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赵国惨败都怪赵括吗 赵括为什么是背锅的

长平之战赵国惨败都怪赵括吗 赵括为什么是背锅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167 更新时间:2023/12/22 19:14:01

还不了解:长平之战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国长平之战的惨败,真的应该怪赵括吗?

赵括,他就是在公元前260年,把40万赵卒投入长平之战的大坑,最后仅回来100多人的,那个指挥者。

后来人们给他起了一个成语:纸上谈兵。

不过,长平之战的惨败,赵国真的应该怪罪赵括吗?

其实,早就有历史学者指出,长平之战的惨败不能完全归罪与赵括,他替人背了2千年的锅,其实换别人结局也一样。

赵括为啥是背锅的?他到底替谁背了锅呢?为什么换人也不行呢?

首先,我们看看赵国的对面,对方老大真的有点强。

每个国家的君主,他们的脾气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秦昭王,他就好像猫科动物一样,一旦想要吃到猎物,绝对不会放弃,除非奔跑的没有了最后一点力气。

在《战国策》中,苏代曾经评价过秦昭王,说他“此必令其言如循环,用兵如刺蜚绣,母不能制,舅不能约”意思是秦昭王这个人啊,说话花言巧语,遇到每个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说话版本和态度,打起仗来如同女人绣花一样频繁娴熟,他的母亲和舅舅根本无法制约他。

简单讲,昭襄王就是能力强,熟悉于作战,而且还性格勇敢果断。

秦昭王执政时期,特别喜欢打仗,《史记》里记录的那段时期,几乎年年都在打,甚至每一段时间就要外出打地盘。这秦昭王真不是个安分的主儿。

为什么秦昭王这么喜欢抢地盘呢?

因为不抢地盘,是无法一统天下的。历代秦王从来都没有图自己享乐,他们的目标出奇的一致,就是一统中原,让大秦成为一代霸主。所以,秦昭王基本是能和就和,不能和就打,打不赢就骗,反正能拿地盘就行。

不过,秦国为什么要和赵国决一死战呢?

因为,当时的中原地区,魏国和韩国已经被打残,只剩下赵国能和秦国一决雌雄。

所以,秦昭王必然会想办法和赵国决战。为了赢,秦昭王即使是临阵换将,杀害降卒,甚至征召一个地区的15岁以上的全部男丁去参战、去运粮,用掉一切,他也在所不惜。

因为在秦昭王眼里,只要秦国胜利,就会有更多的地盘,就可以威慑魏国、韩国、燕国,秦国的发展在此是一个关键转折。

反观赵国的赵王,昏庸无能,啥也不是,不但毫无主见,甚至还猜疑自己的主将,饭桶一个。

从最高指挥官来讲,秦国在长平之战中就已经占有了优势。

再者,秦国的将军和军制,注定了战争的走向。

秦国主将白起,出身秦国白氏,又名公孙起,一生以善于用兵著称。早在秦惠文王时期,白起的能力就已经被人们称赞了。此前擅长攻城掠地的白起就打下了大小70多个城,战斗经验非常丰富。

到了长平之战时,白起的用兵特点还变得更加直接了,不但要胜,还要消灭有生力量。

比如,秦昭王三十四年,白起在进攻魏国时,就杀死了十三万名魏国士兵。之后,白起与赵国将领贾偃相争时,又在河水中沉杀了赵国士兵两万人。

看看另一个方面呢?

