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三国演义》,刘备自到荆州,和刘表以兄弟相处。刘表让刘备屯兵新野县城。刘备求才若渴,徐庶投靠了刘备。刘备拜徐庶为军师。
徐庶,颖川人,字元直,才华横溢,足智多谋,有雄心壮志,是诸葛亮、庞统、司马徽的朋友。曾经为人报仇而杀人,逃难江湖,更名单福。徐庶为人至孝,幼丧其父,只有老母在堂。本来兄弟两个,不幸的是,弟弟徐康已经死亡,现在家中母亲形影孤单,无人侍奉。
曹操彻底战败袁绍父子,平定了冀、青、幽、并四州,回到许都,便有攻取荆州,平定江南的想法。曹操派遣曹仁、李典领兵三万,虎视荆襄,试探虚实。
曹仁、李典来势汹汹,屯兵樊城,攻打新野县城。结果徐庶在谈笑之间,就把曹仁、李典打得落花流水,狼狈而逃,几乎全军覆灭。曹仁败回许昌,在路上打听,才知道刘备新拜徐庶为军师,设谋定计。
曹仁、李典回到许昌,曹操免其败军之罪。程昱说:我知道徐庶,很有才华。曹操说:比你怎样?程昱说:徐庶之才,十倍于我。程昱是曹操的主要谋士之一,在曹操和袁绍的仓亭之战中,程昱曾献‘‘十面埋伏’’之计,大败袁绍。
曹操说:徐庶这么好的人才,怎么就跟了刘备呢?程昱说:徐庶虽然在刘备那儿,丞相要用,召来也不是难事。曹操说:你有好办法?程昱说:徐庶父亲早丧,兄弟徐康也已离世,家中老母一人在堂,徐庶又很孝敬;丞相派人把徐母赚至许昌,然后让她写封书信召回儿子,则徐庶必到。
曹操派人把徐母赚取到许昌。曹操厚待徐母。曹操说徐庶在刘备那儿,就像美玉落于污泥之中,请徐母写信,召回儿子。徐母说:刘备是大汉皇叔,是当世英雄;辅佐刘备是明智的选择;骂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徐母说完,便取石砚打向曹操。
徐母骂曹操、打曹操,其实是想激怒曹操,想让曹操把她杀了。徐母这样做,原因有三:一,说明徐母不怕奸贼,不畏强暴,以死明志,千古传名;二,曹操杀掉徐母,即杀掉一个孤寡老人,说明曹操残暴不忍,进而给曹操留下不仁不义之名;三,徐母被杀,徐庶一定不再回来,为了报仇,为了忠义,会更加用心辅助刘备。
曹操见徐母又骂又打,命令士兵推出斩首。程昱看出徐母的意思,告诉了曹操。程昱又说:留下徐母,我自有计策赚徐庶到此,以辅佐丞相。曹操留下了徐母。
程昱仿照徐母笔迹,给徐庶写了一封假的家书,又派人到新野,给徐庶送去。信的主要意思是说:徐庶辅佐刘备,就是谋反;徐母被曹操赚取到许昌;徐庶如果能投降曹操,就免除徐母死罪;望徐庶见信速到许昌,救护母亲。
徐庶见信之后,定然知道信是假的。原因有二:一、徐庶逃难离家,也不过最近数年,徐庶逃难之前,一直在家,和母亲在一起,因此说徐庶非常熟悉母亲的字体,一看字迹,也应该知道是假的。二、徐庶去了许昌以后,司马徽来到刘备营帐,刘备说了徐庶离开的原因。司马徽说:徐母贤惠,虽然被曹操囚困,也不会召回儿子,此信是假的。司马徽又说:徐母高义,徐庶不去,徐母尚能存活;徐庶如果去了许昌,徐母羞见其子,必然自杀。司马徽都如此了解徐母,而徐庶作为儿子,能不了解母亲的性格吗?能不知道母亲贤惠、高义吗?徐庶知道,母亲不会写信召子的。
信是假的,但母亲被困是真的。母亲被困,儿子能不救吗?不要说留下不孝的千古骂名,就是当时,母亲被困,徐庶定然很痛苦,心如刀割。
徐庶明白,不去许昌,母亲尚能生存;而去了许昌,母亲可能自杀;这样,离开刘备,投降曹操,不是害母亲吗?
徐庶还明白,不去许昌,母亲虽然一时存活,但时间长了,母亲必然被囚困而死。如果去了许昌,再开解母亲,母亲兴许不会自杀。
徐庶还明白,不去许昌,跟着刘备,可以施展平生所学,建功立业,留芳百世。如果去了许昌,投降曹贼,自己不可能为曹贼设谋献计,那样,自己一生将会平庸无为。
徐庶足智多谋,跟着大汉皇叔,可以施展抱负,建功立业。可以想像,徐庶离开刘备,在去许昌的路上,心中有多么的无奈和痛苦。
人生有的时候,确实很无奈。面对‘‘忠’’和‘‘孝’’,徐庶选择了‘‘孝’’。然而徐庶又怕刘备不放行,所以不敢说信是假的,只能声泪俱下,以取得刘备的同情和放行。
提示:文章谨依据《三国演义》而写,不是三国历史。个人浅见,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