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宫油水最多的机构,连皇帝都管不了?

清宫油水最多的机构,连皇帝都管不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802 更新时间:2023/12/24 9:53:04

“内务府”这三个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清朝初期,皇太极建立了“内务府”这个机构。

顺治时期,内务府被改为十三衙门。康熙继位后,又重新折腾出内务府。

从此,内务府在制霸宫廷的路上越走越远,到最后连皇帝都不敢惹这个机构。

1.高级保姆

为了处理好宫廷内大大小小的事情,内务府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内务府衙门主要包括七司、三院等,还有一些附属机构,如三织造处等等,皇帝家的衣、食、住、行问题通通由内务府解决。

再苦不能苦皇室,再累不能累天子。内务府算是清朝规模最大的机关,职官人数多达3000,比户部还要多十倍以上。

就拿内务部下面的“御膳茶房”来说,它分为膳房、茶房、干肉房等等。

但皇帝又不是永远待在一个地方,所以御膳房又包括“外膳房”、“养心殿御膳房”、“园庭膳房”、“行在御膳房”等等,保证皇帝宅在家、日常工作、外出旅游时都能吃好喝好。

此外,各宫各院都自带膳房,根据妃嫔等级有大小之分。

仅仅在养心殿御膳房这一处,就有几百人专为皇帝服务。

庖长2人,副庖长2人,庖人27人,领班拜唐阿2人,拜唐阿20人,承应长20人,承应人44人,催长2人,领催6人,三旗厨役57人,招募厨役10人,夫役30人……这仅仅是“承应膳差人”。另还有大量“司膳太监”,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

这又仅仅是正常编制内的,另又还有大量“额外招募厨役”。

可能皇帝看上某位大臣家的一道菜了,那个大臣的厨子就会直接调到御膳房,皇帝什么时候想吃这道菜了,他就什么时候做。不管是一年想起一次,还是一辈子都不被想起,这个厨子就这样被御膳房养着了。

但这不是全部,还有一批专门研究皇帝饮食的御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私人营养师。为了让皇帝吃得健康,这群御医会到处搜寻稀奇古怪的食谱。

所以,御膳房乃至整个内务府,就是皇帝家的保姆。

这么多人围着几个主子打转,可以想象皇帝们的生活有多精彩。

2.圈钱利器

内务府不仅负责宫廷的后勤工作,还负责给皇帝管钱。

皇帝所有的田庄、牧场、赋税等各种赚钱的项目都由内务府专人打理。

所以,内务府总管大臣一般由皇帝非常信任的满族王公大臣来担任。乾隆年间,内务府总管被升为正二品,和各省总督是一个级别的。

一般来说,皇帝想用钱了,就从内务府拿。因为户部管的是国库,是留给国家大事用的,皇帝要钱只会被拒绝。

傅恒曾担任总管大臣

为了增加收入,乾隆时期内务府牢牢把握了三条赚钱渠道:内务府官庄、关税盈余、议罪银。

什么是官庄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内务府通过圈地、查抄罪犯田产等方式,得到了大片土地,也就是官庄,从而获得巨大的收益。乾隆为了承包更多田地,就频繁查抄犯罪官吏的财产,一抄一个准,多抄多得。

乾隆五十五年,派驻伊犁的大臣承安被革职抄家,其罪名仅仅是“玩偈性成,复耽曲蘖”。也就是说,承安因为不务正业,耽误工作,直接被连根端了。乾隆对于他家的财产觊觎已久,连这么站不住脚的罪名都敢用。

关税盈余也有很大的操作空间。清朝的关税政策一直在变,到了乾隆时期,只开放了广州这一个通商口岸。当时,广州设立了专门的海关单位,海关关税正课之外盈余部分全部归内务府。

为了最大限度地给皇帝捞钱,内务府派去收钱的人就想尽办法,增加各种苛捐杂税。

“议罪银”是和珅提出的一项制度,具体操作就是:犯罪官员向内务府交一笔钱,可以减轻或者免除罪行。

乾隆觉得很棒棒,将这个办法写进了当时的公务员管理条例,也就是《钦定吏部处分则例》。内容是这样的:“官员承问引律不当,将应拟‘斩’、‘绞’人犯错拟‘凌迟’,及应拟‘监候处决’人犯错拟‘立决’者,承审官降一级调用,审转官降一级留任,臬司罚俸一年,督抚罚俸六个月。”

于是,官员们纷纷往内务府送钱。送得越多,处罚越轻。

说白了,不就是向皇帝贿赂吗?难怪和珅能当上内务府总管,被乾隆罩那么多年!

据估算,乾隆皇帝在位60年,内务府总收入在8000万两银子以上。

为什么乾隆皇帝那么烧钱?因为他赚得多呀!

为什么他的子孙浪不起来?因为乾隆赚的是快钱,扰乱了大环境呀!

