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蒙偷袭荆州,刘备因何不增兵救援关羽?原因与《隆中对》有关

吕蒙偷袭荆州,刘备因何不增兵救援关羽?原因与《隆中对》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三三三 访问量:4629 更新时间:2024/1/19 5:54:24

引子:荆州之战有许多待解之谜

《三国志》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称汉中王, 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

关羽被刘备实授统辖荆州兵马的权力后,随即发动了震古烁今的荆州之战。

荆州之战分为两部分,其一是曹、刘之间爆发的襄阳(含樊城)战役,经典战例为关羽“水淹七军”;其二是孙、刘之间发生的荆州战役,经典战例为吕蒙“白衣渡江”。

在襄樊、荆州战役中,曹、孙、刘三大军事集团全部被卷入战争,战事过程可谓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三方各显神通,将攻城拔寨的军事行动与合纵连横的外交手腕发挥的淋漓尽致,发兵、伐谋、伐交贯穿始终,整个过程堪称暗流汹涌、惊心动魄。这场战争最终以刘备集团失利而落下帷幕。关于荆州战役,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人们去破解。

谜一:关羽因何突然发动荆州战役?

赤壁之战结束后,曹操损失惨重,他留曹仁据守襄樊,自己率残部退回北方,长期无力南下。随着来自中原军事压力的减轻,孙权和刘备之间的裂隙逐渐加大。建安二十年,孙权派吕蒙率军占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荆州南三郡),刘备则出川顺流东下袭夺公安、益阳,驱逐吕蒙,复夺荆州。四年后,在地缘政治并未发生显著变化,荆州依然孤悬于西川之外,关羽为什么敢于孤军深入,贸然向曹魏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呢?

《三国志·蜀书卷三十六》记载:“(建安二十四年)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滥,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

荆州守将关羽因何突然发动荆州战役?他是擅自行动还是得到刘备下达的进攻指令?

关羽骄狂无比,不顾大局,是他擅作主张发起襄樊之战?

有学者分析,关羽性格骄狂无比,傲世轻物,刚愎自用,在没有和刘备商量的情况下,擅自挑起战争,毫无大局意识。由于他没有坚决贯彻诸葛亮制定的“东联孙权,北拒曹操”的战略方针,最终兵败身亡,还使刘备集团永远失去了战略要地荆州。

这种说法貌似有理,但仔细推敲,还是难以站住脚的。刘备取益州后,关羽留守荆州,全面负责荆州的军政事务,身为前将军、假节钺、荆州刺史的他,虽可以独当一面,不必事事上报刘备,但在像进攻曹魏这样重大的军事行动上他绝对是无权自作主张的。也就是说,没有得到刘备的首肯,关羽无论如何也不敢擅自发起对曹战争的。况且,“东和孙权,北拒曹操” 的基本国策在刘备拒绝交还荆州的情况下,根本就是一厢情愿,无从谈起。

荆州犹如悬在东吴头上的一把利剑,孙权是志在必得

荆州位于长江中上游,其地理位置对东吴国防异常重要,犹如悬在孙权头上的一把利剑。假如刘备图谋江东,从荆州顺流东下可直抵东吴腹地。荆州犹如江东藩屛、门户,和江东的利害关系人尽皆知。东吴人的“荆州情节”,甚至可以上溯到孙策跨江伐刘表时期。曹操赤壁大败后,率残军退回中原,孙权乘势派大将吕蒙袭占荆州,然后攻伐徐州。荆州在孙权心中的重量,由此可见一斑。所以希望骁勇好战的关羽去“东联孙权”、结好东吴,基本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前提是刘备须主动归还荆州南四郡)。

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有先天不足?

有人认为,诸葛亮的天才之作《隆中对》也有大问题,抑或叫预判错误之处,譬如荆、益两地山遥水远 、重重险阻、道路崎岖、音讯不通导致刘备在关羽被吕蒙偷袭后无法迅速发兵救援。

细究史料,会发现蜀道虽难,但还不至于“难于上青天”,因为彼时出川之路依旧顺畅——走水路、经栈道都能直抵荆州。例如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率五万大军顺流东下,直抵公安,进援关羽,击走吕蒙,复夺荆州,难道仅仅时隔四年,蜀军就无法出川了吗? 所以能否出兵救援绝非技术难题,而是想不想救的动机问题。

