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国数百年来最出名的君主为什么只有宋襄公?

宋国数百年来最出名的君主为什么只有宋襄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02 更新时间:2023/12/12 9:11:01

整个宋国数百年能够拿得出来的君主就之后宋襄公,而且这位君主还是常常被笑话的君主,就是迂腐的假仁义害了自己又害了宋国,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把楚成王的北进中原与宋襄公的迂腐形成鲜明的对比,历经数千年的演绎而来,宋襄公几乎成了宋国的基本代言人,即便在任何搜索引擎中宋国,大多数映入眼帘的都绝对是一张图片,就是宋襄公威风凌凌的站在一辆战车之上,手执长矛,指挥着几匹战马往前冲锋,身后跟这宋国子弟兵们,一副要去称霸诸侯的模样,但后人都知道,宋襄公这是赶着去给楚成王送大礼,就是在泓水之战中败于楚国,最终将宋国霸主之梦送给了南方的蛮夷之国楚国。这的确是个很奇怪的事情,难道泱泱大宋国就没有其他可以拿得出手的君主,难道宋国真的就如此不堪一击,只配当作诸侯们的笑柄。

多年以来,宋国人就在不断轮回着这个国家的衰亡与终结,在周天子的“兴灭国,继绝世”政策中,宋国人本身就是失败者,臣服于周天子,姬姓诸侯环绕周围,虽然人们大多相信,宋国是个大国,延续着殷商以来的优秀文化,但正如那些称霸中原的强国们所知,宋国的国力是每况愈下的,尤其是战国开而后,七雄们以武力改变天下格局的举措,正一步一步的将宋国拖向深渊。如果宋国没有改革与复兴,国家注定就会加速灭亡。宋国人显然又是颇具有自我嘲讽精神的族群,或许说是微子所统领的这支殷商后人,反抗的意志力经数年思想洗脑,已经彻底屈服于周王朝,改革与复兴,幻想而已。宋人在整个春秋战国来看,基本上没有出现过什么彻底的变法派人物和翻天覆地的变法事件,就算是宋国的世仇郑国,也出现过子产这样的变法先驱,可见宋国人本来就少有变法之心。

宋国的宋字在甲骨文中就是个房子,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象的这个房子,是宋国人的起源。宋人之意,遮风避雨,找得一处地方居家过日子,繁衍生息,延续殷商血脉,这是微子启臣服周王朝的初衷。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宋不过就是上面一个天花板,下面一根沉重柱,关键就在这跟柱子上,是属木的,虽能支撑起整间房子,但终究是木制的,终究是要腐朽的,性格属木的人总是温文尔雅的,始终打不过性格属钢属铁,就是崇尚武力征伐的人。宋微子启出于稳定宋国国政的目的,拔高周王朝礼乐体系的地位,使得君臣之礼逐渐深入到宋人的心中,但骨髓里对周人灭亡殷商的仇恨还是有的,这种矛盾思想就促成了宋人本身对周天子的敌视情绪,宋国后来历次为诸侯所征伐,诸侯们的理由都是宋人不朝贡周天子。

宋国的疆域在整个春秋战国来看,都不算小,甚至在前期比秦晋鲁卫这些诸侯国都要大,大概囊括了今天的江苏和安徽两个省份,而且都处于物产丰富,水路陆路交通发达的地区,由于具有殷商人先天的商贸文化属性,宋国也在数代国君的努力中逐渐成为春秋战国最为富庶的诸侯国,但越是富庶,宋国就越是挨打,越是到后期这种格局就越明显,而且越难改变。这是不是看起来非常眼熟?是的,千年而后的宋朝,跟老祖先宋国颇有同命相连之处,也是经济越来越发达,打的败仗却越来越多,直到最后被异族所灭亡。宋这个国名,似乎不太适合用于建立国家。在这个国家里出现的君主,很多都没有什么抱负心,视野不够开阔,看得不够远,君主都没有那种称霸诸侯的野心,即便有个宋襄公,要想当霸主了,没有拿出枪杆子来,树个大旗也是“仁义”,宋人的悲剧似乎很早就已经注定。

