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诸葛亮诸葛瑾分别担任什么官职?权力有多大?

三国时期诸葛亮诸葛瑾分别担任什么官职?权力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22 更新时间:2024/1/22 19:26:57

诸葛家族在三国时期影响非常大,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东汉末年,诸葛瑾、诸葛亮兄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但是,对于诸葛亮来说,3岁时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时丧父,所以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今江西南昌)赴任,后来,诸葛亮又跟随诸葛玄去荆州投奔刘表。自此之后,诸葛亮长期居住在荆州之地,并在三顾茅庐之后跟随刘备。

与此相对应的是,就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则因中原战乱而避乱江东,并在江东投靠到孙权麾下。虽然两兄弟没能为同一方势力效力,但是,诸葛瑾、诸葛亮都在各自的势力受到了重用。其中,诸葛亮官至蜀汉丞相,而诸葛瑾则官至东吴大将军。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是丞相,诸葛瑾是大将军,究竟谁的官职更大呢?

首先,刘备于221年称帝,国号为“汉”。在蜀汉建立后,刘备任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同年张飞被害,诸葛亮领司隶校尉一职。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由此,比较有意思的是,刘备称帝之后,立即册封诸葛亮为丞相,而孙权称帝之后,也晋升诸葛瑾为大将军。对于这兄弟两人,都成为各自君主心中的栋梁之臣。对于诸葛亮担任的丞相和诸葛瑾担任的大将军,一文一武,是汉末三国时期比较常见的官职。

至于这两个官职的高低,笔者认为需要结合蜀汉和东吴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比较。就丞相来说,大家都比较熟悉,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朝廷事务。不过,正是因为丞相权力太大了,所以在东汉时期,一般不设立丞相,而是用司徒来代替丞相。至于司徒一职,则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三公之一,也即当时以太尉、司空、司徒为三公。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公九卿中的三公,是古代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在秦朝时期,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不过,到了汉末三国时期,则以司徒、司空、太尉为三公,也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公具体指哪三个官职,是在不断变化的。不过,就丞相来说,在地位上和三公是基本一致的。

与此相对应的是,就大将军来说,则属于汉末三国时期的上公。上公指位在三公以上的公。西汉时,有太师、太傅、太保,称为上公,而东汉上公则仅有太傅一人,但不常设。到了汉末三国时期,则以太傅、大司马、大将军为上公。比如在曹魏,司马懿曾担任太傅一职,曹真、曹休先后担任大将军、大司马,这都属于上公。基于此,就诸葛瑾来说,作为大将军,因为属于上公,所以在官职地位上高于诸葛亮的丞相。

另一方面,虽然诸葛瑾作为大将军,拥有更高的官职地位。可是,在实际的权力上,反而是他的弟弟诸葛亮更胜一筹。虽然魏蜀吴三国的大将军,理论上执掌各国的兵马。但是,相对于蜀汉和曹魏,东吴在兵马上实行的部曲制,也即各个武将往往都有一定的部曲,可以理解为各个武将掌握一定数量的兵马。而这,无疑削弱了大将军在东吴的实际调兵能力。

更为关键的是,黄龙元年(229年),孙权赞赏陆逊的功绩,在大将军之上又设置上大将军,地位高于三公。陆逊被拜为上大将军、右都护。除此之外,在东吴,孙权还在上大将军之上设立了大司马、左右大司马。其中,就陆逊来说,作为上大将军,又是东吴威望更高的武将,所以这让大将军诸葛瑾难以和其相提并论。换而言之,在东吴,大将军诸葛瑾的实际权力并不大,受到的制约比较多。

最后,但是,在蜀汉,丞相诸葛亮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后主刘禅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甘愿做一个甩手掌柜。基于此,在蜀汉,诸葛亮不仅在朝政上拥有一锤定音的地位,还实际通过北伐中原,从而掌握了蜀汉的兵马。因此,在蜀汉,诸葛亮实际的地位应该是丞相+大将军,也即诸葛亮虽然没有在名义上担任大将军一职,却事实上拥有大将军的权力。并且,在诸葛亮生前,整个蜀汉一直没有人担任大将军或者大司马这一官职,直到诸葛亮去世后,蒋琬才先后担任大将军、大司马,这也是后主刘禅绝对信任诸葛亮的重要体现。

