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吐蕃是在哪一年建立的 又是在什么时候灭亡的

吐蕃是在哪一年建立的 又是在什么时候灭亡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917 更新时间:2024/1/31 7:30:56

吐蕃王朝存在的时间大概是在公元6世纪末至公元9世纪末。公元6世纪末,雅隆部落到了第30代赞普达日年西的时候,势力急剧增长,并把眼光投向了雅鲁藏布江以北的广大地区,筹划统一整个西藏高原。正待起兵举事之际,达日年西却因重病去世。

在这之前,朗日松赞就已经把指挥中心从山南的琼结转移到拉萨河上游墨竹工卡的甲玛沟,并在这里修建了强巴敏久林宫堡。公元617年,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吐蕃王朝的缔造者、藏王松赞干布,就是在这座宫堡中出生的(松赞干布的出生年代有争议,有些说法是更早些)。

根据西藏旅游攻略网导游的沟通了解到,公元630年,唐太宗贞观四年,朗日松赞被属下毒害致死,年近13岁的王子松赞干布登上了赞普的宝座。之后,在大臣琼普·邦色、禄东赞等人的辅助下,松赞干布毫不留情地诛杀了叛乱的臣属们,接着又用武力征讨与会盟等方法,使周边那些叛离的部落和邦国重新归顺。他还派出年轻有为的大臣娘·尚朗,不费一兵一卒,收复了北方最强大的对手苏毗部落。最后,松赞干布还亲自领兵西征,使象雄王国这个夙敌归于治下。由此,松赞干布基本占领了整个西藏高原,并建立起了西藏历史上显赫的吐蕃王朝。此外,松赞干布还初定吐蕃军事、行政制度、法律条例、创制藏文,开创了一个势力雄厚、经济发展、文化兴旺,被后人歌颂和怀念不已的美好时代。

公元635年,唐太宗贞观九年,松赞干布派使者到尼泊尔迎娶赤尊公主为妃,并在拉萨的玛波日山上兴建宫堡居住。公元634年,唐太宗贞观八年,松赞成干布派使者向唐朝求娶公主,唐太宗不允。于是松赞干布出兵击吐谷浑,攻破白兰等羌人部落,进逼松州。唐朝出兵击退吐蕃后,吐蕃再次遣使求婚。公元641年,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唐太宗终于将宗室女文成公主许嫁给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远嫁,带了许多珠宝绸缎、日用器皿、书籍、药物、谷种等作为嫁妆入藏。此外,还有一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佛像。之后,吐蕃修建了小昭寺,供奉这尊佛像。在文成公主的帮助下,赤尊公主修建了大昭寺,供奉从尼泊尔带来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佛像。因为赤尊公主和文成公主信仰佛教,于是西藏地区也开始盛行佛教。

公元650年,唐高宗永徽元年,松赞干布在拉萨北面的彭域色莫岗病逝。但松赞干布之子贡日贡赞在此之前已去世,故由贡日贡赞之子芒松芒赞即赞普位。芒松芒赞年幼,由噶尔东赞掌管国政。公元663年,唐高宗龙朔三年,吐谷浑大臣素和贵投降吐蕃,噶尔东赞率兵攻破吐谷浑后,参照唐朝制度,修订和完善吐蕃行政、军事、赋税登记和征发制度。公元667年,唐高宗乾封二年,噶尔东赞去世。三年后,噶尔东赞之子噶尔钦陵掌管军政,率兵攻占唐朝西域安西镇。唐朝派大将薛仁贵率10万大军进攻吐蕃,护送吐谷浑王返归故地,但吐蕃集中40万大军,在青海湖以南大非川大败唐军。

公元676年,唐高宗仪凤元年,赞普芒松芒赞去世,赤都松赞嗣位。两年后,唐中书令李敬玄率兵18万与吐蕃军战于青海,唐军再次战败。公元680年,唐高宗永隆元年,文成公主在吐蕃去世,于是唐朝派使臣入蕃吊祭。

