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渊,字妙才,曹操帐下的名将,同时也是名门之后,夏侯婴的后代,当年和夏侯惇一同投靠曹操和他闯荡天下,但是夏侯渊在一开始都只是个将领。
夏侯惇就与夏侯渊不同了,虽然夏侯渊帮曹操受过牢狱之灾,但在曹操真正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时夏侯渊其实还并不出名。
夏侯惇属于是上马就能带兵打仗,下马能帮助百姓耕种的全能将领,但是夏侯渊就不一样了,他一开始的时候跟莽夫没什么区别,带着一些小兵小卒这边打一打那边闹一闹,但都没有特别显眼的战功。
反倒是夏侯惇,一旦出兵就深得曹操信赖,每一次都是带领重兵,战功赫赫,而夏侯渊真正出彩的时候是被曹操派去镇守关西的时候,这也是为什么夏侯惇被称为“白地将军”的原因。
01五平叛乱
建安六年,刘备攻掠汝南后,昌豨就归附了刘备。
当时魏军派出去去平定叛乱的两位将军是张辽和夏侯渊,当时为了城池,昌豨就意识到了事情不妙,后来等曹军粮草不足时,张辽就看出来了昌豨其实早已有投降的心,出使去说降昌豨,果然成功。
这一次平乱没夏侯渊什么事,但夏侯渊在五次平叛中的后几次叛乱都大放异彩,他找到了自己的优势。
建安十一年,昌豨再次叛乱,这次曹操派出了自己的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来平叛,但是于禁一直没有办法攻克昌豨,于是曹操便再派夏侯渊前往。
这才夏侯渊才算是立了功,攻下了昌豨十余座据点,而且夏侯渊有一个特别出众的优点,那就是行军快速!
夏侯渊当时出兵异常的迅疾,用兵出其不意,直接斩了昌豨,后来夏侯渊回营帐后就被拜了典军校尉,当时军中就流传着一句话。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可行五百里,六日可行一千里。
可以想象这是什么样的行军速度,古代只有马匹行军,如果要长时间连续行军,马匹也撑不住,但是夏侯渊能够连续行军六天且平均每天都跑上八十多公里,这在古代已经是非常快的速度了。
夏侯渊和二战中的一位名将隆美尔特别相像,致力于用兵出其不意,行军快速,而且特别有战术性。
02关西猛将
夏侯渊被人称为“白地将军”,因为夏侯渊常年镇守关西之地,和少数民族的羌人打交道。
当时夏侯渊就在天水,西凉这些地方把羌人打得都慌了神,夏侯渊这套快进快打的打法在这种地形真的非常合适,夏侯渊常常都把羌人打个措手不及,而且关西的夏侯渊可谓真的是一条猛虎!
当时曹操亲自来到关西视察的时候,夏侯渊就跟在曹操身旁和他一同会见几个少数民族的诸侯,那些诸侯,看到曹操身旁的夏侯渊全部都吓得腿发抖,说话都结巴,生怕有一句话得罪了夏侯渊。
由此可见夏侯渊在关西的威慑力是有多强,他一瞪眼所有少数民族的诸侯都吓得发抖,那更别说一开始交战的时候了,夏侯渊在西凉关西这些地方威震四方,直接为曹操稳住了西边战区。
许多少数民族建立起的国家都被夏侯渊的猛攻而溃败,纷纷逃散,大多数羌人都去投奔了马超,而关西这一代,也就全部归曹操所有了。这也为后来诸葛亮七出祁山都没能突破关西这道防线奠定了基础。
03定军被斩
汉中一战,实际上夏侯渊和刘备的部下在阳平关足足对峙了两年之久,夏侯渊一直注重于修建防御工事,派张郃前往鹿角把守。
而把守鹿角却成为了刘备的突破口,刘备率主力猛攻张郃,张郃随即战败退守,为了去解救被困住的张郃,夏侯渊也就亲自带兵和黄忠在定军山一带对峙。
但是夏侯渊由于修建了太久的防御工事,导致他在对峙时还是保持他的死守战略,修建防御工事,没想到黄忠会使出突袭这么一招,夏侯渊在定军山一战因为不敢出战,战况紧急,外界因素干扰较大而被腰斩。
04魏之名将
夏侯渊不仅仅是一位名将那么简单,他年少时虽然鲁莽,但是他虚心好学,学习了如何打仗,如何行军,如何出其不意等战术,也创造了羌人不敢再犯关西的宏伟业绩,这都是对曹操乃至魏国作出的巨大贡献。
中国的古话就是不以成败论英雄,夏侯渊就是这样,若真有一将能为主公一直镇守着四方确保后方的安全,那就是为数不多的忠臣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