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历史:幸运的郑国和躺枪的滑国

春秋历史:幸运的郑国和躺枪的滑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02 更新时间:2024/1/7 2:34:07

在公元前627年的二月份,那天天气还是冷的,并且还下起了大雪。让我们再把目光转移到秦国东边的一座关隘—函谷关:只见从关口内陆陆续续走出了一支军队,纷乱的旗帜被风吹得呼呼响,上面大大的写着一个“秦”字,毫无疑问,这支军队是来自秦国的。不过奇怪的是,这支秦军大冬天的为急行军?这是往哪去呢?

这得要从几年前说起。那是公元前632年,一场城濮之战,让晋国坐上了春秋霸主的位子,这是自齐桓公称霸以来的第二位霸主。那这和秦国有啥关系?原来当年晋国与楚国交战之时,中原地区的郑国同时在晋国和楚国两边下注,当时的公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他拉上秦穆公一起攻打郑国。不过郑国出了个人才,叫烛之武,他不知给秦穆公灌了啥迷魂汤,竟然说动了秦穆公,不仅没让秦国打郑国,而且还让秦国出兵替郑国防守(具体烛之武如何说秦穆公,请看语文课本《烛之武退秦师》一篇)。

这叫什么事?也正因为这样,晋文公打消了进攻郑国的念头,后来秦穆公一想,不对呀,我被耍了!在秦穆公后悔、又无法发作的两年后,机会来了:当时郑文公、晋文公先后病死。这意味着什么?霸主这位子空缺呀!既然没有霸主,我秦国就来当这个霸主,不过在当这个霸主之前,我得先拿这个曾经欺骗我的郑国开刀,让郑国成为我秦国称霸诸国的垫脚石!

因此,也就有了刚开始说的秦军出关。而这支秦军正是秦穆公派遣进攻郑国的军队,领兵者是百里奚的儿子孟明和蹇叔的儿子西乞、白乙。当然他们这次的灭国行动主要是偷袭,如果光明正大地去,倒是会让郑国警觉,况且当时郑国的北门还是秦国的将领把守,天赐良机呀!

正当秦军士气高涨地走在去往郑国的官道上,这时前面突然来了一支牛队,为首的是郑国商人弦高子,他们正是去洛阳做买卖。作为一名商人,弦高子是很敏感,看到这支战车士兵齐整的军队,不像我们郑国军队,再一看旗帜,吓了一跳,竟然是秦军!他们来干什么?难道是来帮郑国防守?不对,不对,他们是来打郑国的!

想到这里,弦高子吓了一身冷汗,不过很快他就冷静下来,现在最要紧的是,尽快让郑国国君知道,一旦秦军兵临城下,一切休矣!要想让郑国有所准备,首先要先拖住这支秦军,于是他看了看他自家的牛队,顿时想了个办法:献牛。

怎么献牛呢?他以郑国使者身份亲自拜见进来的自称郑国使臣的不是别人,正是弦高,摆着个架子,装作真的是一个使者一般,行觐见礼,对孟明说:我们郑国国君听说秦国派军过来,特命我带来肥牛一十二头,熟牛皮四张,来犒劳贵军,还望将军笑纳。

怎么回事?郑国怎么知道我们来进攻,事情败露了?怎如今郑国已经有了防备,看来郑国那边的内应也应该暴露了,这仗该如何打?谁来帮帮我!

想到这里,孟明已经没有心思再去偷袭郑国了,不过无功而返,恐怕回到秦国会受到责罚。你想想,大冬天千里远征郑国,最后消息败露,大军空手回去,虽然不会有生命之危,但就这样回去,恐惹人耻笑,到时面子如何挂得住!也不知道这时谁说了一句:“我们不是在滑国吗?”大家一想:对呀,虽然没完成国君给我们的任务,但至少也能够带点东西回去,而滑国正好送到咱嘴里,就这么办!于是孟明很快就灭了滑国,抢了所有的财物,然后撤军,这就是“灭滑而还”。

滑国也真是悲催,躺着也中枪!滑国,招谁惹谁了?以前的时候,滑国还能够在郑国和卫国之间来回徘徊,只要谁打他,他就谁屈服,如果没有秦国这档事,一般大国对他是不屑一顾的,他只要利用郑国和卫国之间的矛盾,然后保全自己。可是没想到,秦国一来,他就莫名其妙地替他的对手郑国背锅,被秦国所灭,而被灭的原因也很奇葩:秦国不想无功而返。只因他处在秦军回秦的顺道上,就这样被灭了国,无缘无故成了为秦军泄愤的对象。

你说这叫什么事!自己不找麻烦,麻烦倒自己送上门。在那样一个时代,作为一个小国,没有实力,保不齐啥时候就让人给灭了。不过还好,最后晋国给你“报了仇”:在崤山,回去的秦军中了晋国的埋伏,全军覆没,连统帅孟明、西乞、白乙三人也被俘了。

