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赤壁之战前贾诩劝曹操不要打,裴松之认为应该打,你认为呢?

赤壁之战前贾诩劝曹操不要打,裴松之认为应该打,你认为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凡读史 访问量:2121 更新时间:2024/1/22 23:05:12

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曹操亲率20万大军南征荆州。八月,刘表病死,其子刘琮接任荆州牧。九月,曹操大军进至新野,刘琮以为无法抵挡,举荆州之众投降曹操。屯驻在樊城的刘备得知消息后想进占江陵,被曹操率骑兵在当阳击溃,刘备逃至夏口。

曹操在江陵休整军队,大赏荆州投降的文臣武将,任命刘琮为青州刺史,封为列侯,连同蒯越等人,被封为侯爵的一共有十五人。应该说,如此顺利的拿下荆州,是让曹操喜出望外的,毕竟荆州富庶带甲十万,刘琮不战而降让原本准备用几个月时间拿下荆州的曹军一举成功。

所以曹操想乘势一举鲸吞江东,但此时贾诩提出了反对意见:

诩谏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贾诩的意思是,放眼天下最强盛的袁绍、刘表已经全部拿下,我们已经是最强大的了。假如凭借荆州的富饶之地犒劳官员士兵,安抚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不用兴师动众使江东臣服。

给《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认为贾诩的建议非常不合时宜:

臣松之以为诩之此谋,未合当时之宜。于时韩、马之徒尚狼顾关右,魏武不得安坐郢都以为怀吴会,亦已明矣。彼荆州者,孙、刘之所必争也。荆人服刘主之雄姿,惮孙权之武略,为日既久,诚非曹氏诸将所能抗御。故曹仁守江陵,败不旋踵,何抚安之得行,稽服之可期?……世咸谓刘计为是,即愈见贾言之非也。

裴松之认为,当时韩遂马超割据关中,是曹操的后顾之忧,曹操不可能长时间坐镇荆州。而荆州士人百姓敬服刘备雄才,害怕江东的侵略,孙、刘不是曹魏诸将所能抵御的,日后曹仁守不住江陵就是最好的明证,因此想靠安抚百姓,让江东稽服没那么容易。

曹操、贾诩到底谁对谁错呢?

曹操的抉择其实没有错。刘琮投降以后,荆州落入曹操之手,以当时曹操的视角来看,放眼天下,能够阻碍曹操统一天下的只剩下孙权、刘备了。西凉韩遂马超无进取之志,益州刘璋看到曹操拿下荆州早已吓破了胆,刘备已经在当阳被击溃。

所以曹操才会给孙权写了那封著名的信:“今治水军八十万,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孙权当时在北方其实没什么名声,而且曹操军中普遍乐观地认为,孙权一定会和刘琮一样束手就擒,而且会杀了刘备。

程昱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论者以为孙权必杀备,昱料之曰:“孙权新在位,未为海内所惮。曹公无敌於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权虽有谋,不能独当也。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权必资之以御我。难解势分,备资以成,又不可得而杀也。”

程昱和贾诩一样,是比较清醒的,没有被顺利拿下荆州的喜悦冲昏头脑,他料到了孙权肯定会和刘备联合,一起抵御曹操。尽管程昱、贾诩都对曹操顺江东下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但曹操还是决定不放过这个战机。因为不论怎么说,曹操的实力要远远强于孙权、刘备,即使他们真的联合又怎么样呢?

贾诩的劝谏像个迷。我始终认为,贾诩是三国最能看清大势的人,不论是对自己、对东汉朝廷、对曹操、曹丕等每个人,贾诩似乎总是能够把握的特别准。单独看贾诩的劝谏,安抚百姓孙权就会主动投降?我是不信的,而且还有刘备在那呢,不知道贾诩的信心来自何处。

但你不得不服的是,事实证明贾诩的建议是正确的,曹操率大军顺江东下,遭遇了赤壁之败,自此之后,终曹操一生,也再没能越过长江。曹丕称帝后曾问计于贾诩,想统一天下,先灭吴还是先灭蜀,贾诩的意见是谁也不能打,你曹丕谁也打不过,不如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无功而返。

