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斯是怎么被设计的?李斯为什么会被赵高陷害?

李斯是怎么被设计的?李斯为什么会被赵高陷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23 更新时间:2023/12/9 11:48:53

李斯是怎么被设计的?李斯为什么会被赵高陷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胡亥做了皇帝之后,更加宠信赵高,封赵高为郎中令。赵高依仗二世恩宠狂妄不可一世,因私仇诛杀了很多人。他害怕群臣向二世报告这些事,于是向二世进言说:“天子之所以尊贵,是因为臣下只能听到他的声音而见不到他的容颜。陛下还很年轻,不一定能对每件事情都了如指掌,现在坐在朝廷上听群臣禀报事物,赏罚举止如有不当的地方,就会在大臣们面前暴露自己短处,从此便不能向天下人显示您的圣明与尊贵了。”二世听了之后点了点头,说:“你说的有理,可是我该怎么办呢?”

李斯赵高说:“陛下不如深居宫中,由我和熟习法律的侍吏们一起处理大臣所奏之事,如果我们处理不了的事情奏上来以后,再与您一起商量如何处理。这样,大臣们就不敢胡乱上奏是非不明的事,天下人都会称赞您的圣明了。”二世同意这样做,于是,不再坐朝接见大臣,常常住在禁宫里。赵高在宫中侍奉左右,掌管事务,实际上一切事情都是由他来决定。大臣们一个个敢怒而不敢言。

原本和赵高同谋改写诏书的丞相李斯也对赵高的行为不满,赵高听说后,想除掉李斯。

于是,赵高就去见李斯说:“丞相,我有一事相求。现在关东地区盗贼非常多。皇上却增调服徭役的人去造阿房宫,搜集猎狗快马这些无用的东西。我想进谏,但又担心自己是个宦官,地位卑贱,不敢劝说。这其实是您份内的事,您为什么不去劝谏呢?”

李斯说:“其实我很久以前就想劝谏了。可现在皇上不坐朝廷,总是住在深宫之中。我想对他说的话,又不可以让其他人转达。想求见他,他又没有空闲。实在没有办法劝谏啊!”赵高说:“您如果真能劝谏,等到皇上有空闲时我一定来通知您。”

当二世正在饮酒作乐,美女站在面前的时候,赵高便派人通知李斯说:“现在皇上有空,可以进去议事了。”李斯就到宫门求见。这样的情况发生好几次,二世生气了,说:“这个李斯,真是扫兴,我有空的时候他不来。我正寻欢作乐,他就要来议论国家大事。李斯是认为我年少无知,还是认为我见识浅陋?”

李斯被赵高陷害赵高趁机说:“当初我们密谋之事,丞相是参与了的。现在陛下贵为天子,而丞相并没有封地称王。所以一直怀恨在心。丞相的长子李由现任三川郡守,造反闹事的贼子陈胜等人与丞相本是同乡。正是因为这层关系,所以盗贼们经过三川的时候,李由也不组织攻击,致使事端越闹越大。臣还听说李由与陈贼有过书信往来,由于还没有得到真凭实据,才不敢贸然奏知圣上。”

二世对赵高的话深信不疑,想惩办李斯,但又怕情况不实,就先派人调查三川郡守李由跟反贼沟通的情况。

李斯知道后,才恍悟自己中了赵高的圈套。就上书揭发赵高说:“赵高现在的权力可与陛下相比。他利用陛下的威信,怀有不可告人的野心。从前田常做齐简公的相国,窃取了齐国王位,这是天下人共知的事实,现在赵高图谋不轨,私人的财富可与田常在齐国为相时相比。他又贪得无厌,追逐利益没有止境,现在权力地位仅次于君主,陛下您不将他除去,我担心赵高迟早会造反啊。”

二世看完后非常不屑,说:“怎么会呢!赵高原来虽是宦官,但他不因安定而放纵,不因危难而变心,努力改善自己的品德。他的地位是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忠诚得来的,我认为他很贤能,而你却怀疑,这是为什么呢?何况我不信赖赵高,又能信赖谁呢!赵高为人廉洁,坚强而有毅力,下通民情,上合我意。希望你不要再怀疑他!”

二世怕李斯杀了赵高,就私下里把李斯进谏的事告诉赵高。赵高说:“现在丞相所担心的只有我赵高一人;如果我死了,丞相就要学田常那样造反。”

这时,天下起义的军队越来越多,左丞相冯去疾、右丞相李斯、将军冯劫为此劝谏二世,让他暂时停止修建阿房宫,减轻徭役。二世大发雷霆,就将冯去疾、李斯、冯劫交给掌管刑狱的官吏,立案审讯他们还有没有其他罪过。冯去疾、冯劫在狱中自杀了,只有李斯没有死。二世将李斯交给赵高处理,查问李斯与儿子李由一起谋反的情况,李斯否认,赵高便拷打他一千余次,李斯忍受不了苦楚,只好含冤认罪。

李斯自恃有雄辩之才,对国家有功,而且实际并没有谋反的心思,想上书为自己辩说,希望二世醒悟,将他赦免。于是,他便从监狱上书。

书奏呈上以后,赵高命令官吏扔掉而不给二世看,说:“囚犯怎么能上书呢!”

