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夺位后为什么要杀光兄弟后人

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夺位后为什么要杀光兄弟后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405 更新时间:2023/12/13 6:34:27

当年,李建成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借此要把握住秦王的兵马,然后趁机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在危急时刻决定背水一战,先发制人。武德九年六月四日(626年7月2日),李建成决定入皇宫,和李世民对质。在宫城北门玄武门执行禁卫总领常何本是太子亲信,却被李世民策反。六月四日(庚申),秦王亲自带100多人埋伏在玄武门内。

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同入朝,待走到临湖殿,发觉不对头,急忙拔马往回跑。李世民带领伏兵从后面喊杀而来。李元吉情急之下向李世民连射三箭,无一射中。李世民一箭就射死李建成,尉迟恭也射死李元吉。东宫的部将得到消息前来报仇,和秦王的部队在玄武门外发生激烈战斗,尉迟敬德将二人的头割下示众,李建成的兵马才不得已散去。之后,尉迟敬德身披铠甲“保护”唐高祖李渊,将事情经过上奏。3天后(癸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诏曰:“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

太子和齐王虽然已经被除掉了,但是他们的十个儿子还在。这对于李世民而言,就意味着残存的政治异己势力还在、一种潜在的复仇力量还在!问题倒不是担心这十个年少和年幼的侄子长大后会揭竿而起替他们父亲报仇,而是谁也不敢保证,将来不会有心怀叵测之人利用他们的仇恨、打着他们的旗号来兴风作浪。所以,既然这场弑兄、杀弟、逼父的流血政变已经走到了这一步,那么李世民只能按照它本身的惯性,把它进一步推向那个无可避免的逻辑终点——屠侄!

所以,一旦历史选择了玄武门之变,一旦命运之神钟情于李世民,那么太子和齐王的十个儿子就注定在劫难逃!

六月四日这一天午后,秦王府的两队飞骑奉命冲进东宫和齐王府,这时,李唐皇族的这些金枝玉叶立刻发出了恐惧而绝望的哭嚎。那十个年轻和年幼的亲王还未及从丧父的巨大哀痛中摆脱出来,死神便已伸出冰冷的白爪轻而易举地攫住了他们。杀完太子和齐王的儿子们,秦王的部将还想杀光他们左右亲信百余人、籍没他们的财产。尉迟敬德竭力反对,他说:“一切罪恶,只在两个元凶!既然已经诛杀,就不能再扩大打击面,这样无法使人心安定。”李世民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屠杀行动才宣告中止。

李建成的五个儿子是: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义。李元吉的五个儿子是: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

这就是他们留在历史上的全部信息。虽然他们的年龄不详,可我们知道,李建成死时三十八岁,李元吉死时二十四岁,所以,他们的儿子能有多大也就可想而知。最大的估计也不过弱冠之年,最小的很可能仅仅在蹒跚学步。

他以无与伦比的胆识魄力,扭转了乾坤,取得了政变的成功,而且以高明的政治手腕和安抚人心的宽大政策,消除了暴力夺权后可能产生的政局动荡,从而顺利坐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储君之位!虽然李世民弑兄、杀弟、逼父、屠侄的手段极其残暴,但他还是为世人缔造了一个朗朗乾坤。玄武门之变为他带来的罪恶感有多深,他开创贞观的动力就有多强大!

--

免责声明:凡未注明原创的内容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唐朝李世民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创造的四项世界记录,没一位皇帝能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武则天

    世界纪录不仅存在于赛场上,其他领域同样存在各种各样的世界纪录。作为中国统治者中的一个特例,武则天一人就创造了四项皇帝中的世界纪录,不仅国内没有一位皇帝能破,即使在世界范围来看,依然称得上第一。唐朝能称为宰相的官职很多,左右仆射及门下、尚书、中书三省的长官,都可以称为宰相。由此造成了唐朝的宰相数量总体

  • 唐朝最能忍的皇帝:装疯卖傻36年,登基后却成一代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唐宣宗

    在一般人印象中,唐朝前期一片盛世景象,后期则宦官执政,举国昏暗。但真实情况却有些不一样,在灭亡之前的五六十年间,唐朝一度中兴,百姓日渐富裕,创造这一奇迹的皇帝却是被人叫了36年的“傻子”——唐宣宗李忱。在唐朝的22个皇帝中,唐宣宗李忱无疑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个。因为从小到大,他一直被视为“智障人士”

