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匈奴女子真的长得很丑吗 为何没有没有公主远嫁汉朝皇帝呢

匈奴女子真的长得很丑吗 为何没有没有公主远嫁汉朝皇帝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765 更新时间:2024/2/13 4:11:05

我们知道,匈奴的可汗经常会汉朝求娶公主。在整个汉朝期间,有十多位公主嫁给了匈奴的可汗(或者是爷)。但是,汉朝皇帝从来没有向匈奴求娶过匈奴女子。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匈奴女子长得丑吗?

(匈奴和亲)

“长得丑”显然是不存在的。任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美有丑。如果是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的话,找个美貌女子,那是轻而易举的。就算不在全国范围内选,而是只在匈奴的王公贵族中选,选美貌公主也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匈奴王公贵族所娶的女子,都是美貌的。基因决定了,她们生的后代,模样绝不会太差。

可能又有人会说,这是因为匈奴女子长期吃牛羊肉,又不洗澡,身上很脏,汉朝皇帝嫌弃。

这个说法,也没有道理。草原上确实比较缺水,但不洗澡的只能是一般的贫穷老百姓。对于贵族女孩子来说,她们是非常重视个人卫生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至于吃牛羊肉,身体会产生不好闻的气味,也并不存在。如果是那些很少洗澡洗衣的女子,身上沾染了生熟牛羊肉的油迹,久而久之,产生了难闻的气味,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匈奴贵族女子衣服肯定是经常洗的。若当她要嫁给汉朝皇帝的时候,怎么还会穿有油迹的衣服呢?再说了,古代贵族女子,都会大量使用香料熏染衣服,同时她们使用的胭脂花粉也有着浓郁的香味。因此不会有难闻的气味。

(影视中的匈奴女子)

还有人说,气味不是衣服上的,是从孔里透出来的。这种说法,显然是不科学的。人的毛孔里,怎么会透出牛羊肉的味道!至于胃和口腔里传出的气味,只要胃好,口腔保持清洁,这种气味也是不会存在的。

还有一个说法是,匈奴人的婚姻状况很混乱,有“弟娶嫂”“子娶母”这样的现象。不过,就算是有这种情况,也与汉朝天子娶匈奴公主没有关系。因为汉朝天子要娶的是公主,公主肯定是不存在这种现象的。

那么,汉朝天子不娶匈奴公主。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古代皇帝的婚丧嫁娶,虽然与皇帝直接相关,但也不能完全凭皇帝的喜怒嗜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皇帝是一个政治人物,他的一切活动都是政治活动。他娶哪个妃子,在哪里娶,也是政治活动。就算皇帝的房事,也都是政治活动,明清时期设置了敬事房,这可不是无聊的机构,而是关涉到整个皇室家族江山稳固和延续的重大问题。

明宣宗的时候,因为胡氏只生了两个女儿,没有生儿子,因此,明宣宗就废黜了她的皇后之位,把皇后之位给了孙氏。也就是因为在明宣宗看来,这是重大政治问题,必须严肃对待。

所以说,汉朝皇帝娶不娶匈奴女子,所考虑的,主要是政治问题。

(话剧中的司马迁)

那么,汉朝皇帝不娶匈奴女子,考虑什么政治问题呢?

最重要的问题是“和亲”。要知道,汉人对“和亲”的理解和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对“和亲”的认识,是用女人换和平。但汉人不这么认为。汉人觉得,把汉朝公主嫁给匈奴,是对匈奴的一种“施恩”。因为汉朝天子居于中原地区,是上邦大国。匈奴居于边陲地区,是蛮荒下国,所以说把公主嫁过去是“施恩”。

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把匈奴当作“列传”来写。我们知道,“列传”都是写给那些“侯国”的。如果是“王国”,至少也得是“世家”。司马迁的这个安排,也可以看作是汉人普遍的思维认识。

既然汉朝皇帝把公主嫁给匈奴,是一种“施恩”,那么,把匈奴女子嫁给汉朝皇帝,那叫什么呢?那可就是对这个女子极大的抬举。问题是,汉朝皇帝有必要抬举匈奴吗?汉朝对匈奴一贯是“打抚”结合,抬举了匈奴,对汉朝并没有什么好处。

除了考虑“和亲”外,还有就是“德行”的考虑。古代皇帝娶嫔妃,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德行”。“德行”是一种礼仪问题。匈奴女子出生了蛮荒地区,从小很少接受“德行”的教育,因此,把这种没有经过教化的女子娶到中原来,进宫当皇帝的妃子,显然是不恰当的。

当然了,礼仪问题,其实也是政治问题。因为中国古代是礼治国家,礼仪是政治生活的核心问题。

也因此,汉朝皇帝不会考虑娶匈奴女子。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汉朝的和亲政策》)

