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公孙瓒犯下什么大错,他最终被袁绍攻灭和一个人的死有很大关系!

公孙瓒犯下什么大错,他最终被袁绍攻灭和一个人的死有很大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山海藏意深 访问量:4678 更新时间:2024/1/21 9:43:50

#历史开讲#

袁绍之后打赢了决定河北归属的界桥大战,详见这篇:袁绍中部:取冀州,空手套白狼的经典案例(袁绍具不具备名将的水准?)

袁绍站住脚后,河北官吏又重新倒向了这位东汉末年最大牌、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

随后双方在青州战场又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对决双方是公孙瓒的青州刺史田揩和臧洪

臧洪的事迹可以移步这篇:

三国里,能和义薄云天的关羽相媲美的大义士还有谁?

臧洪本是张超的人,张超派臧洪跟刘虞联络一起对付袁绍

(超遣洪诣大司马刘虞谋,值公孙瓒之难,至河间,遇幽、冀二州交兵,使命不达)

袁绍见洪,又奇重之,与结分合好。

一番话就让臧洪转换了立场!

青州刺史焦和看着袁、公孙两方在自己地盘互殴,却无能为力,活活气死了。袁绍干净表臧洪为自己的青州刺史,去安抚接收焦和的部众

(会青州刺史焦和卒,绍使洪领青州以抚其众)

不得不佩服袁绍的用人手腕!一个本属于敌对阵营的大才转身就变成独当一面的藩镇重臣!

青州战场失利后,公孙瓒在冀州战场搬回了一局。

界桥之战后,公孙瓒率军退还蓟城,袁绍派大将崔巨业带兵数万收复冀州失地,袁军一路反推到幽州境内,开始围攻重镇易县。易县是公孙瓒的老巢,崔巨业围攻良久,无法拿下,只得退军(

绍遣将崔巨业将兵数万攻围故安,不下,退军南还。

公孙瓒趁势反击,在巨马水大破其众,一路打到龙凑(

瓒将步骑三万人追击于巨马水,大破其众,死者七八千人)

冀州一马平川,几乎无险可守,对骑兵作战十分有利。

公孙瓒把战线又拉回了界桥之战前的局面,双方在龙凑展开大兵团决战,结果公孙瓒再次被袁绍打崩(

瓒又遣兵至龙凑挑战,绍复击破之。瓒遂还幽州,不敢复出)

一个不敢复出,体会下袁绍用兵能力之强!

整个河北在袁绍和公孙瓒的拉锯战中基本上被打成了一片废墟,双方小弟互拼的青州更是已经变成了无人区,史载

士卒疲困,粮食并尽,互掠百姓,野无青草。

控制长安朝廷的李傕为了显示自己的影响力,派率太仆赵岐和解关东,使各罢兵

(会赵岐来和解关东,乃与绍和亲,各引兵去)

,公孙瓒已经被袁绍打服,主动认怂

(自惟边鄙,得与将军共同斯好,此诚将军之眷,而瓒之愿也)

袁绍为啥没有一鼓作气推进呢?

他的内部发生兵变!

三月,袁绍南下薄落津休整,魏郡突然发生兵变,叛乱的兵士和黑山军张燕会合,干掉了太守栗成,占领了邺城。袁绍处惊不乱,成功平叛

(绍劝督引满投壶,言笑容貌自若)

详见这篇:袁绍大本营发生的一场叛乱为何和曹操的兖州失守有关?

随后袁绍发动太行山剿匪,几乎打没了张燕的老底。

袁绍在太行山剿匪的同时,

公孙瓒与上司幽州牧刘虞的矛盾再次激化。

刘虞认为公孙瓒和袁绍连年的作战给幽州百姓带来了巨大的代价,他无法容忍公孙瓒穷兵黩武的战争,多次节制公孙瓒,不许他再次出兵(

瓒既累为绍所败,而犹攻之不已,虞患其默武,且虑得志不可复制,固不许行,而稍节其禀假。

公孙瓒大怒,刘虞爱民,他就侵犯百姓。刘虞交好鲜卑部落,他就出兵抢夺(

瓒怒,屡违节度,又复侵犯百姓。虞所赉赏典当胡夷,瓒数抄夺之)

事事都与刘虞对着干。

两人相互指责,朝廷也无力处理(

积不能禁,乃遣驿使奉章陈其暴掠之罪,瓒亦上虞禀粮不周,二奏交驰,互相非毁,朝廷依违而已)