《史记》记载,赵括一向过于依赖兵书,确实实战经验有限,对于白起这种高等级的战斗将领,赵括明显不是对手。

长平之战时,秦军接到白起的命令,假装打输了要逃跑,结果,赵括追击秦军,一直来到了秦军的壁垒。

之后,白起派两万五千名士兵奇袭赵国大军,断了赵国大军后路,又派五千骑兵将赵军的战阵砍成了两段,并断绝了赵军的粮道,然后再用轻兵攻击。

赵括就这样失败了。

之后,赵括开始修建壁垒等待援兵,秦昭王察觉了赵括的意图,于是从黄河附近征召士兵,恩赐每个参战百姓爵位一级,这样,秦国十五岁以上的男丁都到长平来对付赵国的援军,赵国粮草也被夺了。

紧接着是一个长久的对峙阶段,赵国的士兵因为四十六天吃不到东西,开始自相残杀。还有点力气的士兵,将自己集结成四队,突围了四五次,还是突围不出去。看到手下都突围不出去,赵括亲自派兵前去搏杀,结果被秦军射杀。

当战争胜利以后,为了彻底打残赵国,秦昭王决定用诈术将赵国士卒全部坑杀。最后,在爵位的诱惑和秦王的决断下,赵国大军被杀得全军覆没。

纵观战斗全程,赵括并没有气馁软弱,也没有重大失误,他败就败在了对方的将领太强,败在了秦军军制的强烈刺激性。

可以这么说,赵括输得其实一点也不丢人,他的能力已经全部发挥了,只是白起太厉害了而已。

那么,白起为什么没有阻止秦王杀了那么多已经战败的士兵呢?毕竟眼看着这么多投降的士兵被杀死,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这还是要说商鞅搞起的秦国军功爵制。士兵和军官是按照获得的敌将首级来升迁的,所以,无论是白起本人想升迁,还是白起带领的士兵们想升职加薪,都需要大量的敌军人头。

另外,商鞅变法以来,秦国的法律军制非常严格,秦王既然已经下令,没有任何人可以违抗。否则,白起立刻就会被手下的副将取代。

因为,秦国的士兵是在给秦王打工,利用秦法赚钱,他们不是给某一个将领打工。说白了,将领没有办法给士兵土地、免税、免徭役、授予爵位,这些东西只有秦法才可以。

在这样的背景下,白起如果放走了赵国士兵,那就是在跟所有秦兵过不去。

大家出来拼命为的什么?不就是军功授爵吗?

杀死投降的赵卒,这是白起必须要做的。

最后,赵国的惨败输在了大的策略上

公元前262年,长平之战前夕,虽然秦兵先攻陷了赵军,但是,赵军也修建了工事把守,廉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对付秦国士兵,秦兵多没有尝到甜头。

然而,随着粮草渐渐不足,年轻的赵孝成王,开始着急了。

后来,赵孝成王采纳了平阳君等人的意见,和秦国议和,派郑朱出使秦国。

这时秦王也开始耍了计策,他们大肆宴请赵国使者,甚至还用高规格的仪式。魏国、楚国听说秦昭王款待了郑朱,心中都打起了盘算。

赵孝成王以为自己可以不动声色地为赵国避免一场灾祸。可是,没想到,秦王依旧继续狠揍赵国。

当赵国坚持不住,想向魏、楚请求支援的时候,两个国家都害怕这是赵国和秦国演的一场戏,自己一旦派兵,就有可能被秦国伏击或者被秦国憎恨,得不偿失,所以都不出手相助。

这也是为什么长平之战时,其他国家不敢帮忙的原因了。

之后,秦昭王听说赵王责备廉颇,于是又火上浇油,派人带着千金去赵国实施反间计,诱惑赵王任用了赵括。赵括上阵以后,秦王才偷偷把主将王龁换成了白起,长平的败局也就定了。

总而言之,赵括的失败与秦王的狠辣,赵孝成王的失策和白起的突出,密切相关。可以说,赵括就是一个被错误地推到历史舞台的错误的人,所以,长平之战的锅真的不该他来背,他也是一个受害者。以当时的局势来看,即使换了其他的将领,顶多会减少点伤亡,结局是不会有什么太大改变的。

如果真要说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罪魁祸首是谁,想必这个答案非那个傻傻的赵王莫属了。

标签: 长平之战赵括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汉武帝与卫子夫是如何相识的?有何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武帝,汉朝