正如个体的生命会受到精神法则的影响,国家的命运也会受到社会思潮和政治理念的侵蚀。宋国在思想上常年受到姬姓诸侯的排挤和压迫,在军事上则屡屡受到强国的凌辱式的侵略,俘虏国君,俘虏权臣的事情常常发生,但宋人的所谓仁义,应该说是从宋襄公时代就已经跑偏了,那种在战争年代迂腐的遵守道德礼仪的控制,在宋襄公这个国君的引领下,成为宋国人所认同的社会思潮,在后来屡屡为宋国人所代代传承,乃至传播到诸侯列国时,也将宋襄公说成是仁君,可是宋襄公其实在当时就没有得到过贵族圈层们的认同,比如宋襄公的弟弟目夷就很不认同其做法,还有楚国的成得臣也说宋襄公“好名无实,轻信篡谋。”认为宋襄公真仁义的无非就是那些生活在宋国底层的群众,还有很多不明真相的文人,或者还有那些推崇仁义理念的所谓贤人。对宋国公族子弟,真仁义,假仁义,都是政治权谋,用来忽悠别人还是可以的,宋国后来数百年间,常常发生公族动乱,就说明是假仁义。对于每个看清春秋战国的人来说,宋人的假仁义其实是一目了然的。

宋国公族和朝臣们的问题在于,他们并不真的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总是在不断的忘记过去,不断的犯同样的错误,在北方晋国和南方楚国称霸其间,宋国夹杂其实,连年战争不断,基本上平均每2年就会发生规模化的战争,这对宋国公族子弟而言,本身也是一种折磨。他们一方面聆听着周天子的礼乐教诲,逐渐认同君君臣臣的理念,一方面又试图恢复殷商先进文化理念。宋国的公族子弟们始终处于矛盾阶段,斗争与夺权穿插于整个宋国历史,即便到最终宋国末代君主宋康王,也是夺取宋剔成君的位置成为宋国君主的。可以说在所有的诸侯列国中,宋国的公族内乱是最多,也是最频繁的,被弑杀和被驱逐的君主也是最多的,这就是宋国仁义的可悲之处。

没有永恒的强国,国家经常是从内部开始衰朽的,这种衰朽跟人们的道德理念和欲望追求密切相关,宋国公族们对财富、女人、军政权力乃至文化复兴,这种种价值体系和社会思潮在宋国都非常的多,个体的思维常常成为改变政局的关键,比如史书中说的华督觊觎孔夫嘉的老婆,而致发生内乱。至高无上的权力,有时候在个体的面前显得如此卑微,即便是王者也会开始失去存在的价值,王国的灭亡显得那么的轻而易举。对宋国人而言,套用那句名言,不是说给我26个先锋战士,我们就能征服世界,而应该是给我26个公族子弟,我们就能被世界彻底征服。宋国的命运,系于公族,仅此而已。

标签: 宋国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人制造鞋子的时候,鞋尖为什么是上翘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根据文学作品的描述,我们能够看到很多古代生活和现在生活的差异。通过一些影视作品,其实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在外形装扮方面确实是和现在的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仅仅是服装的风格以及制造的材料和现在不同,就连鞋子的样式也和现在的人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古代的鞋子前端是扬起的,这让整个鞋子看起来像是一只小船,为什

  • 宋朝真的很弱吗 真相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赵匡胤,宋朝,历史解密

    宋朝的疆土小军力弱,又签订了那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对外扩张不积极,说句老实话,老外比较喜欢宋朝的中国。陈寅格、钱穆都认为,宋朝是中国文化的巅峰时期。但主席眼中的"宋祖"赵匡胤"稍逊风骚",因为他是武将出身。在汉唐时期中原王朝不断通过武力与和议维持着与周边少数民族国家对峙局面,赵匡胤建立了一套不同于汉