刘虞还想保持幽州军政和谐的局面,数次邀请公孙瓒,他都称病不来(

虞数请瓒,辄称病不应)

,相反却大修城池以备刘虞

(瓒乃筑京于蓟城以备虞)

刘虞知道和平谈判无果,私下准备征讨公孙瓒。东曹掾,右北平人魏攸反对:

今天下引领,以公为归,谋臣爪牙,不可无也。瓒文武才力足恃,虽有小恶,固宜容忍。

魏攸看的透彻,论打仗的话,刘虞你不行啊。

刘虞不听,

遂自率诸屯兵从合十万人以攻瓒。

河北的潜力真强,轻轻松松又能凑出十万大军。

代郡人程绪再次劝阻:

公孙瓒虽有过恶,而罪名未正。明公不先告晓使得改行,而兵起萧墙,非国之利。加胜败难保,不如驻兵,以武临之,瓒必悔祸谢罪,所谓不战而服人者也。

虞以绪临事沮议,遂斩之以徇。

为什么程绪等人都不看好刘虞呢?

看看刘虞出征前是怎么说的:

无伤余人,杀一伯珪而已

(公孙瓒字伯圭)

战争不是儿戏,你让下面的士兵怎么精准执行这一命令?!

公孙瓒的部曲在外围防备,没有想到刘虞真的来攻打他,大批仓卒欲从东城逃走(

瓒时部曲放散在外,仓卒自惧不免,乃掘东城欲走)

形势大好!

刘虞仁慈的一面断送了好局:下令不准骚扰百姓,不许损害民居,导致久攻不下(

又爱人庐舍,敕不听焚烧,急攻围不下)

公孙瓒于是招募精兵数百人,顺着风势放火,趁势杀入刘虞兵营,虞兵不习战,十万大军竟然被公孙瓒的数百精锐击败(

瓒乃简募锐士数百人,因风纵火,直冲突之。虞遂大败,与官属北奔居庸县

刘虞北逃到居庸县,公孙瓒紧追不舍,三天就攻破了居庸城,活捉刘虞(

瓒追攻之,三日城陷,遂执虞并妻、子还蓟,犹使领州文书)

长安朝廷还不知悉幽州已经变天,献帝的使者段训来给刘虞增加封地,

令其督统六州

,升迁公孙瓒为前将军,封易侯(

使者段训增虞封邑,督六州事;拜瓒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青、冀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前,在黄河以北,刘虞才是朝廷认可的,名正言顺的统治者。

公孙瓒诬陷刘虞与袁绍谋取称帝,胁迫段训斩刘虞于蓟市(

会天子遣瓒乃诬虞前与袁绍等欲称尊号,胁训斩虞于蓟市)

虞以恩厚得众,怀被北州,百姓流旧,莫不痛惜焉。

公孙瓒犯下大错,你可以软禁

刘虞,可以将其礼送出幽州,但是万万杀不得。

刘虞的从事渔阳鲜于辅、齐周、骑督尉鲜于银等率幽州兵马想为刘虞报仇,因燕国阎柔素有恩义,他们便推举阎柔为乌丸司马(

刘虞从事渔阳鲜于辅等,合率州兵,欲共报瓒。辅以燕国阎柔素有恩信,推为乌桓司马)

鲜于辅等大败公孙瓒任命的渔阳太守邹丹

(柔招诱胡汉数万人,与瓒所置渔阳太守邹丹战于潞北,斩丹等四千余级)

看见幽州陷入内乱,袁绍大喜,派麴义北上,乌桓人感念刘虞的恩德,也率骑兵南下,三方共推刘虞之子刘和为盟主,合兵共十万攻打公孙瓒。

破瓒于鲍丘,斩首二万余级。

公孙瓒大失人心,

代郡、广阳、上谷、右北平各杀公孙瓒所置长官,与鲜于辅、刘和兵联合,公孙瓒屡战屡败,于是逃回易京坚守(

是代郡、广阳、上谷、右北平各杀瓒所置长吏,复与辅、和兵合。瓒遂保易京,开置屯田,稍得自支

两军相持一年有余,麴义军粮尽,士卒饥困,公孙瓒此时战力仍然强盛,乘势出击,击败麴义,尽得其车重(

相持岁余,麴义军粮尽,士卒饥困,余众数千人退走。瓒徼破之,尽得其车重)

