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在发动伐吴的时候 刘备为何没有带上诸葛亮

刘备在发动伐吴的时候 刘备为何没有带上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341 更新时间:2024/2/17 21:49:41

对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夷陵之战刘备为何没有带上诸葛亮?真的是因为诸葛亮反对伐吴吗?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以替关羽报仇为由挥兵攻打东吴,一路势如破竹。孙权求和不成后,一面向曹魏称臣,避免两线作战,一面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率兵五万迎敌。陆逊采用了诱敌深入、积极防御、伺机反击的战略,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用火烧连营的方法大败蜀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进一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关于诸葛亮反对伐吴一说无据:

虽然《三国演义》中有“秦宓冒死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而被下狱,诸葛亮上表为秦宓求情并劝阻刘备”这样一个情节,但无论是《三国志》原文还是裴松之注,都没有关于诸葛亮对刘备伐吴的态度的记载(正史中只有秦宓和赵云两位蜀汉大臣反对伐吴)。仅在《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列传》中记载了一段诸葛亮得知刘备东征打败后的感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因为这句话是诸葛亮在蜀军大败后的感叹,严格意义上并不能反映诸葛亮对刘备东征的确切态度。就像我们有时因为失败而后悔做某件事了一样,虽然很懊恼,但当初却是抱着积极的态度去做的。

诸葛亮的隆中对这一蜀汉扩张的大战略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取得荆州作为根据地。诸葛亮对于刘备东征孙吴夺回荆州这一行为就算不支持,至少也不会反对,差不多是一种中立的态度。

小编关于刘备伐吴为什么没有带上诸葛亮的推断:

1.留守后方的需要。刘备东征孙吴除了想要夺回荆州并在有条件时可以吞并孙吴外,很大的一个目的还是为自己唯二的结义兄弟报仇,并且这场战争非同小可,自己就得御驾亲征。伐吴固然重要,但孙吴已向曹魏称臣,曹魏很有可能偷袭蜀汉大后方,守护根据地也非同小可。伐吴败了,还可以退守后方,一朝东山再起;但后方丢了,就如同丧家之犬,进退两难。这就能解释了为什么刘备伐吴只带了陈式、吴班、冯习等这些中层将领,却派遣魏延镇守汉中,赵云作后应兼督粮草,蜀汉此时的二号人物诸葛亮留守成都辅佐太子刘禅,并负责内政和后勤。

2.刘备轻敌思绪、膨胀心理的滋生。刘备大半生都处于颠沛流离之中,但自从请了诸葛亮出山后,事业基本上一路顺风,期间又获得了很多人才,很快获得了荆州大部、西川和汉中,又由布衣进位为汉中王,由汉中王进位为汉昭烈帝。刘备在事业鼎盛期自然容易自我膨胀,自信认为自己就可以踏平东吴。

3.刘备对诸葛亮专长的理解偏颇。刘备在世时,诸葛亮长期并不是待在刘备旁为其出谋划策,而是帮助刘备治军理财、处理内政后勤、指明蜀汉发展大战略。西川主要是庞统为刘备出谋划策拿下的,汉中主要是法正为刘备出谋划策拿下的,诸葛亮主要是在后方经营。所以刘备伐吴不带诸葛亮不难理解。但他不了解,诸葛亮也善于出谋划策,在其去世后,诸葛亮肩负起治军理财、内政后勤、出谋划策、带兵打仗等所有职能,长期保持对曹魏的战略攻势,常因后勤不济(粮尽)而被迫撤退。个人认为,如果刘备伐吴带上诸葛亮的话,就算没有取胜,也至少可以像对魏战争那样,用计策全身而退。

小结

小编认为,刘备伐吴没有带上诸葛亮的原因一定很复杂,既出于一些战略目的,也与刘备自身有许多问题有关,绝不是因为诸葛亮的反对态度。若刘备决意带上诸葛亮,也不是诸葛亮的反对态度就可以改变的。你认为为什么刘备伐吴没有带上诸葛亮呢?

