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容易被忽视的江东“名将”孙皎,地位其实比吕蒙还要高

容易被忽视的江东“名将”孙皎,地位其实比吕蒙还要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认真的罗刹 访问量:4527 更新时间:2024/1/28 11:29:50

在刘备、曹操、孙权三个势力中,孙权势力的武将大概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可能只知道一些名字,以及特别著名的事件;而在这些江东武将中,有一个将领地位非常高,但是名气很低,完全不匹配他的地位,就是孙皎。孙皎曾经是江东集团武官体系中的最高级将领之一,地位大概还要高于吕蒙、蒋钦。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个"名不副实"的孙皎。

孙皎在江东集团的地位

从姓氏上就不难猜测,孙皎与孙权有同族同宗的关系。孙皎是孙静的第三子,孙静是孙坚的弟弟,换句话说孙皎和孙权是堂兄弟,关系比较亲密。我们看曹操重用曹仁、夏侯惇、夏侯渊;刘备没有宗族的力量,只好重用关羽、张飞这种一直周旋在身边的涿郡故人;孙权重用孙皎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程普是江东集团的老将,也是比较重要的将领,被任命为江夏太守。在"赤壁之战"之后,刘备、孙权、曹操对荆州重新进行瓜分。孙权控制了江夏郡的南部,曹操拥有南郡的北部,得沔水之利。沔水流入长江,其交汇处就是沔口,也被称为夏口。夏口是江东集团在长江防线上一个重要的军事镇戍,江夏郡本身也横亘于荆州与扬州之间,扼守长江咽喉要道。程普镇守江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等到程普去世之后,江夏就是由孙皎来镇守。

而后孙权所置武陵太守黄盖病死;孙皎的二哥丹阳太守孙瑜(孙皎大哥孙暠曾试图对孙权发动兵变,所以记载非常稀少)都去世,孙权又把黄盖和孙瑜的部队交给孙皎,壮大孙皎的军事力量。最能够体现孙皎在江东集团地位的是"都护"这个官职。我们看东吴后期的都护——丁奉、施绩、陆抗,丁奉和陆抗都比较著名,施绩也是东吴后期重要将领,祖父朱治、父亲朱然对孙氏有非常高的功勋和声望。孙皎成为都护,远远早于丁奉等人。

在同期江东集团还有两个护军,护军在地位上要低于都护一个级别。这两个左右护军分别是吕蒙和蒋钦。吕蒙其实不用多介绍了,参与过多次重要战役,比如"赤壁之战"、"南郡之战",帮助孙权攻取庐江,袭取荆南三郡,军事履历可以说是相当丰厚;蒋钦也是一直容易被忽略的江东将领,其实与吕蒙是地位相当的,他的继任者就是大名鼎鼎的陆逊。而孙皎的地位还要高于吕蒙、蒋钦,可以说是站在了江东集团中军武官体系的金字塔顶,也掌握着江夏重镇的军权。

孙皎的军事经历

孙皎与蒋钦相似,虽然地位很高,但是个人传记比较短,军事经历比较单薄,做出的贡献、取得的功绩相信是无法与吕蒙、陆逊相比。孙皎的军事经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坚守濡须、对抗关羽、袭取荆州,可惜三个方面都没有独挡一面的地位。

坚守濡须

自从"赤壁之战"之后,曹操和孙权之间的战争主要围绕在淮南地区。孙权北伐的时候就是打合肥,但是怎么打都打不下来,而且失败得也比较丢脸,获得"孙十万"的绰号;而曹操南征的主要目标就是濡须水,也是打不下来,但是撤退的样子比孙权要好看得多,甚至有一次还获得孙权名义上的臣服。

从建安十七年到建安二十二年(即公元212年到217年),曹操发动了三次"濡须之战",规模都不算小,第二次"濡须之战"号称四十万大军。孙皎就曾经参与"濡须之战"抵抗曹操,而且不止一次。不过他在"濡须之战"的表现并不具体,《三国志·吴书·孙皎传》中仅以"皎每赴拒,号为精锐"一笔带过。