纵观贾诩一生,他所献计、画策往往都非常简单。尤其是他和曹操对话,两个聪明人之间,似乎不需要说的太明白。比如曹操征关中,关于如何对付马超、韩遂,贾诩只说了四个字“离之而已”,曹操回复更简单“解”。立嗣问题,曹操问贾诩,贾诩只说了一句话“我在想袁绍、刘表父子的事情啊”,曹操马上确定曹丕为太子。

所以我感觉,这次贾诩给曹操的劝谏,看上去让人有些疑惑,但曹操、贾诩两个人绝对是心领神会的,只是我们外人看不太懂。贾诩绝不会和曹操说,你休养生息、安抚百姓,孙权就会主动归附,所以贾诩的劝谏更像一个谜。

裴松之对贾诩有偏见。最后来说一下,裴松之虽然是一个优秀的史学家,但他也有自己的好恶,他对贾诩有很深的偏见。《三国志·贾诩传》裴松之有三处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是比较少见的。

第一处,就是贾诩被称为“毒士”或者“文和乱武”的根源。当年王允、吕布杀了董卓,正是贾诩煽动李傕郭汜等人反攻长安,导致了很大的祸乱。对此裴松之认为,贾诩的罪过大了去了,自古至今都没有这么大的罪过(自古兆乱,未有如此之甚)。

第二处,就是本文所讨论的,关于贾诩劝谏曹操发动赤壁之战的事情了。其实人一旦有了偏见,就很难客观的评价,裴松之有点纯粹是为了反对贾诩,而批评他的意见了。而没有深究贾诩到底是什么意思,让我们后世也搞不太懂。

第三处,是《贾诩传》最后,裴松之直接提出贾诩不配合荀彧、荀攸合并立传。且攸、诩之为人,其犹夜光之与蒸烛乎!这还是在说贾诩品德不行,为人太差,根本没法和荀攸相提并论。

个人认为,贾诩劝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其实就是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是“保命之计”而已。东汉朝廷已经陷入混乱,不是贾诩一个人的错,汉灵帝、董卓、何进、袁绍、曹操等都是搞乱朝廷的始作俑者,贾诩背不了这么大的锅。

而且,站在贾诩的角度来说,生逢乱世,又不是官宦世家出身,还有在西凉军团履职的“黑历史”,能够审时度势,果断加入曹操阵营,官至新朝廷的三公之一(曹魏太尉),子孙福禄不断,已经是做人最大的成功了。裴松之至于对贾诩有那么多的成见吗?

暑假期间是阅读的好时机,给孩子入手一套《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让孩子从少年时代就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绝对会让他以后的人生受益匪浅,这套书内容详实,物美价廉,值得入手。

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吕思勉《三国史话》、《三国演义》

标签: 曹操裴松之贾诩刘备孙权袁绍

更多文章

  • 贾诩的一句话,让曹操下定决心,最终传位给曹丕!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贾诩,曹操,曹丕,袁绍,曹植

    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汉末三国时期,夺嫡之争同样是比较常见的事情了。比如孙权有7个儿子,在长子孙登去世后,余下的几个儿子就围绕着东吴太子的宝座,从而展开了激烈的较量。而就曹操来说,也是因为长子曹昂的去世,从而导致其在继承人的选择上犹豫不决。值得注意的是,在曹丕和曹植争夺魏国太子的时候,贾诩的一句话,让曹

  • 三国史上最聪明的谋士不是诸葛亮,而是贾诩,史学家:确实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诸葛亮,贾诩,曹操,袁绍,张绣,官渡之战,三国,三国(电视剧),古装剧,曹操麾下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各方诸侯连年混战,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大大小小无数场战争中,军阀门下聚集的门客和谋士,在背后为他们出谋划策,对战争的胜负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为一部精彩绝伦的《三国演义》,我们熟知了智慧与潇洒并存的诸葛亮,认为他是三国史上最聪明的谋士。但史学家却认为,三国史上最聪

  • 郭嘉、贾诩的军事才能永远比不过诸葛亮,张良也曾在此方面吃亏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上的一些事儿标签:郭嘉,贾诩,诸葛亮,张良

    最近,由于某些学者的拔高,从前不是那么受重视的郭嘉、贾诩,大有超越诸葛亮之势。在很多人看来,诸葛亮擅长治国,但并不擅长打仗;更擅长治军,但不擅长谋略。更有激进者认为,诸葛亮是欺世盗名的骗子,没有多大本事。相反,在大众眼里,郭嘉、贾诩成了智谋百出,算无遗策之辈。很多人认为,他们的军事地位甚至能超越长期