虽然击退了联军,但公孙瓒从此转入战略守势,不再主动对外用兵。

瓒虑有非常,乃居于高京,以铁为门。斥去左右,男人七岁以上不得入易门。专侍姬妾,其文簿书记皆汲而上之。令妇人习为大言声,使闻数百步,以传宣教令。疏远宾客,无所亲信,故谋臣猛将,稍有乖散。

公孙瓒的态度十分明确,咱不出来了

(自此之后,希复攻战)

公孙瓒避战不出,

幽州的形势已经十分明朗。

198年,准备充分的袁绍大举北上,围攻蓟县(

绍悉军围之)

现在有实力救公孙瓒的只有袁绍的死敌黑山军,公孙瓒想亲自率兵冲出重围,与黑山军联手合围袁绍(

瓒遣子求救于黑山贼,复欲自将突骑直出,傍西南山,拥黑山之众,陆梁冀州,横断绍后)

长吏关靖劝谏:

今将军将士,皆已土崩瓦解,其所以能相守持者,顾恋其居处老小,以将军为主耳。将军坚守旷日,袁绍要当自退;自退之后,四方之众必复可合也。若将军今舍之而去,军无镇重,易京之危,可立待也。将军失本,孤在草野,何所成邪

城内将士已经各怀叛离之心,因为公孙瓒在城内还不敢轻举妄动,他要是一出城,城内马上叛乱!

公孙瓒决定不离开易京,等待其子公孙续来搬救兵,内外夹攻袁绍。

199年三月,黑山帅张燕与公孙续率兵十万,分三路相救公孙瓒。援兵还没到,公孙瓒秘密派人送信给公孙续,让他率五千骑兵于北隰之中,举火把为应,公孙瓒就从城内出战(

瓒遂止不出。救至,欲内外击绍。遣人与子书,刻期兵至,举火为应

绍侯者得其书,如期举火。

袁绍怎么劫得这封信的呢?

结合之前

关靖的劝谏,

会不会就是送信的人叛变了?

袁绍将计就计,举起火把。公孙瓒以为救兵到了,率兵出击,被袁绍伏击,,又回到城内(

瓒以为救兵至,遂出欲战。绍设伏击,大破之,复还守

袁绍四面包围,全力攻城,掘地道到城楼下,毁坏其望楼(

绍为地道,突坏其楼,稍至中京

公孙瓒自料必败无疑,引火自焚。首级被袁绍送到了曹操所在的许县(

瓒自知必败,尽杀其妻子,乃自杀)

一代枭雄至此落幕,袁绍如愿以偿,当上了河北霸主!

标签: 袁绍曹操太守刘虞汉朝公孙瓒

更多文章

  • 他是袁绍手下得力武将,击败拥有白马义从的公孙瓒,结局惨淡

    历史解密编辑:朝夕搞笑官方标签:袁绍,公孙瓒,白马义,文丑,颜良

    谈及著名的《三国演义》,谈及罗贯中以长篇历史小说为形式展现出来的三国志历史故事,我们所想到的远不止那些浩荡的历史战役,在漫长的故事中,各种各样、形象各具特色的诸侯与将领也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三国史中最不乏各种出色的武将与谋士,但是对比一些名震海外的有名人士,更有一些功绩颇高、却被我们遗忘在了史书中的角

  • 公孙瓒手下一小将,曹操却当他是宝,连诸葛亮看见他都要流口水!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公孙瓒,曹操,诸葛亮,刘备,赵子龙

    公元189年,自董废少帝,立献帝以来朝政方面完全是由他董卓一个人说了算!190年,天下英雄忍无可忍,由曹操号召天下18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面对群雄讨伐董卓虽有三姓家奴吕布的护佑,但依然抵抗不了天下众英雄的进攻!191年,董卓所部被联军孙坚击破!董卓退守长安,不过此时,董卓却中了司徒王允的反间计(以

  • 语不惊人死不休:新三国的雷语都有哪些?刘备两句,公孙瓒一句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刘备,董卓,陈宫,蜀汉,汉朝,公孙瓒,新三国,曹操手下,语不惊人死不休

    1994年版《三国演义》电视剧距离现在过去29年了,但是它却依旧受到老少爷们的热爱,热度丝毫没有减弱,和《三国演义》原著一样,已经成为传世经典之作。然而,时代在发展,像三国演义这样的名著不可能只拍一部,2010年《新三国》电视剧出世。人们便将老版三国和新三国进行对比,发现新三国之中的不足之处很多,其

  • 刘备的选择:为什么他并未在公孙瓒的兵败时提供援助?