标签: 滑国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有哪些损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当然是失败了,别的不说,就说事后诸葛亮自贬三级,不算失败又怎么会自贬三级呢?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原本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蜀汉自从夷陵战败后,国势大减,在曹魏眼中,根本不足为惧,就不说夷陵战败,在夷陵之战前,魏国就有很多大臣认为蜀汉是小国,根本没有能力出兵作战。《三国志刘晔传》:众议咸云:蜀,小国耳,

  • 按道理来说子随父姓 为什么和珅的儿子却叫丰绅殷德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和珅,丰绅殷德,和珅,历史解密

    和珅一生共有两个儿子,丰绅殷德是他的长子,是和珅的原配冯氏所生。另外一个儿子出世时,和珅已经40岁了,但不久就夭折了。和珅姓钮钴禄。按理说,他的儿子也应该随父姓。可是,和珅的儿子为什么叫丰绅殷德呢?(和珅剧照)其实,丰绅殷德这个名字是乾隆皇帝赐予的。丰绅殷德五岁时,乾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看见了他,聪

  • 刘邦做了一件事,看似十分愚蠢却是大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楚汉相争四年后,公元前202年,刘邦一统天下。面对疆域庞大的汉帝国,刘邦推行了一个争议很大的“杂合型”制度:郡国并行制。“郡”是指郡县制,是秦始皇最喜欢、并在全国推行的制度;“国”是指封国制,又称分封制,是西周时期推行的经典政治制度。郡与国并行,一个挨着一个问题就出在分封制上,要知道,分封制是一个很

  • 揭秘:为何唐朝能成为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最全面的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无论是从疆域面积,亦或是政经文史,唐朝都堪称是史上无法超越的巅峰。政策开放广建交唐朝刚建立时的周边环境相对比较稳定,因为隋朝的三征高句丽导致高句丽很长一段时间都未从战争的阴影中恢复过来,所以在唐建立之初为了缓和与唐朝的关系,高句丽多次遣派使者前去示好,并承认唐朝的统治地位,所以这对于唐朝而言是一个很

  • 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金朝的建立与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金朝,宋朝,历史解密

    金朝(1115年-1234年),正式国号是大金(女真语为amba-an antʃu-un,"谙班按春"),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一百二十年。女真原为辽朝臣属,天庆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颜旻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于翌年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建都立国,国号

  • 为何说韩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朵奇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韩国初期,从韩武侯开始就出兵攻击郑国,春秋初期郑庄公可是春秋小霸,但到了战国后郑国早已不复当年之盛,被新兴的韩国瞄上了。到韩哀侯时期,灭郑时机成熟,于是韩哀侯出兵一举攻灭了郑国,将韩国都城迁移到了郑国都城,灭郑是战国时韩国唯一一次值得称道的军事行动。在战国这个变法强国风起云涌的年代,韩国地处魏、楚、

  • 又没有大雁住在上面,也不在险峰之上,为何西安佛塔叫大雁塔?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大雁塔坐落在唐长安城晋昌坊的大慈恩寺内,也就是今西安市和平门外,和唐代大明宫遗址遥遥相望。在经历了1300 多年的风雨侵袭和战火劫难之后,六朝古都西安的众多宫馆楼台,已然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中,唯有大雁塔仍然昂首挺立,在世事巨变中笑看沧海桑田。(大雁塔鸟瞰图)那么,大雁塔上并没有大雁住在上面,而且又不在

  • 史上最“皮”皇帝,为何说万历帝朱翊钧是宅男始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翊钧,明朝,历史解密

    这次咱们讲讲这个最皮的皇帝,史称大明“万历中兴”的万历帝朱翊钧。终于在1563年作为幼童的万历皇帝坐上了天下男人梦寐已久的天下第一把交椅,龙椅。因为当时年幼所以呢,朝政有母后李太后,能臣张居正合力主持,明帝国蒸蒸日上。一晃就是十年“万历中兴”由此而生,不得不说这十年也是明朝最后的光芒,张居正功不可没

  • 他是“北地三才”之一,写的一手好文章却被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北地三才,南北朝,历史解密

    名门之后温子升,小时候跟随名儒崔灵恩、刘澜学习,本身非常聪慧,加之勤奋好学,成年之后博览群书,能写出一手风格清婉的好文章,小有名气,与邢邵、魏收一同被称为“北地三才”,备受世人赞赏。公元516年,温子升22岁,东平王元框广招文士,想要从中选择御史。当时参加应试的有八百多人,但只有温子升、卢仲宣等二十

  • 他是历史上最惨的皇太子 等了大半生还两次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皇太子,清朝,历史解密

    因悲生爱,恩宠而立储胤礽的生母是康熙皇帝的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氏,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巳时,皇后赫舍里氏诞育皇子,由于难产,在两个时辰后的申时便去世。由于赫舍里氏跟康熙皇帝的感情极好,两人从小就是一起长大的,可以说赫舍里氏是康熙皇帝的初恋。正所谓爱屋及乌,又因为赫舍里氏的离开,康熙皇帝把对赫舍里氏的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