国学大师章太炎首提“阴谋论”,至今仍喧嚣尘上

国学大师章太炎认为:荆州乃险境绝地,对于吴、蜀都至关重要, 关羽因镇守荆州,于是身不由己的被卷入吴蜀争斗的诡谲漩涡中,加上他拥兵自重,势力膨胀,性格又傲慢不羁,于是蜀汉内部有人想借孙权之手除掉尾大不掉的关羽。

章太炎认为,关羽能征善战,威望甚高,阻挡了诸葛亮欲登上蜀汉权力中心的道路,于是诸葛亮设法令关羽主动挑起战争,在关羽大举压上、吕蒙率吴军偷袭荆州之时又不发救兵,最终导致关羽兵败被杀。也就是说,诸葛亮借孙权之手除掉了关羽。

还有一种“阴谋论”观点认为,最想除掉关羽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刘备。理由:关羽是蜀汉的二号人物,军事能力出众,对刘备的最高权力构成挑战与威胁,于是刘备设套,授意关羽挑起对曹战争,然后借孙权之手除掉了关羽。这种观点近来被热炒,拥趸甚多。

“阴谋论”是无稽之谈

“阴谋论”之说经不起仔细推敲,简直是无稽之谈!诸葛亮对刘备忠心耿耿,刘备对他也是基本信之不疑的。

就诸葛亮而言,刘备对他总体上是信任有加的,并且多年的实践表明,诸葛亮凭真才实学与登高望远的智略在刘备集团内赢得了崇高威望,包括关羽在内的蜀汉将士对他是由衷倾佩并言听计从的。从另一个侧面看,关羽被吕蒙偷袭后丢掉了荆州,但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并未动摇 。再说,如果诸葛亮真的暗算关羽,因一己之私而损害刘备基业的话,刘备岂能容忍?且关羽为将,诸葛亮为相,关羽对诸葛亮的地位不构成任何威胁 。显然诸葛亮欲置关羽于死地之说根本站不住脚。

至于刘备谋害关羽之说更是荒诞离奇。刘、关、张一起创业,是誓同生死的过命兄弟。关羽对刘备忠心耿耿,身陷曹营的他听说刘备仍健在,立刻挂印封金、千里迢迢从曹营回归刘营,已经可以说明一切。这种忠心是经历过铁血考验的,这种友情是超越世俗利益的,可以说历久弥新。即便刘备真的要除掉拥兵自重、不顾大局的关羽,有的是办法可以办到,何必要为除掉一个将军而把战略要地荆州给搭进去?

由此可见,所谓的诸葛亮、刘备暗害关羽之“阴谋论” 根本不存在。

襄樊之战并非关羽单方面发起的军事行动,而是由刘备策划发动的,目的是两路攻伐中原

还是回到主题中来。建安二十四年秋季关羽乘曹军主力东调淮南之际大举进攻樊城,到这年十二月他遭吴军偷袭、兵败麦城、遇害身亡止,整个襄樊(包括荆州)战役的时间跨度长达四个月之久,不论是前期的势如破竹还是后期的一溃千里,在西蜀的刘备始终都没有向荆州派出一兵一卒。

那么,荆州战役巨大谜团身后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综合史料,我们会发现,这绝不是一场由关羽头脑发热、单方面擅自发起的一场战争,不是突发事件,而完全是由刘备亲手策划和发动的, 其目的是忠实执行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第二阶段的计划,即所谓的统一天下、恢复汉室之终极战略目标。

建安二十四年的刘备集团早已今非昔比了。彼时益州早已是刘备禁脔,在取得了一块稳固根据地后,刘备又取得了汉中之役的胜利,击走了曹操,占据了除荆州外又一块进攻中原的跳板,基本圆满地实现了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第一阶段战略目标。那么,第二阶段攻伐曹魏、问鼎中原的计划自然而然被刘备提上了议事日程。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第二阶段战略计划:“......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指刘备)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诸葛亮早就规划好,若将来形势有利,则派一大将率军从荆州直捣宛城、洛阳,刘备则率主力出汉中攻击长安,两路大军遥相呼应,夹攻中原,问鼎天下。

按诸葛亮的思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并非是他恃勇逞强、头脑发热的即兴之作,他其实正是在贯彻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拟定的东线作战计划。

在整个荆州战役中,坐镇成都的刘备因何不向荆州增派一兵一卒 ?

