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要是传位给扶苏 秦朝又会是什么样的

秦始皇要是传位给扶苏 秦朝又会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721 更新时间:2024/1/18 6:02:41

还不知道:如果秦始皇传位给扶苏,秦朝又是怎样的局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在中国的历史上非常的有特色。即便是他给自己定的名号,都特别的有霸气侧漏的感觉。“皇帝”是什么意思呢?《史记》当中这样说到:“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远方,实不称名,故不久长。其身未殁,诸侯倍叛,法令不行。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

所谓“皇帝”,就是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绩超越了三皇五帝,所以他要把三皇五帝的尊号合起来,自称“皇帝”。这一点在当时来看是非常大胆的,因为古人言必称古,“三皇五帝”是古代功绩最高的几个人物,秦始皇居然拿自己比三皇五帝,确实足够惊人了。但是秦始皇他就这样做了。

不过,秦始皇虽然在前221年统一天下,有功于天下,却毕竟道行还是比“三皇五帝”差了些。因为他的强大帝国,在他驾崩后很快就瓦解了,秦国也因此成了最让人遗憾的一个朝代。而秦朝灭亡,很大程度上跟胡亥的昏庸有关系,所以很多人都在想:如果秦始皇传位给扶苏,秦朝又是怎样的局面?司马迁早已道破真相。

公子扶苏这个人,在历史上留下的事迹并不是特别的多,但是名声却非常的大。据《史记》记载,扶苏是秦始皇的大儿子,是秦始皇本来重点培养的皇位继承人。相比胡亥,扶苏特别的贤能,而且以仁义著称,并且有和蒙恬一起镇守长城的军事经验,可谓是非常完美的皇帝形象了。秦始皇去世的时候:

“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

那时候胡亥和赵高比较亲近,而李斯的私心又特别的重,所以他们合伙改了秦始皇的诏书,把诏书改成胡亥继位。而秦始皇根本没有把胡亥当成继承人来培养,胡亥除了知道吃喝玩乐之外,啥也不知道。所以自从秦国传到了胡亥的手上,秦国的整个系统就开始崩溃了,最后导致六国复国,消灭了秦国。

于是很多人就说,要是扶苏继承帝位就好了。那么,事实是这样的吗?其实这一点早在司马迁的《史记》当中就已经显露了出来,而且司马迁也说出了这个事实。司马迁在《李斯传》当中评价扶苏“扶苏为人仁”,还评价他“刚毅而武勇, 信人而奋士”,这两句评语就决定了扶苏根本不可能当好皇帝。

为啥这么说呢?难道皇帝不应该“仁”吗?答案是肯定的。这一点古人也看得很清楚,古人曾经明确地说过:仁慈是臣子的美德,而不是君主的美德;一个君主如果像优秀的臣子那样仁慈,那就必然走向亡国的结果了。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从历史上来看,真正“仁慈”的皇帝还真就亡国了。

比如崇祯皇帝,难道他不仁慈吗?他当然仁慈了,“贼亦赤子”这样的话都能说得出来,他把造反的百姓都当作自己的子民,还有什么比这更仁慈的呢?但是,崇祯的这些仁慈之举,却并没有换来国家的强盛,反而走向了国家的灭亡。我们具体来说一下为什么扶苏做了皇帝秦朝仍然会二世而亡呢?其实《史记》当中也写出来了。

前面我们讲到,“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而且赵高这个人,不怎么受扶苏喜欢。对于李斯而言,他虽然有能力,但是却私心很大,他看到扶苏和蒙恬亲近,就害怕扶苏当了皇帝之后冷落了自己。而事实上,赵高和李斯对扶苏的担心是对的,扶苏继位之后,必然首先出手对付他们两个。

因为扶苏是个“仁”人,所以自古正邪不两立,他绝不会容忍赵高这样的人在自己的手下继续当官的;因为扶苏还“刚毅而武勇”,所以他大约也不会暂时性地对赵高虚与委蛇。他甚至对李斯也不会客气,上来该怎么干就怎么干。但这恰恰是当皇帝的大忌,因为他这个时候其实根本还没有坐稳皇位。

而李斯和赵高则已经经营各种人脉数十年了,扶苏一上台就与他们决裂,秦国不是一下子就炸裂了吗?相反,我们看历史上那些从权臣手中夺过权力的皇帝,基本都不是这样的性格。比如汉武帝,他就反反复复地和窦太后拉锯了很久,甚至有的时候还故意做自己讨厌但是窦太后喜欢的事情,这才是皇帝的品质。

