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可卿身世之谜,红楼梦秦可卿是个怎样的人?

秦可卿身世之谜,红楼梦秦可卿是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432 更新时间:2024/2/18 9:26:08

秦可卿,乳名可卿,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艺术形象,金陵十二钗之一。她有三重身份:在人间,她乳名可卿,谐音“情可倾”,是宁国府重孙贾蓉的原配,营缮郎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温柔和平,被贾母赞为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但因爬灰(贾珍)、养小叔子(贾蔷)两件丑事曝光,使她年轻早夭;在仙界,她是太虚幻境警幻仙子的妹妹,乳名兼美,意为兼钗黛之美,表字可卿,谐音“情可轻”,原是个钟情的首坐,管的是风情月债;在妖界,她是狐狸精,经由养生堂转世为人。

秦可卿是《红楼梦》十二钗之一,长得“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5回)。”出生悲惨,是秦业从“养生堂”(孤儿院)抱养的弃婴,因“长大时,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8回)。这里所说的“风流”并非指秦可卿男女关系的随便轻佻,而是说她为人处世不同流俗。

否则,“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只钟情宝玉)的林黛玉(3回),“俏丫环抱屈夭风流”(清纯,刚烈)的晴雯(77回)不也成了随便、轻佻的人了吗?显然不是。果真如此的话,秦可卿是绝对进不了“诗礼簪缨之族”宁府的。身世寒微,没有任何社会背景而又能嫁入高门,在讲究门第出身、门当户对的封建社会是极少见的。这样的情况就只能是秦可卿凭借非常出众的姣好身材、美丽长相、良好品性、聪明能干进入宁府的。但是,正是这些给她带来了是非,让她身陷丑闻。

首先,秦可卿与公公贾珍有“爬灰”的嫌疑。

宁府中资格最老的奴才焦大,因不满晚上派他送秦可卿的弟弟秦钟回家,当着贾蓉,尤氏,秦可卿,凤姐,宝玉和宁府众多下人的面,借着醉酒骂出了十分难听的话。“焦大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乱叫乱嚷说:‘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7回)。这不是“指着和尚骂秃驴”吗?宁府有儿媳的主子就只有贾敬(儿媳尤氏)和贾珍(儿媳秦可卿)。贾敬没有住宁府家中,“如今一味好道……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们胡羼”(2回)。根本没有与儿媳尤氏接触的机会。这样看来有“爬灰”(公公与儿媳不正当男女关系)嫌疑的只有贾珍与儿媳秦可卿了。

其次,秦可卿还有“养小叔子”(嫂子与夫弟不正当男女关系)的嫌疑。

有人说宝玉与秦可卿关系暧昧,养小叔子的可能是指他。但是,宝玉是高秦可卿一辈的“叔叔”而不是同辈的“小叔子”。在宁府,只有贾蓉的弟弟才是秦可卿的小叔子,贾蓉的弟弟是谁呢?贾蔷。贾蔷什么人呢?“原来这一个名唤贾蔷,亦系宁府中正派玄孙,父母早亡,从小跟着贾珍过活,如今长了十六岁,比贾蓉生的还要风流俊俏。他弟兄二人最相亲厚,常相共处。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专能造言诽谤主人,因此不知又有什么小人诟卒谣诼之词。贾珍亦风闻得些口声不大好,自己也要避些嫌疑,如今竟分与房舍,令贾蔷搬出宁府,自去立门户过活去了。这贾蔷外相既美,内性又聪明,虽然应名来上学,亦不过虚掩耳目而已。仍是斗鸡走狗,赏花玩柳……他既和贾蓉最好,今见有人欺负秦钟,如何肯依?”(9回)。就凭此公“斗鸡走狗,赏花玩柳”的下流德性和贾蓉“他弟兄二人最相亲厚,常相共处”的便利条件,小叔子贾蔷与嫂子秦可卿之间就有瓜田李下的“养小叔子”之嫌。

不管这些脏话是宁府中不得志下人有意的“造言诽谤”还是无聊小人“诟卒谣诼之词”的无意传播,都使秦可卿身陷丑闻。但与这些丑闻相反的是,秦可卿非但没有身败名裂,反而好评如潮。

请看荣宁二府的一号人物、德高望重的权威贾母眼中的秦可卿:

“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平和,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5回)。贾母对秦可卿岂止是喜爱,更是为之骄傲了。

宁府二号人物族长、当家人、秦可卿的公公贾珍:

“合家大小,谁不知道我这儿媳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见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13回)。长子贾蓉活得好好的,怎么就绝灭无人了呢?公公对儿媳的看重非同一般。

宁府的三号人物,贾珍的妻子,秦可卿的直接领导、婆婆尤氏:

“‘倘或他有个好和歹,你再娶这么一个媳妇,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情的人儿,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他这为人行事,那个亲戚,那个一家的长辈不喜欢他?”(10回)。婆媳关系本是天敌,是最不好相处的。婆婆尤氏对秦可卿有这样高的评价,实属少见。

荣宁二府老少众人:

“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他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贱、慈老爱幼,莫不悲嚎痛哭者。”(13回)。“悲嚎痛哭”是众人对失去秦可卿真实痛惜之情的自然流露。得一人眼泪易,得众人眼泪难。甚至连批书人脂砚斋也对其暴死十分痛惜:在甲戍本此处侧批:“非恩惠爱人,那能如是?惜哉可卿,惜哉可卿!”

