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在尧帝时期,中原被洪水泛滥。禹的父亲鲧奉命治水,鲧用障水法治水,即在岸边加高河堤,但洪水水位也同时上涨。鲧治水九年无济于事,最后被杀于羽山。后来,禹被任命为司空,继续负责治水。
按照舜治水的命令,禹与益、后稷把洪泛区分成几个责任区,命令地方官员招募平民治水。禹从父亲治水失败中吸取了教训,改堵为疏。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不敢入,错过了启的出生和成长,但最终驯服了洪水。
东汉赵晔所作《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中说: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
即是说按古制,30岁未娶是会受罚的。对大禹来说,他可能会因此失去水官的职位,所以在他快要三十岁时,他的朋友们担心他犯了忌讳,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可是大禹却好像没事人一样,信心满满地说:我有天命在身,30岁这天一定会成亲。后来果然应验,大禹娶妻涂山氏,不过大禹在成亲四天后,便离家忙于治水了。
在民间故事中,也有这样的歌谣,曰:一过家门听哭声,二过家门听笑声,三过家门捎口信,治平洪水转家中。
为了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人们尊称他为“大禹"。东起大海,西止大漠,北及朔方,南达岭南,乃至四海之内,均因大禹治水的功绩而称颂。
据说禹外出治水后,第一次路过家门是在出门后的第十个月。他带人修渠,路过自驾家门。此时,他的妻子涂山刚刚生下儿子启没几天。当他第二次经过自己家门时,他妻子怀里的小儿已经会说话了。妻子正在教他的儿子叫爸爸,小夏启正灵巧地笑着喊爸爸。看到这里,禹不禁潸然泪下,但治水正是紧要时候,他抹了把脸上的泪,转身就走。这时,妻子看见大禹,抱着她的儿子,急忙跑出去迎接。看到大禹疲惫的脸,妻子涂山说:“回家休息吧!休息一会。换身衣服”。
大禹接过儿子,说:“不行,很多人依然饱受洪水泛滥之苦!我还不能休息”然后,他把儿子送到妻子怀里,安慰了她几句,转身就走了。第三次路过房子的时候,夏启已经长到10多岁了。当奶奶通知他爸爸就在家门口时,小夏启强行把他拉回家。禹亲切地抚摸着儿子的头,让他通知母亲,因为治水行动繁忙,他现在不能回家。但他们开山开渠,疏通堵塞,基本把洪水引入大江大河,只等开挖的方式把洪水投入大海。禹还告诉夏启,“我很快会回来和你一起开派对。”然后他就匆匆离开了,但还是没有进屋。禹十三年抗洪,三次不进家门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为美谈,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