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霍去病征战未尝一败,却英年早逝

霍去病征战未尝一败,却英年早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455 更新时间:2024/3/18 14:18:35

大汉帝国,名将如云,英才辈出,其中最令人惋惜的将领无疑是冠军侯霍去病

公元前140年,霍去病出生于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名将卫青的外甥。和卫青一样,霍去病出身低微,父亲霍仲孺只是平阳县的一个小县吏,母亲卫少儿平阳公主府的奴婢,幼年被父亲抛弃,因私生子身份受尽冷眼,直到姨母卫子夫入宫成为皇后,其身份才陡然高贵起来,成为皇亲国戚。

霍去病能名垂青史靠的不是皇亲国戚的身份,而是一刀一枪换来的赫赫战功。公元前123年,17岁的霍去病随大将军卫青出战匈奴,率八百轻骑突袭数百里外,斩敌两千余人,其中包括匈奴相国、匈奴单于祖父辈籍若侯产,活捉单于叔父罗姑比,一战成名,得到汉武帝青睐,获封“冠军侯”,寓意为“军中第一人”,这一崇高荣誉连卫青都没得到。

公元前121年,19岁的霍去病受命再次踏上征途,于河西地区斩获匈奴四万余人,俘虏包括匈奴王在内的120多名匈奴贵族,收复河西地区,为打通西域道路奠定基础,浑邪王率部族四万余人归顺大汉,匈奴内部开始分裂。

此战过后匈奴不得不重新审视汉朝这个欺压了多年的老对手,各部落帐下子民流离,牲畜死伤,匈奴人悲歌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这是当时匈奴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当然,这并不值得怜悯,在卫青、霍去病之前,汉人战败后情况只会比这更惨。

公元前119年,这一年无论是对匈奴还是对帝国,都是令人难忘的一年。这一年,22岁的霍去病率军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决战,以期毕其功于一役。北进两千多里后与匈奴左贤王不期而遇,这一战,不仅斩杀七万,更是俘虏匈奴屯头王等在内的八十多人。而后追击到了狼居胥山,在此举行了祭天封礼,霍去病也达到了人生的顶峰,这一年他仅仅21岁。

这一刻,霍去病扬我汉家天威,更是洗清了“和亲”多年来万千汉家男儿的屈辱。从此“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而“封狼居胥”也成了后世武将所追寻的最高殊荣。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百战百胜的战神却是如同彗星一闪而逝,公元前117年突然与世长辞,年仅23岁,令人惋惜不已,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天妒英才。

霍去病去世后,满朝文武无不扼腕叹息,汉武帝悲痛不已,下令将其安葬于自己的陵寝茂陵,为其修建的陵墓也是按照祁连山的样子修建的,这是他建功立业的地方,也是成就其辉煌的地方。出殡那天,汉武帝特意调派边境五郡的铁甲军士,从长安一路列队到茂陵陵寝,为冠军侯送行,这是极高的荣誉。

17岁封侯,21岁达到人生巅峰,霍去病拿到了汉朝武将能获得的所有荣誉,强大的匈奴人遇到他也只能望风而逃,汉军军威在当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标签: 霍去病西汉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在宋朝牛有多宝贵?弄伤它可能性命不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农民起义,宋朝,历史解密

    对于宋代,很多人多半会有牛肉的记忆。一方面,受《水浒传》等古典小说的影响,英雄们下馆子上二斤牛肉、大碗喝酒等情节让人印象深刻。另一方面,在流传于民间的宋代案件里,尤其是包拯智破割牛舌案,让人记忆犹新。这就给我们矛盾的一面,英雄们下馆子是吃牛肉的,而私宰耕牛,即便是割去一条牛舌,也是要认罪伏法的。众所

  • 作为杨贵妃的前夫、唐玄宗的儿子,李瑁最后的结局究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一个男人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自己的妻子成了自己的母后,而自己却从丈夫的角色转瞬变成了儿子。李隆基的第十八子寿王李瑁便是这样一个悲催的男人。曾经与自己同处一室,相敬如宾,共同生活了五年的妻子却转眼睡在了自己父亲的身边。以后自己见到这个曾经的妻子还要行后辈对长辈的大礼,还要亲眼看着这对昔日的公公和儿媳有说

