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有三十六位开国功臣,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了几个?

明朝有三十六位开国功臣,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了几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026 更新时间:2024/1/19 6:58:31

从1368年建立明朝的起,之后的三年间朱元璋陆续分封了六公、二十八侯、二伯,这三十六人要么战功赫赫,要么智计百出,是明朝最主要的开国功臣。

在朱元璋当皇帝的三十一年里,这些开国功臣也陆续凋零,有战死沙场的(鄂国公常遇春、卫国公邓愈等),有病死床榻的(曹国公李文忠、济宁侯顾时、诚意伯.刘伯温等),但更多的是被朱元璋以各种理由诛杀而死。

太子朱标年幼时,被朱元璋送到大儒宋濂座下学习经传,谓之“可马上夺天下,但不可马上治天下。”从小学文的朱标,性格仁慈宽厚,与父亲朱元璋截然相反,并经常反对朱元璋诛杀大臣,责罚亲王。

朱元璋也是看到朱标的这种性格,担心他压制不住那些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开国功臣们,所以才借故对他们大开杀戒,如洪武十八年赐蒸鹅而死的魏国公徐达,而仅在洪武二十三年的胡惟庸谋反案中,牵连被杀的就有韩国公李善长、延安侯唐胜宗、吉安侯陆仲亨、荥阳侯郑遇春、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宜春侯黄彬等多位功臣。

而这让朱标更是忧心郁结,以致于患病早逝,时年仅37岁(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去世时,朱元璋已经64岁,白发人送黑发人,可谓人间至哀。之后朱元璋迅速将朱标之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当时他才15岁。

朱允炆性格有像父亲的一面,但更柔弱,也更冲动。因其年幼,朱元璋更加担心朱允炆能否守住基业,于是对剩下的功臣们再接着杀,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以谋反罪杀凉国公蓝玉,并牵连族诛一公、十三侯、二伯共一万五千多人,之后洪武二十七年逼死颍国公傅友德,二十八年赐死宋国公冯胜等。至此“元功宿将,相继尽矣。”

等到1398年朱元璋去世时,留给新皇帝朱允炆的沙场宿将就只剩下长兴侯耿炳文一个人了,而之所以留下他,也是因为他只善于守城,而短于攻伐。

但朱允炆的对手呢,则是号称明初九大攘夷塞王的九位叔叔们,其中就有文治武功都不下于那些开国功臣们的燕王朱棣

更多文章

  • 揭秘:规军、大军阀、农民起义军哪个是最可怕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每个朝代,都有气数将近的时候,这个时候,天下就会分崩离析,出现各种并存的势力。历朝历代的末期,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但是,与其他朝代末期情况不同的是唐朝末期。在唐朝末期,形成了这样的三种势力,分别是:藩镇、唐朝和流寇三部分。大家可能不太熟悉藩镇,但是,军阀应该熟悉,其实,藩镇和军阀是一个意思,只是不同

  • 德国吞并奥地利期间为什么一枪不放就占领了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德国,奥地利,历史解密

    奥地利位于欧洲中部,是一个经济发达、风景秀丽的现代国家。1938年3月15日,德国入侵奥地利,德国军队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抵抗,轻松地进入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在维也纳,希特勒和他的军队竟然受到了奥地利民众的热烈欢迎。那么德国人为何一枪未放就占领了奥地利,而且还受到了民众的热烈欢迎?第一,德国和奥地利同属

  • 傲视群雄的后梁。为什么会被河东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后梁,灭亡,历史解密

    后梁之所以会被河东政权(即先后号称晋、后唐的政权)灭亡,主要原因是被河北藩镇抛弃。朱温的成功离不开河北藩镇的助力,朱友贞的失败也离不开河北藩镇的背弃。朱温与李克用争霸之初,李克用麾下的沙陀勇士乌鸦兵凶悍无比,多次杀得朱温丢盔卸甲、望风而逃。后来朱温与李克用分头对付河南、河北藩镇,朱温凭借宣武军为基地

  • 古代象兵的战斗力怎么样?他们有什么弱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象兵,世界,历史解密

    在冷兵器的战争史上,古人喜欢驯化一些动物用于作战和后勤运输,其中最常见的便是战马和负责后勤运输的骆驼、牛等牲畜,在古代印度河东南亚的一些地区,那里的人们曾经驯化大象进行参战,让敌人闻风丧胆。大象的体型十分庞大,并且皮糙肉厚,一般的弓箭和刀矛很难对它造成太大伤害,而在大象背上的士兵因为居高临下,常常能

  • 为什么除了南北朝时期的陈朝,历史上再没有以姓氏为国号的国家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陈朝,南北朝,历史解密

    陈国还真不能算以国君姓氏为国号的,只是原来被封为陈国公的陈霸先正好也姓陈而已。这就和刘邦被封为汉中王,所以叫汉朝;杨坚被封为随(隋)国公,所以叫隋朝;李渊被封为唐国公,所以叫唐朝一样,都是以原领主封邑为国号的。但是实际上,历史上还真有以国君的氏(实际上就是后来的姓)为国号的国家,而且曾经有3个。那就

  • 长平之战赵国损失惨重,是如何赢得邯郸之战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邯郸之战,或者是邯郸保卫战,不是赵国一个国家把秦国打败的,是东方六国合纵跟秦国打,只能说当时的秦国刚从军队损失过半的长平之战中恢复过来,单独打个赵国或许有胜算,还没有实力一挑六。确切地说,秦国是一打三都没打过,赵国和楚国魏国联军里应外合,打败了秦国。但是邯郸之战秦国主力并没受什么大的损失。话说长平之

  • 清朝时期“捻军”是什么组织?为何鲜有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说起清朝时期太平天国,就算是不熟悉历史的人,也能知道洪秀全的名字,不过说起捻军二字,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捻军是与太平天国,同时期出现的农民武装,而且活跃了近十五年才消失,最鼎盛时期甚至佣兵可达20万,只是因为名号没有太平天国响亮,于是就算有很多壮举,也只能被历史埋没,所以很多人对他们了解甚少。其

  • 古代真的有指纹鉴别技术吗 为何古人会在案中按手印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手印,历史解密

    指纹是很重要的,用指纹可以开手机可以开门锁,在探案的时候警察根据指纹可以找到嫌疑人,因为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同的,也就成为了一个人的代表。所以凭借指纹就可以解决很多麻烦。在古装剧里可以看见很多按指纹的画面,不过那个时代鉴别技术还没出现,他们为什么还要按手印?在古代如果发生案件,是无法对现场的指纹进行鉴

  • 唐朝经学家:孔颖达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颖达,唐朝,历史解密

    孔颖达(574年-648年),字冲远 (一作仲达 、冲澹),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唐朝经学家,孔子的第31世孙。生于北齐后主武平五年(574年),八岁就学,曾从刘焯问学,日诵千言,熟读经传,善于词章,隋大业初,选为"明经",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隋末大乱,避地虎牢(今河南省荥阳汜水镇西北)。入

  • 什么是虎符?是权利的象征,能调动整个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虎符,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古代的传播不是很发达,所以有些士兵可能没有机会看到皇帝在他们的生活。于是皇帝授权将军打仗,授权的标志就是虎符。士兵参军必修课是阅读和理解虎符的图纸,以便遵从调度。在这一点上,有人问为什么没有人抄袭虎符叛乱。你真的是个傻瓜吗?如果反叛如此容易,皇帝会死多少次?首先,你需要皇帝的命令,虎符和军队。当你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