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杀大臣逼死自己的儿子 孙权晚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杀大臣逼死自己的儿子 孙权晚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252 更新时间:2024/2/17 15:53:29

还不了解:东吴孙权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逼杀亲子,族诛大臣,孙权晚年真的是昏庸到了极点。

250年秋,因为陆逊和朱治等人的离世,孙权痛定思痛,决定结束这场南鲁党争。可谁也没有想到,他下达的旨意居然是:将太子孙和贬为庶人,逐出建业。看到这样的消息,所有大臣都震惊了。

其实,此时朝中大臣大多被南鲁党争已经折磨的十分疲惫了。如果孙权坚定的扶植太子孙和,让孙霸安生做一个王子,那才是大臣们最希望看到的。可孙权这样无端把太子废黜,实在让人忧心不已。于是,众多大臣都纷纷劝谏,可他们的劝谏不仅没有让孙权回心转意,反而为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

就在孙权刚刚下达命令之时,孙权的女婿,将军朱据就曾上表劝阻:太子谦和仁孝,虽然比不上孙登太子那般贤明,但也绝对是合格的人选,您这样无端将其废黜,实在不合礼法,要是出现汉武帝晚年巫蛊之祸的变故,那就是国家不幸了,希望陛下您能够收回成命。可孙权不听,还是固执己见。

朱据便和前将军屈晃并协同其他大臣一起前来劝阻,他们在头上抹上泥巴,赤膊着上身,自己把自己捆绑起来,跪在孙权宫门前,为太子求情。当时正值深秋,天上下起小雨,秋风伴着雨丝打在人身上十分阴冷,可这些大臣每一个都没有离开。气的孙权在宫中坐卧不宁,他厉声呵斥这些大臣是无理取闹,不要太过插手自己的家事。

但看到这些大臣依然十分“嚣张”,孙权火了,他将朱据和屈晃叫到宫中责问。朱据言辞恳切:太子仁爱厚重,贤明广播四海,现在天下三分,强敌在外,希望陛下您不要轻易动摇国本,这是臣等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啊。屈晃也在一旁跪拜,两人一边哭泣一边跪拜,前额都磕出血了,可孙权依然不为所动,他居然把二人拖去监狱,每人打了一百大板,然后逐出了建业。

可怜朱据出身东吴四大家族,又是孙权的女婿,屈晃也是江东名士,如今却因为这样的无妄之灾要离开自己的家乡,远离自己的亲朋。内心的阴郁和难过简直就是无法言表。但究其根本,竟然是因为给太子说了两句公道话,想想也真的是悲剧啊。

可孙权的愤怒还没有结束,就在朱据和屈晃走到半路上,孙权又下达一道诏令,将二人赐死。朱据和屈晃就这样在绝望中自裁,没有死在为国尽忠的任上,没有死在冲锋陷阵的战场上,却这样委屈离世,实在是让人憎恶孙权的小肚鸡肠,残忍暴力。

看到孙权这样暴躁,辅义都尉张纯,无难督陈正,五营都陈象也上表劝阻,他们引用春秋时期的骊姬之乱来委婉劝谏孙权:当年晋献公过于宠爱骊姬,以至于最后杀害了自己的儿子申生,而导致晋国大乱。现在太子并没有过错,希望您不要犯错如此的父子人伦惨剧啊。

孙权瞬间大怒,他不仅没有听进去,反而认为这是众人在揭他的短。他握紧了拳头,对着众人厉声责骂:你们都是什么东西,也敢谈论我的家事,我的儿子生死难道不是由我自己把控吗?你们有什么指手画脚的权力。于是把众人都下了大狱。

三人中张纯被拖到闹市斩首,妻女全部没为官奴,陈正和陈象二人的亲属更是被夷灭三族,孙权的阴狠残暴简直是令人发指到了极点。可叹陈正和陈象二人既没有谋逆,也没有造反,只是为太子说了两句忠言,他们有什么罪?为何自己要被处死,连三族的妻子儿女都不能幸免?张纯又有什么罪,为何要将他的亲属全部没入掖庭?他们三人何其无辜,他们的亲人又多么无辜?

不久,孙权正式将孙和废为庶人,贬黜到故漳,太子的好友同僚,包括陆逊的外甥姚信在内的众多文武重臣。因为劝谏而被诛杀流放的竟然多达几十人,甚至有些人只是因为和太子交情笃厚就被孙权斩首。陈寿在记载这段历史时用了四个字“众咸冤之”(就是天下人都对孙和还有这群直言敢谏的大臣们感到冤枉)

从242年到250年,是孙和做太子的8年时间,这段时间里,他一直谨小慎微,谦和仁爱,虽然比不上孙登太子那样,但确实是一位合格的储君人选。但是,既有孙权对他的由爱转恨,又有弟弟孙霸的步步紧逼,所以孙和的太子之位坐的非常不安生,堪称一位最憋屈的太子。可他不管多么小心谨慎到底还是没有躲过这场变故。

就在孙和到达故漳之后,妻子张氏对孙和说:我了解您的性格,是绝对不愿意苟活于世上的。臣妾愿随您一起离开。说完夫妻二人双双自尽。死时年仅29岁。

与孙和之死,还保留了一点最后的体面不同,孙权处理孙霸就非常简单粗暴了。这位曾经被孙权爱如掌上明珠的四儿子,在孙权废黜孙和之时,他也成为孙权弃之如敝履的对象了。于是,就在废黜孙和之后,他下令将孙霸赐死。连同孙霸的一并妻儿全部处死。可怕孙权杀死自己的儿子孙子居然眼睛都不眨一下。甚至连个罪名都不需要,想你死你就必须要死。