“刚毅而武勇”,不是皇帝的品德。但是扶苏却在“刚毅而武勇”这条路上一直走到黑,而且还像那些儒生一般对小仁小义的好名声看得特别重要。也正是因为如此,秦始皇才对他特别的不放心,不得不把他丢到长城外面去历练,希望匈奴人的野蛮和暴力教会他残忍,也教会他如何做一个真正的领导者。

但是从历史上他听到胡亥的诏书立马自杀的行为来看,他并没有学到秦始皇想让他学的东西,反而是把秦始皇讨厌的那些做臣子的德行愈发的套在了自己的身上。这样的皇帝,或许上位后天下灭亡得比胡亥还要快一些。秦始皇是一个伟大的君王,他知道自己儿子的缺点,却忘记了防范赵高。

当然,这已经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事情了。虽然秦朝二世而亡,但是秦始皇却是永远的秦始皇。他的高瞻远瞩与雄才大略,是后来者都难以媲美的。

标签: 秦始皇扶苏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当初为何将扶苏赶去边疆 秦始皇是不喜欢扶苏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始皇,扶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始皇为何赶走扶苏,送扶苏去边疆,是不喜欢还是太过重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为什么嬴政赶走扶苏?不喜欢还是怜爱,大家都解,皇帝的长子扶苏是秦朝最好的王位继承人,然而,秦始皇却把长子赶到边远地区,这是什么原因?是不是秦始皇太恨扶苏,恰恰相反,他太喜欢扶苏,秦

  • 李信率领20万大军灭楚失败 秦始皇又是怎么处理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信,秦始皇

    对李信率20万秦军灭楚,结果大败而归,秦始皇是如何处理李信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信的名气其实是沾了西汉名将李广的光,他是李广的先祖,但他确实是陇西李氏崛起的关键性人物。李信生平在史书上记载得并不详细,其祖父李崇曾任陇西太守,其父曾任南郡太守。由此可见,

  • 朱元璋杀蓝玉肯定会被世人唾骂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蓝玉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为何朱元璋宁肯被世人唾骂,也要将蓝玉处死?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蓝玉率军大破元军后,俘虏了蒙古贵族八万人。转头看见元朝皇帝的妃子姿色过人,按捺不住,强行侵犯了元妃。元妃羞辱难当,自尽而亡。朱元璋闻之大怒,这蓝玉真是无法无天。自己本来要怀柔这些北

  • 北宋的灭亡与宋高宗有何关系?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高宗,宋朝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现在一般都以“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1月至3月)发生之时,当成北宋灭亡的日期,但实际上从国土的沦陷范围来说,“靖康之变”后,北宋并没有亡。从历史记载看,金军带着宋徽宗、宋钦

  • 诸葛亮长得好看气质又好 诸葛亮为何会娶黄月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黄月英

    还不知道:诸葛亮英俊潇洒,为何娶“丑女”黄月英为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各路诸侯蜂拥而起,割地称王。彼时,中原大陆上战火纷纷。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也是涌现出了不少惊世之才,如群星闪耀星空。很多人在阅读过《三国演义》之

  • 曹睿作为曹丕的儿子 司马懿为何不怕“老子”怕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睿,曹丕,司马懿

    还不知道:曹睿作为曹丕的儿子,司马懿为何不怕曹丕而害怕曹睿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刘备,曹操,孙权割据一方,实力不相上下,谁也无法用武力征服谁。就在大家好奇天下最终会落于谁之手时,谁也想不到司马家横空出世。难怪别人调侃

  • 乾隆上位之后 乾隆为什么要给多尔衮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多尔衮

    对乾隆当朝,为何一定要为多尔衮平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当多尔衮死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被清算了,最终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在顺治十二年的时候,皇帝曾经下诏求言,当时的吏科副理事官彭长庚、一等精奇尼哈番许尔安二人上书历数多尔衮的功劳,希望能够为他平反冤案,恢复

  • 关羽败走麦城时刘封离他最近 刘封为何不救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关羽,樊城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兵败樊城,刘封为何见死不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千万雄兵莫敢当,单刀匹马斩颜良。只因云长武艺强,致使猛将束手亡。——罗贯中《三国演义》是我国有名的古典文化小说,它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三国这一时期的历史变幻、金戈铁马。其中,给人印象最

  •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姜夔,南宋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他曾著《大乐议》宁宗时献于朝,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其中《白石道人歌曲》是其自度曲附有旁谱。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

  • 曹休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曹操是如何称赞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休,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东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曹操于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董卓。因曹操起兵,散布在各地的曹氏族人在得知消息后,陆续投奔到曹操麾下。其中,就有当时才十多岁的曹休。他携老母从遥远的江南吴郡(曹休之父早亡,祖父曾在吴郡做太守,有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