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鸿门宴之后,项羽是如何处置项伯的?

鸿门宴之后,项羽是如何处置项伯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907 更新时间:2024/1/9 9:48:23

鸿门宴是项羽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项伯无疑是鸿门宴上最大的叛徒。因为他事前和刘邦勾三搭四,和刘邦结为亲家,同时接受了刘邦的贿赂。因此在鸿门宴上极力阻止项庄杀刘邦,用自己的身体挡住项庄剑的去路,把刘邦护在身后,致使项庄没能杀掉刘邦。

躲过鸿门宴一劫的刘邦,最终做大,并打败项羽,坐拥天下。

(项伯剧照)

我们知道,古代最讨厌的人就是叛变行为,对叛徒也绝不会心慈手软。刘邦的将领曹无伤叛变刘邦,向项羽传递情报,刘邦在鸿门宴后,第一件事就是杀掉曹无伤。

但是项羽明知道项伯是叛徒,为什么在鸿门宴之后,并没有处理他呢?别说处理,哪怕责备他一下也没有。此后还依然对他重用有加,直到最终项羽战败自杀后,项伯投降了刘邦,被刘邦封为射阳侯。

有人说,可能项羽并不知道项伯当了叛徒的事情。事实上是不对的,项羽非常清楚。首先,在鸿门宴上,项伯不断用身体挡在刘邦前面,阻止项庄杀刘邦,这其实已经是叛徒行为了,项羽应该能够分辨出这一点的。其次,事实上,在鸿门宴发生之前,项伯已经在项羽面前,给刘邦求过情了。《史记》曾记载:“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就是说,项伯为了把张良保全下来,晚上去见张良,回来后就去找项羽说了一阵。

项伯对项羽说的自然是刘邦的好话。项伯的这种行为,难道项羽不怀疑他是叛徒的行为吗?项伯与刘邦结为亲家,以及接受刘邦贿赂的事情,虽然项羽可能当时并不知道,但后来他肯定是知道的。他知道以后,尤其是后来他多次被刘邦打败以后,他肯定会后悔当初没有听从范增的建议,把刘邦留了下来。在那种情况下,他一定又会想到,都是项伯当年为刘邦说情。如果项伯不说情,自己一定就把刘邦杀了,也没有这后面的麻烦。照理说,他那时候肯定会埋怨项伯。

但是他没有,最后九江王英布叛变他,投奔刘邦的时候,他还派项伯去杀掉英布的妻儿老小。

项羽不能容忍英布的叛变行为,为什么却能够容忍项伯的叛变行为呢?

我认为,项羽之所以最终没有杀掉叛变的项伯,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政治头脑不清醒。

政治本身就是一种权力斗争。有个伟人说过,政治问题,就是要分清楚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可是,项羽在整个征战过程中,一直分不清楚谁是朋友谁是敌人。巨鹿之战后,他坑杀了二十万降卒,却把三个秦将封为王。可以说,根本就是把敌人和朋友搞反了。范增是最忠心拥护他的人,刘邦显然是两面三刀的那个,他却撵走了范增,原谅了刘邦。在鸿门宴上,樊哙冲进去要和他拼命,他却不明白樊哙是为了保护刘邦,反而称他为壮士,给他赏赐。

分不清楚朋友和敌人,因此,就不认为项伯的行为是投敌,是叛徒行为。

其二,项羽过于自大。

项羽一直觉得自己很不错,所有人都不是他的对手。因此,他把天下诸侯都不放在眼里。只要诸侯口头上拥护他,他就不再在乎这些诸侯。

章邯等秦将投降了他,他立刻就封他们为王。说起来,他封秦将为王也没错,可以借此收买秦国军队里的人心。但是他却又坑杀了20万降卒,显然并不是为了收买人心,仅仅是因为章邯等人投降了他,顺从了他罢了。

项羽不把众人放在眼里,最明显的事例是他大封诸侯。如果他重视别人,绝对不会这样做,一定会像刘邦杀功臣那样,把这些诸侯全部消灭。

在鸿门宴之前,刘邦对项羽委曲求全,表达了尊重,因此,项羽就觉得刘邦算不得什么,杀不杀都无所谓。就算是留着,这些人也不会对他构成威胁。因此,项伯是不是和刘邦勾三搭四,他也满不在乎,没有认为项伯是叛徒行为。