    说起卫子夫,我们都知道她是汉武帝的第二位皇后,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中国古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因此如果一个人想要获得权势的话,就必须讨好皇帝。在汉朝时期,平阳公主便将这个事情做得很好,她一生都在讨好汉武帝,并利用汉武帝对她的感激之情,过着令人艳羡的

  • 张飞打仗前都要大喊一句 吕布为什么都认怂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张飞,三国

    还不了解:张飞打仗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张飞打仗前总会大喊:谁敢和我决一死战?为何吕布都会认怂?想必大多数人都是对三国演义有一定的了解,而要说起三国里边比较知名的人物,也就要属刘关张三兄弟了。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有关张飞。提到张飞,人们对他的印象就是说话十

  • 雍正最宠爱的妃子:年世兰的待遇有多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清朝

    雍正最宠爱的妃子:年世兰待遇有多好?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怎么能判定一个妃子是多么的受到皇帝的宠爱呢?我想有这么几点就可以看出。第一、一个月皇帝能够去这个妃子的寝宫的次数。二、这个妃子给皇帝剩下多少个皇子。三、皇帝为了妃子做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要说雍正皇帝最

  • 蔡叔度有哪些成就?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蔡叔度,周朝

    蔡叔,姬姓,名度,世称蔡叔度,周文王姬昌与太姒所生第五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周初三监之一,蔡国始封君,蔡姓始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周武王灭商后,封于蔡(今河南上蔡)。周成王时,蔡叔度与其兄管叔鲜挟持商纣王之子武庚叛乱,不久便被周公旦平定。蔡叔度被流放,最终死

  • 历史上张昭是什么人?孙权为何会那么重用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昭,三国

    张昭,字子布。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三国乱世,英雄辈出,尽显风采。在这个时期,我们记住了无数优秀的人,比如诸葛亮、关羽、赵云等。在人们的眼中,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获得君王们的重用。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三国演义》之中,却有一个实力不怎么

  • 循贵妃伊尔根觉罗氏是什么时候进的宫?有多受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循贵妃,清朝

    作为清朝著名的十全老人,实际掌握朝政最久之人,乾隆的一生充满传奇与神秘,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这个女人18岁选秀入宫被封为贵人,同年又被封为嫔。她比丈夫小了47岁,36岁封妃,死后以贵妃礼葬,她就是乾隆帝的循贵妃伊尔根觉罗氏。循贵妃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总督桂林女。乾

  • 长坂坡之战时参战的如果是关羽和张飞,会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长坂坡之战,三国

    长坂坡之战是刘备和曹操在今宜昌当阳附近的长坂坡的一场战争,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长坂坡之战中,赵云以他的忠勇,把刘备的一场惨败变成了一曲壮歌。他为了救护刘备的家小,在曹营中七进七出,让曹军将士都望而生畏。那么如果换成关羽和张飞,他们能否像赵云那样七进七出呢?一、赵云七进七

  • 唐叔虞:周武王姬发之子,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叔虞,晋国

    唐叔虞(生卒年不详),姬姓,名虞,字子于,岐周(今陕西岐山)人。西周时期晋国始祖、三晋文化创世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同母弟,母王后邑姜(齐太公吕尚之女)。在封地唐国,史称唐叔虞。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周成王幼冲即位后,皇父周公旦摄政,带兵灭亡唐国后,把唐

  • 张飞能够打败吕布吗 历史和演义都有证据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飞,吕布

    还不了解:张飞能打败吕布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张飞能打败吕布的证据在哪?在演义和正史中,很轻松就找到了五个。在《三国演义》出现之前,张飞一直是三国第一条好汉,在《三国演义》的前身,也就是《三国志平话》中,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之后,吕布又下来跟张飞单挑,结果一败

  • 张飞喜欢鞭打将士是真的吗 这句说出自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飞,将士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飞和将士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张飞号称万人敌,为何总喜欢鞭打将士,经过分析有三个原因。说张飞喜欢鞭打将士这种说法来自《三国志 张飞传》,这是出自刘备劝说张飞的一段话,是这么记载的: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