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庶荐孔明,英雄都是互相欣赏的!

徐庶荐孔明,英雄都是互相欣赏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早睡 访问量:1191 更新时间:2023/12/16 22:43:19

汉末时期,中国陷入动荡不安的局面,战乱频繁。在这个时期,徐庶是一位杰出的谋士,他非常欣赏诸葛亮的才华,认为他是可以帮助刘备一统天下的人才。于是,他向刘备强烈荐举诸葛亮,希望刘备能够聘请他为军师。

然而,刘备并不认识诸葛亮,对于徐庶的推荐也持怀疑态度。后来,在徐庶的再三劝说下,刘备终于同意前去拜访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最终感动了诸葛亮,他决定为刘备效力,成为了他的军师。

徐庶荐举孔明,刘备三顾之情感动诸葛亮,这个故事被后人称为“三顾茅庐”。这个故事表明了徐庶的智谋和推荐诸葛亮的眼光,也表现了刘备对于人才的重视和毅力,最终使得诸葛亮成为了一位著名的谋士,对于刘备的事业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时的汉朝政权已经瓦解,各个地方的军阀混战不休,形成了一片割据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刘备作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县官,很难在这个混乱的时期崭露头角。因此,他急需一位才华出众的谋士来帮助他,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徐庶是刘备早期的好友,他非常了解刘备的才华和抱负,也知道刘备需要一位能够帮助他一统天下的人才。因此,他认为诸葛亮是非常合适的人选,可以为刘备的事业带来巨大的助力。

而刘备在三顾茅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他对于人才的重视和毅力。尽管诸葛亮在一开始并不愿意为刘备效力,但是刘备坚持三次拜访,最终感动了诸葛亮,让他认识到了刘备的诚意和决心。这也展现了刘备的领导才能,他能够发现并且吸纳优秀的人才,将他们引导到自己的事业中来。

总之,徐庶荐孔明,刘备三顾之的故事,不仅体现了三位人物的智慧和胆略,更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中人才的重要性和人们对于人才的崇尚。这个故事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故事之一,被广泛传颂至今。

三顾茅庐是指刘备三次前往草庐,邀请诸葛亮为他效力的故事。具体情节如下:

在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打败了东吴大军,占领了荆州,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但是他很快发现,自己缺少一位足以抗衡曹操孙权的谋士。于是,他向他的旧友徐庶咨询,徐庶向他推荐了诸葛亮。徐庶告诉刘备说:“荐一人,名曰孔明。此人若在君侧,使汉室复兴可图也。”刘备对于这位陌生人并不信任,但是徐庶一再保证诸葛亮的才华,于是刘备决定亲自前去拜访。

第一次拜访,刘备来到了诸葛亮的草庐,但是诸葛亮却不愿意见他。诸葛亮觉得刘备还没有足够的实力,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所以拒绝了刘备的请求。刘备很失望,但是没有放弃,留下了一封信,表示自己愿意等待诸葛亮的加入。

第二次拜访,刘备再次来到诸葛亮的草庐,但是依然没有见到诸葛亮。这一次,刘备留下了一份长篇的书信,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诸葛亮看完信后,感到刘备的心意真挚,但是还是没有答应加入。

第三次拜访,刘备带着几个随从再次来到草庐,但是诸葛亮还是没有出来。这时,刘备决定站在门口不走,直到诸葛亮出来为止。最终,诸葛亮被刘备的决心和毅力感动,走出了草庐,并表示自己愿意为刘备效力。

三顾茅庐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故事之一,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人才的崇尚和推崇,以及人才对于政治事业的重要性。同时,这个故事也反映了刘备对于人才的重视和毅力,这些品质使得他最终吸引了诸

葛亮的加入,并最终成就了自己的政治事业。三顾茅庐也成为了一个象征着不懈努力和坚定信念的故事。

之后,刘备和诸葛亮一起建立了蜀汉,并取得了不少战役的胜利。诸葛亮也成为了刘备的重要谋士,为刘备的政治生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被称为“卧龙先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

三顾茅庐的故事也被传颂至今,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经典故事,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文化和艺术领域。这个故事的意义不仅在于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人才观和政治观,也示我们在今天的社会中,需要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不断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更多文章

  • 互动丨重庆诗人徐庶诗歌分享会在金刀峡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上游新闻标签:徐庶,金刀峡,诗人,诗歌,冰心

    重庆诗人徐庶诗歌分享会在金刀峡举行9月11日晚,重庆诗人徐庶诗歌分享会在北碚金刀峡慢漫崖居举行,30余名诗人慕名参加活动。中秋刚过,诗人们齐聚金刀峡慢漫崖居,一边品月饼,一边话圆月,一边吟诗歌。在清风明月下,在山间帐篷里,诗人徐庶奉上了他的最新力作。音乐人钱云、颜伟等还奉上了一场精彩的音乐会。诗歌、

  • 诸葛亮的隆中四友,后来都有怎样的发展,徐庶真的不设一谋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诸葛亮,徐庶,曹操,隆中四,刘备