3.黑心中介

内务府有这么大的能量,里面的工作人员自然也想捞点好处。捞着捞着胃口就养大了,差点把皇帝都给吞了。

就拿吃饭这件小事来说,奇葩操作就一大堆。

雍正皇帝是一个崇尚节俭的人,他曾叮嘱膳房:“凡粥饭及肴馔等类,食毕有余者,切不可抛弃沟渠。或与服役下人食之。人不可食者,则哺猫犬。再不可用,则晒干以饲禽鸟。”

主子吃不完的饭菜,要留给下人吃。人不吃的剩菜,就拿来喂猫狗。如果实在不能吃了,就晒干之后用来喂鸟。

嗯,仿佛回到了故乡的老屋,听老奶奶讲述生活的大智慧……

到了乾隆时期,这一套根本行不通,光是乾隆帝一个人就不知道要消耗多少食材。

在乾隆二十五年,他去承德避暑山庄住了53天,总共用掉羊1445只,平均每天27只。

宫中平时用的羊,都是庆丰司饲养的。先由西华门外的内羊圈供应,不过不够用就到丰台、南苑外圈捉羊,还不够就到张家口牧场去。养羊的地方那么多,绝对管够。

死掉的羊和御膳房用过的羊皮,都交给广储司处理。死羊的羊肉交给奉宸苑拿去喂老虎、老鹰这些动物。如果不需要喂食,就拿到外面去卖钱。

像庆丰司、广储司、奉宸苑这些,都和御膳房一样,是内务府下面的分支。它们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让皇室生活无忧。

但有时候,下面的人就喜欢搞事情。

某年,御膳房很久没有用鲜嫩的羊肉做菜,乾隆帝就派人去问原因。御膳房的人表示:“羊肉以肥者为佳,今庆丰司所进皆瘦羊,故不敢用羊肉。”

乾隆帝不信,命人去检查庆丰司放的羊,发现都是肥羊,于是做菜的负责人就暴露了。

乾隆这里对于御膳房的小心思,还能应付过去。到他的子孙后代,情况就大大不同了。

之前我在道光那篇文里说过,道光皇帝想吃个片儿汤都要被御膳房敲一笔,气得道光帝从此再也不提片儿汤的事了。

做一个皇帝,好难!连外卖都吃不上!

但这不是最惨的,光绪皇帝才是皇帝中的弟弟。

他从小爱吃鸡蛋,每天早上要吃四颗。按照当时的物价,四颗鸡蛋也就需要十二三个铜钱而已,但是御膳房开价三十四两银子。

于是,光绪帝就以为鸡蛋是非常珍贵的东西。

有一天,他和老师翁同龢聊天,问道:鸡蛋真好吃,可这东西这么贵,翁师傅你能吃得起吗?

翁同龢很无语,但他又不敢说实话得罪内务府,就说:回皇上,臣家中或遇祭祀大典,偶一用之。否则不敢也。

于是,光绪帝就这么一直被骗下去了。

做一个皇帝,好难!连茶叶蛋都吃不起!

在采购食材方面,内务府非常精通虚报数据。

如果每天需要20颗鸡蛋,就会报备成采购500颗鸡蛋。如果皇帝突然想加菜,需要3只羊,就会被报备成购买300只羊。

买是不可能多买的,多出来的钱就都被相关人员瓜分了。

慈禧太后对这种事情有所耳闻,但内侍近臣小心翼翼地说:“老祖宗吃用,奴才们跟着也得吃点!”这个事就翻篇了。

以上这些操作都还只是小case,内务府还有更能体现商业头脑的捞钱手段——倒卖剩菜。

宫中的贵人每顿饭都要吃一百多道菜,不可能吃完。为了人身安全,还有一道菜不超过三筷子的规矩。所以,每天都有大量剩菜。

一般情况下,皇帝吃剩的菜肴,会赏给后宫妃嫔、皇子公主、王公大臣。还剩下一大部分,都被内务府的人拿到宫外倒卖了。

剩菜中品相较好的,五折卖给饭馆。饭馆随便加工一下,打着御膳的名头卖给有钱人吃。

品相不好的,就直接卖给宫外的倒卖分子。他们再加米注水熬成各种粥,到街头巷尾零售,价格便宜,穷人也吃得起。

这么看,雍正帝物尽其用的思想倒是被实现了,只不过他们是为了捞钱,而不是为了节约。

皇帝一顿饭,养活了无数人。

标签: 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马培之不仅医术好而且情商高?从他给慈禧治病就能看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马培之,清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对这类人的病情,不该问的断不能问,不能说的断不能说,做到天知、地知,你知、他知,双方心领神会就行了,否则,就可能遭遇不测。晚清名医马培之不仅智商高,情商也远超常人,这在为慈禧治小产后遗症上就得到了充分体现。清光绪六年(1880年),慈禧太后患上了一种奇怪的病,宫中的太医不知诊断了多少次,也不知用了多