公元689年,唐武则天永昌元年,吐蕃王臣发生争权斗争,赤都松赞消灭噶尔家族势力。公元704年,唐武则天长安四年,赤都松赞亲征云南,死于军中。赤德祖赞即位,由其祖母没禄氏掌政。没禄氏向唐朝求嫁公主给赤德祖赞。于是,公元710年,唐中宗将养女金城公主出嫁吐蕃。吐蕃派大臣尚赞咄到长安迎亲,唐蕃在长安苑内球场举行马球比赛。唐中宗率百官送金城公主至始平,诏改始平县为金城县。之后,吐蕃使者曾以金城公主奏书向唐朝请求《毛诗》、《春秋》、《礼记》等书,唐朝如请赐予。公元739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金城公主在吐蕃去世。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赤德祖赞去世,其子赤松德赞少年继位,大臣玛尚仲巴结等人执政,禁止佛教。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赤松德赞取消禁佛命令,派人去印度迎请高僧到吐蕃传法。天宝十四年唐朝发生安史之乱后,吐蕃趁虚占据过唐朝的河西、陇右地区。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十月吐蕃军在唐朝叛将的引导下,一度占领过长安,立金城公主的侄子李承宏为帝。但因气候炎热,水土不服,吐蕃军中疾病流行,加上唐军反攻,半月后即退出了长安。

赤松德赞在位期间,吐蕃赞普有御医9人,分别来自汉地、印度、克什米尔、吐谷浑等地,赤松德赞命译师噶哇贝孜将这些御医的医学著作翻译成藏文,汇编成《国王保健紫色经函》,命宇托·仁丹贡布等向9御医学习并派他到汉地、印度、波斯学医,写成《四部医典》,这部书成为了藏医理论的奠基之作。

赤松德赞是一位佛教信徒,为了在西藏发展佛教,他派人迎请著名僧人“静命大师”和“莲花生大师”来吐蕃宣扬佛法。他们到吐蕃后,兴建了西藏佛教史上第一个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桑耶寺。

桑耶寺建成后,赤松德赞特地派人到印度请来12位僧人,为7位吐蕃贵族青年剃度授戒,这是西藏佛教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件大事。公元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被围困多年的唐朝沙州(今敦煌)守军投降,吐蕃占领了沙州。

公元797年,唐德宗贞元十三年,赤松德赞去世,其子赤祖德赞继位。赤祖德赞也是佛教信徒,下令翻译大量的佛教经典,甚至超过了汉族地区的翻译数量。同时,规定每7家民户供养一个僧人,并且让僧人参与朝政,并把军政大权交给僧人管理。

但是,赤祖德赞的做法引起了贵族们和群众的强烈不满。不久,贵族们谋害了赤祖德赞,拥立其兄朗达玛为赞普,展开了大规模“禁佛运动”,桑耶寺等著名寺院都被封闭,僧人被勒令改信苯教。这使得佛教的传播在吐蕃中断了一百余年。

公元821年,唐穆宗长庆元年,吐蕃使臣抵长安,与唐朝大臣等举行会盟,立誓和好。公元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唐朝使臣刘元鼎抵拉萨,与吐蕃大臣等举行会盟。次年,吐蕃将唐蕃会盟的盟文刻石立碑,树立于拉萨大昭寺大门前。

公元846年,唐武宗会昌六年,朗达玛被佛教徒拉隆贝吉多吉暗杀。他的两个儿子仁登和维松在各自支持者的拥戴下争夺王位,长期混战,吐蕃国内大乱。此时,唐朝逐渐收回河西、陇右各地。公元851年,唐宣宗大中五年,沙州(今敦煌)张议潮聚众驱逐吐蕃驻军,将瓜、沙、伊、肃等11州归唐,唐朝封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

公元869年,唐懿宗咸通十年,吐蕃地方贵族和平民发动臣下反上之乱。公元877年,唐僖宗乾符四年,吐蕃各反叛势力攻占山南雅隆河谷,在琼结掘毁赞普王陵,赞普王室后裔四处逃亡,吐蕃王朝灭亡。

标签: 吐蕃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顺治帝与董小宛是什么关系?顺治帝与董鄂妃长情一生亦相随!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顺治,野史秘闻

    顺治帝与董小宛是什么关系?顺治帝与董鄂妃长情一生亦相随!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6岁登基继承大统、在母亲孝庄太后的精心抚养下,长大亲政后在政治上颇有建树。但是这位少年天子去世时年仅24岁,令人惋借。但是坊间传闻,顺治并未死亡,而是因爱妃董

