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统临死之前,怒喊8个字提醒魏延,可惜魏延最后白白送了性命

庞统临死之前,怒喊8个字提醒魏延,可惜魏延最后白白送了性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凡人侃史 访问量:1829 更新时间:2024/1/26 13:42:08

庞统道号凤雏,乃是三国时期公认的神机军师,而刘备正是因为有了庞统的辅佐才成功拿下益州。当年孙、刘联军之所以能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其主要原因就是庞统的“连环计”,如果不是庞统的连环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恐怕即使诸葛亮借来了东风,恐怕也无法将曹操打得大败而回。

总体来说,庞统对于刘备立足西川来说,有着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刘备在荆州之时,面对占据益州这个战略一直是迟疑不决,而庞统呢?当即劝说刘备,应该放弃荆州,而要以最快的速度拿下益州,方能成就大事。

庞统的观点在史料,《九州春秋》之中有记载:统说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取益州,才是长久发展之计!”,庞统的战略其实与诸葛亮的《隆中对》还是有略微的差异的,在庞统看来,荆州可有,可无,甚至只要给孙权一定的好处,即使花费大量金银来买过路通道也是可以行得通的。

从这一点来看,庞统与诸葛亮相比起来,庞统更加适合攻城、拔寨,打天下。

文学博士方孝孺曾经说过:“论者惜统早死,故功业不及孔明;余谓使统不死,终非孔明比也。”,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如果庞统没有早死,他创立的功业,绝对非诸葛亮可以相比也!

当年庞统自己也曾经说过:论王霸之馀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意思就是说,他庞统是一个王佐之才,一定可以帮助刘备成就大事,当然这也得益于庞统早年每天研究古代帝王成就天下大事的奥秘。

可惜的是庞统在投奔刘备6年之后便一命呜呼,死在了刘备伐蜀的关键时期,在临死之前庞统与刘备、还有魏延都发生了非常微妙的故事。

众所周知,庞统这个人为人处理非常灵活,而他本人也是非常洒脱的一个人,虽然靠文化知识吃饭,但是庞统跟关羽、张飞、包括魏延等武将也都能聊到一起,不像诸葛亮、刘巴等,恐怕一般武将还真的很难入他们的法眼。

涪城宴会上,庞统第一次提醒魏延、黄忠

建安17年,庞统力荐刘备入蜀,表面上是帮助刘璋拒敌张鲁,但实际上却是暗中夺下川中,拿下益州这才是庞统的终极目标。

然而,随着张松被处死,刘璋便与刘备彻底撕破脸皮,而此时刘备一行人马也在葭萌关驻守,时间一长很有可能全军覆灭,被刘璋吞并,事到如今只能跟刘璋划清界线。作为首席军师的庞统,便立即建议刘备直接向成都发起进攻,由此一来便可以兵不血刃拿下成都,这是伤亡最小的做法。

第二个战略那就是趁着刘璋将领杨怀、高沛二人还尚且不知道刘备已经和刘璋关系破裂,迅速吞并他们二人的兵马、器械,然后再向成都方向发起进攻。这个战略虽然可以增加自己实力,得到一部分兵力,但是坏处就是打草惊蛇,这会让刘璋、及成都方面有所准备。

第三个战略,那就是狼狈回到荆州,跟关羽把酒论英雄。当时刘备听闻庞统战略,兵叔并没有多加思考,直到便选择了第二条战略。斩杀了杨怀、高沛二交,然后向成都杀去。

到了涪城刘备再也按捺不住他喜悦之情,于是便在涪城大宴众将,然而庞统实在没有忍住便当众反问刘备:“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庞统这句话可以说是直接把刘备给愣住了。

庞统当时是什么意思呢?说的其实就是刘备不应该把攻伐他国,当成是自己的乐事,这是不仁道的,更不仁义。庞统这话看似在说酒话,但实际上却有一定道理。因为庞统此时已经跟随刘备4年,刘备是什么样的人,庞统想必早就看穿。