三、项羽碍于亲情。

在项羽那里,是没有什么制度的。我们也没有看到过项羽制定规章制度的记载。项羽因为没有制度,因此处理事情,一切都仅凭他个人的好恶。

项伯因为是他的叔父,因此,就算项伯是叛变行为,他也觉得无伤大雅。或者本身也想要处理叔父,但是碍于亲情,最终也就算了。

总之,项羽政治上不成熟,意气用事,因此做了很多让人觉得好笑的事情。最终,这也招致了他失败的命运。

标签: 项羽秦朝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赵云与徐晃的箭术怎么样?孰高孰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云,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赵云和徐晃都是汉末三国名将,在演义中,赵云是刘备五虎上将之一,徐晃是曹操五子良将之一,作为大将,弓马娴熟,箭法自然都要精良。赵云在南屏山接诸葛亮时,曾一箭射断徐盛船帆绳索,徐晃在铜雀台射箭比赛中,一箭射断柳条,

  • 有哪些与韩琦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韩琦,北宋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宋人欧阳修赞其“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其文“词

  • 三国时期,刘备的一生都战胜过哪些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称他为蜀汉先主。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一生,败过很多次,中平五年时(公元188年),还差点死于小反贼张纯之手,《三国志·先主传》注引《典略》中的记载:平原刘子平知备有武勇,时张纯反

  • 楚怀王作为项羽的君主 项羽为何冒天下之大不韪弑杀楚怀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项羽,楚怀王

    对项羽为什么杀楚怀王?主要目的与政治无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206年十月,楚怀王(义帝)熊心在途经郴县时,被项羽派九江王英布所杀。在古代,尊卑贵贱的界限泾渭分明,以下犯上往往会被视为大不敬,弑君更是天怒人怨之举。那么问题来了,项羽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

  • 曹操为何会选择曹丕作为继承人 曹操是怎么想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丕,曹操

    对曹丕为何能被曹操选为接班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般而言,人们对于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的评价都是比较高的。不过事情有时也会有例外,比方说三国时期曹魏王朝的第一位皇帝—魏文帝曹丕,人们对于他的评价就不怎么高,而是普遍同情、喜欢曹丕的弟弟—曹植。人们不喜欢曹丕,

  • 历史上武则天是如何建立武周的?最后又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武则天,唐朝

    武则天,唐朝至武周时政治家,武周皇帝。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武周是中华帝国历史上唯一由女性建立的大一统皇朝,武则天是武周唯一的皇帝,因此武则天成为中华帝国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那么武周是如何建立与灭亡的呢一,武则天掌权武则天是唐朝工部尚书、应国公、荆州都督武士

  • 吴三桂造反时如果听取刘玄初的建议,会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吴三桂,明朝

    吴三桂,明末清初政治、军事人物。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十一月,清平西王吴三桂正式起兵反清。吴三桂的反清意志其实不是那么坚决,当时的吴三桂已经61岁了,没有太多争雄好胜之心,早前跟康熙之间的博弈,也仅仅只是想世镇云南。所以,吴三桂是被康熙给逼反的。吴三桂起兵反清

  • 贺若谊:西魏至隋朝名将,刚烈果断,有才干谋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贺若谊,隋朝

    贺若谊(520-596年),字道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西魏到隋朝名将,右卫将军贺若统第三子。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刚烈果断,有才干谋略。西魏时,门荫入仕,赐爵容城县男,累迁通直散骑常侍。支持宇文泰占据关中,结盟茹茹王庭,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秦州长

  • 武则天退位李显复位 武则天晚年是如何渡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显,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显复位之后,武则天是怎样度过人生中的最后一年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705年,82岁的武则天被迫退休了,她干了三件大事,居然是为她最痛恨的人平反,还用一年时间完成复仇计划。当年不知为何,女皇武则天越来越感觉身体不行了,即便是居住

  • 雍正对兄弟们刻薄猜忌 雍正为何对十三弟胤祥那么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雍正,清朝

    对雍正对兄弟刻薄猜忌,为何对十三弟胤祥那么好?他对胤祥有多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皇帝在继位前和继位后对待兄弟们的态度完全不同,在继位前雍正对待兄弟们比较温和,还能团结兄弟,可是雍正继位之后就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他对兄弟们刻薄猜忌,尤其是对曾经参与争夺