对抗关羽

刘备和孙权虽然表面维持着联盟的关系,其实在荆州归属的问题上很不对付。于公而言,荆州在扬州上游,对孙权威胁太大,所以需要握在手里;于私而言,江陵是孙权借给刘备的,所以才给刘备入川的跳板。刘备拿了西川后,孙权心里怎么想怎么不是滋味。他想管刘备索要零陵、桂阳、长沙三郡,给自己找找平衡。结果这个条件也得不到满足。于是孙、刘两家针对荆州第一次刀兵相见。

这次冲突当中,孙权、鲁肃等人牢牢牵制住关羽;吕蒙则率军征服了长沙、桂阳二郡,又使用计策诱骗零陵太守郝普投降。后来刘备出川作为关羽的后镇,关羽终于可以脱身,与鲁肃、孙皎、潘璋、吕蒙等人在益阳对峙。不过最后二者还是没有爆发战争,迫于曹操的压力,孙权和刘备以湘水画盟,一家一半,暂时解决了荆州归属问题。

袭取荆州

虽然有"湘水之盟",但是江东集团对荆州的渴望并没有彻底消弭。在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关羽率军北伐襄、樊,孙权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于是决定对关羽控制的荆州用兵。孙权的意思本来是以孙皎和吕蒙各为左右大督,类似"赤壁之战"中周瑜和程普的关系。但是经过吕蒙的劝说下,孙权最后还是以吕蒙为主将,以孙皎为后镇。孙皎在"荆州之战"的表现还是不明确,"定荆州,皎有力焉"一笔带过。

孙皎的人物形象

与孙皎的军事经历不同,他的人物形象还是比较丰满的。首先孙皎善于养士,重用刘靖、李允、吴硕、张梁等人,这些人都成为后续江夏太守的班底,吴硕与张梁参与"石阳之战"有所战功,张梁更是提出东吴迁都建业后武昌防务这种较高层面的战略规划,受到孙权的欣赏和采用。

其次孙皎在对抗曹操集团时也并非纯粹的铁血做派,善于攻心的手段。孙皎派军队俘获曹操集团边区的百姓、美女、士吏,都被孙皎送还回去。孙皎还特意下一道军令:"自今以往,不得击其老弱。"这种方式获取了曹操集团所辖地区的百姓的民心,于是又更多的人口依附孙皎。

最后是孙皎与甘宁的一些小过节。孙皎和甘宁在一次喝酒的时候发生矛盾,甘宁是个刺头谁也不服,孙皎既是孙权宗亲也是边镇大将,两个人大概是针尖对麦芒。孙权听说这件事,给孙皎写信劝解二人。孙皎随即上书谢罪,并且与甘宁相交,也算是知错能改。总而言之孙皎知人善用、善于攻心、不以意气用事,他的形象还是比较符合镇戍一方的比较成熟稳重的军事长官的。

参考文献:《三国志》

标签: 吕蒙孙皎孙权曹操刘备关羽

更多文章

  • 吕蒙街道官庄社区更换政企服务卡片 助力营商环境提升

    历史解密编辑:多彩江西标签:政企,服务卡,官庄社区,吕蒙街道

    为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帮助商铺、企业提供精准的暖心帮扶服务。近日,吕蒙街道官庄社区开展“更换政企服务卡,助力营商环境提升”活动,切实帮助企业商铺解难题、办实事。社区工作人员对照“党建+营商环境”干部全覆盖结对帮扶市场主体情况表中的帮扶主体,先后来到龙景花苑小区企业、商铺进行上门走访宣传,做好帮扶

  • 吕蒙偷袭荆州,城池已经到手,孙权为什么要下令除掉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吕蒙,孙权,关羽,荆州,刘备

    从战略的角度来说,吕蒙偷袭荆州的做法没有什么问题,东吴如果想往外开,两个地方是必要的,一个是合肥,另一个就是荆襄之地,这两个地方东吴如果拿下了就能进退自如,可以说是占据了绝对的主动权,所以吕蒙把战略目标定在荆州上正是说明了他的战略眼光之犀利。而且吕蒙对线关羽采用的战术也可以说是很精妙,自己作为关羽出

  • 吕蒙偷袭荆州后,关羽败退,曹操为何不派兵追击关羽呢?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吕蒙,关羽,曹操,孙权