如今当众说道这个做法不仁义,其实就是提醒在场的大将,如:魏延、黄忠。不过当时众人都把庞统当酒疯子,根本没有注意到庞统的话中之意。

而在刘备听到庞统之言后,深思片刻之后才说道:“当年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难道是不义之师?”,随后刘备没有多想,直接让兵士将庞统给架了出去。没过多久,似乎感觉不对,刘备又派遣兵士将庞统给请回了酒席。

落凤坡殒命之前,庞统再次提醒魏延

公元214年,刘备包围雒城,由于雒城极难攻打,于是庞统和刘备商议要兵发两路去攻打雒城。当时刘备让庞统走了小道,而他自己则是走了相对好走的大道。庞统当时率领魏延朝小道进发,而黄忠则是跟随刘备走了大路。

在庞统出发之前,刘备还将自己的坐骑让给了庞统。有了良驹的加入,庞统很快便来到了雒城小道,然而等待他的却是张任的无数冷箭。

史料记载:统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

这里有两个疑点,第一庞统本身就是一个文职,为何刘备要让他去带兵,而魏延当时走在最前面,如果有什么意外,也可以第一时间杀回去。再者,张任布置的军士皆在百步开外,想要射穿盾牌兵的盾牌,想必会有一定难度。

其二,庞统道号“凤雏”,他在进入雒城小道之前,便询问了一名军士:“此地是何处?”,当时军士回答,此地正是落凤坡,庞统心里暗想:吾道号凤雏,此为落凤坡,对吾极为不利也!当时庞统心里正犯滴沽,不料冷箭便喷射而出。

庞统距离张任埋伏之处,至少有100步之遥,当时庞统被射成了刺猬,临死之前说出了冰冷的8个字:“今日我死,乃天命也”,随后将手中的川蜀作战形势地图交给了魏延之手。一代军师庞统,便由此饮恨西北。

其实把庞统临死之前的8字遗言,跟当日在涪城宴会之上说出的那句,“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想结合起来一看,就知道庞统这次意外中箭而亡,很有可能就是中了刘备的报复。

毕竟当时庞统当众说出刘备非仁义之君,这无异于是打刘备的老脸,就连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张飞尚且不敢如此说话,庞统实力再强恐怕刘备心里也是极为不痛快。

而庞统呢?他自己心里就一点不清楚吗?答案是否定的,此前涪城庞统已经当众提醒过魏延、黄忠二将。到最后又在落凤坡之前,又再次提醒魏延。只可惜魏延当时根本不以为然,最后魏延虽然得到刘备重用,但是不知道收敛,团结内部,最终遭到蜀国的不义灭杀。

对于魏延个人来说,虽然有不俗之才,但是不但没有完全施展开,而且还连累了三族家人,这是极其不划算的。

细想庞统前、后两次提醒,可以说是工夫都白费了,魏延还是没有刹住车,最后白白丢了性命…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才是魏延的保护伞,临死前给魏延留了两条活路,他偏选死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魏延,诸葛亮,费祎,曹魏,姜维

    魏延是否有谋反之心?如今随着我们对历史越来越深入地了解,对于魏延谋反被杀这件事也越来越怀疑其真实性,因为这里面疑点确实有很多。首先,诸葛亮不管是在身体健康时还是将死之时都没有想过要杀魏延,正史中也并没有诸葛亮说“魏延有反骨,要杀魏延”之类的话。相反诸葛亮还非常欣赏魏延的才能,知道魏延与杨仪不和,在其

  • 魏延梦到头上生角,占梦师:这是大吉之兆,魏延不久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魏延,刘备,诸葛亮,张飞,蜀汉,魏国

    三国时期,魏延是蜀汉一等一的大将,军事能力非常强,然而最终他的结局却非常悲惨,他并没有死在魏国这个敌人手中,反而是死在了自己人手上,令人遗憾。事实上,魏延的结局,早在他出征的那一刻便已经注定,当时上天就已经托梦给魏延,说他此战不利,只不过魏延被别人给骗了!魏延正史中的魏延,原本是刘备的部曲,由于他作

  • 历史上马岱斩杀魏延后,为何他就神秘消失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魏延,马岱,马超,诸葛亮,蜀汉,刘备