综上所述,抽丝剥茧,逐渐就能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 :襄樊战役并非关羽一意孤行挑起的战争,其实他是在执行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制定的东线作战计划。

而刘备正是襄樊之战的策动者。他之所以不向荆州方向增派一兵一卒,甚至在关羽兵败后仍然不为所动,并非他在在动什么歪脑筋,也不是他冷血无情,要借谁的手除掉关羽,而是他试图通过关羽猛攻樊城吸引曹军主力,甚至逼曹操将驻防西线的兵力调往襄樊、西线防守空虚时,他自己则亲率大军出汉中直扑长安。

这也是刘备没有派兵东援关羽的原因所在。战前,刘备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然后命他在孙权攻淮南之际,突然出兵攻襄阳、樊城,这些都不过是《隆中对》的一部分——攻伐中原、一统天下的序曲。几乎同时,刘备还派刘封孟达攻占房陵、上庸,以策应关羽。

刘备在荆州战役爆发前的军事部署已经昭然若揭:关羽先对襄、樊发动突然袭击,刘封、孟达攻取上庸、房陵、新城等地,目的都是为吸引曹军主力的注意力,逼迫曹操将西线精锐调往东线。

遗憾的是,刘封、孟达相继得手,而关羽却在大功即将告成时遭遇江东吕蒙偷袭而功亏一篑。

在刘备还没来得及率大军出川西征时,由于关羽被吕蒙打了个措手不及,兵败身死,还失去了荆州,两块北伐跳板失去了一块,乃至刘备、诸葛亮精心策划的西线作战计划失去了进行下去的意义。

或许,关羽逃到麦城坚守待援时,因交通不便、音讯阻隔,远在成都的刘备鞭长莫及,以至于没有来得及发兵救援关羽就已被擒遇害了......

假如关羽攻破樊城 ,击退徐晃 ,再攻取襄樊,继而进逼宛、洛,曹操只能将西线主力悉数东调阻抗关羽,那么刘备就会乘机率主力直捣长安,再与关羽对中原形成夹攻之势(前提是东吴得配合,不会为荆州而偷袭关羽 ) ,那么历史很可能被改写......但历史不容假设,更无发推倒重来,因一个小小的变故(关羽不顾大局,没有处理好与孙权的关系,导致东吴背盟),该发生的一切还是发生了。

插图源自网络

标签: 吕蒙刘备关羽隆中对荆州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孙权一再强调不能杀关羽,吕蒙还要杀?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孙权,关羽,吕蒙,刘备,曹操

    其实,吕蒙没想过要杀掉关羽,虽说确实是他带兵偷袭了荆州,背刺了关羽,但相比于杀了关羽,他更愿意将其活捉。并且,在关羽父子被擒获时,吕蒙并不在现场,而是远在江陵。况且,吕蒙也没有负责和参与到围堵关羽的行动之中,活捉关羽的人,是一个叫做马忠的吴国将领, 而马忠又是东吴将领潘彰的直系下属。最重要的是,像关

  • 孙权是怎样夺取荆州的?为何说吕蒙功不可没?有何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迷路了标签:孙权,吕蒙,关羽,曹操,鲁肃,刘备

    公元219年,刘备与曹操战事又起,驻守荆州的关羽也出兵攻打曹操的襄阳、樊城两地,并在樊城处水淹七军,威名大震。曹操无奈之下,便想到用孙刘两家之间的矛盾,与孙权攻打关羽。刘备和孙权两家虽然结了盟,但是矛盾很大。鲁肃在世的时候,是主张吴蜀和好,一起对付曹操的。后来鲁肃死了,接替他职务的大将吕蒙,就和鲁肃

  • 吕蒙乡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跑出“加速度”

    历史解密编辑:魅力昌江标签:电梯,住宅,吕蒙乡,用梯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是广大老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今年以来,省、市、区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高度重视、全力推进,先后出台系列文件,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加快推动加装电梯工作,更好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吕蒙乡也正全力推进加装电梯工作“一键直达”,跑出民生工程“加速度”。出台政策 规范加梯要求为抓好既有住

  • 关羽战死沙场后,吕蒙和曹操为何也相继离世?

