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有着这一句谚语叫做“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句话多数人都知道是在说关羽当年被曹操所擒并予以厚待,但是关羽依然没有投降的故事,但其实这句谚语还包含了另外一个人的故事,他就是刘备第一位谋士——徐庶。
徐庶字‘元直’,本名徐福,后来因为犯法所以改名字避祸。他出生寒门,早年有习武,喜欢行侠仗义,心中向往着江湖的快意恩仇但是这份快意恩仇在不久就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徐庶为了给朋友报仇被人报了官,随后在逃跑途中被官吏抓到,要不是他的朋友们出手相救徐庶在当时就应该死了。在被救后徐庶十分感慨觉得江湖太过于凶险,于是将自己的名字从“徐福”改为了“徐庶”,放下了剑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旅。
随后在董卓入京后天下动荡,境内作乱不断,徐庶第二次为了避祸来到了当时的荆州居住,并且在这期间与诸葛亮相识,并且结为了不错的朋友。就这样徐庶在荆州生活了将近十年,修习经典,逐渐成了气候。正逢汉室宗亲刘备被曹操击败前来荆州投奔军阀刘表,当时的刘备已经凭借着汉室宗亲和仁义之名有了不小的名气,于是徐庶在知道他来了以后就去刘备那面试,结果自然是得到了刘备的器重,成为了刘备的第一位谋士。
后来徐庶又向当时虽然有军队但是对自己的前路迷茫的刘备推荐了正在卧龙岗上隐居的诸葛亮,称其乃是“卧龙”,刘备刚开始并没有太重视,他和徐庶说既然如此那让他和你一起过来就好了。但是徐庶表示诸葛亮是名士,可以见,但得你去见他。刘备一听有意思了,反正闲着也是种地还不如去看看这位“卧龙”于是他就带着张飞关羽去三顾茅庐了,最后就有了‘卧龙出山’。可以说徐庶就是这一次的推荐直接给蜀汉的出现提供了最重要的条件。
紧接着刘表病逝,家中的两子开始了争夺家产,而曹操又趁这个机会率军南下,刘备眼见这个情况带着诸葛亮和徐庶等人迅速逃跑,但是因为刘备的名声荆州大部分的人都跟随着刘备离开,队伍越来越大。与曹操也开始了几场交锋,但是在徐庶诸葛亮的计谋下都被化解。而这个时候意外出现了,徐庶的母亲被曹操给擒获了,在程昱的计谋之下徐庶只能无奈的拜别刘备只身前去曹营。后来曹操将其收为谋士。在《三国演义》里后来曹操还曾派徐庶去劝刘备投降,但是徐庶却对刘备说曹操的大军将至,望公早做准备。并且发誓终身不为曹操献一策。
徐庶最后病死于彭城,终身没有被曹操重用,但是他的能力很强,诸葛亮曾感叹:“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这里说的就是徐庶和另一位好友。还有传说徐庶最后在海上的一座叫做“鼓子洋”的仙岛上隐居。
关于徐庶就到这里,大家觉得徐庶的选择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评论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