标签: 汉朝匈奴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重用贾诩,背后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操,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真正有才华的人都是特立独行的,他们的行为往往给人一种与世人格格不入的感觉,其实贾诩就是这样,贾诩是三国时期的反水高手,几乎跟吕布一样,在各个势力中跳来跳去,最终才找到曹操作为最终的归宿。贾诩被称为三国的"毒士",可见他每出一个计谋,基本都是要害人的,而且害人不浅,比如他早年跟着李

  • 徐阶:隐忍20多年扳倒严嵩,却饱受诟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徐阶,明朝,历史解密

    历史圈里有种“明朝无奸臣,清朝无昏君”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是有失偏颇的,明朝祸乱朝政的奸臣宦官数不胜数,像嘉靖时期的内阁首辅严嵩。当严嵩失宠垮台的时候,奉命抄家的钦差在他家里搜出多达上亿两白银 “家赀亦称亿万”,这还不包括珍玩玉器、名家字画。严嵩残害同僚的本领堪称一绝,不符合他心意的大臣都要诬告陷害

  • 古代当官很难吗 一般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国,秦始皇,历史解密

    自周代起,朝廷就已经很注意官吏的选拔工作。有些官吏可以世袭,但不是所有官吏都能世袭,自产自销者只是一小部分。春秋战国时代,诸侯间的征逐吞并愈演愈烈,各个小国对于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全社会都希望有个客观标准来解决复杂的人事问题。秦国政治家商鞅,大胆否定了“世卿世禄”的世袭弊政,实行以军功选官的崭新制度,

  • 清朝内务府总管什么人都可以进吗 有什么条件需求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内务府总管,历史解密

    官员的起用都要受两个前提条件的约束:一是机构的性质,二是官缺(即编制)。内务府机构的性质决定了内务府官员主要由内务府包衣(包衣是满语音译,意即“家奴”)充任,而将内务府包衣缺设置为内务府包衣的专缺,也为这种需要创造了条件,这就是,“本府人员惟充本府差使”。但是从内务府官员的实际任用情况来看,则表现为

  • 皇帝为何喜欢释放罪犯?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1、显示统治者仁义的胸怀在太子登基和皇帝继承皇位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就要大赦天下。因为这些事情代表着,皇权的更替,是一件于国家有关的大事情。选择在这个时候大赦天下,是为了显示皇帝宽广的胸怀,和仁义的治国理念。他们希望那些罪犯们,可以好好的珍惜难得的机会,好好的改过,做对国家有用的人。皇帝和太子有了权

  • 揭秘:为什么弘光政权仅存在了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崇祯皇帝,明朝,历史解密

    明末崇祯时期,祖大寿和吴三桂麾下的关宁铁骑、洪承畴麾下的洪兵、卢象升麾下的天雄军、孙传庭麾下的秦军、左良玉麾下的湖广军在严重的内忧外患中锻炼出了强悍的战斗力。凭借这些军队,皇帝朱由检才勉强稳定了局面,甚至在崇祯十一年还一度出现了中兴的景象。但是由于崇祯皇帝在内忧上剿抚失策、在外患上战和两难,最终导致

  • 赵光义用了什么阴暗手段?赵元佐竟气得发了疯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元佐,明朝,历史解密

    晋王赵光义欺世盗名地开创了“金匮之盟”,成功地挤掉赵匡胤的儿子们,如愿以偿地做了宋太宗。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们莫名其妙地接连死去,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弟弟赵廷美经受不住屈辱和打击也随之而去。现在宋太宗环顾四周,没有任何阻挡他的子孙继承皇位的阻碍了。虽然手段阴暗了些,但前途却是一片光明,赵光义觉得一切都是值

  • 历史上最仁慈的皇帝是谁?五虎将享尽荣华富贵全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匡胤,北宋,历史解密

    与很多开国皇帝都比较血腥、比较残暴不同的是,尽管也是武将出身,但赵匡胤在当上皇帝后,却从来没有干过杀功臣这种无聊的事儿,也被称为史上第一温情皇帝。其实看一下他当时的处境,就不难明白,他下这个决心有多难。要知道在他建立宋朝之前的五代十国,不仅江湖上是打打杀杀,就连朝堂上也一直是腥风血雨。然而对于和他一

  • 伯禽的三年,姜子牙的五个月,他们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伯禽,周朝,历史解密

    《史记》载:“太公亦封於齐,五月而报政周公……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後报政周公。”姜子牙刚刚分封到齐国,治理齐国只是花了五个月时间,就回到镐京城中述职。周公的儿子伯禽受封到鲁国,却花了三年的时间,才回到镐京城中述职,齐鲁两国地界相邻,都靠近东海之滨,距离镐京城的距离也相差无几,当时也都处于东夷

  • 赵姬:秦始皇的生母,私生活却放任自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姬,春秋,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赵姬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她是秦始皇的生母,私生活放任自由却能安享晚年!秦始皇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他是秦国的开国皇帝,但也是一代昏君,秦始皇的生母赵姬和秦始皇的作为只能说有过之而无不及,赵姬是秦始皇的生母,也是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