  • 唐朝韩国夫人竟与自己女儿一同侍奉自己的妹夫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韩国夫人

    唐高宗李治时期,有母女二人共同侍奉在其左右,这两个人便是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和其外甥女就是后来唐朝魏国夫人,这在某些道德程度上来说是有些乱伦的。武则天得宠之后,不仅被李治封了后位,风光无限,连带着武氏一族都获得了无上荣誉和名利,其姐姐因此也被获批可以自由出入宫廷,一来二往的就与李治之间擦出了火花,几

  • 樊城之战中,关羽为什么会败给徐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蜀汉,关羽

    樊城之战,关羽何以打不过徐晃,最终败走麦城死无葬身之地?关羽北征,计取襄阳,兵围樊城。曹魏兴兵来救,又被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英名震于华夏”,曹操甚至想迁都“以避其锋芒”。以当时的形势来看,关羽可谓是所向披靡,威震四方。正是这种情况下,徐晃受命率部增援苦守樊城的曹仁。爱读《三国演义》的朋友

  • 司马懿为什么不敢在曹睿活着的时候发动兵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曹魏,司马懿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豪杰纷纷起兵,相互兼并,发展到后期,真正能够在天下立足的三大势力分别是以曹操为代表的曹魏势力、以刘备为代表的蜀汉势力、以孙权为代表的东吴势力。然而魏蜀吴三家竞争几十年,最终天下却并没有落入他们中的任何一家,反而是司马家一统了天下,令人震惊!《晋书》:初,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

  • 诸葛亮临死前,是怎么看清刘禅的真面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刘禅

    俗话说得好,知人知面不知心,最是可怕。的确,如果真心对待一个人,但是最后却发现他有另外的一张隐藏的面目或者另一番过河拆桥的打算,是个人都会心寒。因此,无论做什么事情,最可怕的就是认不清身边的人是个什么样子的。为此,很多人都会花尽心思去想。然而,一个人若是伪装到位,无论你是聪明或者愚钝,都不容易识破。

  • 刘备夺取益州过程中,为何曹操没有阻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东汉,刘备,曹操

    刘备夺取益州过程中,为何曹操没有阻止呢?其实曹操阻止了,而且是武力阻止,但由于当时曹魏军事集团后院起火,自顾不暇,尽管文韬武略的阿瞒有计划地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是最终错失了良机!而孙权想阻止,却鞭长莫及,不具备阻止的条件。曹操知力有不逮,对南方战事有见好就收的意思。赤壁之战前

  • 刘备真的是汉室宗亲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蜀汉,刘备

    很多人读《三国演义》,对刘备的汉室宗亲态度很怀疑,但奇怪的是,里面的人物,从帝王将相到百姓布衣,似乎都对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深信不疑。这是怎么回事呢?刘备究竟是不是汉室宗亲呢?在《三国演义》里,刘备是有家谱的,曹操带刘备去见献帝,献帝一听刘备是汉室宗亲让人就把皇家家谱拿出来跟刘备对,最后对上之后发现刘

  • 李斯曾辅佐秦始皇治理天下,为什么最后被腰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朝,李斯

    纵观李斯的一生,从其悟出“老鼠哲学”那一刻起,便将之奉为自己的处世原则。其前半生,几乎为我们完美呈现了一个寒门逆袭的过程,而当其登上丞相高位后,也曾想过凭借自己的能力创造一个时代。然而,秦始皇病逝突然沙丘,却彻底击碎了李斯的梦想和未来的道路,而无论其如何选择,都已经注定了他后半生的悲凉。周赧王三十一

  • 诸葛亮那么厉害,为什么没能帮刘备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刘备

    很多人都说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因为他的出山,是刘备请了三次的结果,而且刚出山,就说服了东吴联手抗击曹操,并且靠着聪明的大脑,先是曹军那里,借来了数十万箭,然后又向老天爷借来了东风,直接把曹军的船都烧毁了。可以说,刚刚出山的诸葛亮就是这么厉害,一个人就干掉了曹操妄图消灭东吴和刘备的野心,并且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