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行走的荷尔 访问量:1102 更新时间:2023/12/31 19:42:35

这才是真正的诸葛亮(24)

主笔:闲乐生

上一篇我们讲到刘备入蜀后整整一年,都找不到反攻刘璋的借口,急得头发都白了,难道就要耗在这里,与刘璋一起慢慢变老吗?这可一点儿都不浪漫。

结果,还是智囊庞统出了个主意,要刘备假意回荆州,以索要一万人马援助,及大量粮草辎重作为回家路费。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

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而刘璋又给人,又送钱送粮食,投了这么多血本,张鲁最后却连根毛都没少,刘备这还要吃干抹净拍拍屁股走人,走之前还要勒索一大笔。按常理,换作谁是刘璋都要火冒三丈吧!

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刘备无语了,刘璋这兄弟怕不是傻的吧,咋随你怎么欺负就是没脾气呢!唉,没办法,只好借口刘璋小气来打他了,这年头找个借口打人可真难,我容易吗我!

于是,刘备先哄骗白水关守将杨怀高沛前来送行,然后借口刘璋援助他回荆州的物资人马太少,“责以无礼,斩之。”然后趁刘璋还没有察觉,迅速向成都方向反攻过去。

兵贵神速,为了达到奇袭的目的,刘备派遣黄忠、卓膺二将率兵一万先行南下,去攻取成都门户涪城,自己则北上去白水关中,将刘璋军队将士的家属作为人质,胁迫刘璋将士加入刘备大军,然后引兵去与黄忠、卓膺会和。刘备本以为黄忠等人既是突袭,应该可以迅速成功,不料等他召集了白水关部队南下到涪城,却发现黄忠已陷入了苦战之中。蜀中的精兵强将,竟然云集在涪城一带,黄忠以不到一万兵力,苦战蜀中名将刘璝、冷苞、张任、邓贤、吴懿五路大军数万兵力,仗打得非常艰难;幸亏刘备及时来援,合军三万,大举攻打涪城,终于将刘璋的军队击退,但刘备的军队也损失惨重,以至于不得不派人去荆州找诸葛亮张飞赵云入蜀参战。

大家也许觉得我这话说得有点离谱,因为如果光看《三国志 先主传》与《黄忠传》,似乎刘备是一路凯歌,蜀中郡县望风归附才对。但中国人写史书有个特点,喜欢专美传主,你很难在伟大历史人物的本传中找到他狼狈的时候。这就需要读史者再认真细致一点,不要放过史书中任何的犄角旮旯。

第一个犄角旮旯比较好找,就在《三国志 法正传》里,大概就是在涪城之战后,益州从事郑度对刘璋所说:“左将军县军袭我,兵不满万,士众未附,野谷是资,军无辎重。”也就是说,经过连番恶战后,刘备兵精粮足的三万多兵马,如今只剩下不到一万兵力,而且粮草辎重损失殆尽,只能在城外收取乡民的野谷了。当时如果刘璋肯听从郑度的建议,来个迁民入城,坚壁清野,刘备就惨了。当然,刘璋是不可能听从郑度的,拥有大片土地的益州豪强们也不可能让郑度的计谋得逞。所以法正让刘备不要担心,no problem!

第二个犄角旮旯就不好找了,这个在《吴书》的《吴范传》里,说孙权手下有个叫吴范的术士,他在涪城大战的壬辰年(公元212年)就预测说刘备在甲午年(公元214年)一定会得到益州。孙权半信半疑,但刚好这时昭信中郎将吕岱去蜀地出差回来,他说刘备现在“部众离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原来刘备当时竟然这么惨,我在《先主传》里可是一点儿看不出来!陈寿这史笔实在厉害啊!当然,事实证明,吴范是对的,所以他嘚瑟地跟孙权说道:"臣所言者天道也,而岱所见者人事耳。"

第三个犄角旮旯在《魏书》的《袁涣传》:“魏国初建,(袁涣)为郎中令,行御史大夫事。太祖善其言。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魏国初建社稷在建安十八年(公元前213年)七月,正是在刘备拿下涪城之后围攻雒城之时,这时曹魏方面竟然盛传刘备已死,可见刘备当时战事之艰难,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

总之,刘备整个拿下益州的过程是相当困难的,其状况也是相当悲惨的,但事情怎么会发展成这个样子呢?刘备斩杀杨怀高沛后立刻出兵,目的就是要打刘璋一个出其不意,可刘璋为何会早有防备,早在涪城这儿给刘备准备了一份惊喜大礼呢?