    公元219年,刘备击退了曹操,夺取了汉中之地。在汉中之战结束后,镇守荆州的关羽,正式发动了襄樊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关羽进攻吕常据守的襄阳、曹仁据守的樊城。对于曹仁来说,因为难以抵挡关羽,所以向曹操请求支援。对此,曹操派出于禁、庞德等人来救援樊城。不过,到了公元219年秋八月,大雨连下十余日,汉水暴涨

  • 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原文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周瑜,鲁肃,吕蒙,刘备,关羽,曹操,曹仁,刘表,吴书,吕蒙传,三国,汉朝,曹操麾下

    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原文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於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

  • 揭秘吕蒙杀关羽的真相,并非彼此有私仇,而是刘备做了这件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吕蒙,关羽,刘备,曹操,吴国,汉朝,三国,五虎上将

    荆州在三国之中可谓是热门话题,有人做过统计,说在三国演义里,荆州被提及了不下七十次,这可是战略要害,三国必争之地。但是此荆州非现荆州,而是指当今鄂、湘大部分地区以及豫、渝、川、黔、粤、桂的一小部分,如此大的面积,不怪三国群雄群起而争之了。就连大名鼎鼎战神关羽之死,也与荆州密切相关,且听小编道来。话说

  • 孙权曾问吕蒙夺徐州好,还是夺荆州好,为何吕蒙选择了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孙权,吕蒙,东吴,荆州,关羽,曹魏,徐州,荆州(古代),三国,汉朝,曹操麾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关羽率军北伐,围攻魏国的襄阳、樊城。关羽擒获魏将于禁后,得到人马数万,借口粮食匮乏,擅自取走了储藏在湘关的米。孙权得知此事,觉时机成熟,便派兵袭击关羽。十一月,孙权西征关羽,任命吕蒙为前部,率军隐蔽前出,进至寻阳(今湖北广济东北),把精锐士卒埋伏在伪装的商船中,令将士身

  • 被后人视为短视的战术大师吕蒙,提出过什么战略?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吕蒙,孙权,刘备,鲁肃,周瑜,关羽

    吴·吕蒙(孙元晏)幼小家贫实可哀,愿征行去志难回。不探虎穴求身达,争得人间富贵来。吕蒙这个人物很有争议,在“荆州之战”中从“白衣渡江”到劝降傅士仁、糜芳,再到善待荆州士庶并利用关羽使者透露出去,整个作战计划天衣无缝,严丝合缝,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一举拿下孙权魂牵梦绕的荆州(刘备所占),堪称战

  • 孙权再三强调不能杀此人,吕蒙为何还要杀?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孙权,吕蒙,关羽,东吴,曹操,刘备,汉朝,三国,曹操麾下

    这是《新三国》中的说法,吕蒙违背孙权命令,杀了关羽。三国中,大多数最喜欢的角色莫过于关羽了,关羽不仅义薄云天,身在曹营心在汉,对刘备忠心耿耿,而且战斗力颇为强悍,斩颜良诛文丑令天下震惊,可以说,要是没有襄樊之战的最终失败,关羽将是三国史中最出色的人物之一!不过遗憾的是,关羽最终还是死在了襄樊战场,还

  • 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被东吴吕蒙所杀,那么吕蒙为何没能因此名留青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关羽,吕蒙,曹操,刘备,孙权,麦城,三国,汉朝

    在没有选择北伐之前,关羽一直坐镇荆州。当时的吕蒙已经是东吴的大都督,他取代了鲁肃以后,正值壮年。如果真的有本事的话,那就主动找曹魏的麻烦,这个时候的曹操正在跟刘备争夺汉中,其实是北伐的最好时刻。孙权也的确前往合肥北伐,可是情况有些差强人意。孙权所带的十万人马,居然打不过张辽八百人。当时的吕蒙也在场,

  • 杀死关羽的吕蒙,为何“七窍流血”而死?是关羽显圣吗?

    历史解密编辑:校草不咋帅标签:关羽,吕蒙,孙权,东吴,曹魏

    无论是《三国演义》小说还是电视剧中,吕蒙都是因“七窍流血”而死的,《三国志》中,吕蒙因疾病而死,因此人们对吕蒙是如何死的猜测很多。说是吕蒙也很委屈。因为关羽受到太多民心,淹没了吕蒙本人的光芒,被晒黑了数千年。关宇忠被后人多次封印,从“王”到“官制”,最终成为法力无边、管理三界的官制成军、武在信,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