孙权晚年曾经对大臣说:我之所以废黜孙和,赐死孙亮,是为了避免出现袁绍刘表那样的灾厄啊。可南朝裴松之认为:孙权的事件要比袁绍刘表严重得多。袁绍刘表只不是是嫌长爱幼,一碗水没端平,与孙权册立孙和,又无节制偏爱孙霸有着本质差别。

况且,这二人没有诛杀劝谏的大臣,流放他们的亲属,但孙权却亲手导演了一出出惨剧,闹得整个朝堂乌烟瘴气,元气大伤,你这样昏庸暴力草菅人命,好意思提人家袁绍吗?

标签: 东吴孙权

更多文章

  • 道光皇帝50岁才有一个儿子 道光为什么还要踢死这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道光

    道光为何要踢死大儿子奕纬?50岁了才有一个儿子,他怎么下得去脚?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832年,道光帝巡行断虹桥,忽然看到一个形状诡异的狮子,当即潸然泪下:赶快把它用红布盖起来,朕看不得这个,快盖起来。众人惊惧不已,皇帝这是怎么了?紧接着,道光

  • 萧子云:豫章王萧嶷第九子,他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萧子云,南朝齐

    萧子云(487年-549年),字景乔,南朝齐宗室,南朝梁史学家、书法家、文学家,“三萧”之一,齐高帝萧道成之孙,豫章王萧嶷第九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勤奋学习,文采过人,善于草隶。建武四年(497),受封新浦县侯。梁武帝即位后,历任秘书郎,后迁太子舍人

  • 萧映:齐高帝萧道成三子,擅长骑射且通解音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萧映,南朝齐

    萧映(458年-489年3月5日),字宣光,南齐宗室大臣,齐高帝萧道成三子,齐武帝萧赜之弟。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萧映少时辅佐父兄代宋建齐,南齐建立,封临川郡王,齐高帝时期历任荆州刺史、湘州刺史、扬州刺史等职,因豫章王萧嶷镇荆州,故萧映未赴荆州,直到齐武

  • 历史上朱建平是什么人?他与曹丕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丕,三国

    魏文帝曹丕,字子桓,魏朝开国皇帝。字子桓,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晋史官陈寿的《三国志》方技列传中,有这么一个奇人名叫朱建平,曹魏沛国人,特别善于看相,且远近非常有名,所相之人也十分灵验准确,曹操加封为魏公的时候,听闻此人,就将他召来做顾问。当

  • 萧锐:齐高帝萧道成第十五子,最后被权臣萧鸾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萧锐,南朝齐

    萧锐(476年-494年11月7日),字宣毅,南兰陵郡兰陵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南齐宗室大臣,齐高帝萧道成之子,齐武帝萧赜之弟。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永明元年(483年),封南平郡王,历任散骑常侍、左民尚书、湘州刺史等职。延兴元年(494年),萧

  • 萧铉:齐高帝萧道成第十九子,最后被病重的萧鸾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萧铉,南朝齐

    萧铉(480年-498年3月3日),字宣胤,南兰陵郡兰陵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南齐宗室大臣,齐高帝萧道成之子,齐武帝萧赜之弟。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永明四年(486年3月18日),封河东郡王,历任骁骑将军、南徐州刺史、中书令、镇军将军、卫将军等职

  • 富察皇后被誉为大清第一美人 富察皇后究竟有多美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乾隆,富察皇后

    对富察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富察皇后被称“大清第一美人”,她有多美?自古帝王多薄情,中华悠悠五千载,历代的帝王大多都对情爱之事嗤之以鼻。在他们眼里妻子是生活与事业的得力助手,妾室的地位更低,只是繁衍后嗣的工具。帝王们广置后宫,为的也不过是繁衍子嗣与平衡前

  • 康熙传位不是写的明明白白吗 雍正得位为什么不正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康熙,雍正

    还不了解:康熙传位给雍正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雍正得位不正?康熙传位诏书写得明明白白,文人添油加醋罢了。康熙皇帝运气好,生了一帮有能力的儿子。这些儿子里面有九个年长的,共同争夺太子这一个位置。有时候没得选确实挺难受,比如说明代的朱佑樘就只有朱厚照这一个儿子

  • 在古代,宣读圣旨的人是谁?真的是太监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太监,唐朝

    圣旨是皇权的代表,所以古代时的圣旨都制造的极为精美,并且还划分了等级。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相信各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便是在观看古装剧的时候,总是会看到一个太监那些皇帝的圣旨,去需要通报命令的地方宣读。但是,对此很多人就会有疑问了?太监的文化水平很高吗?对于太监这个身份

  • 历史上郦食其最后的结局时如何造成的?她做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郦食其,汉朝

    刘邦开创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自古以来文臣的功劳,一点也不比武臣差。在君王身边谏言献计,兴许动动嘴皮子的功夫,就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避免了一场血光之灾。我们自古以来就讲究以和为贵,不到万不得已,我们往往都不会动用武力,而古人动用武力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