原来,大概就在刘备斩杀杨怀高沛的同时,张松的间谍身份暴露了。按理,刘备与张松里应外合,他们之间应该有个相当可靠的联系人,为他们定期联络通报消息。但不知为何,张松竟然不知道刘备要回荆州是骗刘璋的,于是着急上火,赶紧给刘备写了一封信,说:"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释此去乎!"然后,这封信竟然落在了张松的哥哥,铁杆益州派首脑、广汉太守张肃的手里,张肃立刻向刘璋告发此事,刘璋大怒,原来你们一直在合着伙把我当猴耍啊,这下是真的忍不了了,于是一刀砍了张松,然后通知沿路关隘严加防守,闭关以拒刘备,并派遣大军立刻北上阻击刘备军。

事情的经过就在这里,但是,这字里行间,总透着一股不对劲,张松做刘备的内应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在这种关键时刻他怎么会突然暴露呢?我们都知道,张松拥有过目不忘的最强大脑,这可是能给谍报人员相当多技能加成的,张松又是位高权重的益州副州长,怎么那么容易就暴露?还有后来郑度给刘璋出的妙招一下子就传到了刘备这里,这说明刘备在刘璋手下根本不止张松一个内应,那其他人咋就没出事儿呢?

很显然,张松与刘备之间的联络人出问题了,这不由得让人产生联想,他们间的联系人到底是谁?这位联系人是不是也出问题了?当时有个广汉人叫彭羕,只不过是益州州府里的一个普通公务员(书佐),后来还因罪被刘璋剃光头发罚为劳改犯(徒隶),这样一个低等人,最后却莫名其妙得到庞统法正的举荐,又得到刘备的信任,负责在刘备与诸将间传递军情,最后还一步登天,做到了治中从事的位置上。我们前面说过,治中可是一州的第三把手,这位置可是相当高了。所以彭羕不免有些得意忘形,口没遮拦,结果一下子又被刘备下狱治罪给杀了。彭羕作为蜀汉升官最快的官员,同时也是唯一因罪被杀的高级官员,其中隐秘,我想一定不是史书上写得那么简单吧!

标签: 刘璋刘备庞统孙权黄忠

更多文章

  • 如果庞统不死,除了关羽之外,诸葛亮魏延张飞赵云谁会留守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车马行空说标签:庞统,关羽,诸葛亮,魏延,张飞

    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三家属刘备实力最弱,其实刘备一度形势一片大好,很有机会扭转这一局面,可是一个人的意外死亡却打乱了他的部署,甚至可以说彻底破坏了刘备的战略布局,刘备的败亡和日后蜀汉的困局都和此人之死有很大关系,此人就是庞统。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构想:先拿下荆州,再拿下益州,刘备荆益两州在手,

  • 这位川军名将胜过庞统,刘备本想留用,诸葛亮为啥抢先下令斩杀?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庞统,刘备,诸葛亮,张任,军师

    文|武品文史这个世界上的事有得必然也就有失,绝难两全其美,刘备白手起家一路打拼下来总算混出了点家底,这当中他做了无数次的选择,无论对错都在砥砺前行,庞统死在落凤坡后他急需补统一名谋臣,这次当他准备力排众议把这位胜过凤雏的川将收入囊中的时候,军师诸葛亮却抢先一步将此人斩杀了,此人是谁?诸葛亮又为何要将

  • 诸葛亮和庞统谁更厉害,从他们对荆州的看法中,两人水平高下立判

    历史解密编辑:猴子影视剪辑标签:庞统,荆州,蜀汉,刘备,孙权,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三国时期,荆州是名胜古迹。想必很多人都听过“关羽不慎失荆州”的典故,荆州也因此而家喻户晓。事实上,荆州现在是湖北省的地级市,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不过,现在的荆州和三国时期的荆州,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荆州“北为汉绵所占,南海之利”,但他的主子刘表却守不住。这是上帝赐予刘备的

