水亭长是个什么官职。亭长一职最初起源于战

  • 蒙文通有着哪些研究成果?在历史方面他有着怎样的理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蒙文通,考古学家,历史解密

    佛学蒙文通治佛学,发源于中国20年代初期的今古文的大论战。1918年蒙文通从四川存古学堂毕业后,返回家乡盐亭以办私塾为生,继续在破庙里从事经史研究,长达三年之久。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掀起一场新兴的文化革命。以鲁迅、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新文化干将与吴宓、章士钊等学衡派发生激烈论战。在这场莫衷一是的争论中蒙文

  • 清代司法制度是怎样的?“宰白鸭”的花钱买命现象怎么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在封建社会之中,王朝的制度如何是很关键的问题,虽说当时属于是帝制家天下的模式,皇帝个人的能力是个关键,但皇帝再圣明或者再不堪,终究是人而不是神,所以这时候制度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好的制度往往会使皇帝治国事半功倍,反之,不好的制度往往会酿成亡国之灾。诸如明朝独特的监、阁共理国政的制度,使皇帝可以放心的

  • 北朝割据政权:北齐的建立与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北齐,南北朝,历史解密

    北齐(550年-577年),又称"高齐",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割据政权。东魏权臣高欢死后,长子高澄继专魏政,将篡未篡之时,被家奴刺杀。其弟高洋袭位,这位"内虽明敏、貌若不足"的人,很快废掉东魏的傀儡皇帝孝静帝,于550年(庚午年五月戊午日),即帝位。国号齐,建元天保,建都邺(今河南安阳北),史称北

  • 宋国春秋五霸之一,为什么会成为诸侯调笑的对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国,春秋,历史解密

    纵观春秋战国数百年,若论笑话最多的诸侯国,不是郑国,而是宋国,地域黑这种事从那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堪称中国最早的地域黑。令人不解的是,宋国是周朝开国五公爵之一,殷商文化的直接继承者,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史记索隐》版),这么一个有地位、有实力、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国家,为何惨遭诸侯鄙视,沦为嘲笑

  • 传国玉玺真的是由和氏璧做成的吗 两者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和氏璧,传国玉玺,历史解密

    和氏璧确实是环形的,因为璧的意思指的就是环形的玉,所以即使我们没有看过和氏璧的实物,但还是可以通过这个字来判断和氏璧确实是环形的,那我们知道玉玺是长方体的,那确实从环状玉变成长方体确实是比较难。毕竟玉不像金或者银其他的金属可以先进行熔化,然后再重新浇筑成型,有人说可以把玉先磨成粉,再塑成长方体,但我

  • 清宫油水最多的机构,连皇帝都管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内务府”这三个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清朝初期,皇太极建立了“内务府”这个机构。顺治时期,内务府被改为十三衙门。康熙继位后,又重新折腾出内务府。从此,内务府在制霸宫廷的路上越走越远,到最后连皇帝都不敢惹这个机构。1.高级保姆为了处理好宫廷内大大小小的事情,内务府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内务府衙门主要

  • 为什么说马培之不仅医术好而且情商高?从他给慈禧治病就能看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马培之,清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对这类人的病情,不该问的断不能问,不能说的断不能说,做到天知、地知,你知、他知,双方心领神会就行了,否则,就可能遭遇不测。晚清名医马培之不仅智商高,情商也远超常人,这在为慈禧治小产后遗症上就得到了充分体现。清光绪六年(1880年),慈禧太后患上了一种奇怪的病,宫中的太医不知诊断了多少次,也不知用了多

  • 后周与南唐开战肯定忙不过来 为什么北汉和齐没有趁机南侵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汉,后周,历史解密

    原因是辽国当时的国力和军力已经大不如今夕,辽国如此,北汉国当然就不敢轻易地与后周开战。柴荣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才急于北伐。柴荣的意图是:先把最危险的辽和北汉灭掉然后再一步步地并吞其他诸国,最终完成郭威一统天下的遗愿。但可惜的是,正如俗语所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意不让柴荣成事,柴荣也奈何不了天意的。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