由此,相对于诸葛亮,他的兄长诸葛瑾,虽然名义上的官职地位高于诸葛亮,却在实权上和诸葛亮存在较大的差距。当然,不管怎样,诸葛瑾、诸葛亮这两兄弟已经在魏蜀吴三国时期位极人臣。此外,在诸葛亮去世后,他的儿子诸葛瞻官至蜀汉行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相当于副丞相一职了,而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则在东吴先后担任大将军、丞相,并被加封为丞相,甚至在官职和地位上超过了他的父亲诸葛瑾,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标签: 诸葛亮三国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李渊退位之后都经历了什么?他的2生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渊,唐朝

    唐高祖李渊字叔德,出生于长安,是中国唐朝的开国皇帝。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历史评说总是为胜利者做准备的,而在史官的笔下对于唐太宗李世民总是格外的宽恕。因为唐太宗李世民政绩卓越,开创了贞观之治,所以在史官的笔下,竟然刻意地淡化了他曾经亲手杀害了手足兄

  • 太平公主的食邑却多得惊人,为何还要与和尚们争水碾?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太平公主,唐朝

    太平公主,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极受父母兄长的宠爱。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如果大唐有福布斯富豪榜的话,那么太平公主一定是女首富。古代王公大臣的收入主要有两部分,一是给朝廷打工的薪金,称为俸;二是,有爵位就会有相应的封地,叫做食

  • 历史上司马懿在寒冷天气出征时,为何不将棉袄发放给将士?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懿,三国

    司马懿 作为诸葛亮的死对头,司马懿的智谋同样也是当世顶尖。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数不胜数的传奇人物,例如我们从小时候就十分熟悉的诸葛亮,司马懿等人。无论是在小学的课本上,还是父母老师的口中,我们就听说过刘备当年三顾茅庐,是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从此可以看出诸葛亮的重要性。诸葛亮在当时的时

  • 历史上洪秀全在定都南京之后都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洪秀全,清朝

    要说起太平天国运动,我们大概知道这是在清朝建立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农民起义,面对内外交困的环境,在洪秀全的带领下,发动了金田起义。他们以宗教为口号,迅速的发展壮大,两三年时间便从福建打到了南京,势如破竹,并且是同时开始了西征和北伐,清

  • 史上最惨宋朝皇帝,死后被人挖尸毁墓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理宗赵昀,南宋

    宋代有一位可怜的皇帝,头盖骨被人拿去做了酒杯。作为一国的皇帝,宋理宗为何会落到这个下场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南宋皇帝宋理宗赵昀是如何继承皇位的宋理宗赵昀,原名赵与莒,出生于绍兴府山阴县。其实赵与莒此人并不是真正有继承权的皇家子弟,只能说和皇帝家有点血亲。他是赵匡胤的儿子赵

  • 历史上的冯太后真为了情人杀死亲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冯太后,北魏

    历史上的北魏冯太后,据说她杀掉了自己的亲儿子,竟然是为了自己的情人,这是真的吗?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在王位继承过程中,母以子贵固然多有,但也存在过立子杀母的陋规,这主要流行于北魏建国初期,滥觞于西汉之武帝。汉武帝刘彻十六岁继位,因上有威望颇重之太皇太后窦

  • 北魏为什么要推出子立母死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北魏,古代

    北魏有一项独特的就是“子立母死”制度。如果后宫女子所生的儿子被选为了下一任统治者,为了避免后宫女子凭借自己的地位把持朝政,那么继承人的母亲必须被赐死。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虽然从表面上看,这种制度确实是将太后干预朝政的隐患给扼杀了,但是却也给北魏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引

  • 三国演义中赵云与典韦二人的实力怎么样?谁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云,三国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三国武将排名第一当属吕布,第二是赵云,他们两个的排名是没有争议的,二人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吕布虽然一生都在吃败仗,不过按照他的战绩来看,每次都是以少打多,而且对手也非等闲之

  • 明朝的藩王们为什么都争着抢着去墓地守陵?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明朝

    世人只看到朱元璋为巩固皇权将开国功臣几乎赶尽杀绝,却未看到他对自己的亲儿子们也是同样的冷酷,为了政治稳固,他曾在明朝建立之初,就将自己的诸位儿子分封出去,没有他的旨令,不得随意进京。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他这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朱标日后顺利继位,可惜朱标英年早逝

  • 说王莽是穿越的,他实施的哪些政策能证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莽,西汉

    王莽都实施过哪些现代化政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王莽是历史上难得的枭雄之一,更是新朝的开创者。在位15年的王莽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他一直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这也算是难得了。不过新朝始终没有逃过命运的安排,成为了历史上少数的短命王朝之一。公元前1年,汉哀帝去世后没有留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