  • 庞统号称凤雏,诸葛亮是卧龙,司马懿是啥?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庞统,凤雏,刘备,汉朝,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五虎上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东汉末年,战争是无止境的,他们在这个纷乱的世界上书写着自己的生命。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国,形成为了三国鼎峙的场合排场,三国的交战也是因为他们想要一统天下而变得更加有意思。据史料记载,诸葛亮的先生是庞德公,庞统的叔叔也是庞

  • 魏国郭嘉,蜀国庞统,吴国周瑜,谁的死改变了三国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郭嘉,周瑜,庞统,曹操,刘备,蜀国,魏国,吴国,杨吴,三国,五虎上将

    公元208年,历史有名的赤壁之战发生后,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建立魏国;次年,刘备称帝,建立蜀国;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三大政权的发展壮大都与各自的文臣武将息息相关,那么曹魏郭嘉、蜀汉庞统、东吴周瑜,他们谁的死对三国鼎立的局面影响最大呢?郭嘉,何许人也?字

  • 谋臣庞统如果没早早去世,刘备最终能够统一三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庞统,刘备,蜀汉,曹魏,谋臣,三国,汉朝,诸葛亮,曹操手下

    想必看过三国的朋友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卧龙就是诸葛亮,凤雏就是庞统,他们两个人都是水镜先生的高徒,不仅胸有丘壑而且志向远大,水镜先生认为谁能得到他们的辅佐就能够得到天下。后来刘备得到了诸葛亮的帮助下吞并荆州,庞统又帮助刘备拿下益州,但在攻略成都的时候庞统被流箭射中阵亡,

  • “鬼才”不止一个,曹操哭郭嘉,刘备哭庞统,袁绍却要杀了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肤浅世觅标签:郭嘉,刘备,庞统,袁绍,曹操手下

    提及三国英雄人物,除了征战疆场的吕布、关羽等猛将之外,更少不了在幕后出谋划策的谋臣;从某一方面讲,猛将在前方跨马抡刀,虽身临险境,但论成败,其实还有由后方的谋臣们决定的;一个战略的实施直接主导着一场战争的胜负。因此,在三国时期也涌现了一大批贤臣能才;更有人总结出三大“鬼才”,可见这三人智谋之能。最被

  • 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那你知道司马懿的绰号?听来更惊人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庞统,刘备,凤雏,汉朝,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无数心怀大志者为了再度实现一统天下的宏图伟业,四处求贤纳士。而要说起那个时期名声最大的能人异士,莫过于水镜先生口中所言的“卧龙、凤雏”二人,其中民间更是有着这样的传言“卧龙凤雏,二人得其一,便可得天下”。一直以来,人们心中刘备的形象更多的是通过演艺树立起来的,他虽是个仁义

  • “凤雏庞统”金书贵病逝,享年75岁,曾出演《血溅津门》郭运起

    历史解密编辑:辽东春秋标签:金书贵,庞统,血溅津门,凤雏,郭运起,唐国强

    8月28日,据天津本地博主爆料,著名表演艺术家、天津本土剧大师兼导演,央版《三国演义》庞统扮演者金书贵先生于昨天去世(1947-2022),享年75岁。至此,凤雏先生归去矣。金书贵自1960年在天津人民艺术剧院任演员,1979年调天津电视台任导演兼演员工,他从十三、四岁开始演戏,一生出演了数十部电影

  • 用计伏杀庞统,正面击退刘备,让张飞差点认怂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庞统,刘备,张飞,张任,诸葛亮

    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的名将,最为大家所熟知的一定还是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他们一个个勇猛无比,整个三国时期几乎没有人能够与之为敌。虽然五虎上将非常强大,很有名气,但是有一位将军虽然没有五虎上将的名气大,可是实力同样非常强劲,甚至可以比肩五虎上将,当时这位将军用计伏杀庞统,正面击退刘备,让张飞差点认怂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