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版)》、夷陵之战百度百科介绍。

标签: 刘备诸葛亮

更多文章

  • 明朝众多开国功臣中,有哪些人躲过了朱元璋的屠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自来开国帝王和左膀右臂之间的关系,都仿若进入了一个轮回怪圈,一起白手起家拼事业时,那可真是肝胆相照,把命搭上都没有二话。不过一旦功成名就、天下大定,功臣的地位就尴尬了,一般会有年数不等的蜜月期,大家开心分享胜利果实,颇有点

  • 李世民的死因是什么?和丹药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李世民

    还不知道:李世民的死因是什么?和丹药有关吗?很多人都误解了,其实李世民是病死的,并不是死于吃丹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他的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王玄策大败中天竺帝那伏帝国,王玄策带回的众多俘虏中有一个方士那罗迩婆婆寐,自称有两百岁,有长生之术。唐太宗命令其造丹药

  • 长平之战赵国惨败都怪赵括吗 赵括为什么是背锅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长平之战,赵括

    还不了解:长平之战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国长平之战的惨败,真的应该怪赵括吗?赵括,他就是在公元前260年,把40万赵卒投入长平之战的大坑,最后仅回来100多人的,那个指挥者。后来人们给他起了一个成语:纸上谈兵。不过,长平之战的惨败,赵国真的应该怪罪赵括吗

  • 历史上汉武帝与卫子夫是如何相识的?有何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武帝,汉朝

    说起卫子夫,我们都知道她是汉武帝的第二位皇后,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中国古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因此如果一个人想要获得权势的话,就必须讨好皇帝。在汉朝时期,平阳公主便将这个事情做得很好,她一生都在讨好汉武帝,并利用汉武帝对她的感激之情,过着令人艳羡的

  • 张飞打仗前都要大喊一句 吕布为什么都认怂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张飞,三国

    还不了解:张飞打仗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张飞打仗前总会大喊:谁敢和我决一死战?为何吕布都会认怂?想必大多数人都是对三国演义有一定的了解,而要说起三国里边比较知名的人物,也就要属刘关张三兄弟了。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有关张飞。提到张飞,人们对他的印象就是说话十

  • 雍正最宠爱的妃子:年世兰的待遇有多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清朝

    雍正最宠爱的妃子:年世兰待遇有多好?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怎么能判定一个妃子是多么的受到皇帝的宠爱呢?我想有这么几点就可以看出。第一、一个月皇帝能够去这个妃子的寝宫的次数。二、这个妃子给皇帝剩下多少个皇子。三、皇帝为了妃子做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要说雍正皇帝最

  • 蔡叔度有哪些成就?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蔡叔度,周朝

    蔡叔,姬姓,名度,世称蔡叔度,周文王姬昌与太姒所生第五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周初三监之一,蔡国始封君,蔡姓始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周武王灭商后,封于蔡(今河南上蔡)。周成王时,蔡叔度与其兄管叔鲜挟持商纣王之子武庚叛乱,不久便被周公旦平定。蔡叔度被流放,最终死

  • 历史上张昭是什么人?孙权为何会那么重用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昭,三国

    张昭,字子布。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三国乱世,英雄辈出,尽显风采。在这个时期,我们记住了无数优秀的人,比如诸葛亮、关羽、赵云等。在人们的眼中,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获得君王们的重用。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三国演义》之中,却有一个实力不怎么

  • 循贵妃伊尔根觉罗氏是什么时候进的宫?有多受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循贵妃,清朝

    作为清朝著名的十全老人,实际掌握朝政最久之人,乾隆的一生充满传奇与神秘,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这个女人18岁选秀入宫被封为贵人,同年又被封为嫔。她比丈夫小了47岁,36岁封妃,死后以贵妃礼葬,她就是乾隆帝的循贵妃伊尔根觉罗氏。循贵妃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总督桂林女。乾

  • 长坂坡之战时参战的如果是关羽和张飞,会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长坂坡之战,三国

    长坂坡之战是刘备和曹操在今宜昌当阳附近的长坂坡的一场战争,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长坂坡之战中,赵云以他的忠勇,把刘备的一场惨败变成了一曲壮歌。他为了救护刘备的家小,在曹营中七进七出,让曹军将士都望而生畏。那么如果换成关羽和张飞,他们能否像赵云那样七进七出呢?一、赵云七进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