从上面不同地位、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人对秦可卿一致的、极高的好评和对她年青早觞的无比痛惜中可以看出她在荣宁二府中的人际关系之好。秦可卿身陷丑闻却好评如潮,这在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矛盾斗争十分激烈的荣宁二府,是非常难得的,是唯一的,也是值得深思的。

这样的好人,可能是淫妇吗?可能得到“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全家老小,上上下下的一致好评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杨贵妃秘史怎么死的,杨贵妃究竟死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电视连续剧《杨贵妃秘史》第一集中,“杨玉环”一句画外音“我在东瀛无尽地等待”泄露了这部电视剧演绎的早已被历史证明了的千古谎言。剧中杨贵妃不是在马嵬坡香消玉殒,而是在遣唐使帮助下逃到日本。而这部电视连续剧的导演对于一反“常识”的

  • 林冲棒打洪教头,水浒中的林冲战力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柴进与林冲正吃酒间,只见那洪教头)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来到后堂。林冲寻思道:“庄客称他做教头,必是柴进大官人的师父。”急急躬身唱喏道:“林冲谨参。”那人全不睬着,也不还礼。林冲不敢抬头。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道:“这位便是东京80万禁

  • 孙悟空和二郎神谁更厉害,孙悟空大战二郎神谁赢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导读:孙悟空嫌弼马温官小,那么,他究竟有多大的本事呢?我们有必要对他的战斗力进行一次客观公正的鉴定。孙悟空反了之后,托塔李天王奉旨来捉,李天王仅带本部人马来的。巨灵神是第一个与孙悟空单挑的人,“大圣轻轻轮铁棒,着头一下满身麻。”才一个回合,就敌不住跑了。猴王笑道:&ldquo

  • 圆明园到底是被谁烧的?为什么要烧毁圆明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导读: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和焚烧了圆明园。150年来,国内史学界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对于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的真实目的,长期以来存在争议。目前广为流传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是掩盖罪行说。这种观点认为,1860年英法联军窜入北京西郊圆明园后,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为了掩盖

  • 北京故宫九龙壁有重,300吨的九龙壁是如何运到故宫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导读:故宫是中国历史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如此庞大的建筑结构体系不禁使人感慨先人的智慧与建筑技巧。11月4日,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李疆、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陈皓生及普林斯顿大学机械与航空工程系教授霍华德·斯通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古代

  • 周恩来总理祖籍是什么地方的?周恩来是哪里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周恩来总理祖籍是什么地方的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在血统上与鲁迅先生为本家。其所属宝佑桥周氏(又称“老八房”)尊周庆为始祖。周庆为周氏迁绍始祖周茂之曾孙,字德芳,赠文林郎,曾任明朝山西道监察御史。殁后与妻合葬绍兴破塘殷家坞山麓。从周庆到周恩来共历18代。1939年3月,受中共中央

  • 明建文帝生死之谜,明朝建文帝究竟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举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荣登皇位而结束,历时4年。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时,皇宫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此后,有关惠帝已经出逃的传闻颇多,明成祖对此总是不放心,这件事也几乎成为他的一块心病。数百

  • 造成灭佛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历史上的灭佛运动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核心提示:造成灭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分割了两税户口,剥夺了天下大半财富。男子大量出家,地方政府损失男丁,或到不堪承受的程度。但宗教之间的斗争起了导火线的作用。武宗宠信道士,他自己后来就是服金丹死的,死时才三十三岁。灭佛资料图书香漫漫·造成灭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宗教之

  • 宋太祖暴死之谜,宋太祖赵匡胤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归西了,正史中没有他死亡的明确记载,《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也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个

  • 朱元璋为何如此嗜杀,确保他子孙后代皇位的安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枉杀功臣,历朝都有,但只有大明王朝的朱元璋创下了历史之最杀得最多,杀得最冤,杀得最绝!朱元璋为何如此嗜杀,如此狠毒?后世评说者做出了许多有力的推断。有的人认为,明太祖马上得天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南征北战,都是能撑得起一方天地?角色。但他的太子皇孙都温顺柔弱,他担心一旦他百年归山,他的子孙无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