  • 陈轸在侍奉秦惠王期间发生了哪三件事 这三件事情足能让我们有所收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秋,张仪,历史解密

    在苏秦张仪生活的年代中,还有一位有名的游说之士——陈轸。陈轸曾与张仪一起侍奉秦惠王,在此期间发生在他身上的三件事值得提出来,而这些能体现出陈轸对家事、国事深刻的认知,我们也可以做一些借鉴。一、关于诚信的判断,在外看不起自己祖国的人,外面的人一定会看不起你张仪虽然有才,不过私心也会有,所以说不要把自己

  • 跟随曹操平定乌桓的人为什么会没有奖赏?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乌桓,汉朝,曹操,历史解密

    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后,在郭嘉的设计下,曹操逐渐的占领青、幽、冀、并四州加上原来在自己手中的兖、徐、雍三州,手握汉朝七州北方基本上已经被评定,除了西凉、以及幽州的乌桓,乌桓自从公孙瓒死了之后日渐嚣张,屡次三番的来到幽州大肆的杀戮掠夺。当时袁绍、曹操正在大战,乌桓根本管不上。再说即使是袁绍能够腾出来也对

  • 春秋历史:幸运的郑国和躺枪的滑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滑国,春秋,历史解密

    在公元前627年的二月份,那天天气还是冷的,并且还下起了大雪。让我们再把目光转移到秦国东边的一座关隘—函谷关:只见从关口内陆陆续续走出了一支军队,纷乱的旗帜被风吹得呼呼响,上面大大的写着一个“秦”字,毫无疑问,这支军队是来自秦国的。不过奇怪的是,这支秦军大冬天的为何急行军?这是往哪去呢?这得要从几年

  • 揭秘: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有哪些损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当然是失败了,别的不说,就说事后诸葛亮自贬三级,不算失败又怎么会自贬三级呢?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原本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蜀汉自从夷陵战败后,国势大减,在曹魏眼中,根本不足为惧,就不说夷陵战败,在夷陵之战前,魏国就有很多大臣认为蜀汉是小国,根本没有能力出兵作战。《三国志刘晔传》:众议咸云:蜀,小国耳,

  • 按道理来说子随父姓 为什么和珅的儿子却叫丰绅殷德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和珅,丰绅殷德,和珅,历史解密

    和珅一生共有两个儿子,丰绅殷德是他的长子,是和珅的原配冯氏所生。另外一个儿子出世时,和珅已经40岁了,但不久就夭折了。和珅姓钮钴禄。按理说,他的儿子也应该随父姓。可是,和珅的儿子为什么叫丰绅殷德呢?(和珅剧照)其实,丰绅殷德这个名字是乾隆皇帝赐予的。丰绅殷德五岁时,乾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看见了他,聪

  • 刘邦做了一件事,看似十分愚蠢却是大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楚汉相争四年后,公元前202年,刘邦一统天下。面对疆域庞大的汉帝国,刘邦推行了一个争议很大的“杂合型”制度:郡国并行制。“郡”是指郡县制,是秦始皇最喜欢、并在全国推行的制度;“国”是指封国制,又称分封制,是西周时期推行的经典政治制度。郡与国并行,一个挨着一个问题就出在分封制上,要知道,分封制是一个很

  • 揭秘:为何唐朝能成为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最全面的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无论是从疆域面积,亦或是政经文史,唐朝都堪称是史上无法超越的巅峰。政策开放广建交唐朝刚建立时的周边环境相对比较稳定,因为隋朝的三征高句丽导致高句丽很长一段时间都未从战争的阴影中恢复过来,所以在唐建立之初为了缓和与唐朝的关系,高句丽多次遣派使者前去示好,并承认唐朝的统治地位,所以这对于唐朝而言是一个很

  • 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金朝的建立与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金朝,宋朝,历史解密

    金朝(1115年-1234年),正式国号是大金(女真语为amba-an antʃu-un,"谙班按春"),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一百二十年。女真原为辽朝臣属,天庆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颜旻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于翌年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建都立国,国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