  • 北匈奴究竟去了什么地方 西迁四站后都建立了什么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北匈奴,欧洲,历史解密

    曾与汉朝为敌的北匈奴,后来建立了匈奴帝国,令欧洲人颤抖根据史料记载,匈奴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期),衰落于公元1世纪(东汉时期),衰落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汉武帝对匈奴的猛烈反击,大大损耗了匈奴的元气。至西汉后期时,匈奴发生了分裂,南匈奴归顺了汉朝,而北匈奴则拒不归顺,经常发起战争,导致民不聊生。至汉

  • 清朝奇怪的侍寝规则是怎么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所以清朝的祖先就立下规矩房事也是必须有节制的不能过度,否则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岂不是又没了。清朝那时候有专门的机构管理这个的,也叫敬房事,一般来说主要的职责就是皇上如果有意向了就帮皇上选好一些妃子,然后交给皇上去选,这个过程就叫做翻牌子,翻到那个妃子今天就是那个妃子侍寝,当然除了帮助皇上选妃子,就是帮

  • 朱元璋杀功臣,朱标挖苦12字气得朱元璋拿凳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标,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说起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想必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他从一个乞丐成长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中的艰辛自然是可想而知的。正因为如此,朱元璋才早早将自己的长子朱标立为太子,并且派著名学士宋濂作为他的导师。在朱元璋的精心培养之下,朱标成年之后颇有明君的风度,并且说话和谈吐都很有见地,并且朱元璋几次离开南京让朱

  • 易服令简介 服饰鉴别和推行状况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末清初,易服令,历史解密

    易服令是明末清初时期满清颁布的一项法令,和剃发令同步,统称为剃发易服。满清政府在入关前后颁布了一系列"薙发易服"政策,强迫汉人改变其发式、衣着,强制性地改变汉人固有的风俗习惯和民族观念。对于这一政策的施行,清廷固有其多方面的原因考虑,但为了满足其利益,却使广大汉族人民饱受文化习俗的民族压迫,从而引起

  • 短短九年的时间,晋文公是怎样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在秦国的协助下归国继位,短短的9年時间,便变成春秋五霸之一。俗语说,沒有莫名其妙的取得成功,晋文公为何在61岁的大龄,多年就保持宋襄公、秦穆公等一辈子的希望?雄图大志的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主要归功于“六世之余烈”,晋文公的成功也不简单,我们可以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来分析。西

  • 揭秘:刘秀是怎么收服流寇般的十万赤眉军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赤眉军,汉朝,刘秀,历史解密

    刘秀即位后,却未定国都,定都何地呢?当时,人们心目中的重心当然是长安,但长安不可能在短期内夺到手,刘秀在河内郡徘徊一月有余,最后确定定都洛阳。他首先派兵占据了五社津(今河南巩县北)等要塞,以防荥阳以东的割据势力前来争夺,然后,下令包围洛阳。当初,刘玄去长安时留李轶、朱鲔守洛阳,这两个人都曾劝刘玄杀掉

  • 国学大师黄侃与原配和最后一位妻子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黄侃,民国,历史解密

    黄侃在大学任教时,与他的发妻王氏是聚少离多的。有一段时间,百无聊赖的他曾经做过同乡兼同族女孩黄绍兰的塾师。黄绍兰应该是一位相当有质感的女孩子,她要比王氏多学问、识大体。武汉的夜色忽明忽暗,寂寞的黄侃很快决定向她发起进攻。毕业后的黄绍兰跑去上海开办女校,黄侃沉吟片刻便决定放弃手中的工作去上海追求心爱的

  • 刘备摔阿斗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的真的对自己的儿子下手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刘备,刘备,历史解密

    刘备对自己的孩子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很难办的选择题,这就和老婆和妈妈掉进河里是一个概念的。而对于我们来说,一直秉持的有两种看法,一个是说刘备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儿子铺路,另一个说的是刘备是真的为了自己的手下儿子的真的不算什么。那么,究竟是哪一个更合理呢?我们都知道赵云在曹军中七进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