    《三国演义》中,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时,说到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颖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为密友。这四位密友,除徐庶外,在演义中都没有多大的戏份,那这四人在历史上,后来各自的发展如何?一、徐庶徐庶在曹操南征荆州时,因为老母被曹操俘虏而不得不离开刘备,转投曹操。徐庶归附曹操后,《三国演义》说他向刘

  • 为什么徐庶会选择离开刘备?真正原因并不是为了搭救母亲

    历史解密编辑:知书少年很达理标签:刘备,徐庶,曹操,曹仁,诸葛亮

    虽然说徐庶给刘备效力的时间比较短,但他却是刘备的指路明灯,徐庶以前是一位江湖游侠,非常喜欢打抱不平。不过他选择了弃武从文,自己开始学习用兵之法,治国之道,后来学有所成,也是当世有名的人才。为什么徐庶会选择离开刘备?真正原因并不是为了搭救母亲。为了能够匡扶汉室,徐述来到了刘备的手下任职,深得刘备的信赖

  • 夜雨丨青春之诗,重庆诗人徐庶诗集《空藤》出版

    历史解密编辑:上游新闻标签:徐庶,空藤,诗人,诗歌,散文

    青春之诗,重庆诗人徐庶诗集《空藤》出版徐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协全委会委员,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客座教授,重庆市地质作家协会副主席。著诗集《空藤》《骨箫》等4部。获冰心散文奖、曹植诗歌奖。参加《诗刊》社第13届“青春回眸”诗会、鲁迅文学院第29届高研班。作品见《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青年

  • 蔡瑁设局诛刘备,刘备马跃檀溪遇水镜,徐庶投刘备,打败曹仁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刘备,徐庶,蔡瑁,曹仁,大军,马跃(演员)

    蔡夫人窃听刘备与刘表的对话,听到刘备阻止刘表废长立幼,别立刘琮为继承人,对刘备对杀机,又听到刘备醉后对刘表言,备若有根据地,天下人不是我对手。蔡夫人建议刘表诛刘备,刘表不同意,蔡瑁写了一首反诗陷害刘备,刘表大怒,欲诛刘备,后来知道有人害刘备,反对蔡瑁立即去新野擒人,让我慢慢筹划为借口,阻止蔡瑁的阴谋

  • 刘备对徐庶投降曹操很惋惜,12年后发生这一事,刘备彻底死心了

    历史解密编辑:小航航帆标签:刘备,徐庶,曹操,赵子龙

    公元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命曹纯率领虎豹骑在当阳长坂坡追上刘备大军。史载:曹纯“从征荆州,追刘备於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也就是这一场战争,赵云战斗力爆棚,在曹军中七进七出,救出了刘备的亲生儿子刘禅,与此同时,徐庶的母亲流落于这场战争中。在虚构的《三国演义》小说中,曹操忌惮徐庶的能力,使出

  •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但为何徐庶不敢给刘备推荐庞统?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徐庶,刘备,庞统,蜀汉,三国,诸葛亮,卧龙凤雏,曹操手下

    在三国时期有一句话非常的流行,那就是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但是让人疑惑的是为何徐庶当时给刘备推荐的是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为什么不敢给刘备推荐有凤雏之称的庞统?其实这个问题有一句话可以解答,那就是“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当时的刘备除了关羽、张飞、赵云能征战四方,有谋士孙乾.糜竺.糜芳手下只有士兵不到三

  • 徐庶离开刘备后,日子过得怎么样?为何诸葛亮知道后不停叹息?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徐庶,刘备,诸葛亮,魏国,御史中丞

    董卓祸乱天下的时候,前往荆州避难的徐庶,结识了隐居隆中的诸葛亮。当时,诸葛亮还在隆中种花、养草,当歌星。旁人看到诸葛亮这样子,都以为这孩子也太不正经了,咱们还是离他远一点吧。1、高山流水遇知音徐庶却觉得诸葛亮不一般,来日他必定会是一飞冲天的巨龙。《三国志·卷三十五·蜀志·诸葛亮传》:每自比於管仲、乐

  • 徐庶在曹营未献一计一策,曹操为何不惩罚他?看完收获太大了!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曹操,徐庶,曹营,刘备

    徐庶来到曹营之后,基本上没有任何作为,可是对于这样的徐庶,曹操却没有为难他,这一点确实让人们感到奇怪。毕竟徐庶能够来到曹营,曹操是想了很多方法手段的,还将徐庶的母亲给抓了去,以此来逼迫徐庶。可以说这样的手段算是非常下作的,所以通过曹操当时的做法可以看出,曹操是一定要得到徐庶这个人才。可是让曹操感到失

  • 同样是未给曹操献过一计,为什么曹操不杀徐庶而杀了杨修?

    历史解密编辑:东岸瞭望台标签:曹操,徐庶,杨修,曹丕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是民间流行甚广的一句歇后语。虽然一言不发、一计未献,但至少,徐庶在曹操的掌控之中,也不能再给曹操的敌人刘备出谋划策了。养着一个“名士”闲人,又花不了多少钱;而杀了徐庶,难免会有“不能容人”、“杀害贤良”的恶名。加加减减下来,还是不杀徐庶,比较划算。并且,把徐庶养在曹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