  • 袁绍为什么不听田丰的谋划?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袁绍,汉朝,风云人物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东征占据徐州的刘备,参与议事人害怕出师之后,袁绍击他们的后方。前进吧怕营中军队不能征讨得胜,后遇吧又怕丢失了根据地。曹操说:“袁绍料事退钝又多疑,不会很快来袭击我们。多数人的心还没完全归附他,抓紧有利时机进攻他,必然能打败他。这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不能丢失。”终于出

  • 对于唐朝的文成公主而言,在丈夫去世后她的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文成公主,文史百科

    唐朝和亲:远嫁拉萨的文成公主晚年过的怎么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从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开始,到最后清朝亡国,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数十个封建王朝。这些王朝之中,除去秦朝、明朝因一些原因,无和亲历史之外。其他的王朝,哪怕强大如汉唐也不免送出和亲公主,对于这些和亲公主。人们最熟悉的应

  • 迫使明朝由攻转守的明清萨尔浒之战,发生在东北哪儿?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萨尔浒之战,明朝,战史风云

    大明王朝万历四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619年,在我国辽东地区爆发了一场大战,就是明朝和后金(清)的萨尔浒之战。这场战争明朝拥有优势兵力,却败给了后金,大明精锐死伤惨重,几乎全军覆没。这场战争虽然不是灭国之战,但是却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努尔哈赤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意味着后金从此开始正式崛起,直至将明朝取而

  • 努尔哈赤的长子战功赫赫,为什么没当上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在我国古代,历朝历代的封建王朝都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偶尔会有一些因为君王的个人喜好而非嫡长子继承皇位。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每个朝代的开国皇帝,他们为了稳定,往往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忠实拥护者,例如明太祖朱元璋。在长子朱标去世后,他没有选择他最喜欢的燕王朱棣做太子,而是直接选择了朱标的长子朱允炆

  • 杨雄杀妻!好一副梁山好汉的残忍嘴脸!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水浒传,野史秘闻

    杨雄杀妻!好一副梁山好汉的残忍嘴脸!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背心书刽字,衫串染猩红,问事厅前逞手段,行刑处刀利如风”,病关索杨雄,本非良善之人,其杀妻手段冷酷至极。杨雄与潘巧云是二婚,原著道“巧云先嫁了一个吏员,是蓟州人,唤做王押司。两年前身故了,方晚嫁得杨雄”,潘巧云出身屠

  • “明清第一牛人”王守仁做了什么?他为什么有这样的称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王阳明,风云人物

    古代历史上有很多的著名的学说,不同学说代表着不同的思想,而有很多思想也是影响了很多时代的。儒家学说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一个学说了,由此又引出了不少学说,比如明朝时期王守仁王阳明的心学。而王守仁被后世称为明清时期的第一牛人,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成就?王守仁做过些什么样的事情,后世人为何会如此尊重他呢?

  • 柳如是作为“秦淮八艳”之首,她的故事为何令人不得不敬佩?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历史人物的确很多都是男性,但历史却不是只有男性,很多女性的历史人物同样非常出彩。今天要说的便是“秦淮八艳”之首的柳如是。秦淮八艳之名,你可能曾经有所耳闻,她们是明末清初时期,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她们都在才学、容颜方面非常出众,虽然对于究竟是哪八个人有很多版本,但作为排在第一位的柳如是,她的故事,

  • 定军山之战为蜀汉和曹魏分别带来了什么?蜀汉胜利最大的功臣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定军山之战,法正,战史风云

    说到定军山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定军山,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城南5千米,三国时期古战场,有“得定军山则得汉中,得汉中则定天下”之美誉,定军山,现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提到定军山,一开始知道它的人,可能是从三国演义中获得的吧。在三国时期,蜀汉的大将黄忠曾在汉中之战

  • 母亲去世后,徐庶为什么不回到刘备身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徐庶,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是一句非常经典的歇后语,它来源于我国名著《三国演义》,说的是三国时期,原本投靠刘备的谋士徐庶因为母亲身在曹营,被逼无奈前往归顺曹操,但进入曹营之后一言不发,不为曹操出谋划策,以示对刘备的忠心和对曹操卑劣手段的鄙视。因为小说中的这一桥段,徐庶在后世广受赞誉,许多人替他感到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