赵高又派他的门客十多人,伪装成御史、谒者、侍中,轮番审问李斯。李斯改用实情回答,又一次遭到严刑拷打。后来二世派人验证李斯的口供,李斯以为还会跟前些日子一样,没敢更改口供。

二世高兴地说:“如果没有赵高,我差点被丞相出卖!”二世派去查核李由的使者到时,李由已被楚兵杀死了。赵高就歪曲事实,把谋反的事强加在李由身上,判定李斯应以五刑论处,在咸阳集市腰斩。李斯与他的次子一同被绑赴刑场。路上,他对次子说:“我想同你一起再牵着黄狗,一同走出上蔡城东门去追逐狡兔,难道还可以做到吗!”于是父子相对而哭。李斯三族被诛杀。

李斯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名相。他的才干、文章与书法,均属一流,可惜功成名就的他,死得很惨。他被秦二世与赵高处以极刑,夷三族,腰斩于咸阳。

李斯是个极其能干的人物。他有理想,有谋略,有能力,有才华,但他缺少的是公心。由于他私心太重,急功好利,才导致他人生道路上的大不幸。秦始皇执政时,李斯的才干得以充分发挥,但同时他迎合秦始皇专制独裁统治,“焚书坑儒”给其人生写下了不很光彩的一页。李斯妒忌韩非才干出众,在秦王面前百般诋毁韩非,致使韩非入狱,并派人用毒药逼韩非自尽。这件事暴露了李斯的为人不仁。

标签: 秦朝李斯赵高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是清朝名伶,问了雍正一句话被乱棍打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正,清朝,历史解密

    都说“得意忘形”,肯定要出大事,这个成语说的一点不假。今天要讲的故事,就是清朝一代名伶,因为在皇帝面前得意忘形,导致丢了性命。我们都知道在古代,戏子的身份地位是极其卑微的,戏曲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很低贱的行业,而且一家一旦有一个戏子,那么这一家都不会有好出处的,而且,古代朝廷也明文规定:戏子的后代不准参

  • 揭秘:越南北部是古代中国丢失的核心疆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由于古代农耕民族的特性,以及近代以来所受的国耻,中国人对于“土地”是非常看重的,版图的大小往往被作为评判国力强大与否的重要标准,正所谓“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经过数千年的你来我往,中国最终形成了现代的版图。那么,现代的中国版图是大是小呢?其实,某种程度来说,现代的中国版图是历史上最大

  • 明朝的封爵制度是怎样的?有着怎样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封爵制度,封建制度,历史解密

    封爵制度是中国古代君主授予贵族和功臣爵位的制度,它是历代君主为巩固其统治地位,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而实行的一种封爵等级制度,对一个朝代的政权统治与社会稳定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朝封爵制度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较为程序化、制度化与法制化的封爵制度,既有与历代封爵制度相同处,也有许多独特点,抓住其特点及成

  • 揭秘:北宋灭亡时著名的杨家将去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北宋灭亡时著名的杨家将去哪儿了?受评书、戏剧、电影及电视剧等影响,杨家将的声威在普通人眼里那是神威无比的——七郎八虎闯幽州、血战金沙滩、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十二寡妇征西、佘太君百岁挂帅、杨排风……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爱国者形象,在世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以至分不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演义和传说

  • 百越: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古越族人分布的地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百越,古越族人,历史解密

    百越,是指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古越族人分布的地区。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也就是从今江苏南部沿着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越南北部这一长达七八千里的半月圈内,是古越族人最集中的分布地区;局部零散分布还包括湖南、江西及安徽等地

  • 大非川之战唐朝十万精锐全军覆没 他们到底是怎么败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大非川之战,历史解密

    公元7世纪30年代,唐蕃关系以和好为基础,并因文成公主的和亲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唐太宗和松赞干布相继逝世后170年间,两大帝国却以斗争为主。松赞干布死后,吐蕃大权掌握在大论禄东赞手中,吐蕃开始向四周扩张,与唐和好的国策发生逆转。而大唐的国势却在这十余年中日益衰竭,军队的战斗力也越来越差,对周边各藩属

  • 如果说没有辛酉政变的发生 肃顺究竟会不会篡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辛酉政变,历史解密

    辛酉政变是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一场权利斗争,斗争的最终结果以两宫垂帘、亲王辅政胜利,八大臣失败告终,八大臣中肃顺被问斩,载垣、端华命自尽,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被贬官,政变的结果彻底打破了咸丰帝苦心构造的政治格局,清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种政治模式:即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恭亲王、醇亲王辅政。清

  • 古人的夜生活是怎样的 他们的夜间娱乐生活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电,历史解密

    提到娱乐生活,现代人的娱乐生活真是多种多样,尤其是现代的文明生活这么发达,生活节奏也不断的加快,致使很多人白天都没有时间去享乐,晚上便成了许多人的人间天堂,那么现在的晚上大家都在做什么,看电视,打游戏,还是在外面high呢?相信答案肯定五花八门,那么古人的夜生活又是怎样的呢,他们又有什么我们想不到的

  • 齐诸儿设计想把郑亹杀掉,没想到高渠弥也跟了过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高渠弥,春秋,历史解密

    早年的郑庄公,挟王室权威,号令四方诸侯,何等的意气风发。到他晚年的时候,虽然霸业仍在,但是估计此时的他,心里总会时常涌现出一丝的不安,因为他的儿子们太优秀了。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儿子优秀老爹不应该高兴才对吗?可是郑庄公是一国之君,他是有一个爵位要传承的。倘若只有一个优秀的儿子,那么就直接传给

  • 英国人第一次来到中国,他们带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清朝,令妃,历史解密

    乾隆时期,欧洲有许多“中国迷”,也就是向往和崇拜中国的人。那时欧洲学者们认为要向中国学习,要与中国接轨。伏尔泰说,“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马戛尔尼、斯当东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成长起来的中国迷,他一辈子最向往的事就是去中国。并且,欧洲人传说中国人是“全世界最聪明最礼貌的一个民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