    历史解密编辑:旧史新侃标签:刘备,袁绍,袁术,刘表,汉朝,公孙瓒,曹操手下

    公孙瓒与刘备,两位历史上的大人物,各自在三国的舞台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关系曾经围绕着互敬互惜的词句,一时之间似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备离开了公孙瓒,甚至在公孙瓒兵败之时,他并未出手相救。对于这一事件,让我们深入探讨一番。刘备离开公孙瓒的原因,从实际情况看,是权谋与现实

  • 赵云文武兼备, 当初公孙瓒为什么还放他跟刘备走!

    历史解密编辑:李阳说科技标签:刘备,赵子龙,公孙瓒,大将,手下

    相信不少人都对赵云十分熟悉了,而且赵云确实是一位大将,并且赵云也是十分的能打,可是有些人却有这样的一个想法,那就是为什么公孙瓒会放赵云走呢?这样的话,他岂不是失去了一员大将?可是今天就让小编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其中的缘由吧,正所谓英雄之间惺惺相惜。首先我们要站在公孙瓒的角度上考虑,其实如果真正的站在公

  • 刘备是真贤德,还是假仁义,看看公孙瓒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备,公孙瓒,袁绍,赵子龙,曹操,仁义

    三国演义中,刘备从一个贩卖草履的底层小民一路拼杀成为一方主公,这其中的艰辛恐怕非常人所能想象。而他之所以能成就霸业,和他身边汇聚的一批能人贤才的扶持密不可分,刘备待这些人忠厚仁义,和善有礼,可以和关羽、张飞称兄道弟,可以将基业、性命托付给诸葛亮,种种表现无不彰显他为人赤诚。尤其是和曹操一对比,很多人

  • 公孙瓒麾下三员大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剩下那位实力才是最强的

    历史解密编辑:平彤宠物标签:刘备,袁绍,曹魏,诗人,公孙瓒,赵子龙,曹操手下

    三国两晋文人墨客最喜欢的便是‘组团出道’,如曹丕就被称为建安七子,曹操称霸北方后,给五位上将军安了一个五子良将的名头,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称关羽赵云等人为五虎上将,张国良评三国中,将河北袁绍手下四位名将合称为河北四庭柱,然而与袁绍对抗数年的公孙瓒手下有何名将,很多人说来说去,张口便是赵云。实际上

  • 赵云武力超群,公孙瓒为什么放弃赵云,让他投奔了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刘备,袁绍,赵云,三国,蜀汉,赵子龙,公孙瓒,曹操手下

    我们知道的三国里的赵云是非常厉害的,排名上仅次于吕布。可见武力值是非常的高。虽然赵云在三国里没有关羽张飞热闹,可他的存在,的确给刘备带领了惊喜。为什么这么说呢,且看赵云在长坂坡做了什么!他七进七出救下的是刘备的儿子,少主阿斗。刘备心痛爱将,差点把打斗摔死。后来在孙尚香要带阿斗回江东时候,赵云义无反顾

  • 公孙瓒与袁绍一起对付董卓,为何公孙瓒中途倒戈?袁术的信很管用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公孙瓒,袁绍,董卓,袁术

    “白马将军”公孙赞是东汉末年不得不提及的人物。公孙瓒早年师从著名学者鲁直。他威严而博学。更为罕见的是,公孙瓒在那个时代仍然是一个罕见的孝子。所谓“英雄出乱世”。与早年的平静相比,他真的可以在困难时期发挥自己的才能。负责守卫东汉帝国东门的公孙瓒,在辽东尽忠职守,多次击败鲜卑人和五环人的入侵。然而,即使

  • 正史里的公孙瓒:待刘备恩重如山,作风勇猛,政治头脑却很幼稚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公孙瓒,刘备,袁绍,袁术,董卓,曹操

    每读到词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都会想起三国故事,想起三国故事里那些被浪花淘洗去的英雄。这些英雄里面,当然包括幽州枭雄公孙瓒。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公孙瓒属于早期成名的英雄,待刘备恩重如山。在讨伐渔阳张举、张纯之乱时,他起用刘备,后让其驻守平原。众诸侯举兵讨伐董卓,公孙瓒应邀参加。刘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