    历史解密编辑:朝夕搞笑官方标签:关羽,吕蒙,曹操,孙权,东吴,汉朝,三国

    古人非常迷信,碰到解释不了现象就认为是神灵导致,碰到什么稀奇的事就认为是天意,一个人突然暴毙就认为他生前作恶太多,罪孽深重被索命,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都是无稽之谈。包括三国时期,关羽父子二人被吕蒙杀害,随后关羽的人头又被送到曹操手上。也就在同年,杀害他们的凶手吕蒙突然暴毙,次年正月曹操也离世。这离奇

  • 铁血刽子手吕蒙的悲惨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吕蒙,孙权,关羽,孙策,刘备,周瑜

    吕蒙,字子明,官至东吴大都督,东吴第三代军事领导人。吕蒙是东吴基业创建中的元老级人物,早期追随孙策,后辅佐孙权。他的功绩主要有:跟随孙策一统江东、镇压吴地的百越叛乱、参与赤壁之战、夹击关羽收复荆州。根据这些光辉战绩,基本可以确定了吕蒙的名将地位和超凡能力。大都督吕蒙(百度图片)吕蒙的一生颇有传奇色彩

  • 吕蒙真的是被孙十万毒死的?且看这三个证据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迷路了标签:吕蒙,孙权,周瑜,孙策,甘宁,东吴

    关公被杀害后,东吴的庆功宴上发生了这样一幕怪事:吕蒙接酒欲饮,忽然掷杯于地,一手揪住孙权,厉声大骂曰:“碧眼小儿!紫髯鼠辈!还识我否?”——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见关公附在吕蒙身上,孙权哪还有心思吃酒,连忙下跪拜见。随后吕蒙就七窍流血倒地,这位东吴大功臣如此戏剧般去世了。当然,三国演义毕竟是艺术加工

  • 如果孙权没有派吕蒙偷袭荆州,徐晃能打赢关羽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孙权,吕蒙,徐晃,关羽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五月,刘备击走曹操,一举夺取了汉中。之后,他派刘封、孟达攻占汉中以东的房陵(今湖北房县)、上庸(湖北竹山县),汉中与荆州即将连成一片。但孙、刘两家在联手取得赤壁之战大胜后瓜分荆州时,刘备实际上只占有两个半郡(武陵、零陵和南郡之一半),地区狭小、逼仄,又处在曹魏和孙吴两家的

  • 三国志战略版:边角料战法组成的甘太吕(Sp吕蒙)实时战报分享

    历史解密编辑:绝影笔记标签:吕蒙,甘太吕,太史慈,甘宁

    这个赛季组的吴枪+吴骑,赛季商贾里也没有那个转阵营的东西,导致太史慈没有敌方用,而仓库里正好有甘宁和Sp吕蒙,我就组了一队甘太吕打杂用。这里说明一下:假如你也是组吴枪+吴骑,导致太史慈没地方用,但你有那个转阵营的东西,那我比较推荐你的太史慈转阵营,我是没有转阵营那东西才试玩的甘太吕。下面是我的配置:

  • Sp吕蒙替代程普组成的吴枪能玩吗?82张Sp吕蒙吴枪战报分享!

    历史解密编辑:绝影笔记标签:吕蒙,程普,吴枪,陆逊,鲁肃

    前言Sp吕蒙没出前被炒得很厉害,出来后却无人问津。恰巧我又发现仓库里有这个武将,我就想试试网上流传的思路:Sp吕蒙可以代替程普组成新吴枪,试试这个思路可行不可行。所以呢,这一期就是Sp吕蒙替代程普组成新吴枪的战报分享。 阵容配置陆逊:兵无常势+当锋摧决[兵书:奇正相生 文韬 胜战]Sp吕蒙:抚辑军

  • 为什么吕蒙杀了关羽之后,吕蒙也突然死了了解一下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吕蒙,关羽,孙权,陆逊,东吴

    这是东吴政权的一个痼疾,领军者受王廷疑忌!王室与领者一直没有能建立起授权和监督的机制,即便低调如陆逊者也被孙权猜忌而死,后来孙权为了能让陆逊的儿子陆抗死心塌地卖命,把所谓的陆逊“罪证”当面烧掉,把陆抗感动得一塌糊涂。搞死大都督,在东吴是常事。作为东吴的大都督,掌握整个东吴的水陆两军,而东吴主公向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