  • 曹操误以为自己可以吞并东吴的时候,贾诩说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龙耀影视标签:曹操,贾诩,东吴,刘备,孙权,董卓,艺术家,三国,汉朝,曹操麾下

    官渡之战中,曹操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袁绍,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诸侯,所以他自信满满,误以为自己可以吞并东吴,这时候的谋士贾诩说了什么?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几十万大军杀向东吴,将士们也都信心满满。虽然东吴实力也不错,但与曹操相比则逊色很多,孙权吓得不知所措,立马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对策,多数大臣都劝孙权赶快投

  • 曹操临死前做了个梦,贾诩说:是吉兆,哪料却埋下曹魏灭亡的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独立寒秋舞芳香标签:曹操,贾诩,司马懿,关羽,曹魏,曹丕

    一、贾诩给曹操卜梦曹操和贾诩,堪称是一对冤家。无论正史还是《三国演义》,都写了在宛城,贾诩献计张绣,杀掉曹操的长子曹昂和爱将典韦这事,连曹操都差点被干掉。后来曹操不计前嫌,原谅了贾诩,给予重用。但说实话,曹操那是咎由自取。人家张绣和贾诩主动投降,你却没事勾搭张绣的婶子干啥?结果,就这一件事,成了曹操

  • 乱汉之际贾诩本不想插手,他不受封赏不争名夺利,深得曹魏的信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贾诩,曹操,封赏,董卓,张绣,王允

    董卓进京是法定合理的,大将军何进死后,在职没有车骑将军和骠骑将军,因此董卓作为朝廷的前将军进京平乱维护秩序是没问题的。贾诩作为一个汉臣,是想起到积极作用的。但是,西凉军高层基本是由武夫组成,进京之后事态失控。所以控制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是求生,占据长安后,贾诩作为朝廷任命的中书令,协调内外是职责,况且和

  • 三国群将传武将贾诩如何获得 三国群将传武将贾诩技能厉不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沫沫爱玩游戏呀标签:贾诩,三国,武将,怒气,谋士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楽说传奇】,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三国群将传游戏中武将贾诩的技能和获取方式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就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吧!在三国群将传游戏中谋士武将贾诩可以通过豪杰特权获得,贾诩的体力、智力和统御属性都是比较高的。【贾诩技能】1.驱灵·失常召唤蛇影吐出毒雾,对自己前方范围内的敌人造成1

  • 乱世沉浮:毒士贾诩看似算无遗策,也不过是世俗束缚下的可怜人罢

    历史解密编辑:良家说说标签:贾诩,曹操,董卓,王允,献帝

    贾诩之所以被人称为毒士,是因为所献之计,往往损人利己,而且不考虑百姓的死活。还由于他的计策,李傕等人攻伐长安,加速了汉朝灭亡,使得天下大乱,因此有了毒士之称。根据史料,贾诩所献计策的确阴损,这一点笔者是承认的,但要说因为贾诩而加速了汉朝灭亡,笔者却不是很认同。这是为何呢?何来独善其身汉末的乡党情怀是

  • 马超韩遂大败曹军,贾诩用反间计,韩遂马超相杀,曹操打败马超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马超,韩遂,贾诩,曹军,汉朝,三国,曹魏,曹操手下

    马超接到孔明的书信后,与韩遂起兵二十万杀向长安,长安郡守钟繇打不过马超,凭借长安城坚固壕深,死守长安。马超副将庞德献计,暂时退兵,当长安城中百姓出城取水打柴,庞德引数人扮百姓偷入城内,马超大军又临城下,庞德杀死城门守卫,大开城门,马韩大军攻入城里,得了长安大城。钟繇退守潼关,曹操接到军情,不敢南征,

  • 贾诩-三国谋士之巅峰,操纵乱世独善其身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贾诩,张绣,袁绍,李傕,董卓,郭嘉,郭汜,三国,曹操手下

    贾诩 影视剧形象《三国演义》为什么那么多年还是有那么多人喜欢看,喜欢读?我想应该不只是因为对那段历史感兴趣,更多的是被里面的各种人物形象所吸引,被他们所展现出来的英勇神武、雄才大略所折服。那么三国中,最聪明的人是谁?其实候选人有很多:最先想到的便是诸葛亮;再来就是周瑜;也有人提到过郭嘉,还有不少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