    《三国志·马超传》:临没上疏曰:“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蜀汉章武二年(222年),马超患了重病,上疏给刘备:表示自己全家都被曹操诛杀殆尽,现在就剩下从弟马岱,现在就把他托付给您了。同年十二月马超病逝,年仅47岁。至于马超托付给刘备的马岱,

  • 刘备任命汉中太守时,为何放弃战功卓著的张飞,而是选择了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笑春风标签:刘备,张飞,魏延,张郃,诸葛亮

    刘备在夺取汉中后,便物色担任汉中太守的人选。汉中是蜀汉的北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时大家都认为,担任汉中太守的最佳人选是张飞。谁知道,刘备最后选择的汉中太守是魏延。当时,大家都深感意外,以至于“一军皆惊”。那么,刘备为何要做出这样的选择呢?一、 张飞与魏延的军事能力对比。张飞和魏延都是长期跟随刘备

  • 魏延是他手下败将,许褚跟他打平,死前怒斥关羽:刘备迟早被灭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魏延,许褚,关羽,刘备

    东汉末年,外企宦官相互把控朝政,整个朝廷向着一个不好的方向逐步发展。面对内患,此时诺大的一个朝廷竟无可战之兵力、可用之将才,简直就是匪夷所思。随着张角的黄巾起义,一下子就将东汉的外强中干彻底暴露出来。战火重燃、天下秩序再度打乱,乱世是普通百姓的坟墓,同时也是各路英雄豪杰崛起的天堂。古代天下大乱虽有尸

  • 关羽善待士卒,士卒跑光了,魏延善养士卒,也跑光了,赵云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小琪侃娱乐标签:魏延,关羽,马岱,孙权,赵云,汉朝,三国,赵子龙,养士卒,曹操手下

    在汉末三国名将中,关羽和魏延都是出了名的善养士卒,也就是说,关羽和魏延都对部下非常好,打起仗来,士兵肯用命,很有凝聚力,但是,到了危险时刻,关羽的部队却散了,而魏延的部队也散了,这不得不令人感到匪夷所思。关于赵云,史书没有明确记载赵云善养士卒,但是,危险时刻,赵云的部队被敌人打散了,却迅速又聚拢起来

  • 魏延真的有“反骨”吗,为什么诸葛亮一直防着魏延?竟跟关羽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魏延,关羽,刘备,汉朝,三国,诸葛亮,曹操手下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只要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

  • 此人击退许褚等4人,击败魏延,与关羽打平,为何会被周仓生擒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许褚,魏延,关羽,庞德,张郃

    要知道,许褚和三国武将排行榜第2的典韦曾大战过3次,2天2夜上千回合不分胜负。也曾裸衣战平过马超。而就有这么一个猛人,独自击退了包括许褚在内的,徐晃、张郃和夏侯渊4人的车轮战,又和关羽大战150合不分胜负。庞德他就是庞德。不过最后却在襄樊之战“阴沟里翻船”,被实力平平的周仓活捉,终成了关羽“威震华夏

  • 曾入职华为的“计算机天才”——魏延政

    历史解密编辑:柳婉月标签:魏延政,计算机,翻译,肉瘤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鲁迅每个天才的背后都是很多不为人知的努力,往往他们付出的努力比平常人要多百倍千倍,最后才有如今的风光。今天要说的这位是“计算机天才”魏延政。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别人想要成功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他在36岁的时候被确诊“透明细胞肉

  • 《三国演义》诸葛亮为何临终制定斩杀魏延计划

    历史解密编辑:文祥说体育标签:魏延,蜀汉,刘备,马岱,诸葛亮,历史片,古装片,曹操手下,三国演义(电视剧)

    在《三国演义》里,魏延心系汉室,倾心皇叔刘备。初期投靠刘备不成,临时投在长沙太守韩玄麾下。关羽带兵攻打长沙,与老将黄忠大战。久战不利,韩浩欲斩黄忠,魏延杀韩玄,献长沙归顺刘备。诸葛亮见到魏延,言他脑后有反骨,要推出去斩首。刘备出面保魏延,从此魏延对刘备忠心耿耿。诸葛亮可能看到魏延桀骜不驯,没有强大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