  • 后周与南唐开战肯定忙不过来 为什么北汉和齐没有趁机南侵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汉,后周,历史解密

    原因是辽国当时的国力和军力已经大不如今夕,辽国如此,北汉国当然就不敢轻易地与后周开战。柴荣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才急于北伐。柴荣的意图是:先把最危险的辽和北汉灭掉然后再一步步地并吞其他诸国,最终完成郭威一统天下的遗愿。但可惜的是,正如俗语所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意不让柴荣成事,柴荣也奈何不了天意的。柴

  • 商鞅变法前为什么秦国会沦为一个二流的国家呢 原因有几个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商鞅变法,秦国,历史解密

    商鞅变法前为什么秦国会沦为一个二流的国家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秦穆公去世不久,秦国就开始和晋国死磕,这一打就是上百年。晋国充分发挥了中原霸主的影响力,号召诸侯讨伐、封锁秦国,再加上期间秦国没有大作为的明君,慢慢就掉队了。一、秦晋交战上百年,秦

  • 汉武帝“金屋藏娇”的阿娇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陈阿娇,汉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汉武帝刘彻也因各个影视剧的传播而家喻户晓。汉武帝不仅因其雄才伟略而闻名,更是以后宫女子众多而知名。最为有名的可能是关于汉武帝与皇后卫子夫的描述,然其与青梅竹马陈阿娇的故事,众人也仅能说出“金屋藏娇”一词罢了。陈阿娇是西汉第一位长公主刘嫖的女儿。陈阿娇母亲馆陶长公主刘嫖是汉

  • 陶朱公和范蠡是什么关系 他们两是同一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秋,西施,历史解密

    范蠡的人生堪称是一部传奇,他辅佐越王勾践,消灭吴国,称霸中原,之后功成身退,化名陶朱公,并开始经商致富、家累千金,被后世誉为中华道商的鼻祖。但是在21世纪初的一次考古发现,加上相关史料的记载,几乎颠覆了史书,范蠡、西施很可能没有归隐,而是被人活活淹死的!按照司马迁所著《史记》的记载,范蠡在辅佐勾践灭

  • 什么是世管佐领?它在八旗世职中是什么位置?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世管佐领,清朝,历史解密

    清代满人入仕有一个重要的途径是世职,什么是世职呢?嘉庆会典谓:世爵公以下、恩骑尉以上,皆准按品补授武职,是曰世职。又,八旗散秩大臣、佐领及陵寝防御有世袭者,亦曰世职。这里所说的世职有四种:一是凭爵而选任的武官,另外,有爵者、高级官员还可荫子,旗人大员子弟挑取武官侍卫,也都带有世职性质;二是佐领中的世

  • 美国航空系统瘫痪是怎么回事 航班延误激怒了不少乘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美国,历史解密

    据外媒报道,4月1日,西南航空、达美航空、联合航空、阿拉斯加航空、捷蓝航空均发生系统故障。航班延误激怒了不少乘客。据外媒报道,4月1日,西南航空、达美航空、联合航空、阿拉斯加航空、捷蓝航空均发生系统故障。航班延误激怒了不少乘客。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这些航空公司遇到与“飞行重量和平衡”

  • 孛儿帖新婚为何被掠走?札木合仗义出救兵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孛儿帖,元朝,历史解密

    孛儿帖的送嫁队伍被蔑儿乞人发现了,因为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汗曾经抢夺过蔑儿乞的新娘,所以他们策划了一次报复行动。铁木真的婚礼后没多久,蔑儿乞人偷袭了铁木真的营帐,抢走了孛儿帖。这场突然袭击深深地震惊了铁木真,他意识到自己现有的实力还远远不足,必须有一支人数众多的军队。而最好的办法就是结为“安答 ”“父

  • 吴王夫差与晋定公在黄池争霸,最后到底谁胜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晋定公,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会盟”是诸侯国进行政治交流与政治斗争的重要手段。根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诸侯国各种会盟的次数至少在百次以上。但在这么多的会盟中,最重要最出名的会盟有四次,史称“春秋四大会盟”。这四大会盟分别是“葵丘会盟”、“践土会盟”、“黄池会盟”与“徐州会盟”。四大会盟之所以重要和出名,是因为四大会

  • 为什么抗战期间会有伪军的存在?那些当过的人说出了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伪军,近代,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在二战期间,日军侵华时期,中国的土地在遭受日军的侵占时,无数的平民百姓也被日军无情地杀害了,这让国人愤怒不已,可是更让国人伤心的是,有些人本就是中国人,却加入到了日军侵略的队伍中,和日本侵略者一起来欺压平民百姓和对抗抗战士兵。这些人,被称为伪军,他们虽然成了日本人的帮凶,但是日本人也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